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21, 2024
spot_img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英国儿童文学大家钱伯斯20世纪投入青少年文学创作,而作为先行者的他,评论小说创作同时开展,还兼顾编辑和讲学。身兼数职的经历,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性。你熟悉他的哪本书籍呢?

作者丨黄瑞怡
主播丨晓瑞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点击收听 ▾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中外文坛能左手写评论右手写小说的跨文类大师不算多,愿意为每一本书花七年以上时间的作者也不多。英国长青作家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 1934—)就是这样一支少有的双采慢笔。

艾登·钱伯斯于两次大战中间生于英格兰的杜罕矿村,父亲是木匠,母亲操持家务。

钱伯斯是独子,童年与邻家年纪相仿的女孩青梅竹马,形影不离。即使后来迁离,两人深厚的情谊也影响了他的生命底蕴和多年后创作重心——“交心挚友”(bosom friend)是他每部小说都着墨的重点。

幼年学校生涯黯淡——阅读迟缓,数理细胞缺乏,他在师长眼里一无是处。中学时举家搬到了达灵顿,那里的英文老师翻转了他,开启他对阅读和写作的不渝热情。

二十岁退役后,钱伯斯完成教师培训,并于1957年到伦敦附近一所滨海中学任教。同校教师中有不少基督徒。钱伯斯发现自己头一回被才华洋溢又认真追求信仰的同侪环绕,他们的所言所行触发他仰望人世上头那片蓝天。

艾登·钱伯斯

Aidan Chambers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三年后,他加入了格洛斯特郡圣公会修道院,一方面操练修士生活,一方面教授英文和戏剧。虽然1967年,他觉得自己信心不坚,告别了修会,但七年修士生涯影响了他一辈子的生活态度与时间资源分配。

离开修院后,钱伯斯往专职作家与讲员之路迈进。他与妻子于1970年共创辛柏出版社(The Thimble Press),致力于出版少儿文学与教育专书,并发行书评期刊。80年代,他协助牛津西敏学院建立了儿童文学研究所课程。他经常对教育及图书馆界发表演说,并长期为美国著名的号角杂志(The Horn Book)撰写专栏。因为长年扮演英美阅读教育推手,钱伯斯获奖无数,包括1982年与妻子共获法琼奖(the Eleanor Farjeon Award),2010年获英国英文教师协会终身贡献奖等。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作为国际知名少儿文学教育者和学者,钱伯斯进入小说领域耕耘,其实带有相当风险。“冒险”的深层动机,或可说是他对青少年阶段的心智、情绪、生理等发展极有兴趣,而小说是他探索少年成长的管道。他的作品百无禁忌却有分寸,鞭辟入里仍带趣味:“反映了他对青春期微妙心态的深刻理解,在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当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他)被视为青年一代思想和情感的代言人。”换句话说,钱伯斯不满足于仅描绘少年这棵树的外表枝叶,他还细致解析年轮,穷究根柢。

钱伯斯每本小说都花五到七年时间完稿,如此慢工与他身兼编辑、教育者、演说家等多重身份有关,但他确实相信,写作,尤其小说创作,急不来,值得“一章章,一句句,甚至一字字”来煎熬。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为什么钱伯斯将多年笔耕的六本青少年小说命名为《舞系列》(Dance series)?他没有直接解释,让我用一点儿篇幅揣摩:

现代舞大师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曾说:“舞蹈是灵魂的隐语。”(“Dance is the hidden language of the soul.”)若舞蹈是灵魂透过肢体动作低语、歌唱或嘶喊,青春期的挣扎成长,不也总是身心灵互相影响的过程?舞蹈可能是独舞、双人舞或群舞,少年小说里同样呈现主角独处,或与单人、多人互动。葛兰姆还对舞者说:“既然万古以来只有一个你,(出于你)生命力的表达就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阻拦它,它不能通过任何其他媒介存在,而将永远失落。”钱伯斯的《舞系列》可以当整全系统研究,也可以独立单本阅读,总体可视作他为描述青少年独特生命力所做的努力: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休息时间》
Breaktime, 1978

