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6, 2024
spot_img

读博论《文化重建与理性反思》:导言、第一章

《文化重建与理性反思——石门坎苗文发现历程的个案分析》一文作者是李春南博士,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其导师是沈红博士。


这是一本探讨作为文化重建的主体——大花苗(阿卯),尤其是具有多重身份认同的社会中的阿卯,如何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中继续推动石门坎苗文的“苗文的复兴与继承”。


在摘要第一句,作者就说,“本书围绕这样的问题展开,发现行动者的多重身份认同如何影响文化的重建?”


所谓多重身份认同,依照作者的描述,是指那些具有官方或者半官方的身份的阿卯。他们即是怀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同时也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又可能是一位基du徒。这样一种社会中具有多重身份的一群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石门坎苗文文化重建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影响。


作为推动石门坎苗文重建的主体行动者,他们有着自己的考量,或者是理性抉择。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现实的问题已经不再是要不要现代化的问题,而且选择什么样的道路、策略的问题”,“如何让少数族群既能够在发展中取得自身的成就,又能保持文化主体性?这是他们在社会变迁历程中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导言部分“边缘族群的文化现代化”,作者想要阐述的是面对现代化(或现代性)的社会下,大花苗知识分子们如何适应以及如何维护自身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又是怎样进行反思的。


石门坎的现代化,或者说大花苗(阿卯)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从清末就已经开始。一个现代性的卯区社会就此展开。


笔者想要提醒读者,一定要去了解一下“现代性”的概念以及它所呈现出来的观念。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学科呈现不同的“现代性”,目前中文界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可以参考一下:


1.《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2.《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3.《现代性与大屠杀》

4.《现代性的后果》

5.汪民安《现代性》

6.《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

7.《现代性的神学起源》

……


虽然这是一个学术专用语,不过你了解后也不难。这里不多作说明。


民国时期,通往现代性道路的一个重要推手就是Church。石门坎或者阿卯地区借着Gospel的缘故,开始融入世界“潮流”,知识、社会都跨入现代化中。


经历过一个“乱代”后,石门坎苗文来到改革开放时期,重建石门坎苗文成为了这个时代可以做的事情。由于迎来了比较宽松的环境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石门坎苗文的“复兴”之路就开动起来。


作者说,“这种只有百年历史不被国家承认的不成熟的表音文字,为什么被花苗人不断地重建?”对于这一现象,作者从四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族群意识与认同。

第二,宗jiao原因。

第三,制度原因。

第四,文化主体性。


这四点也挺好理解,涉及个人、族群、社会与国家的几个方面。


作者想要解答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多重身份认同如何影响集体的文化行动?

第二,现代教育体系是否导致文化同化?

第三,反思性如何影响社区发展?


这些问题,都将在作者的下文一一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总结自己的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两点。


一,从理论的角度讲,本文关注主体的反思性是主体理性化的一部分。

二,从实践的角度讲,本文个案为后发展的族群理论性化之路提供了借鉴。


导言和第一章主要是作者阐述所使用的研究理论以及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众多关于石门坎的文章或者著作都在从方方面面试图阐述石门坎的现代性问题,不论教育还是苗文,亦或是Church和(大花苗)阿卯自身,都在“现代性过程中”。


李博士的这篇论文,则是延续了沈红博士的主体性视角,侧重于改革开放时期这距离我们最近,或者说就是当代的社会,从大花苗自身来重新理解石门坎苗文与大花苗现代化的问题。


读博论《文化重建与理性反思》:导言、第一章


所属主题
柏苗 顽石与窄门
柏苗 顽石与窄门
一個阿卯。我愛我的家人、家鄉以及朋友們。喜歡沉默,不善言辭。只喜歡寫寫文章,雖然寫的很爛。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

信仰的地基是什么?

发现他们的可爱……

心急火燎的时刻

知人知面不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