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5 11 月, 2024
spot_img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 自闭症家长/教育学习、成长分享互助心灵家园。欢迎给我们投稿并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附上我们的二维码,视为同意。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一个有专业水准愿助人的老家长,

他必须写自己怎么教孩子才能让人获益么?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DU(论坛ID)是以琳论坛的老家长,孩子已经上大学了,这是他发在以琳论坛的一个热贴,文笔犀利幽默,但用心良苦,既有肺腑之言,也有干预技巧。


文章是针对已经挖坑进坑的家长,如果你是一个非常重视孩子的问题努力学习努力帮助孩子的家长,请不要对号入座。


这篇文章不是要告诉大家谱系的人没有希望了,而是要大家警醒希望小伙伴们尤其是新家长能了解过来人的一番苦心。



 内容虽长,但绝对值得一读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新家长十步连环坑 
文:DU    插图:灰阿灰   



最近浏览论坛和各个qq群,发现新家长的各种误区太多,求一夜速成,好大喜功。我总结了谱系家的十步误区:(注:下文中的nt是指正常人群)


1) 谱系没有大毛病 

2) 互动社交最重要 

3) 疯玩必定有成效 

4) 人定胜天克核心 

5) 基础空空要融合 

6) 谱系远比nt好 

7)自闭天才不可挡 

8) 行为管理不重要 

9) 我生自闭我光荣 

10)精神药物是万能 


对谱系家整体,这十步里的每一步,踏进去就很容易自动跳进下一步。容我一条条剥。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第一坑:谱系没有大毛病


我不明白各种论坛上和QQ群里,不少小龄家长凭什么自信。不承认自闭是严重的病。有的家长忌讳人家说自闭症是脑子发育的问题。个别的对北大六院的大夫提有病,残疾,特殊教育抵触。各种方法证明:我孩子没病,我孩子是特殊人才。这种自欺欺人的正能量有什么意义? 


任何一个谱系,活在世界上,有没有病或者说能不能被接受,既不是他的父母单方面说了算,也绝对不是圈内家长和医生的一句话说了算。最终就一定是NT社会主流说的算。 


不承认自闭症谱系(无论边缘高功能AS)是大毛病,就是进坑的第一大步。 


我见过的一个长大的谱系,边缘轻度,高功能,智商测试显示正常。自从学龄前确诊之后,家长的态度就是:医生就是疯子,我孩子怎么可能是什么终身干预的病?北大六院就是精神病院,我信你干嘛? 


上课(自我刺激)斜着眼睛玩手:是因为他早学会了智商高。 

随意爬高,随便冲撞同学怎么了?(目中无人,自控力差):我有钱,我赔偿,我自由。 

摔倒了不怕疼(天生感觉迟钝)那是因为我孩子勇敢。 

快上学还去女厕所,随地大小便(社会性差,不知羞耻):谁家孩子不这样? 


当年的结论:1) 没大毛病。2) 就算有问题 我无条件爱,就是OK。 


从7岁之后,他一路跌跌撞撞小学,小学靠小聪明和打点老师蒙混过关。中学之后状况不断。为了节省篇幅,我只说大约16岁左右的片段:

 

上课两眼茫茫然,无事可做性幻想。上课玩起安quan套。

NT说:开除,下流行为。 

家长有钱换学校,之后立刻出状况。课堂点燃危险品。

NT说:滚出去,危害社会。 

老子有权再转学,自我刺激不消停。上课难控脱衣舞。 

NT说:送医院里去。 

退学回家不消停,父母终于大梦醒。谁说自闭不是病?

 NT说:木已成舟了。 

家长追悔十年路,六院门口仰天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NT说:没辙。 

小龄家长早点醒,踏实干预没退路。轻视自闭不可取。

NT说:谁轻视谁自己有病。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第二坑:社交互动最重要


社交互动最重要,行为管理全抛掉。这个坑说的是有一种老师,不赞成发音训练的老师。


这些老师假大空地要自然、要动机,不是不了解自闭就是别有用心推销伪科学。 

发音不好、语言不好是因为没有动机?太高看谱系了。 


谱系社交互动不好,是因为其他的基础哪儿哪儿都窟窿,最后表现为社交不好而已。 


比如,谱系感知觉差,输入的信息都一团麻,最终就有可能表现出行为问题。有的谱系,自己感觉不到疼,就不可能体会到别人疼。在社交里就有可能踢人、咬人都用上:因为他永远不知道别人难受。这个和动机有关系? 


比如,谱系不听指令(原因很多,可能因为注意力差,可能因为沉迷、魂不附体,等等),对父母、老师的指令没恰当反应、不配合。或者不知道怎么配合,乱做一气。这样的基础,在复杂社交环境有可能对别人指令有正确反应? 


