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对基督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常常会感觉到自己信心不够,特别是当我们陷入软弱的时候。我们知道自己此刻需要信心,但同时我们往往感觉自己非常乏力。虽然我们也会用圣经的话语来勉励自己,不断告诉自己神是慈爱的,神的恩典够用,神会保守我们……但在具体困难面前,这些话语往往变成口号,不能给我们带来真实的信心。
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也经历过信心的低谷,本文将藉着创世记十五章来看看亚伯拉罕是如何从信心的低谷走出来的。
1
通过创世记的经文可以知道,亚伯拉罕在财物上大大蒙神祝福,他的金、银、牲畜极多(创13:2),甚至那地容不下他和罗得的产业(创13:6)。他深知自己所拥有的丰富财物乃神所赐(创14:22-23)。
令人意外的是,亚伯拉罕如此蒙福,信心却软弱了,而且软弱到要神亲自向他显现的地步(创15:1)。从接下来神与亚伯拉罕的对话可知,亚伯拉罕虽然财物增多,但他的心是悲凉的。他的财物越多,就越增加他无子继承产业、无地安家的悲哀(创15:2、8)。
从前面的经文可知,神曾经给予亚伯拉罕两方面的应许:我必叫你成为大国(创12:2);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创13:15-16)。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神给予亚伯拉罕土地和后裔的应许迟迟没有实现,亚伯拉罕的信心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衰微(创15:3,8)。就在这时,神出现了,祂提醒亚伯拉罕祂是他的盾牌(创15:1),是他可以依靠的神。亚伯拉罕要相信神会继续赐福。
2
当然,神对亚伯拉罕的劝勉不会止步于此,接下来祂再次提及祂之前的应许,并且把应许的内容更加详细的陈述出来。原来神应许亚伯拉罕将会有数不过来的后裔,现在神明确告诉他,这后裔要出于亚伯拉罕本身,而不是亚伯拉罕认为的是他的仆人以谢(创15:2-4)。同样,在应许之地上,神也进一步清楚指示出来:以前神只是说要往我所指示你的地去(创12:1),如今,神明确告诉他要将这地赐你为业(创15:7)。
此时,亚伯拉罕的信心较之前稍微有了好转,不再如先前那样惧怕和悲观(创15:1-3),他开始信耶和华(创15:6),并且对神的应许表达出兴趣(创15:8)。这显明抓住神的应许对于信徒信心的恢复是十分关键的。
不仅如此,为了要让亚伯拉罕的信心能够得到全面的恢复,神带领亚伯拉罕去观天数星(创15:5),即从自然界中观看神可见的作为。天上的众星乃神所造,是神奇妙大能的作为,观看并默想这些作为,有助于软弱的人重建信心:神既然能建立大地、铺张穹苍、创造人类,那么赐给人地业和后裔自然不在话下。
神为了让亚伯拉罕的信心可以长久坚固,祂行了一件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即以具体的立约形式坚固亚伯拉罕的信心(创15:17-18)。神主动按照人所熟悉的立约形式进行立约(15:9-10),这是神对人极大的俯就,为要坚固软弱的人。这种立约方式里含有咒诅,违约者的下场将如被劈开的动物。神用亚伯拉罕最为熟悉的方法,也是他觉得最为有保证的方法让亚伯拉罕知道,神对祂的应许永远不会废掉,这极大的坚固了亚伯拉罕的信心。
人与人之间所立的约需要双方遵守约的内容,这约才能立定。但是,人是如此软弱,怎么完全去遵守约的内容呢?所以就算立了约,人还是会因着自己的软弱而陷入到灰心中。然而,神因着祂的大爱,为了让亚伯拉罕的信心能够建立在磐石之上,祂独自从肉块中经过(创15:17),说明圣约是由神单方面成就,不会因为亚伯拉罕的软弱而废掉神的应许。神的信实,不会背乎自己属性,以特殊的立约方式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亚伯拉罕面前,让亚伯拉罕的信心变得有根有基。
3
当然,神以祂的信实去成就约的内容,并不代表人在约中是没有责任的。在15章的12-16节就涉及到人的责任。首先,应许的成就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从点滴开始。在约成就之前,人要忍耐这过程中的煎熬;
其次,除了立约双方外,约还有破坏者,即邪灵会千方百计要破坏这约,要让人离弃这约,所以人要在争战中持守忠心,始终依赖神、相信神;
最后,当神的应许来临时,人要积极参与。四百年后,亚伯拉罕的后裔应该离开埃及回到应许之地,而不能继续留恋埃及的葱蒜、肉锅。同时,人也要努力去获取,应许之地并非坐等而得,乃是神的百姓在神计划到来的时候随神出征,奋勇争战,如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入迦南南征北战。
从亚伯拉罕这次经历来看,我们在软弱中要重新激发信心的关键就是要回到神的应许,并且更加仔细和清楚地查考神的应许;同时要回到神与我们所立的圣约中,在回忆和观看神的作为时,再一次确信:神是信实的!
1
end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
支持拿细耳 祝福更多人
▼
小编声明:
1.拿细耳拒绝心灵鸡汤,旨在提供营养的属灵干粮。
2.请为拿细耳祷告,多谢大家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愿主赐福每位读者。
3.拿细耳暂未开通赞赏功能,为了保持平台清洁也谢绝一切广告植入。
4.拿细耳以原创为主,希望有感动的肢体奉献稿费,鼓励继续从事文字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