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5月 19, 2024
spot_img

加尔文对上帝和人的认识

加尔文在1536年的《基督教要义》中写道:“整个神圣教义几乎都是由这部分构成,即认识上帝和认识自己。”但在1559年再版的时候,他做了改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智慧,也就是那真实与可靠的智慧,几乎都是由这两部分构成,即认识上帝和认识自己。”

加尔文将教义改成智慧,说明他自己在信仰上的认识更全面,“教义”亦可翻译为哲理。用智慧取代教义,实际上意味着信仰不仅仅包含理性的成分,而且还包含具体的实践层面。

加尔文首先坚持的是圣言,因此他才特别强调教义,他认为如果不明白教义就无法得救。但同时他也说到:“然而这教义必须感动我们的心,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使自己的心意更新而变化,结出果子来。”

认识上帝和认识自己虽是拥有一切智慧的两部分,但认识自己是基于认识上帝,“除非先仰望上帝,否则就不可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所谓敬虔,就是对上帝的正确认识,即使没有地狱,人们依然不敢激怒上帝,所以在没有基督的地方,就没有敬虔。

加尔文也指出并非只有敬虔的人才会经历上帝,不敬虔的人也有一种笼统模糊的尊敬,但他们更愿意相信上帝原本不存在。很多人并非真正不相信上帝的存在,而是不愿意有一位上帝高高在上约束自己。所以,不论敬虔与否,加尔文认为任何人都有对上帝的经验,即“直觉”。

加尔文认为这种直觉一方面根植于每一个人心中,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另一方面宗教的种子安置在每一个人的里面,一切宗教都由此而生。上帝不仅赐予人主观对上帝的感觉,而且还将宗教的种子种在人心里。加尔文说:“上帝还在创造宇宙的整个工作上天天启示自己。”因此,主观上的认识能力因客观上的启示得以补全,这类启示我们一般称之为普遍启示,普遍启示概括而言就是经验性认识上帝。

加尔文在关于认识与上帝的关系中,特别将头脑和心区分开,并且将心摆在了首要位置。就这一点他和经院哲学的传统对立起来,经院哲学则将理性放在首位。

至此我们看到,尔文认为人对上帝的认识是与生俱来的,但他也认为正是我们的愚昧终致对上帝的认识毫无益处。在正确认识上帝方面,我们完全处在黑暗之中,但这黑暗在我们里面,完全不在上帝那里。简单地说,上帝的工作如此完备,而我们对此却是瞎眼的。

盲人面对太阳也不会看到任何事物,加尔文认为如果上帝不改变一个人的里面状态,即便将圣经放在他的面前也毫无意义,加尔文引进了圣灵的位格和工作,即“圣灵的内在见证”。所以,基督徒生活中的经验不仅与人论有关,而且还和圣灵有关。

加尔文谈到关于作为人,一方面要坦诚我们等于无有,甚至连无有也不如;另一方面还要祈祷愿我们知道自己的无有。即便如此,我们又如何被圣言所感染呢?答案是藉着圣灵的工作,圣灵在我们和圣言之间运行,因此信心就不可能从单纯的经验中产生,而是必然源于上帝的圣言,即信道是从听道来的。

有人评价加尔文对上帝的认识,加尔文的思想是一个椭圆,有两个焦点,对于智识的关注和对于内在经历的关注。正是这两个焦点一起使加尔文主义的火焰持续燃烧下去,如果去掉这两个焦点中的任何一个,这火焰就会熄灭。



所属主题
老魏讲历史
老魏讲历史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

一台戏

哦~我的顾客

Duang~Duang~Duang~

因转向,得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