没有基础,比如忽视了模仿、感知觉、认知但不限于此,没有听指令练习和大量的泛化,怎么动的起来? 


前面说了机构老师对训练的误解,下面说说家长五花八门的想法。


家长最推自己进坑的一点就是对ABA绕来绕去。ABA是一刀切、一言堂,逼家长。ABA和社交、互动无关。ABA从来没有说痊愈,不积极。所以就是不能信。好像谁信科学谁该回避。我最开头说的那一家,天天嚷嚷觉得六院有问题,北医六院说的科学训练,那是害我。大夫说的自己学习,那是逼我。


于是:

长幼尊卑全不顾,都为我儿当奴仆。

伦理道德都是p,社交融合排第一。

莫要和我提规矩,我儿已经够谱系。越练规矩越刻板,破坏互动没好处。

搞融合来拉互动,没有基础又何妨,只要我儿笑呵呵,社交这事就有眉目。

机构训练太机械。仿搭积木训动物,感统训练没人性,机构重度影响我进步。

Aba是一刀切,行为分析没乐趣。名词术语折腾人,科学训练我质疑。

于是我就瞎折折腾,折腾东来折腾西,NT永远是NT,谱系永远是谱系。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第三坑:疯玩必定有成效 


游戏本身很正常,这个世界上是人就要做游戏。它是泛化所学东西的手段。这一坑针对的是那些本末倒置,形式大于内容,为疯玩而疯玩的人。特点如下:


  • 把玩和其他割裂开看,认为玩就是玩,玩不需要基础 不需要认知、不需要指令 甚至不需要行为管理 所以,我怎么玩都行,怎么做都对  


  • 对孩子没有系统性了解 。主观地认为我儿只缺互动,只差眼神 其他「一定没问题」。没有做过pep评估,不知道和nt的系统差距,也不想做韦氏智力测验,不想面对谱系有认知差距这个现实问题 


  • 「不要机械,要自然;只有游戏是自然,桌面不自然」。我倒想问问了:如果相对而言的简单环境,比如:用了DTT如果还学不会东西,谁说游戏里就能学会? 

  

游戏没有什么「魔力」,是泛化的手段。在设置游戏的时候,要至少有几点:

  • 首先,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训练他的什么能力点?


  • 其次,你设计的游戏内容,是不是根据他的能力设计的,难度是不是循序渐进的,你如何证明你设计的游戏确实对应他的能力了?


  • 再次,如果做的时候遇到困难,你应该怎么调整难度或者怎么给辅助?如果做不到上述的几个环节,你做的这个游戏可能就是走了形式。 


游戏有「检验」的作用,老师家长要通过游戏排查「思维盲区」。游戏中不会的点,需要拿出来DTT练习。可在「排查问题」这一步,家长就进坑了。经常东猜西猜「说不定是因为……」。


游戏的设置是有教学目标的,还预设了孩子应该有某些基础能力。让你的孩子通过游戏,巩固旧的,学习新的。如果没有做下来,一定是某些能力有所欠缺。到底是做这个游戏的基础没有达到,还是真的新的东西就没学明白?在哪个点需要去练习?需要家长自己深刻客观解剖。


很多人只是知道自己跟孩子只能玩某些游戏,某些不能玩。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玩。有的家长一边说「跟不上」,一边又说我孩子基础没问题,就是不会串联而已。甚至认为一定能会做。实际上,「跟不上」就是基础有缺陷,可能是配合、听指令有问题,可能是认知没跟上,可能是看不懂游戏规则,跟着瞎掺和。


比如 有的家长谈大风吹的游戏,就是一群孩子坐在一起,轮流说吹什么(吹有某种特征的人)。比如说吹穿短袖的,那穿短袖的人就要做倒的这个动作。很多家长一听「简单」,就拿回去照做。问题出来了,比如,极端的例子,有的谱系对于「短袖」就糊里糊涂的,家长就硬要做这个游戏,那还有可能继续?! 


还有的,明知自己的孩子有某方面能力缺陷,还要逃避练习。如果硬是带着能力缺口做游戏,同样也困难重重。单练不是破坏兴趣,是为了提高能力,为了更好地游戏。 


谱系就要做游戏,不管基础与能力。

疯玩疯闹效果好,掺合也合我心意。

只要反复去疯玩,我家就能变nt。

听指令,不重要。认知差,没关系。

你说基础我不想,因为我儿没兴趣。

设目标,我不干,做评估,没意义。

系统思考不是玩,逃避现实我乐意。

新家长,听我说。ABA,是科学,

DTT,须参与,反复实操提能力。

你若不学ABA,别说我没告诉你:

没有ABA,啥都假大空! 


