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1 1 月, 2025
spot_img

亚劳拿和阿珥楠是一个人还是两兄弟?

亚劳拿和阿珥楠是一个人还是两兄弟?



亚劳拿和阿珥楠是一个人还是两兄弟?


读《撒母耳记下》(以《撒下》代之)24章和《历代志上》(以《代上》代之)21章时,会发现,这两章记叙的是大卫王执意数点百姓,得罪了上帝的事情。看起来记叙的是同一件事情,但是在细节上却出现好几处不同。比如,大卫王买下禾场到底花费几何?《撒下》记的是五十舍克勒银子,而《代上》则是六百舍克勒金子?又比如,关于大卫王所买下的那块禾场的主人,《撒下》记的是亚劳拿,而《代上》则是阿珥楠。鉴于不求问上帝就数点百姓这种罪,大卫王犯一次就够了,所以不会猜想说这个事情发生了两次。再加上民间流传的一个由拉比们讲述的兄弟相爱的故事,这两兄弟在中文版本里被赋予了亚劳拿和阿珥楠这两个名字。于是,对《撒下》24和《代上》21章中禾场主人的解读似乎就明了了:一处记载的是卖给了兄长,一处记载的是卖给了弟弟。那我就从这个故事及其来历,和希伯来语原文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顺带提提这两章的中文翻译与原文有些微差别的地方。



1、“兄弟相爱”的故事来历



故事是这样的:两兄弟共同拥有的一座山上的禾场,一个兄弟有妻有儿,另一个兄弟还是单身。收割的季节里,两兄弟都为对方考虑,夜间偷偷将一些禾捆添到对方那份上。第二天继续收割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两人的禾捆是一样多的,于是,他们继续晚上偷偷地给对方送禾捆。直到几天后的夜晚,两人在给对方送粮食的路上碰到了对方,由是真相大白。


根据מיכאל פדידה(英文写法: Michael Padida)发表的一篇文章,(链接会附在文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 ,在圣殿所立的地方有一对兄弟彼此相爱的故事,其希伯来语版本最早是出现在拉比ישראל קוֹשְׂטָא (全名英文写法:R. Israel ben Emanuel Kushta)写给青少年的德育故事书מקוה ישראל上。拉比Israel·Kushta 生于1819年,卒于1897,同时是一位致力于希伯来语写作的作者。מקוה ישראל的意思是“以色列希望”,这本书于1851年在里窝那印刷。(注:里窝那, Livorno ,是第勒尼安海的一个港口城市,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西部,是里窝那省的首府,意大利西岸第三大的港口城市。)


亚劳拿和阿珥楠是一个人还是两兄弟?

我找不到这本书来看,只在网上看到介绍这本书内含一百个小故事,目前出价是40美金,但是预估售价不低于200美金。


故事并没有提及两兄弟的名字,但根据Michael Padida的文章,拉比Israel Kushta将这个兄弟相爱的故事和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联系在一起了,因为故事结尾提到,正因为这两兄弟的彼此相爱,所以,他们的禾场才被上帝选中用以修建圣殿。


我在耶路撒冷当地教会聚会时,也听到过一次牧师讲道时提到了这个兄弟相爱的故事,同样没有提及两兄弟的名字。但根据Michael Padida的介绍,拉比Israel Kushta写的这个故事,和Alphonse de Lamartine(法国作家、人、政治家,1790-1869)在他的中东游记Voyage en Orient (1835)里提到过的一个故事一致。Alphonse说这是他在去耶路撒冷的路上听一个阿拉伯人说的,故事中的两兄弟显然就是阿拉伯人。Michael Padida的文章主要是分析一下这个故事到底源于阿拉伯人还是源自犹太人。他的结论是,该故事应该源于阿拉伯人,一是Alphonse de Lamartine的书更早出版,二是在拉比Israel Kushta的מקוה ישראל出版之前,类似的故事并没有出现在犹太拉比文学中。


Michael Padida的研究,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说明,那个兄弟相爱的故事并没有悠久的犹太传统,也就说明,传统犹太教没有认为亚劳拿和阿珥楠是两兄弟。那接下来,我们从古希伯来语的角度分析一下。



