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7, 2024
spot_img

家庭共读|第4篇:蛛网

家庭共读|第4篇:蛛网

家庭共读

第4篇:蛛网

关于言语生活


家庭共读|第4篇:蛛网


小编语:


原“用心不留白”栏目,现更名为“家庭共读”,文末设置了家庭讨论问题环节,方便家庭深入地思考和应用。欢迎家人们留言分享你们的感动或者建议。





01


Hi!


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A找你,想聊聊最近烦心事。


他嘴里冒出你们共同朋友B的名字。


起初,你心里存疑。我认识的B,果真是那样吗?


你默默听着。


越听,你愈发对A感同身受。


“嗯……对……就是的。”


你认为,A信任你,才会推心置腹和你分享。于是,你也数落起对B的不满——人无完人,朋友缺点像海绵里的水,稍用点力,总能挤出来。


家庭共读|第4篇:蛛网


你的赞同,无疑让A更加认定,B不是好东西。你俩越说越起劲,越扒越多,一吐为快。最后,你彻底站到A那边,感觉和他更亲近了。


再见到B,你看他已与往日不同。你们之间裂出道罅隙。以前出现摩擦,氛围不对劲,你还会反省,积极沟通。现在,你自觉高他一等。有不满,简单,你去找A,背后又是一顿数落。


这段友情看起来没受任何影响。你们三个继续相聚,吃饭、聊天、玩闹。仍然是朋友。


等等。


古语云“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百尺高楼,可能因烟囱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大家认识太久,关系坚固,小小裂缝算什么。也许,你们会是那个例外?



02


家庭共读|第4篇:蛛网


我们三人相识许久,常分享彼此挣扎,见证过对方高光时刻。算起来,我们共处的时光,比自己大部分亲人还要多。


年轻人在外,对家里报喜不报忧。是朋友,知道谁最近在找工作,总趁对方去洗手间,偷偷买了单;朋友,知道谁失恋,坐对面,从傍晚一直听到肯德基打烊;朋友,知道谁的房东突然要卖房,让三天内搬走,宽慰说别急,“有我在,就不会让你没地方去。”


钢化玻璃以坚硬、牢固、抗冲击性强著称,不惧大风和寒暑。我曾在同事家公寓阳台,看到过一块令人自动后退的玻璃。同事把阳台当储物间用,平日不怎么进出,等留意到,这块钢化玻璃,已布满透明蛛网。


师傅来了,细细观察后,找到“始作俑者”,叹如果早发现爆点和周围小裂纹,叫他们上门用专业胶水修复就可以,现在只能整块扔掉,根据尺寸找厂家重新定做。


家庭共读|第4篇:蛛网


我们的友情,到底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是哪里出现漏洞,然后往外扩散的?


是从我的一句“小小抱怨”开始。


太小,以至于现在回想,真的记不起来,起初,A哪里让我感到不舒服,然后我私下对B抱怨了一句。好朋友之间,没有三观不合,没有利益冲突,肯定是很小、很琐碎的事。


我害怕冲突。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关系本就不太亲密,通常就是忍,或者委婉暗示(自以为对方能懂),如果忍无可忍,就突然爆发、离开,留下对面一张愕然脸,自始至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类型炸弹威力还算小,只炸伤两个人。


另一种就可怕得多。A让我感到不舒服,我没有找她直接沟通,而是跑到B那里去吐槽。暗中无法见光的事,过程“好”,轻松,快乐,即时;但结果“不好”,带来破坏,毁灭,痛苦不堪。


背后说人,用舌头织网的瞬间,特别爽。不用发动意志力,不用客观理性,不用思考斟酌,只要我选择张开嘴,那些饱含情绪的抱怨、判断、控告、气话,一个个字词,手拉着手,争先恐后滑出唇齿,到达B的耳朵里。


家庭共读|第4篇:蛛网


刚听几句,B还有点良心不安。


但我是谁,我是在恶事上聪明,在善事上愚拙的人。擅长察言观色,擅长假冒为善。情绪不会自动消失,对A的愤怒、委屈、不满,不会自动消失。人需要倾诉,倾诉让人解压。


但这种满怀情绪的倾诉,说着,说着,它就不受控制了。从你嘴里说出的字眼词句,活了起来。它煽风点火,甚至添油加醋,巧妙包装好你内心隐秘的动机:这一刻,其实,你希望听的人无条件赞同自己,你希望,他也跟你一起讨厌对方。


