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5月 18, 2024
spot_img

结婚,到底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爱之蔓延时》第一部观后感

结婚,到底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爱之蔓延时》第一部观后感

本文首发于2017年2月10日


1


在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设想一个场景:


一对来自东部沿海大城市的新婚夫妇,厌倦了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怀着满腔的文艺情怀,“穷游”到了一个偏僻的西部小山村。当晚,他们搭起帐篷在荒郊野外露营,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无限憧憬,理想和爱情,是他们唯一的精神支柱。


次日一早,丈夫出门,妻子在帐篷里等了一天都不见丈夫回来。临近傍晚,一个当地村民抬着丈夫的尸体走近了帐篷,丈夫在野外遭遇了意外。


村民还告诉这位妻子,这个山沟沟和外界没有交通联系,也没有信号。她一个人是不可能出得去的,马上冬天要来临了,她如果不找个地方避避,到时候肯定不是饿死就是冻死。可是她一个年轻女子,名不正言不顺,没有一户人家会收留她。


就在这时,同村有个鳏夫,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想把她娶回家做老婆,理由只有一个:他的妻子死了,而他的女儿需要有个妈。


这个刚死了丈夫的妻子,忍着巨大的悲痛,最终还是答应了。于是,就在同一天,按着当地的风俗给她的前夫举行了葬礼,紧接着又为她和这个鳏夫举行了婚礼。


顷刻间,理想和爱情都灰飞烟灭,只剩下了眼前的苟且。


这就是电影《爱之蔓延时》开头的部分,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寡妇和一个鳏夫因彼此需要而结合,先结婚后恋爱的过程。


结婚,到底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爱之蔓延时》第一部观后感


我有看电影之前先了解一下剧情的习惯。说实话,这剧情丝毫不能吸引我,甚至让我有点反感。不是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吗?我期待的剧情应该是,妻子饱受饥寒也不愿妥协嫁给别人,最终追随自己的爱人一同离开人世,这才是伟大的爱情,不是吗?理想中的爱情是一辈子只爱一个人,爱情不应该屈尊于现实的呀!


要不是推荐我这部电影的是一个我信得过的主内的姐妹,我是绝对不会去看这样一部电影的。然而,看完之后,我的想法却有点改变了。因为它涉及到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的几个问题:


到底是先结婚、后恋爱,还是先恋爱、后结婚?


是必须要找到那个“唯一灵魂之伴侣”才能结婚,还是只要是个三观正的异性就可以结婚?


结婚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


让我们还是回到这部电影,来谈这些问题。


2


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拓荒时代。一对年轻的伴侣,怀着对梦想的憧憬,长途跋涉近一年,从繁华的东部来到荒凉的西部,准备开辟两个人的新生活。这是一对勇敢的年轻人,不满足于安逸舒适的生活,勇于挑战,正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新世界。


结婚,到底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爱之蔓延时》第一部观后感


结婚,到底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爱之蔓延时》第一部观后感


眼看着美好的生活近在咫尺,两个年轻人展现出孩子般的兴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切都还没开始呢,丈夫却意外身亡了。


我无法想象,作为妻子此时的心情。在这样一个荒凉的地方,周围没有一个亲人朋友,回不了东部的家乡,唯一的依靠——自己的丈夫又不幸去世。痛失最爱的人,又身处这令人绝望的环境,她不得不忍受着心灵和身体的双重煎熬。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男人,向自己求婚!理由竟然是,为自己的孩子找个后妈!这是在侮辱她吗?他不仅侮辱了她的爱情,还侮辱了她的人格!她怎么可能答应呢?


结婚,到底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爱之蔓延时》第一部观后感


如果她不答应,就意味着她熬不过这个冬天;如果她答应,又怎么对得起“尸骨未寒”的丈夫,怎么对得起自己对丈夫那份深爱?