2、亚劳拿和阿珥楠

两个名字的语言来历



在这里我需要说明一点,深入研究古希伯来语,其实只会古希伯来语还不够,还需要会古迦南各族的语言,比如,赫人的语言,还需要会阿卡德语,亚兰文等等,因为古希伯来语有些表达,是从这些语言来的。我学习古希伯来语的目的主要是自己能从原文读懂旧约,并且能通过教学,让更多的弟兄姐妹不必对原文圣经望而生畏,让更多的孩子可以从年轻时就学习这门古老的语言。因此,我还没有去学习古迦南各族的语言,也没有学阿卡德语和亚兰文去研究古希伯来语。


今天有一个知识点我会直接照搬,而非进行分析说明,就是:“亚劳拿”也好,“阿珥楠”也罢,这个名字,是来自于赫人的语言。亚劳拿对应的古希伯来语是:אֲרַוְנָה הַיְבֻסִי;阿珥楠对应的古希伯来语是:אָרְנָן הַיְבֻסִי。הַיְבֻסִי 是表特指的ה 加上יְבֻסִי 耶布斯人,说明这个人是属于耶布斯族的。


אֲרַוְנָה和אָרְנָן是根据赫人的语言音译后用古希伯来语记录下来的,而名字首位的希伯来语字母א,其实对应的是赫人语言表示特指的那个字母,而这个字母用在人名前,通常是称呼“王”或者“主”的。同时,这个字母是加在姓的前面,不是加在名的前面。就好像英语里,用头衔称呼一个人,如果不叫全名的话,是头衔加上姓,不可以头衔加上名字。于是,我们发现,אֲרַוְנָה和אָרְנָן只能是一个人,因为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民族的王,并且还是亡国之君(因为大卫王攻占了耶布斯,并将其改建为自己的王城),又是同一处地产的唯一产权所有者(大卫王要买地时,并没有把所有主人都叫齐了进行交易),只能是一个人!


其实看אֲרַוְנָה 和אָרְנָן,拼写上还是比较接近的,这时我们就需要考虑下,《撒母耳记下》和《历代志上》的成书年代了。因为,语言是一个不断演化的产物,一百年前的汉语和今天的汉语差异就很大了。第一圣殿时期的希伯来语的字母写法,和死海古卷里的古希伯来语字母写法也很不同,好在语法还是一致的。


《撒母耳记》的成书年代,传统犹太教认为是先知撒母耳所写,他离世后的部分,由先知迦得和拿单所补充。那么这一时期,大概是公元前十一世纪。但也有现代学者认为,《撒母耳记》是公元前630年至公元前540年将一系列单独的历史事件编辑而成的。


而《历代志》的成书年代,传统认为写于居鲁士大帝攻占了波斯后(注:中文圣经里的古列、赛鲁士都是指居鲁士大帝),即公元前539年后;有的学者则认为写于公元前四世纪前后。虽也有些许争议,但是可以公认的是,写于第一圣殿被毁之后。


这样看来,《撒母耳记》和《历代志》之间,根据犹太传统,则相隔600百年;根据学者观点,也相隔至少两百年。这期间,语言上会发生些变化,对于音译名,拼写上有点差异也是可以理解的。



3、亚劳拿或说阿珥楠,

到底是不是王?



现在,我要通过古希伯来语的文本,来告诉大家,亚劳拿,或说阿珥楠,是不是耶布斯的王。如果说刚才我根据赫人语言的知识点,得出结论说是王,但我拿不出这种语言的写法,似乎说服力不强,那我就用大家能自行分辨的原文文本来分析。请看《撒母耳记下》24章,22-23节的原文:

שמואל ב פרק כד

כב  וַיֹּאמֶר אֲרַוְנָה אֶל-דָּוִד, יִקַּח וְיַעַל אֲדֹנִי הַמֶּלֶךְ הַטּוֹב בְּעֵינָו