故事由一场玩笑性的挑战揭开。摩根取笑好友狄托是个书呆子,整日泡在与现实脱节的虚幻文学里。他向狄托下战书,要他想法证明文学与真实生活确实有关联。狄托接受挑战,在假期离家旅行,展开一段寻找自我(真实遭遇),并写下遭遇点滴和心得(文学)的旅程——读者读到的小说,就是狄托虚实交融的作品。当然,狄托旅行,除了与好友戏赌的动因之外,还有隐藏动机,他无法承担和久病父亲的紧绷关系,也企图脱掉处子身份……

据钱伯斯自述,《休息时间》拉开了他三十年少年小说的序幕,也教会了他小说写作所有必要入门技巧。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在我坟上起舞》(又译《少年盟约》)

Dance on my grave, 1982

16岁少年哈尔夜闯墓园,在刚下葬的巴瑞坟上跳舞,被警方以亵渎死者罪名逮捕。众人对他的怪异行径莫名所以,只有朋友凯莉稍稍了解隐情。在暑假短短七周相处间,哈尔认定巴瑞是交心挚友。在一场因凯莉而起的争吵后,巴瑞车祸身亡,哈尔想起两人曾经约定:“无论谁先死,另一个人要到他的坟墓上跳舞。”所以对哈尔来说,墓地夜舞是对逝者的守约与哀悼。

全书主要内容为哈尔被捕后,应法庭社工要求,写下四部自白书,加上前后两篇新闻剪报及法院监护官的报告。自白书以哈尔特有的口吻,描述他对死亡、爱情与生命的探索。倾吐之后,哈尔似乎也重新拼连了身心碎布。作者精准地捕捉到青春期的情绪风暴,和初恋那份外界难以理喻的气壮与情深。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尼克的秘密笔记》

Now I Know, 1987

一天清晨,慢跑者发现近乎赤裸的男孩高悬于小镇汽车废料场起重机的一副生锈十字架上。他双手双脚遭反绑,嘴里喃喃低语。当警员获报赶到现场时,少年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究竟是帮派霸凌事件?宗教狂热分子的抗议招数?还是有什么更神秘的原因?

谜团回溯到凡事从理性出发的尼克,为一部《耶稣若今日再来》的影片搜集资料,巧遇忠贞基督徒茱莉,开始了一段不寻常恋爱。作者运用电影剪辑手法,将尼克的研究笔记、茱莉来信及现实事件分镜叙述,巧妙穿插,乱中实有序。

英文原书名《Now I Know》点出尼克对生命与信仰从纯智性的认知,到实际经验后的体悟。此部作品对圣本笃系统修院和修士生活,有在青少年文学中少见的到位描写,显然得力于作者早年修士经验。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收费桥》

The Toll Bridge, 1992

知名度相对较低的《收费桥》其实是一部独具企图心的精彩作品。主角皮尔厌倦了家人和女友的殷殷期望,暂停高中学业,远走乡间,看管收费桥,又将自己改名为亚——亚努斯(Janus)的简称。传说中,亚努斯原是罗马人的双面门神,具有前后两个面孔。一个向前看着未来,象征开始;一个在脑后望着过去,象征结束。它也代表一切改变的过程。

就像亚存在内在矛盾张力一般,《收费桥》在忧郁迷雾中闪烁着幽默段落,意象丰富,巧妙呈现亚和两个新朋友——友善的塔丝和神秘的亚当间发展迅速的三角情愫,与亚自己过去到未来间的心灵挣扎和改变。故事步调如溪流淙淙,直到终篇前,出现震撼性的转折高潮,半开放式结尾让读者回味再三。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来自无人地带的明信片》

Post cards from No Man's Land, 1999

青春的难题之一,在于少年往往只顾活在当下,然而一个不曾涉足历史长河的生命,又难免平面浅薄,处处危机。《来自无人地带的明信片》起头时似乎是两个故事——其一是二战中,荷兰少女洁楚与英国伞兵秘密相恋;其二是英裔少年贾克赴阿姆斯特丹探视祖坟,旅程中邂逅了几名奇特老少。两段不同时空的故事交错进行,仿佛经纬线,又像太极阴阳,推演出表面对立实则相辅的议题,比如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事实与虚构,战争与和平……

当两段故事开始出现交集,读者与贾克一同,在陌生的城市找寻内外在坐标,体悟到若失去历史象限,人将无法找到生存定位。当贾克渐渐拼凑出已逝祖父埋藏超过一甲子的秘密时,也得同时面对自己埋藏的欲望从心海深处浮上来,首次暴露在阳光下。《来自无人地带的明信片》以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深刻呈现个人小叙事和历史大叙事的互动,得到英国卡内基奖和美国普利策奖双重肯定,也是《舞系列》中最知名的作品。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全盘托出:蔻笛的枕头笔记》(暂译)

