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5月 12, 2024
spot_img

朵拉美国历险记(10)| 频繁走班,我建立了N段“塑料友情”

【编者按】女儿Lisa8岁那年,我把她带到美国上学。她爱吃中餐,也爱吃汉堡;她迷恋中文歌,也喜欢英文歌;她学国画古筝,也学油画长笛……她热爱中国,也喜欢美国,身上融合了两个国家的特点。在这个撕裂的世界,我们需要融合。从2020年夏天开始,我邀请她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她将之命名为“朵拉美国历险记”。“朵拉”的文字非常稚嫩,但是真实真诚,希望你喜欢。

——林世钰


朵拉美国历险记(10)| 频繁走班,我建立了N段“塑料友情”

找不到教室,肿么办?


频繁走班,我建立了N段“塑料友情”


文| Lisa Lu

 

三分钟的时间,要从一个教室狂奔到另一个教室,然后气喘吁吁地坐下上课。你能想象我几年来这种疲于奔命的状态吗?

从初中开始,学校就实行走班制。走班制就是,每个学科的老师都有自己固定的教室,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课程,从一个教室换到另一个教室。美国很多学校都是走班制。

小学的时候,和国内学校一样,我们一般都是在一个教室里坐一整天,不同的老师过来给我们上课,只有音乐和美术课才需要到其它教室上。而且课间休息时间比较长,我们还可以到外面的操场玩。

突如其来的走班制让刚升入中学的我很不适应。想想看,要用课间三分钟时间穿过拥挤的、迷宫一样的走廊,在长得一模一样的教室中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的教室,容易吗?在走廊里穿行,被人群簇拥着往前蠕动,好比在高速上堵车,虽然有急事,但只能跟着前面的车慢慢挪。

那种心急火燎却无能为力的感觉真是令我头疼!

不光是人多,我身上还背了一个很沉的书包。那个天蓝色的书包跟了我这么多年,早已伤痕累累。升入中学后,更是在走廊被挤得不像样,龇牙咧嘴的。

有时候,我们甚至要从学校这一头的教室跑到那一头的教室,紧赶慢赶的,到了教室大汗淋漓,坐下来半天心脏才恢复平静,进入听课的状态。
最可怕的是,万一前面的老师拖堂,三分钟就完全不够用了,可能会在下一次课迟到。幸好每个老师都意识到我们不是故意的,所以就不计较了。

这只是6年级时在S镇学校的经历。搬到L镇后,学校更大了,一共有两层,每一层都曲里拐弯的,而且楼梯台阶很多,爬个半死。好在学校在课间给了我们五分钟的时间换班。

朵拉美国历险记(10)| 频繁走班,我建立了N段“塑料友情”

悠长的走廊,长得一模一样的教室。

走班制有一个好处,就是每个教室都不一样,让人感觉很新鲜。每个老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自己的喜好,把教室布置得很有个性。比如英语课老师会在教室里摆放很多他喜欢的书籍,和我们分享;科学教室里有很多高大的桌子,为了方便做实验;而计算机教室就没有课桌,几排长条桌子,上面放着电脑,人手一台。

因为每节课都是不同的教室,一起上课的同学当然也不同。每年暑假快结束时,大家都会跟朋友对课程表,看看有没有课在一起上。初中时,因为能自由选择的课只有两门兴趣课,所以上同一门课的几率比较高。

到了高中后,可选择的课程多了起来。每个学科基本都有两个级别(CP,类似国内的普通班;honor,类似国内的快班)供人挑选,还有两门兴趣课,所以选项就多了。我们选修的课很多,比如时装设计、商业、画画、机械等等,各种行业都有,为以后的职业做点探索。大家都选自己喜欢的、与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相关的课程,毕竟大家兴趣不同,所以我们很难跟朋友在一起上同样的课。衡量衡量,未来还是比现阶段的友情重要吧。

说到高中,我想描述一下自己刚升入高中的心理路程。从无头苍蝇,到困惑茫然,到来无影去无踪,真是心累。我们高中真的很大,并且教室地形复杂。一共有两层,每个走廊都有一个代表字母。刚开学时,我们完全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在走廊窜来窜去,然后碰到同样一脸懵圈的同学。大家心急火燎却又无可奈何。

我无数次跟朋友吐槽:这是什么破制度!

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太喜欢走班制,因为换班意味着要换同学。如果同学是固定的,一年一年过去,感情就会越来越深。就像国内,高中毕业时肯定很舍不得离开相处这么久的同学,特别是好朋友。但是美国没有固定的同学,大家刚刚熟悉一点,友情还没巩固,立刻又散了。每段友情都是蜻蜓点水。

几年下来,除了自己的朋友圈,在同学中很难发展深厚的友情。今年一起上课建立起来的友情,下一个学年因为没有共同的课,这段关系就戛然而止了。我称这种友情为“塑料友情”。

每年的循环是,刚跟班上认识的新同学处好关系,暑假结束,因为没有共同的课,瞬间疏远了。后来又一起上课的时候,彼此的关系不新不旧,不好不坏,很尴尬,又要重新建立友谊。真让人累心啊!

我有时候在想,美国人难道都不办同学会吗?如果办,他们还会记起所有同过班的人吗?估计没几个同学能回忆起来。因为相处时间实在太短暂了,短暂到还没开始,就匆匆结束了,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我跟朋友一直在讨论,说想要一个固定同桌,最好是个帅哥。看着养眼,心情愉悦,估计就会找到学习的乐趣,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不过这个愿望,估计高中毕业也实现不了啦。

——End——


【作者简介】Lisa Lu,2005年出生于北京,2013年起在美国读书。目前就读于新泽西州某高中。喜欢画画,打网球,睡觉,吃火锅。


所属主题
一苇杭之渡彼岸
一苇杭之渡彼岸
用媒体人的眼光观察美国社会,用妈妈的心肠分享教育心得,用旅行者的心情体验旅途趣味。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