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月 26, 2024
spot_img

同情疲劳与评估

Grief|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同情疲劳会较多地出现在关护性行业的工作者中,例如医生、护士、心理健康工作者、警察等。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同情疲劳的负面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心理健康工作者会经常接触经历创伤/哀伤和痛苦的服务对象,这可能会引发同情疲劳症状。著名同情疲劳学者菲格利对继发性创伤压力反应做过十分形象地描述,“我们的天性中具有某种特殊的礼物或诅咒,那就是强烈的同情感,我们会因此感到痛苦。我们感受到关怀对象的感受,我们经历着他们的恐惧。我们梦到他们的恶梦,最后,我们丧失了乐观、幽默和希望的火花。我们疲惫不堪,我们没病,但我们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自己。“所以菲格利称同情疲劳为“关怀的代价”。继发性创伤压力反应是同情疲劳的维度之一,另一个维度是职业倦怠。虽然同情疲劳属于一种职业现象而非心理疾病,但是同情疲劳会对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它对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以及工作质量也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不能对其及时予以舒缓,它可能引发抑郁症、创伤后应急障碍,焦虑症等。需要警惕的是,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自杀率显著高于很多其他社会工作群体。


对于心理健康工作者来说,学习应对和预防同情疲劳的知识,及时地用科学的方法对之进行评估并及时干预是一个需要被高度关注的工作。它不仅是对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保护,同时也是对服务对象的保护,因为避免同情疲劳的影响可以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长期、稳定与良好的基础。以下评估量表可以为心理健康工作者及其他关护性行业工作者的同情疲劳的职业现象提供有效评估,该量表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它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职业生活品质量表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 Scale)


当您在关护别人时,会直接接触到他人的生活。您可能因此经历过正面及负面的影响。下列问题是有关您身为关护工作者时所经历过的正面及负面经历。请依据您自己及目前的工作状况来回答下列的问题。请如实填选最符合您在过去 30天中所经历过的状况。

量表注释:

1.  该量表包括三个维度,共三十个条目。

    1)  同情满意条目(3、6、12、16、18、20、22、24、27、30)

    2)  职业倦怠条目(1、4、8、10、15、17、19、21、26、29)

    3)  替代性创伤条目(2、5、7、9、11、13、14、23、25、28)

    其中部分条目(1、4、15、17、29)采用逆向计分,即0=5,2=4,3=3,4=2,5=1。

2. 关于评分的诠释:

    1)  同情满意:同情满意是指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感受到的快乐程度。低于或等于22分,可能意味着对所从事的工作给予人的满意度低。

    2)  职业倦怠:得分越高意味着有越高的职业倦怠风险。如果相关总分大于或等于42分,职业倦怠症状便是显著的,需要引起关注。

    3)  替代性创伤:如果评分大于或等于42分,替代性创伤便是显著的,需要引起关注。


调整性翻译:刘新宪 


文献索引

Bride, B. E., Radey, M., & Figley, C. R. (2007). Measuring Compassion Fatigue.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35, pp. 155–163.

Stamm, B. H. (2005). The ProQOL Manual: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 Scale: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burnout & compassion fatigue/secondary trauma scales. Baltimore, MD: Sidran Pres.

Figley, C. R. (1995). Compassion fatigue: Coping with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ose who treat the traumatized. New York: Brunner/Maze.

©B. Hudnall Stamm, 2009-2012.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and Fatigue Version 5 (ProQOL).  www.proqol.org. This test may be freely copied as long as (a) author is credited, (b) no changes are made, and (c) it is not sold. Those interested in using the test should visit www.proqol.org to verify that the copy they are using is the most current version of the test.


编辑排版:申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介绍

刘新宪

【美】哀伤咨询师(GC-C)

著有《选择与判断》,《哀伤疗愈》,《儿童青少年哀伤与干预》,合著《哀伤理论与实务: 丧子家庭心理疗愈》,合译《浴火重生: 一位丧子母亲的哀伤疗愈之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上海市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及壹心理哀伤系列课程授课老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包括在OMEGA发表国际首篇有实证基础的新冠疫情失亲者成功哀伤干预论文。运作“哀伤疗愈家园”网站。

新书推荐:可在各大书店购买,点击图片查看介绍👇

儿童青少年哀伤与干预

作者:刘新宪

世界卫生组织把儿童青少年哀伤与干预做为人类心理健康重要的一个部分。此书是我国第一本关于当代儿童青少年哀伤与干预理论与实操方法的系统介绍,还涉及到如何保障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


Grief

扫码访问哀伤疗愈家园

这里有丧亲者的故事、最新的哀伤科普和学术文章、被国外广泛使用的相关权威心理评估量表等。适合丧亲者及亲友、关怀者及专业研究人员。


所属主题
重症病人生命关怀
重症病人生命关怀
我虽然行过死荫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祢与我同在。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