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自闭症家长/教育者学习、成长和分享、互助的心灵家园。欢迎给我们投稿并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附上我们的二维码。
作者| 罗意爸爸(以琳论坛志愿者)
奈良的这家机构是关西地区考察的第一站,来之前手头就已经有了它的平面图和很多建筑物的照片,这些让我们产生了很多憧憬和向往。从住宿的天理市去机构,开车大约1个小时不到。中旅赵小姐担任陪同翻译,她之前已经带过若干组中国来的家长去过其它的机构; 开车送我们的是关本桑,他是研究中国福利法的,很友好、很典型的日本人。他有个哥哥是重度孤独症者,被送进精神病院护养,几年前去世了,他说如果放在今天,他的哥哥一定不会那么惨。
车在山间公路边转了个弯上了一个小坡,随后马上看到了机构的建筑,真的好熟悉、好亲切 – 和在照片上看过的一模一样!
(天是纯粹的蓝色、淡黄的墙体这么多年还是那么干净、上坡处在干活的好像是孤独症者……,这里更像一处疗养院。)
正在登记入门时,主动跑来一个30-40岁样子的女生,看的出来,她是孤独症,打招呼ko-ni-qi-wa,然后问我从哪里来。问她来自哪里,她说来自奈良。后来才知道,她是每天搭车到这里,是通勤的,而且是一位作画的艺术家呢。
前一天刚刚离开东京,那几个机构在都市楼群里的孤零零的样子、还有有限的空间造成的压抑气氛,到了这里都消失了。这让我相信大自然会给人带来一种灵气,我们的孩子一定更适合和大自然亲近。
接待的是稻实桑,部长辅佐,他虽然不是创办者,但从1985年就开始在机构工作了。他请我们在会议室入座递上茶后,问了情况和来历,然后说:(建立了30多年)那时的情况与中国现状相同,今天的情形是完全想象不到的。
1980年,4个特教老师发现学员毕业后都没有出路,决定办一个养护机构。理事长是个登山爱好者,他相信山间的大自然和农作会帮助到孩子们。正好自己拥有山林,所以在1989年买下了8000m2的地,以后将面积增加到19000m2。第一期的建造开始于1992年、第二期2002年,建筑面积为5000m2左右,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期。除了这里,另外还有农场、几个工厂在周边。
宗旨
稻实桑说,他们刚建社的宗旨就是:轻重结合、激发梦想、社会接受融合。我看了他们的宣传册页,Be who you are,Where you are,如你所是,如你所在。另一个册页写着:Home、life、create、challenge、leisure、growth、relax,可以看到,他们的基本理念不是被动的养护,而是给他们一个家,让他们成长、有品质的生活。这次日本的考察,榉之乡给我的是一种精神感染,而这里给我的是一种清新向上的情绪。坦率地说,我也看到一些被动养护的情况,那种气氛是压抑的。榉之乡是有阿部、须田那样的妈妈坚强意志而成,这里却是由喜爱自然的特教老师而成,我看到这两个机构的风格甚至管理的不同,但有一点都是一致的:就是相信这些特别的人不应该被动地养护,而是能够活的有自己的意义。
这里服务的都是精残,除了入住的还服务于一些通勤的。入住的有100人,孤独症大约60个,其它的是智障和唐氏。
开始参观设施,先从一楼的美术室开始,真是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我看到有12个学员在里面,只有一位老师。有的在那里无所事事、有的在认真作画、也有在那里若有所思的……,墙上挂的画作,真的很有独特的创意。
(画家和他的作品:作品是由数字、动物构建出主体,用细长柱体做背景,眼睛里有星星,色彩用儿童般的绿、黄、蓝、红,都是粉笔彩的感觉,童贞中有些灰霾。)
(画家和他的作品:不规则的色圈,堆积成大面积图案。细微处看是杂乱的,整体看美丽、缤纷。)
这里一定有一个高手的美术老师,是他能看出这些人的天份。也许就是在他们之中我看到的唯一的老师,他是一个有点年纪的中年人。如果真是,那他是个最有效率的生活指导了 – 一个人可以带这么多人。如果能发掘出我们孩子感兴趣的特点,该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二楼和三楼是住所,让我有点惊讶的是这里一点不像需要特殊管理的宿舍。二楼的几个宿舍是联通的、二楼和三楼也是联通的,更有甚者,大部分的入所者是自己带钥匙开关自己房间的。晚间每层只有一个养护人员,而且他的房间是在单元外,每个房间没有视频监控(这个是日本法律不允许的)而只有对讲机。我问稻实桑这里是养护中心而不是group home (group home的养护程度低),他说当然是养护中心,group home是在另外的地方。看到我的疑惑,稻实桑说他们实行的是‘小融合‘的概念,认为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赞成一对一的养护,而只进行支援性的工作。在这里入住的100个人中(男女比例7:3),只有3个案例是一对一的服务。我们在参观期间,没有看到一个入住者在内,看了2个入住者的房间,还是很有生活化的感觉。