最后她还是妥协了,因为这个男人承诺,她只需在他家熬过这个冬天,顺便教他女儿一些东西,等到来年春天的时候,“试用期”便结束,她可以自行决定去留,他愿意为她支付去往东部的盘缠。


回到东部家乡,至少还有自由,至少还能重新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呆一辈子,她的人生就彻底完了。她心里这么想着,于是勉强答应了。


做“后妈”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一个大城市来的姑娘,要做一个乡野小丫头的后妈,更是受尽了屈辱和排挤。


结婚,到底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爱之蔓延时》第一部观后感


结婚,到底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爱之蔓延时》第一部观后感


面对孩子的一次次挑衅,她刚开始也不甘示弱。然而,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久,她渐渐发现了在孩子倔强的外表下,那颗忧伤的心灵。她的母爱被激发出来,她渴望走近这个孩子,帮助她走出心灵的阴霾。


孩子最终被后妈的爱所感动,她也看到了父亲脸上久违的笑容。虽然他们只有夫妻之名而没有夫妻之实,但是这个家庭的欢声笑语越来越多,大家越来越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春天到了,可是“后妈”俨然已经爱上了这个新任“丈夫”。就这样,一个寡妇和一个鳏夫,先结婚,后恋爱,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结婚,到底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爱之蔓延时》第一部观后感


结婚,到底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爱之蔓延时》第一部观后感


3


我以前的观点是,两个人若没有爱到要结婚的地步,是绝对不可以结婚的。这个电影至少给我带来了一些冲击,我现在觉得,因爱情而结婚,当然很好;因需要而结婚,也不可耻,甚至更加伟大。


我羡慕那些因为爱情而结婚的人,他们进入婚姻,是那样的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在婚姻中遇到的难处,他们都可以用爱去包容、去解决。感情基础,本身就是强大的资本。


然而,我现在更钦佩那些因为彼此需要而结婚的人。他们愿意结婚,从某种程度上,是放下了自己的尊严,承认自己的软弱,承认自己需要帮助。他们在还没爱上对方之前,就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决定努力去让自己爱上那个人。这难道不需要更大的勇气和魄力吗?


他们相信圣经上说的:“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独睡怎能暖和呢?”


他们结婚的目的很简单:我想找个人和我一起劳碌,我想找个人和我一起睡觉。


电影中的男主角,向一位素昧平生的女士求婚,理由是,为自己的孩子找个“后妈”,因为他认为母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当然,我相信,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他其实还想为自己找个妻子,但他绝不趁人之危、借机要挟,他对她始终以礼相待。在她答应他的那一刻,他已经做了一个决定,要好好爱这个女人。


之于这个男人来说,他爱她,不是因为这个爱的对象是谁,而是因为他自己是谁。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丈夫,那么他就努力尽到丈夫的责任(除了肌肤之亲,因为这需要两厢情愿),尽管这个爱的对象,是一个空有“妻子”名分的陌生人,但他始终把婚姻中自己这一边先做好,至于这位妻子,他从不强迫她做什么,他“不去惊动爱情,等她自己情愿。”


两个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人,为什么要进入婚姻?对于电影中的这两个身份背景和生活环境迥异的人,在相处和磨合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痛苦挫折,那么经历这些的意义又是什么?男主角给出的答案是:你的人生会因此而丰满。


结婚,到底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爱之蔓延时》第一部观后感


是的,丰满的人生,恰恰是在一次次的忍耐、饶恕、挑战自己、牺牲自己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每一次的打击,都是一次自我造就的机会。


4


《清教徒的婚姻》一文中说,结婚有三个目的:繁衍后代、彼此帮助和避免犯罪。我起初看到这个观点,打心眼儿里是有点排斥的,以前有人问我为什么结婚,我是先回答“标准答案”,然后再加上一句:“不过我结婚,就是单单因为爱情。”语气间,无不透着一种骄傲自得。


不过现在我可以慢慢理解那三个目的了。


当一个女人愿意放下自己在社会中奋斗和成功的机会,放弃自我价值得到社会中大部分人认可的机会,而甘愿在家里生儿养女,这本身就是一种牺牲啊,她做出结婚这个决定,也许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爱那个人,而只是顺应了自己母性的需要。


当一个男人承认自己的软弱,承认自己在一个人的时候容易犯罪,承认自己有生理需要而又不想以犯罪的方式去满足,这也是一种谦卑啊,他知道自己的无能为力,愿意以婚姻的方式去过圣洁的生活。生理需要本身并不可耻,只有婚姻之外的性才是羞耻。


