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5 1 月, 2025
spot_img

儿子为何在教室里呆呆着坐着?我终于理解他了

儿子为何在教室里呆呆着坐着?我终于理解他了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 自闭症家长/教育学习、成长分享互助心灵家园。欢迎给我们投稿并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附上我们的二维码。

儿子为何在教室里呆呆着坐着?我终于理解他了



一位妈妈看着教室中正在游离的孩子,回忆起十几年前刚入大学时茫然失措的自己,展望了今后十几年怎样教孩子,怎样努力学会切实帮助到孩子。



儿子为何在教室里呆呆着坐着?我终于理解他了
感悟 & 备忘

作者/牛妈

(以琳星学前一群志愿者)


昨天带孩子上艺术课,站在门外看着教室里的孩子——那双无所事事,不是目光游离就是冷眼旁观的眼神,突然想到了某一时刻某一情境下曾经的自己,顿时对我的孩子生出诸多理解,对他将来的教育规划有了更多的感悟。


差不多十七年前,我大一。圣诞节时,班上的同学提议一起去迪厅嗨皮一下。一个十几年一心只读圣贤书、心无旁骛到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的我,全然不知那边会有什么好玩的,带着一份新奇就跟着去了。


其实作为一名四线小镇出身的女青年,我本身对大学生活有诸多不适应。比如开学第一天就有同学自我介绍时,顺便介绍了自己的男朋友给老师,我懵了;比如有些同学怎么有那么多化妆品,上个大学还能顺带搞推销,又给我脑袋冲了一下。


关于什么是圣诞节,我的记忆里能搜罗出来的讯息,只有之前老师教过的那首《jingle bell》。什么是迪厅?真的没概念,其实也压根不知道。


我那么不期然的进到那个嘈杂又陌生的环境,秒变成了“自闭”青年。和现在在教室呆坐的小牛牛整体表现别无二致,妥妥地就那仨词:无所事事、目光游离、冷眼旁观。


彼时彼刻,我被思想禁锢了:周围的环境实在太陌生,身边的人太多难以理解,经历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原本不认识的一群人怎么就能那么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嗨呢?原本不认识的男女怎么就那么自然地搂着一起扭呢?隔壁寝室看着一直很朴素的女生,怎么直接奔放到跑去台子上去领舞呢?她是什么时候学会的?那么多人看着,她真的不会不好意思么?


在“自身技能不足”的情况下,理所当然地滑进入了自闭状态,想必当下教室里的牛牛也极其类似吧。不知道大家在忙活什么、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纠结明明大家没那么熟悉,怎么就可以那么自在地玩在一起呢。没准儿牛牛还有谱系特有的听觉敏感、视觉过载、触觉敏感之类的特点。这么说,教室的环境对他是不是就像当年在迪厅时的我呢?

 儿子为何在教室里呆呆着坐着?我终于理解他了

我实在推断不出教室里的小牛牛心里在想什么,也无法回忆起当时迪厅里的我在想些什么,只是那种感受至今刻骨铭心。脑海中除了大片留白其余画着的全是惊叹号,还要装理智,努力避免让自己流露出少见多怪的样子,那是一种想让自己自然一些,却无论怎样都自然不起来的辛苦。


要知道,当时我对自己的看法远没有现在成熟。根本不像现在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地来评价自己,能区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谁才是对自己重要的人,知道怎么更坦然地面对别人的批评指责和嘲笑,也深知自己对于这个环境、对于很多人,远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不可或缺和引人瞩目。


而当时呢,我的自我概念里涌现出太多的自我否定,继行为上产生自我否定而引发的社交退缩——

“自己好土啊,什么都不会。”

“自己好笨啊,跳舞都不敢”……


唯一能做的,就只有迷离地缩在自己的座位上,目光扑朔、面无表情。我想当时自己的灵魂一定是飘在天上的,正冷冷地看着座位上僵硬的自己,而无能为力。


 儿子为何在教室里呆呆着坐着?我终于理解他了

遥想当年的自己,突然更加可以接纳当下教室里的小人儿了。假设当时的迪厅就是整个社会,那么医生给我的诊断一定是典型自闭。当时我的如坐针毡、痛苦挣扎、自我否定,现在教室里那个聪明的小人儿会不会也是同样的感受? 



儿子为何在教室里呆呆着坐着?我终于理解他了



隔空对话,头脑风暴下,怎样可以穿越回去帮助到那个时空的我,让我可以更好地适应那样的环境?又怎样可以帮助到这个时空的你,让你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暂时能想到的,是以下几点:




一、亲人的陪伴、鼓励和支持


如果当年迪厅环境没有那么嘈杂,同一个寝室的某个姑娘和我性格类似,那么我们两个人搭伴坐在那边聊聊天,相信一定会比我一个人懵坐自在许多。

如果有人能够直接告诉我:坐着其实特别正常,很多人也都在那干坐着,根本不会有人笑话你。那么,我的内心会少很多挣扎。

我的孩子可能一直面对着那么多的不适应,而作为妈妈,之前的自己真的太急功近利了。拉着他去找小朋友玩,逼着他和大家打招呼,孩子该有多难受。就好比在迪厅,我本来已经很崩溃了,爸妈却还在身边一直催我“你也去跳舞啊”、“你看人家谁谁谁跳的多好”、“没事,你快去跳吧”……我该多崩溃。

