星期一, 5月 13, 2024
spot_img

清明-祭亡是为了佑生

清明-祭亡是为了佑生


01
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对于很多传统节日,我们都很注重节日气氛和文化习俗,但却鲜有寻根问底,追溯来历。

清明-祭亡是为了佑生


清明本是二十节气之一,是继立春之后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是气清景明的意思。它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至清明,在我国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而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步入阳光明媚的春天。


02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关系(太阳黄经度数),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从而发展完善而来的。二十四节气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是上古先民掌握农事季节的重要工具,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清明-祭亡是为了佑生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土生土长”的农耕节气,又是如何与“祭祖”、“扫墓”搭上关系的呢?

03
寒食节


清明-祭亡是为了佑生


原来唐代以前还有一个“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禁烟火、吃冷食。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

寒食节,原名“禁火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而设立。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后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封赏,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最终焚身于绵山。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故名“禁火节”,亦称“寒食节”。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人卢象的这首《寒食》,所言正是寒食节的来历“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清明-祭亡是为了佑生


唐代之前,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主题和风俗完全不同的节日;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也慢慢被清明节合并取代。

04
“死者为大”


在《论语·先进篇》中,作为孔子最得意弟子之一的季路曾向孔子发问:“敢问死?”孔子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搞清楚,又怎能知晓死后的事情呢?由于“研究方向”反了,所以孔子最终没能解开生死的谜底。

清明-祭亡是为了佑生


有人说,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会想到死后的世界,而动物却是“一死百了”。因此,动物死了,我们会说“狗死了”、“牛死了”、“老虎死了”等等;但人死了,我们却把“死”字抹掉,称之为“去世”、“离世”、“逝世”、“驾崩”、“归西”、“寿终”、“百年”、“走了”……人们似乎一直在躲避着“死”,而这种对于死的恐惧则是源自对死后的未知。
所以只有学会面对死亡,才能活出人生的意义。

清明-祭亡是为了佑生


在民间一直有着“死者为大”的传统说法,这并不是说“死人”为大,而是“死”这件事为大。流传到现在,也就有了“婚礼可以缺席,但葬礼一定到场”的潜规则。正如《传道书》所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05
出生入死,出死入生


寒食与清明,前后相继,彼此相连,恰到好处地诠释了生死的意义。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

清明-祭亡是为了佑生

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我们还只在表皮。保罗曾经呐喊:“无知的人哪,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就好比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清明-祭亡是为了佑生


保罗在另一卷书《罗马书》中写道:“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真正的重生,是先死而后生。只有出生入死,才能出死入生。

清明-祭亡是为了佑生

所属主题
心约
心约
探索未知,治愈心灵,记录万物,共同成长。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