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7, 2024
spot_img

杨太太 | 脱离高能耗式育儿模式

——这只小兔子最近天天来我家,可爱极了


上周和朋友聊天,聊到上海的夏令营,8000多块,大家竟然觉得价钱不算贵,好几个礼拜呢。朋友介绍说,外面一些全英文夏令营产品,三个礼拜15000,这才是市场价。

想想……15000……天呐,我好心疼。哈哈哈哈。家里有条件的,去参加夏令营当然也没啥坏处。我也知道大家送孩子去夏令营,大多不是为了指望孩子三个礼拜英语能力就突飞猛进,华丽转身了,大家更多还是因为自己暑假要上班,为了让孩子放暑假的时候有个地方能消耗一下精力,找点事情给孩子做做,不要让他们每天在家就是打Ipad,天天抱怨好无聊啊好无聊。

这点钱对很多上海家庭来说,贵是有点贵,但是也不是上不起。而且别人上了,自己孩子没上,感觉孩子好像就没见过世面了。过去哪怕交交朋友也好——大家的心态就是这样一个不佛不鸡的想法,我也都理解。

但是如果跳出框框,反过来想想,如果就是不送孩子去呢?会怎样呢?


我原来也是个被父母捧在手心养大的上海独生女,在过去很多年里养孩子也一直持续了这种精养模式。我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幼儿园就是去最好的。我还记得老大的幼儿园学费甚至占了我我们那时候收入的一大半,但我们觉得并不是不能负担。

直到后来有了三个,四个,到现在有了五个孩子,就发现这种模式实在是复制不了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万五,一个孩子送夏令营,算了,贵是贵,送就送吧。两个孩子送夏令营,额 ,我肉都疼了,狠狠心,送就送吧。三个孩子送夏令营——不好意思,我是真的没有那么多钱。确实是送不起。

我知道很多家长的逻辑是:因为没有钱让第三个孩子过同样的生活,于是就不养第三个了(甚至第二个)。

但是实际上要反省的难道不是,原来只养一两个孩子时候的这种“高能耗育儿模式”是否真的适合我们家庭,是不是真的是对孩子好的?


我现在回想自己过去的很多育儿方式,都有“能耗超高”的感觉。

我们带孩子去某某尼乐园玩,好玩是好玩,我们也有年卡,但是每次去能不消费吗?且不说一家人的年卡一年就是大几千,每次过去,停车费,餐费,孩子买点小东西,又是成百上千。但是你说孩子们真的很开心吗?我觉得那种开心也很浮于表面。

又比如我们以前常常带孩子出去吃饭,因为在家烧不动,孩子们在家又吵,于是就找个餐厅,最好还带个儿童角的,孩子们归孩子们玩,我们两个捧个手机,就能稍微消停会。但是我们这样一大家子人,这样的一顿饭,没有个几百块根本也打不住,一个月出去几次,又是几千没有了。

还比如我过去常常在某宝买东西,某宝上的商品花样太多了,让人真的很难抵御诱惑啊。感觉每样东西的推送,都推送到了我的心坎上,就是我们家孩子缺乏的……结果就这样,莫名其妙,一个月也没买什么大物件,几千块又没了。

这还不算孩子的兴趣班那些了……这个我要另外开文再写的。

所以人家说在上海养孩子贵,这句话是不对的——上海就是养孩子贵?不。上海干什么都贵!

这种花钱的模式也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因为始终都觉得赚钱的速度跟不上花钱的速度(所以大家把娃叫碎钞机),经济下行,每年的收入是不是能确定不知道,但是支出是很确定的——这也确实很难不焦虑。



这一年,因为生活模式的调整,我改变了很多这种高能耗的养娃方式。

我们还是有买一些动物园之类的年卡,孩子也还是去参加兴趣班,但是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花的每一笔钱,思考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以及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我们中国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传递给孩子。

以下是我们做法上的一些改变,抛砖引玉。

1. 让孩子们也参与家务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妈会和我说一句话:“你就好好读书,其他你都别管了”。但是长大以后,发现我有很多基本的家务能力都不会,甚至影响到了我正常的生活。我知道我身边很多朋友和父母一起住,就是为了可以不用烧饭洗衣服。我理解这主打一个方便,但是换个角度说,这也少了很多真实的生活经验积累。