(到了女生的住所,就更整洁有气氛了,有一个很好的英文名字Log House [木屋])。
我产生一个问题:难道机构对于入住者事前有选择的吗?稻实桑说没有,也没有因为入住后不适合被机构推出去的。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榉之乡,回答是绝对否定的。我又问过南风会,回答也是否定的,但有过两个案例,是家庭认为不适合入住撤回家了。时间太短,使得我没有机会就这个问题多讨教,如果说进机构入住会比在家里问题少而不需要辅导,虽然这让我很欣慰,但还是希望以后学习了解深一点。
看到的机构的管理是比较松的,感觉里面的人可以自由走动。甚至于我看到有一个人一直在不同地方蹲着,好像没有人管他。
(讲话的女士是个画家,蹲在角落里的人后来我又在楼道里看到他蹲在那里,没有见到任何人干涉他)
白天这里除了美术室,其他的人员都到外面的不同地点去工作了。机构有好几个工厂,面包房、木工(手工作品)、绒毛玩偶、饭店、咖啡画作展示馆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农业组工作,工作场所都在附近。机构有自己的一部分土地可以劳作,除此之外,由于日本少子老年状况,很多土地无人耕种,机构就接了过来,种稻米和其它农作物,还有蓝莓养殖园供观光和采摘。
我特别问了一下农业组的作业情况,因为我觉得农业并不是一个很有规律的活。稻实桑介绍说,学员们按照轻重程度和不同任务结合形成小组,由一个程度轻的当组长,35个人中有7个当班老师,其中有农作物专长的和生活指导。中午的时候我们走出建筑物等着去吃午餐,正好有一个农业组结束劳作,大约10来个人的样子,其中有两个前来搭讪,有一个听说我是上海来的,不断说他喜欢上海、喜欢吃中国菜,脸上看上去像个健康的农夫,而且很快乐。遗憾的是没有时间实地和他们一起劳作,那样的话可以观察学习。
问到工作人员的人数,稻实桑说这里有50个养护人员,包括日夜班、小时工、临时工,其中50%是长期合同,平日当班的有20人。他说日本法律规定养护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2.5:1,所以他们的人员满足了法律的要求。大约有30%的入住者是到其它机构和场所工作(那里的工作人员不算在机构编制中),所以他们的工作人员听上去比其它地方少。
午餐是在1公里左右远的机构的对外餐厅吃的,60个人餐厅,周边没有居民和其它场所,但生意不错。餐厅有26个工作人员,其中11个是正常的,15个是住在group home的,每月可领取最高4万丹的工资。和在东京新宿南风会的餐馆一样,这里提供的也是西式的,味道很不错,价格要贵多了,每人1700丹。稻实桑展示了机构自己制作的林林总总的产品,有很多不同的食物,都是自产加工的;还有木工、面料手工制品,都相当不错。稻实桑说他们的经营收入不错,遗憾时间太短,没有向他讨教更多的这方面经验。
我买了几盒他们做的咖喱,回来做了吃,真的是o-yi-xi呢。(注:文中的日文都是以中文拼音标注的,模仿日本人学习英文的方式。ko-ni-qi-wa:你好;o-yi-xi:好吃。)
-END-
近期以琳培训正在火热报名和进行中…(点击查看)
以琳自闭症家园
群名称 | 适应年龄 | 群号 |
大龄群 | 11岁以上孩子的家长 |
283890653 |
小学群 | 9岁—11岁孩子的家长 |
429752654 |
幼小衔接一群 | 5–8岁孩子的家长 |
399520778 |
幼小衔接二群 | 5–8岁孩子的家长 | 469169527 |
低龄一群 | 2—5岁孩子的家长 | 259333477 |
低龄二群 | 2—5岁孩子的家长 | 276400783 |
|
2—5岁孩子的家长 | 468530949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以琳论坛学习更多干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