当一个人承认自己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比如某些男性太武断鲁莽,需要一位更加细致和周全的女性的帮助;或是某些女性太优柔寡断,需要一位男性来帮助她做决定;比如某些男性太过不修边幅,需要一位女性来帮助他打点行装;或是某些女性太过感情用事,需要一位男性来帮助她理性分析……这时候,他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位帮助者,也许刚开始是因为彼此需要而结合,可是就在这彼此帮助的过程中,谁又能说,不会产生爱情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愿意结婚,就是承认自己有某种需要,而这种需要靠着自己无法满足。这就是一种谦卑的体现。骄傲的人不需要婚姻,他们以为可以用钱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也可以用美貌和才智来操纵异性,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当一个人愿意委身进入婚姻的时候,便意味着ta承认,ta一介罪人,何德何能拥有爱情?真正的爱情超乎自己的能力所及,ta的有罪之身不配拥有,更无力享受。因此,ta甘心情愿被“婚姻”所束缚,ta小心翼翼地把爱情放在婚姻的牢笼里,既是牢笼,就必定有牺牲和服侍,必定不能一切都遂己愿。


5


传统的婚姻观似乎是:女人为男人生孩子,男人为女人提供稳定的经济保障——典型的需求式婚姻。


而现代的婚姻观告诉你,婚姻是两个独立的人,不需要对方也可以过得很好,但仅仅因为对方身上某些特质吸引我,我就愿意和ta在一起。所以,首先要自己强大,不要依赖对方。这样的“爱”才是纯粹的——纯粹到,我爱你,可以仅仅因为你帅,我不指望你干嘛干嘛,因为我所拥有的已经足够(这种现代婚姻观,我姑且称之为“爱情至上式”)。


“爱情至上式”的婚姻观显然是被如今的女性广为推崇的,甚至很多人会质疑,传统的“需求式”婚姻,难道不是相互利用吗?难道不是利益捆绑吗?


“彼此需要”和“彼此利用”,看似差不多,其实是有着微妙的差异的。前者是积极的,互利互助的,后者是消极的,损人利己的;前者是彼此信任,后者是彼此盯防;前者是“我想要对方怎样待我,我就怎样待ta”,后者是一味索取、不愿付出;最重要的一点,前者做了一个决定,决定努力去爱对方,而后者,真的就把婚姻当成了某种资本交易。


需求式婚姻+愿意彼此相爱的心=美满的婚姻。


如果说“需求式婚姻”只是缺了点什么,那么“爱情至上式”的婚姻,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个错误。因为它一切都是从自我角度出发,即使有爱对方的成分,也只不过是在爱的过程中愉悦自己而已。如果有一天和对方在一起不能使自己快乐,那么分开是最好的选择。正如我看到某位网红女作家写的:“相爱时,拥抱做爱;不爱时,甩手离开。就这么简单。有你没你,我都能过得很好。”


看似很酷很潇洒,不是吗?可惜这不是婚姻,更不是爱情。这种男女相处模式,把人贬低到动物的层面,因为动物的两性交往就是完全顺应自己的荷尔蒙而来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感情基础不重要。爱的感觉,可以是刹那间的惊鸿一瞥,也可以是长期相处的日久生情。关键不在于结婚前感情有多牢靠,关键在于结婚后有没有愿意彼此付出的心。


爱是一种感觉,爱也是一个决定。说到底,爱终究是个决定。


以爱情开端的婚姻,在爱的“决定”之后,爱情会得以升华。感情基础是婚姻生活最好的催化剂,然而,拥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并不代表拥有了美满的婚姻。如果没有爱的“决定”,所谓的爱情本质上只是取悦自己,当那份美好的感觉不再,爱情也便随之而逝。


以“决定”开端的婚姻,也许一开始没有多少爱情的成分,但是日后一定会有爱情,而且会像酒一样越陈越香。决定去爱,意味着你决定彼此顺服、彼此帮助、彼此牺牲,当你这么做的时候,爱情就产生了。上帝必定会祝福这样的婚姻。


End



结婚,到底是因为“彼此相爱”,还是“彼此需要”——《爱之蔓延时》第一部观后感

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加熊爸微信xiong3215330

以防失联


所属主题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

一台戏

哦~我的顾客

Duang~Duang~Duang~

因转向,得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