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鄉愁文字之所以深深刻印在我的腦海里,大概就是因為那是一篇需要背誦的課文,是需要考試的。他的鄉愁,是隔著海的思念,而王勝華的鄉愁,是从鄉村出來,住在城市里的人對曾生活過的鄉村的回味。
每年從各省鄉村外出到沿海地區等等大城市打工的人,都要回到出生之地,過完了年又繼續外出打工。他們的鄉愁有多濃烈,我不知道,但他們確是為了生活所迫,不得不遠行,不得不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每年的鄉愁,不會是余光中的鄉愁,也不是王勝華的鄉愁,而是不得已的鄉愁。
故鄉情深刻烙印在許多中國人的心裡,卻也成為許多人心裡的負擔。
《鄉愁記》的鄉愁,是作者對於曾生活過十幾年的家鄉的記憶与回味,並不意味著我們還真的想回到那樣的生活中。那些經歷,已經內化成作者對家長的唯一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再也不複返。
而打工人的鄉愁,是一年復一年的離別和需要。離別兒女、父母,到了該回家時不得不回去,因為還有嗷嗷待哺的家人。需要,是生活的供應需要,辛苦一年,是為了養家餬口。
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鄉愁。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鄉愁味。人生不同,鄉愁自然不同,有的苦,有的甜,有的辛,有的酸……遊子遠遊,終想回到故鄉安葬,除了那是他的根,還因為是他鄕的不容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