最后我要推荐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第三坑里最有价值的东西——以琳论坛的一个好贴子:

ABA的阴谋与阳谋论: 与秋头论争纪实 

它的主旨是,无论什么游戏,要做好,一定借用了ABA的理论原则。学习ABA这条路,是唯一的,谁也绕不过。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第四坑:人定胜天克核心 


这一坑说的是一些不系统学习,每一秒都以「摘帽」为目的的家长。 


随着边缘、非典型的自闭症儿童的增多,各种五花八门的方法也多了,主旨都是一个:攻克核心变nt。新家长听到这种消息之后,立刻求秘笈求速成,要不顾一切创造奇迹。 


于是出现了下面的两种趋势。

 

第一,因为传说中可以摘帽,所以我什么方法都信。什么部队医院的干细胞,什么民间流传的偏方,什么某种治疗仪,什么国际一流的训练方法,总之什么时髦我要什么,什么花钱我信什么。但是,我就是不能相信主流医生说的"终身干预"。可是国际唯一认可的,真正一流的ABA,我犹豫,没有自己天天去思考其中的理论,也没有每天坚持操作。因为ABA从来没有承诺过"飞跃",也根本没有承诺过"解决核心",所以不是一个"积极"的方法。因为ABA训练,实话实说地告诉大家,要桌面、要泛化,要循序渐进。因为ABA训练,由于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会360度地暴露谱系的问题,让人幻想破灭。而几年以后,突然发现,折腾一圈下来,短板还是短板,问题还是问题。 


第二,因为自认为没有希望摘帽,所以我不想做什么,任其发展。我一切只等自然长出。最后发现进入了死循环:因为没有早期干预,所以越大上手越难。 


总之,我的训练,就是为了而且只为了摘帽,不提摘帽的方法不是好方法,与摘帽无关的事情,我不做。或者说,只要我付出,就必须有飞跃。最后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就一个没有做: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 


如果仔细想明白什么是「摘帽」或者什么是自闭症谱系,就会发现不求过程、只想摘帽,只是个空洞的形式。

 

自闭症之所以要终身干预,是有神经发育的缺陷,从而表现出和nt质的差异。这种差异绝对不仅仅在所谓的社交上,而是在各个方面。比如在感知觉、认知、语言、注意力都是落后。由于发育的缺陷,导致了能力的缺陷,从而导致各种表面上的问题,


比如,不能维持回合对话。原则上说,一个真正能摘帽的谱系,一定是他的各种能力已经达到了同龄人水平的基准。


比如,认知上,他的智力测验成绩应该均匀分布、没有哪一项有明显的落后。语言上,他的词汇量、对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应该和同龄人相当。等等。


可以这样说,没有一步步地能力的积累、训练,谈"摘帽"就是自己给自己下的陷阱,只会让新家长焦虑地走错路。 


有的新家长喜欢在机构比,总是想说因为比其他谱系做得好,就是飞越了,突破了。这是给自己下套的事情:和谱系比要么越比越焦虑,要么越比越骄傲。最终家长陷入两极的情绪中,要么兴奋,要么自卑。


实际上,康复也好、摘帽也罢,说的是和nt还有多少差距,参照体系应该是nt。nt主流,也只有nt主流,才是检验能力的唯一标准,是评价的唯一标准。nt根本没有时间去打听谁在机构的排名,只会去判断他的各方面能力是否到了一定标准。nt更没有时间去打听谱系圈讨论什么摘帽方法,只会判断他是不是能跟住集体。通过科学训练,能力提升了,一切是水到渠成。能力没到,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诊断后,医生说,终身干预要努力。 

我聪明,我能干,凭啥我就要信你? 

砸时间,砸金钱,我儿就是能飞跃。 


ABA不能要,不破核心太消极。 

DTT我不做, 桌面死板老古董。 

核心核心再核心,大快干上我最爱。 

世上必有万能法,三年就把核心破。 

只要不走寻常路,脱胎换骨是必然,是必然! 


摘帽到底是个啥?是虚荣,是逃避。 

什么方法都尝试,科学康复你不理。 

你要不信就不信,后果全归你自己。 

摘帽没啥大魔力,除非天生是nt。 

既然已经是谱系,只有踏实又卖力。 

飞跃就是大陷阱,让你抓狂又沉迷! 

