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5月 4, 2024
spot_img

传道书1章4节

1:4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第四节很特别,再一次啰嗦提醒一句,所罗门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他向神求了智慧,神给他智慧,甚至给他财富,给他权柄等,这些所罗门的故事在今天讲传道书的时候,只是一些铺垫和细节,但是这些铺垫和细节也提醒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位有智慧,有财富又有权柄的君王,他承接了大卫之约时候,他看世界看问题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人,最多是看他和我们的交集的部分,我们厉害的时候可能看看他的动机,客观点我们会再看看他的结果。但,所罗门讲传道书的时候,他描述说:“一代过去,一代又来”。

你思考一下,你看问题能看到一代吗?你看自己都看不来,除非你的爸爸是孔老二,你的儿子是孟子。那么你大概还能看过两代三代。一般来说,就像我们被人认为是活得明白的人,我们大概最多看到下面的一代。因为人是有个本性的,就希望自己过得好,自己过好以后呢,还希望把这个好传给自己的直系亲属。

但是大卫的儿子所罗门这个有智慧的人,他智慧在哪里呢?其实就是他的眼光,他看东西一下去就是看到一代,看一代还不够,他还再看一代,叫一代又一代。这真的是太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定力,没有在永恒之间定位的那一个点,没有神自己做磐石的话,我们连看自己都看不清,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我们也都看不清,更何况我们看一代以及下面一代呢?我们在代与代之间,就“代际”都看不清的时候,我们又有多少的眼光能够看一代代的相互承接呢?

真的,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很感慨,我说什么时候,我们能有所罗门这样的气魄,看事情就看一代又一代,甚至看到一代又一代的转成契合,这样就是了不起的一件事。

同样,所罗门还能够在看到一代又一代转变的时候,又看到在转变中的不转变,就是“地却永远长存”

你千万不要觉得就这几个字有什么了不起,你如果真的能够把“代代相传及地却永远长存”当成一出出戏剧慢慢细品,用京剧来比喻,仿佛戏幕一段,一段上演,舞台不变。为什么?

尽管你认为代代转变的时候是虚无的,但是虚无的虚无是人的劳作,是因为人在里面参与了以后造成了虚无,甚至圣经里还说我们是出于尘土,不及尘土,是可以被看作虚无的,但是神所造的地球却不是虚无的,日光之下是虚空的虚空,但地球本身不虚空。日光之下的虚空,其实是和人的思想,认识,作为,目的,意愿等等的人的心怀意念和人的自说自话,或者人的所谓的梦想或者说人的劳苦愁烦,这一切的东西都产生交集,那么这一系列的交集它需要一个舞台来呈现这个舞台就叫地。

“地却存到永远”,圣经曾经启示过说将来一切有有形质的都要被火烧掉。但你再仔细去看启示录里讲的“新天新地降下来”,其实可以看得出来,一切有形质烧掉的东西并不是说地球烧掉,圣经里关于地球将来的趣事,说过什么,天地都要挪去。地本身还是在的,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它还是要降在地上的,甚至到了硫磺火湖那个时候,审判的时候,那个地依然存在。只不过地的认知可能在圣经里面描述的不多,需要我们被启示,去更深的认知。但你一定要记住一个核心概念,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它也是降落在地上的。这确实是有很独特的让我们思考的一个点,所以我们在第三节里面,问劳碌的益处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站在真理的高度看生命的益处。当然了,我们在看到后面的时候,我们大概也被所罗门的情绪所感受,感同身受的话,我们也觉得在为生存而劳碌的时候,确实是损害我们的灵性,也妨碍我们的自由,还有整个人类历史真的可以看到都是从劳碌开始一直到今天,甚至还要劳碌到永远,好在我们并不如此悲哀,因为神会在某个时间段介入,正如他在两千年前在末世的时候介入晓瑜我们一样。