对于当时的我,应该只有三条路可走了。一是充耳不闻,假装没听到(好吧,这浓浓的熟悉的味道);二是和父母吵架,你们烦不烦?别管我(没错,对立违抗,闭娃这种情况很多,真到了父母成为厌恶刺激的时候,孩子连唯一的依靠也没有了);三是天人交战、辛苦挣扎(就好像当时的我灵魂出窍,看着呆滞的自己一般)。圣诞前夕的迪厅经历毕竟只有几个小时,而孩子的人生路还有那么长,一直处于这个状态,精神可不早晚要分裂?

说白了,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还是自己对孩子的不接纳,急切地想把孩子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全然没有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二、提高认知


自己不适应迪厅的环境,说到底还是之前见识有限、接触太少,换个说法就是认知不足。

如果有人给我讲过这样的社交故事,提前有人给我科普下迪厅的情况和其中需要的社交规则,我应该可以更好地接受和适应当时那个环境。

如果有人体贴我的感知觉敏感,陌生情境对我冲击大,那么可以用行为塑造的方法来系统帮我脱敏。比如第一天先进门瞄一眼,第二天进去呆两分钟,第三天……也许我会更好适应,一开始对我的冲击就不会那么强烈,起码情绪上没有那么焦虑和压抑。



三、技能学习


幸好迪厅不是整个社会,出了迪厅的我又是好汉一条。假设迪厅就是整个社会的话,学会在迪厅的生存技能也就成了不得不,无奈之举也得举。

对于一个丝毫没有先备技能的我而言,学跳舞显然是要从基础(类似拍手叉腰转个圈的三步动作模仿)开始的,只模仿不行,还得及时辅助强化,否则我脆弱的小心灵随时会自我否定。

在舞蹈动作没有学出个子丑寅卯的情况下,拉着我去舞池跳舞“融合”也没用。一方面我底子不够会自卑,另一方面其他人动作太高难度,很难学会。当然如果我跳舞学的有点成果了却一直在家练,不去接触真实环境,对我适应迪厅也没有帮助。

换成牛牛,基本的融合能力还具备的条件下,一方面就是大人在家陪着勤教多练、要鼓励孩子去尝试,另一方面还得请老师配合,尽量让老师挑选孩子可以做到的技能让他去展示,趁机多夸给他鼓励和信心。


四、找些能做的事情做起来


工具性社交真的比情感性社交简单。

就好比如果让我在迪厅和大家一起跳舞(情感性社交)会让我很痛苦,但是如果让我当个服务员或者给大家看着水杯和包,我就相对好接受。同时,在有事可做的情况下,内心的痛苦也会减轻。如果一直让我坐着,没有任何事情可做,那么我唯一可以做的大概就只有胡思乱想,还极可能加上自言自语、抖腿的小动作,这跟闭娃的抖手、斜眼、自言自语没有本质区别。

所以,陪着孩子先从工具性社交开始练起,找点他能做的事情先做起来,他也可以找找自信,不至于太无聊,还可以耳濡目染,锻炼一些能力。


五、给孩子更多独处的选择


那年头没有智能手机,身陷迪厅的我只能如坐针毡。如果放到现在,起码我可以当个低头族找个乐子,顺便掩饰一下我焦虑的内心吧。同样,如果孩子会琴棋书画,也可以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排遣一下内心的痛苦、给自己一些独处的借口啊。


六、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要让孩子明白,别人的眼光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有些技能不会真的没有关系,每个人看问题做事情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世界那么大,把握好自己珍视的,努力做好自己可以做到的,就是成功


没错,如果迪厅是大环境,那么我们要教孩子“跳舞”,要真正地欣赏孩子的“舞蹈”,还要学会和孩子“共舞”,尽可能地改变迪厅的环境、影响迪厅的其他客人,要做的事情真的太多。不过没关系,我们慢慢努力,一定可以跳出最美的一支舞。



儿子为何在教室里呆呆着坐着?我终于理解他了


喜欢我们,就设置为星标吧

在订阅号列表一眼就能找到我们

就能及时收到我们的精彩推送了

(方法见下图)



儿子为何在教室里呆呆着坐着?我终于理解他了



以琳自闭症家园

儿子为何在教室里呆呆着坐着?我终于理解他了





儿子为何在教室里呆呆着坐着?我终于理解他了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以琳报名信息栏目


所属主题
以琳星家园
以琳星家园
以琳,是青岛市自闭症研究会、青岛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和宁海县以琳康教展能中心的简称。 如何面对自闭?如何干预、教育自闭的孩子?如何与自闭同行?陪伴星星成长,更是成长自我,请你来到这里——自闭症家长/教育者学习、成长和分享、互助的心灵家园。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