我们让大孩子学习烧饭。有很多简便的饭和面,是孩子可以自己搞定的——我们累的时候,大孩子可以自己烧饭,我们就不用出去花钱吃饭了。

我们让孩子参与整理房间,清扫房间。家里能做的清洁工作实在是太多了,扫地,吸尘,擦窗户。以前这些都是钟点工阿姨做的,现在让孩子来做,看上去“浪费了孩子学习的时间”,但是我想那种“除了学习什么都别管”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如何收拾好自己,各种家务都能做得很自洽的人,以后自由度也会更高一点。

2. 让孩子们也参与育儿

我知道上海很多二胎三胎家庭,家里用阿姨,甚至有几个阿姨,不然孩子带不过来。

但其实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玩,真的是最最天经地义的一种度过时间的方式。以前在上海的时候,孩子的时间几乎都被作业,课后班灌满,兄弟姐妹之间甚至连简单玩个游戏的时间都没有,然后父母又要另外花钱出去旅游来培养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我们家现在常常是哥哥姐姐来带几个妹妹。今天我们去动物园,10岁的哥哥几乎是全程陪着2岁多的老四,简直是捧在手里怕化掉。

我知道大家会问,这样的话,会不会占用很多大孩子学习的时间?

会,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本来学习的时间珍贵,就是因为我们要在很多杂事中拨出时间——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不但生活自理能力建立不起来,学习的乐趣也消减了很多。

3.让孩子们在家呆着

是啊,孩子暑假在家是会好无聊啊好无聊,但是人不就是在无聊中才会去寻找那些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吗?

我们这个暑假,基本都在家。孩子有报名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兴趣班,一般是四五天的早上半天,费用也极其便宜——但是比起这漫漫长假,这点兴趣班完全不能填满孩子日常的生活。

但是我现在很释然,我完全也没有打算把他们的时间填满。他们很多时候就是在家里,吃着西瓜看看书。

老大花了很多时间画漫画和做手工。老二打了一整个夏天的棒球联赛。老三虽然每天都要因为各种事情哭一哭,但是她在她房间开了一个“解决烦恼咨询部”。唯一每天去上学的是老四,因为她的托儿班不放暑假。老五每天固定时间睡觉,也挺让人放心的。

谁说暑假就一定要有一个模版。我们小时候的暑假不都是看着西游记过来的。现在能看的总比西游记多吧。

4. 带孩子们去图书馆

杨先生补充了一个:我们还带孩子去图书馆。小朋友们看什么闲书我不干涉,喜欢什么看什么。一般每2周去一次,每个人每次借10本书回家——像图书馆这样不花钱又可以增加精神食粮的地方,实在是太好了。

5.关于孩子们的学习

其实关于孩子们的学习我会另开一篇。但是被逼着学习,不能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自驱力——真的是大人很累,结果也是枉然。

我还是鼓励孩子们要把一本本生字本完成,一本本习题册做好的。

但再一次,买一本习题册,能有多少钱呢?与其上一个培训班,不如让孩子自己选一本做起来顺手的习题册,在家踏踏实实把一整本都啃下来。

如果还嫌不够,可以啃两本嘛。



最后,其实是从疫情的时候开始关注“家庭能耗”的。那时候收入骤减,却发现家庭的开销很大,心里觉得压力很大。疫情结束以后,虽然收入恢复了些,但是我现在就不太愿意回到过去的生活模式里了。

我们附近有一条小溪,天气不热的时候,杨先生常常带孩子去小溪边散散步。我现在则喜欢把手机往床上一扔,一个人坐在家门口晒晒太阳看看书。

这个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事情,不要钱就可以做。脱离高能耗式育儿模式,还可以多很多工作上的自由:比如见到不喜欢的客户,也可以干干脆脆地回绝,直接和他们说出门走好再见不送。哈哈哈哈哈哈哈。



后记

文章最后想到一件事。其实暑假里我们家两个大孩子也去了夏令营。这个四天三夜的夏令营是这里的一个教会大学办的,对本郡孩子免费。它创立的宗旨是让本地穷人的孩子也可以去夏令营,玩主题公园。在夏令营结束两周以后,孩子们还收到了老师写的鼓励他们的明信片,我当时非常感动。

资本主义或许是万恶的,但基督是好的。

所属主题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基督徒,四宝妈妈,刑事律师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