那么我们再回到前面来讲,一代一代过去以后,你会发现人在地球上就是从益处和害处的角度来讲,人也并没有给地球带来多大的好处,事实上我们人持续至今的劳碌,表面上看来,用环保主义的立场来说都是要大批特批的,因为它基本上都是在干破坏地球,毁坏自然的这么一件事情,特别是在新冠三年以后,我们不知道你们看到类似这样消息吗?人家讲新冠三年好像人怎么惨,怎么惨,日光之下,你的劳碌把地球害得如此的不堪,特别是中国人在排放中,在与天斗当中,真的是对地球犯下了种种的滔天之罪,对地表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以至于我们中国人很悲惨的吃各种添加剂,吃各种微量元素,这都是对生命相当有害的东西。真的,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只能一声叹息,说我们人类劳碌至今和地球相比的话,一代一代过去,我们依然停留在表面的粗糙的暂时的甚至是卑鄙的光景之中,人依然在这个光景中苟合。

但是所罗门传道书告诉我们,这是人背离了神所走的这样的一个虚空之路,但是神的旨意却不是如此,神是按照他的形象样式来造我们的形象样式的。对此,我们已经讲过多少次,这个形象样式,绝对不是我们有眼睛,有鼻子,因为神有眼睛,神有鼻子,我们千万不要用唯物论来认识神,因为这种认识绝对是虚空。以弗所书告诉了我们,神造人本来的意思是什么?以弗所书4章23节-24节说,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如果不被圣经开启,读不到这节经文,你真的不知道神的形象的两个指标,是真理的仁义和圣洁。你有仁义嘛,你有圣洁嘛?你有,你就是有神的形象,而且这个神的形象是赐给在基督里新造的人的。这个新造的人没有那么复杂,只要你批戴基督,效法基督,穿上这个新人就有了,有了之后,你们一举一动都要有新生的样式。

这里,我特别把这个“新造的人和新生”和“一代过去,一代又来”连在一起讲的根本原因,就是要让我们知道“人在日光之下的虚空,却可以通过在基督里新造的新人产生一个出路”,所以,耶稣说我就是道路,是可以把我们从虚空的日光之下带到真实的日光之上的。

你看宇宙日光只是其中的一点点,如果你知道一点宇宙知识的话,那么太阳系在宇宙中也只不过是灰尘一样的存在,但是神没有小看我们这些出于尘土,归于尘土的灰尘,甚至他对这些不堪一击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的人类反而是给予了各种各样的说不尽的恩赐。当然,在神的家中更有百般的恩赐和祝福,以及造就建造教会的恩赐,这些都是灵里面的各种恩赐。所以我们就要在神的说不尽的恩赐当中,像所罗门一样具有一个超越的眼光,看问题,看到“世代的更替,天地的运行”。我们每一个读圣经的人,都必须建立这样的框架,那么这将提升你的层次到一个地步,你真的就能够看到地的长存,日的升降,就能与所罗门的智慧和心跳吻合,一起体会时空中的真实,在代代更替、神造日月和长存的地的框架里体会到“人的回转归向”。

小编絮语:

小的时候,怕读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最折磨人的是来来回回的咀嚼和分析,浅薄的时候如何能看得出犀利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情和厚重,如何懂得一个孤独地在莽原上彷徨和呐喊着的灵魂?但很多他笔下刻画的精句,也因着课业的“不得不”的折磨留在了心间,比如我们时不时会挂在口头的那句: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

鲁迅先生把“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视作真的勇士,确实小时候不懂这是怎样的勇敢,怎样的悲怆,怎样的幸福。

常常,也如他笔下描述的“庸人”一般在自我陶醉的生活里暂得偷生,不要说代代,而是两耳不闻人间事,一心只顾钱粮丰,避讳由生入死,并在臆想的“吉利”和“不闻不问不思不寻的得过且过里一叶障目,无可自拔……

这是怎样的悲惨呢?

只有今生短暂的苟且,却再也没有明天?终究难道连“地”“日头”“风”都不如吗?它们,且有长存,且有所归之处!

我们呢?代代呢?

所属主题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雅亿的日子
雅亿的日子
Praise the Lord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