This is all:The Pillow Book of Cordelia Kenn, 2005

《舞系列》首部作品发表近三十年后,已过七旬的钱伯斯出版了六部曲的最后一本,诙谐地将其命名为《This is all》。受日本平安时代清少纳言所著经典《枕草子》启发,少女蔻笛将成长历程中的札记文整编,企盼腹中女婴将来满十六岁时,能借以认识当年的母亲。全书分六札,共832页,确实有枕头书的分量。

不同于系列前五本主由少年视角出发,《全盘托出》的主人翁是女孩。枕边札记的形式允许寇笛以极私密与自由的形式记录生活大小事件,发抒杂感情思。既是分册随笔,也就非直线性叙事,而是穿插着记事、诗歌、清单、表白……就像《舞系列》其他主角一样,寇笛好阅读,喜思辨,对文字极有热情,并且下定决心要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不过她不仅想要探索柏拉图式精神层面的爱,当她两次坠入爱河,书里对身体爱欲,一样有直白记录。意想不到的结局情节,让故事书名又多添一层意义。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被评者誉为“改写了当代青少年阅读版图”的钱伯斯,究竟借着《舞系列》对少年写实文学作出哪些独特贡献?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不随俗的角色塑造

钱伯斯自己对阅读和书写的热爱,也反映到他每部作品的主角都在文字里找到生命的出入口。《舞系列》六部书里,超过三分之二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自白、笔记、叙事为主要内容,表现了人如何以语言(思考、写作或口语交谈)塑造自己。青少年时代是人认真开始推敲人生“大哉问”的阶段,在寻求“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过程里,钱伯斯笔下少年最犀利的工具是语言文字。

尽管每部问世的青少年小说,都代表一条作者借文字与读者沟通的渠道,但今日多数作品里的角色反映了现世年轻一代对文字的疏离。钱伯斯不追随流行潮汐,反而“不合时宜”地塑造笔下主角“不读书就活不下去”。在阅读率普遍走低的E世代,钱伯斯逆向操作,大大激励那些仍然手不释卷的少年人(是的,还有这样的孩子!),同时也挑战其他“轻”读者,好好注视读与写在生活里的比重。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不轻松的读者诉求

青少年出版不乏快餐读物,满足不想花脑筋的读者群;钱伯斯却对读者有高得多的期待!

对钱伯斯来说,创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每一个独特故事寻求妥帖的表达形式。不仅是说什么,怎么说也是信息的一部分。他多数作品都非单一直线叙事,而且叙事者都受自己主观影响,表达出来的常是片面甚至于扭曲的真相。阅读这一系列小说需要动脑筋,主动投入阅读过程,联系片段之间线索,厘清角色话语中的虚实……愿意付出代价的读者会得到丰厚滋养与奖赏。

如同一个读者在网上回应的:“我头一回读《收费桥》时十三岁。它和我读过的其他书非常不一样。我很能认同主角亚,也对故事能触动我深思感到惊喜。如今五年过去,我又重读了五六回,每回都是新的经验。仿佛当我成熟,阅读也跟着成熟,之前没注意到的层面豁然开朗。”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认识你自己

《尼克的秘密笔记》里,尼克的终极追求,也可以说是《舞系列》每个主人翁的终极追求,是西方哲学的基本命题“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相传为刻在希腊德斐阿波罗神庙的三句言之一。究竟这句箴言出自何人?史家并无定论。

无论谁先提出,这个观念知易行难,缠缚了人们千百年。直到20世纪,尼采在《论道德的谱系》(Zur Genealogie der Moral)前言中还说:“我们无可避免地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

《舞系列》小说中的角色,或经宗教信仰,或经文学艺术,或经自然环境,或经恋情,或经其他人际关系……缓慢地,困窘地,痛苦与狂喜交织地在认识自己的路上迈进。当他们与隐藏的自我握到手时,发现自我其实是流动的复数。

因此《尼克的秘密笔记》里,尼克灵光闪现时看到诗句如立体动态雕塑,而《来自无人地带的明信片》里贾克在近书尾时领会:“好像他的自我是三维拼图,拼图组块是活动的,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存在,不同的贾克……”奇妙的是,当少年看见自我的多种可能性,他就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知行鸿沟