你这是在报复。



03


许多年后,当我读到《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这本书,里面提到不健康的三角关系:“两个人不设法解决彼此的冲突,却另外再拉一个C进来,要他袒护某一方。C知道你们的冲突,难免影响他对B的看法,影响他们的关系。三角关系里,大家都不说真话,只说些好话或者奉承的话语来掩饰自己心中的怨恨。”


原来,这么多年,我从未对自己的怒气、情绪负起过责任。这本书在书架上放了很久,早于我们三个友情轰然碎裂的那天。如果,我早点翻看它,早点醍醐灌顶,也许,就不会听到那句,深深扎进我心里的一句真相。


家庭共读|第4篇:蛛网


我后来形成了一种模式,和B在背后抱怨A,和A在背后抱怨B。我们三个人继续相聚吃饭、聊天、玩闹。这段友情看起来没受影响。


直到有次,我和B发生冲突,对吵互骂。最后,她说:


“你以为自己是什么好人吗?你在我面前,说A这说A那的,难道你不会在她面前说我吗?你真卑鄙。”


你,真卑鄙。


这句真相,四个字,如同她站我对面,狠狠甩过来一巴掌。


打得我晕头转向,疼得我哭到半夜。


她打醒了我。


家庭共读|第4篇:蛛网


任何一段关系,最重要的是信任。


共同朋友圈里,瞒着对方,跟第三人说的第一句抱怨,会成为那个爆点,那个打破信任的开始:听者会生疑,他在我面前这样指责别人,会不会在别人面前,他也是这样说我的?况且,闲话会传染、发酵,不仅仅影响到两个人,是三个,四个,甚至更多。


“愚昧人的口自取败坏,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网罗。”那张网,裂的太大,太大,大到无法弥补。多年过去,我们成了躺在彼此微信通讯录的某个昵称。翻电脑相册,三人合照跃然眼前,我赶紧点击下一张,不忍看到自己灵魂,最丑陋时的样子。



04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段时间,我曾把《100个基本:松浦弥太郎的人生信条》其中那条,“不谈论不在场的人”抄写贴于门后,把手机壁纸设为满屏“Shut up”。说话小心翼翼,要么闭口不言,要么过度反省。


家庭共读|第4篇:蛛网


回到故乡,认识了新朋友。有次吃饭,她放下筷子,欲言又止,“我不知道,该不该和你说这个事……”


我脑子里警铃大响:“涉及到其他人,我们都认识的?”


“对,所以……我还是不要说了。”


她显然嗅到危险气息。


“不要说对方名字,但可以说说你的心情。”


“我那天跟他说了遇到的棘手事,他似乎着急要走,反应冷淡,我有点受伤。”


“嗯,是挺难受的。”


我们一起为此祷告,道别。


两周后,她告诉我好消息。又见时,对方主动询问她事情进展,耐心倾听,“一切又回到原位。”


家庭共读|第4篇:蛛网


原来,我与上帝,与别人之间,能组成新的三角形关系。有冲突,先找上帝倾诉,如果需要,直接找当事人,用爱心说诚实话。这并不容易,光明的事,过程“不好受”,要让出自我,忍耐、等待;但结果“好”,充满平安、喜乐。


我们继续分享桌上提拉米苏。半份苦涩过后,半份甜蜜在嘴里泛开,味道复杂而奇妙。


家庭讨论:

1. 与人发生冲突,或者别人冒犯到你,你通常如何应对?

 

2. 聊聊关于界线的话题,可延伸到身体、情绪、时间等方面,你遇到过类似情况吗:熟人未经允许,触碰你的身体;好朋友说,你没答应他的请求,是不在乎这段关系……


 

相关主题,这本书帮助了我: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美]亨利·克劳德,[美]约翰·汤森德


关键词:


如果一份爱没有界线,那不是真正的爱。


家庭共读|第4篇:蛛网


作者简介

陈京,前媒体人。现学习写作散文和小说,兼职老师。

喜欢这十个词:日记、桌游、游泳、对话、咖啡、小狗、感动、旅行、剧组、信。


THE

END




孩子的苦心,对家庭的细心,对配偶的耐心,对关系的存心——生活,其实就是一颗心。

公众号:结伴用心生活



所属主题
结伴用心生活
结伴用心生活
咱们跟睿欣老师一起聊成长,记录在这里。喜悦与你们分享,因为自己有需要时,总想揽着人一起得饱足。此账号下的文章转载自公号“结伴用心生活”(ID:Hearty_Life)。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