 :רְאֵה הַבָּקָר לָעֹלָה, וְהַמֹּרִגִּים וּכְלֵי הַבָּקָר לָעֵצִים

 כג  הַכֹּל נָתַן אֲרַוְנָה הַמֶּלֶךְ–לַמֶּלֶךְ  {ס}  וַיֹּאמֶר אֲרַוְנָה אֶל-הַמֶּלֶךְ, יְהוָה אֱלֹהֶיךָ יִרְצֶךָ

 

我给大家逐字翻译下:

22节:亚劳拿对大卫说:王,我的主,请拿去献上你眼中看为好的(东西)!请看,这牛可以做燔祭,这脱粒板和套牛的器具可以当柴烧。


23节:亚劳拿王把这一切都拿给王。{ס} 亚劳拿对王说:愿耶和华你的神悦纳你!



亚劳拿和阿珥楠是一个人还是两兄弟?
亚劳拿和阿珥楠是一个人还是两兄弟?

                               脱粒板   threshing board     מֹּרִגִּים


符号 :是古希伯来语圣经每一节的结束符号,相当于汉语里的句号。22节亚劳拿说完了以后,就用了这个句号。然后他就把一切东西拿给大卫王,这时有了一个符号,是字母ס ,这个字母单独放在圣经中是表示一件事情叙述完了,但是这一节经文还没有结束。然后接着圣经接着记叙:亚劳拿对王说:愿耶和华你的神悦纳你!


重点就在23节上半句,我们单独再看一次: 

הַכֹּל נָתַן אֲרַוְנָה הַמֶּלֶךְ לַמֶּלֶךְ

这半节里,אֲרַוְנָה הַמֶּלֶךְ是主语,意思是“亚劳拿王”,נָתַן是谓语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קָטַל形式,意思是“给”,הַכֹּל是直接宾语,意思是“这一切”,לַמֶּלֶךְ是间接宾语,意思是“给王”,指的是给大卫王。这半节就是以第三人称来叙述一件发生过的事情。中文和合本和新译本翻译成了:“王啊,这一切我亚劳拿都奉给你!”如果原文是这个意思,就不会用נָתַן来表达了,而要用אֶקְטְלָה形式了,即אֶתְּנְנָּה。


所以很明显,原文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亚劳拿是王,加上之前说他是耶布斯人,那他显然就是耶布斯人的王了,只是这个王失去了自己的王城,并且向大卫王臣服了。其实这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因为大卫王并非普通的王,他不似历史上出现过的一方霸君,仅是上帝手中的工具,他乃是上帝所拣选、所膏立的王,亦是上帝所悦纳、所祝福的一个人!亚劳拿王更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他甘于顺服上帝,上帝拿走了他的王位,他甘于做一介农夫;上帝连他的田地也要拿去,他心甘情愿,不单愿意奉送田地,连祭物和柴也主动一并献上!当然,上帝没有白拿他的!大卫王给了他足够的银钱。他作为亡国之君,并没有在圣经里被提及;反倒是他愿意把自己的田地献给上帝,名留青史!


是不是王有什么关系呢,能有献给神的,才是最宝贵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可以献给神的,这一生,该何等的空虚啊!



4、补充一个细节



在《历代志上》21章第1节,有一个词,乍一看中文翻译似乎没错,实际上,原文还是有一点细微差别的。

דברי הימים א כא

 א  וַיַּעֲמֹד שָׂטָן עַל-יִשְׂרָאֵל וַיָּסֶת אֶת-דָּוִיד לִמְנוֹת אֶת-יִשְׂרָאֵל

我要请大家注意的是שָׂטָן这个词。中文翻译是撒旦,但是,撒旦的古希伯来语是הַשָׂטָן,是带了一个特指的ה。那不带特指的ה意思是什么呢?是仇敌,敌人的意思。诚然能攻击大卫,扰惑他的心志的仇敌好像非撒旦莫属,但是基于原文本身,“仇敌”更为准确。



因为我自己读原文圣经时,偶然发现了和中文翻译不一样的地方,就起了兴趣查证了一下。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一起来发现不同之处,从文本角度来探寻答案!



Michael Padida的文章链接:https://arzi.co.il/article.php?id=132


所属主题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