近年因脑断层扫描和行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认知科学家发现,人脑发展的时间比原来料想的漫长许多。青少年脑部仍持续发育中,尤其掌管社会化、自我意识、克制冲动及决策的前额叶皮层这一区块较晚成熟。陆续出炉的研究为青少年每每言行冲动,喜怒无常,倾向冒险提供临床上的全新解释方向。

钱伯斯的小说人物,无疑为前述研究作了极生动的脚注——故事里这些好阅读思索的少年,在行为举止上却经常糊涂冲动:比如首部狄托(《休息时间》)和末部蔻笛(《全盘托出》)都为了荒谬的理由想甩开童贞;哈尔(《在我坟上起舞》)用偏执镜头猛照巴瑞,把初识朋友变成偶像;尼克(《尼克的秘密笔记》)先紧抱理性死不松绑,后来又孤注一掷于信仰实验;皮尔(《收费桥》)追求个人自由,勇往直前,对行止对亲友造成多大伤害浑然无觉……这张清单可以一路开下去。我们周遭青少年不也有类似的“知行落差”情况吗?从科学到文学的参照,是否让我们面对急遽发育的青春狂飙期,有更多接纳倾听与导引的智慧?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20世纪,钱伯斯投入青少年文学创作时,这一领域远非今天百花齐盛的热闹景象。作为先行者,他诚恳执着地酿出文学浓度与思想深度双高的蜜酒。大师自己青睐的少年文学又是哪一本?

在2002年国际安徒生大奖得奖致辞中,钱伯斯说,二战犹太少女安妮·法兰克遗留的《安妮日记》,是少年写出的经典文学,也是所有为青少年写作的成人可借镜的标杆。他指出安妮是“高明的说书人,自识透彻的哲学家,更是义无反顾的写手”——其实这些赞许放在他自己身上,也十分恰当。

在生存虚无的墓园里,钱伯斯笔下少年舞得精彩淋漓,感染读者也下场共踏青春泪与笑的脚步……

不过,他的主要关怀在人道主义,重在今朝今夕;若要问谁能在永恒舞台上,跳出胜过死亡的舞步,这就得进入其他作者构筑的空间了。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如果钱伯斯不是同时摇评论与创作的笔杆,并兼顾编辑和讲学,而是完全专注于小说创作,他的小说会达到同样的深度与多面性吗?这是难以回答的问题。

但我相信,身兼数职的辛苦,也赋予了他给每一本小说最长时间与最大关注的自由。青年时期在修道院那七年,为他一生规律、简朴、平衡地过日子打下坚实基础。仔细想想,这些能在文学路上长跑多年的写手,确实都有关顾身心灵的好习惯呢!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End–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草叶与星辰的对话——记约翰·葛林丨黄瑞怡(附音频)

末世绘方舟——诺亚故事新诠丨黄瑞怡(附音频)

谁敢多看一眼?丨黄瑞怡(附音频)

云后阳光——读乔安·鲍尔作品有感丨黄瑞怡(附音频)

移动城堡丨黄瑞怡(附音频)

上蓝莓坡丨黄瑞怡(附音频)

推开书屋门丨黄瑞怡(附音频)

打造阅读天堂丨黄瑞怡(附音频)

黄瑞怡丨深坑一线天——毒瘾少年文学导读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
台湾大学图书馆学学士,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语文教育博士,专攻儿童青少年文学。多年在南加公私立中小学任职,现任联合基督教学校国际学生部主任,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资深同工。《飞扬》杂志2011年征文比赛首奖。著有《艺出造化意本自然——杨志成的创作世界》。台湾《校园杂志》“尴尬少年游”,“恶水筑书桥”专栏作者。曾参与远东广播公司童话系列讲座。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购买请及时加微信:
13581975276
昵称老玉米(电话同步)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一生阅读的土壤
黄瑞怡丨笔舞青春——读艾登·钱伯斯作品有感(附音频)

所属主题
故事的呼唤
故事的呼唤
故事的美丽和力量,在于不只可以反映我们是谁,也可以改变我们是谁。 书写你的故事,可以更了解神的故事;书写神的故事,会让你的故事更有意义! 征召千万好笔,书写神的故事!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

将来的画面

你在向谁求雨?

牧人与羊怎能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