丢掉虚荣和面子,从此科学去干预,去干预!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第五坑:基础空空要融合


这一坑很明确,针对的是一些高估谱系的基础,没有看透谱系和nt差距的新家长。


这些新家长把和nt一起玩、坐在教室和nt一起上课,看成唯一的荣誉,只要能和nt一起玩,哪怕只是去出格、去捣乱,也要玩,因为这样可以满足;上学了,只要能坐进课堂里,哪怕随时有严重的行为问题或者认知有非常严重的缺陷,也要走形式独立上普通班,因为这样家长高兴;甚至,必须以我家有能力买通学校来证明我孩子可以和nt平起平坐。只要医生说我孩子问题严重,那医生就是别有用心;只要老师说我孩子不能上学,老师就是不够有"职业素养";只要nt不带我玩,那就是在鄙视我、不尊重我。总之,我什么都不管,我就要融合。


现实是,融合是有条件的。从nt的角度看,小学并不是所有谱系都可以上的。即使在机构的最好组别,也不代表一定能融合、能上学。


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我们国家就是僧多粥少,很多二三线城市有也只有应试教育一条路,一个班五十人,nt之间都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压力。NT自顾不暇,必须为了效率生存。在这种大环境下,融合变得更不容易。


现实中是这样的: 

 融合是谱系融入NT中,而不是NT就着谱系来,所以NT会有自己的标准。比如,NT在小学阶段,是要保证教学进度的,老师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照顾任何反复扰乱课堂纪律的人,如果谱系反复尖叫、多次下位置、做危险动作,会扰乱NT秩序,NT一旦失去耐心,谱系很难在集体中呆下去。所以在融合之初,家长必须想明白一个问题:有没有行为问题,会对nt造成困扰吗?如果会,是多大程度的?怎么解决?


❷ 融合是要以一定能力作基础的,融合的过程,是谱系在NT集体中泛化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而能提升自己的能力的过程。那么,如果没有基础,或者说基础能力远远达不到集体的水平,就是事倍功半。比如,有的谱系指物、应名、模仿都不达标,如果不去机构、不做桌面、不补课,硬要拉着和天天nt一起玩、一起学,怎么玩、怎么学?有的谱系认知落后,中年级就面临学习的困难,接下来在高年级课堂上能独自做什么?那只能是感受压力,积累情绪问题。如果要融合,你就要事先了解孩子的基础:要通过评估了解他的长处、短处,他和nt的差距。还要去自己思考,他在集体环境中的能力段,能跟上什么,能提高多少,跟不上的能不能补,怎么补。这是非常客观的,这样的融合才有长期继续的可能。


❸ 家长是不可能松手的,因为谱系需要家长时刻考虑如何提升能力。有的大城市有了各种政策,比如陪读、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等等。新家长误认为,有了这样宽松的政策,就可以对放松自己的要求。实际上,恰恰相反,陪读是帮家长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再提升能力的。带陪读的目的,是让陪读及时去辅助孩子去处理问题,并且回家之后去分析问题、去拆,再反复地进一步练习。从而日积月累去提高,减少辅助的频率,最终慢慢脱离辅助。这个过程,有些类似于我们第三坑说的做游戏的检验功能,游戏中卡壳的环节,是要退回DTT的,练好了之后,再接着去泛化练习。那么上幼儿园上学,也需要同样的模式。


可以这样说,一个理想的陪读,应该非常熟悉拆解、重复、泛化这套模式,能敏感地发现、意识到问题,能想到问题的原因和拆解的办法,还能想到如何泛化。这就需要这个陪读自身有ABA的功底。目前这是不可能的。那责任就又回到了家长身上:只有你系统地、扎实地学习了ABA,你才能去指导助教,孩子的能力才能提升。


现实版的融合,是在最自然的环境中泛化掌握的东西。如果想做好,那还是只有一条路:家长系统地了解了孩子能力,你会拆,你会重复,会泛化。同时,还得是处理情绪、行为问题的专家。那一切又回到老生常谈:家长系统地了解干预方法。


这一坑我暂时不打算放打油了,因为很沉重。


我看过以琳论坛一个帖子。里面讨论的是很多人面对的困难:如果实在跟不上,是不是要办理随班就读?有一个发言很客观:家长不愿意办理随班就读,那你就要跟普通孩子一样,不能有什么特殊,这是教育法例规定的,老师没有错,错在家长不愿意正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


我认为这个家长说得好,因为他说的极其现实:在我们国家的不少地区,真要融入nt的圈子,就没有回头、折衷的道路,就要按nt主流的规矩来,就要在能力上去追赶nt。谱系家长不满意nt的"一刀切",但是现实就是如此:你必须要考虑nt的感受,完全不可能要求nt无条件地妥协。普教就是普教,nt有权去要求和“普通”一样,有权去要求行为,要求成绩。


以琳论坛上曾经有几个讨论融合的帖子,很有价值,我一一贴出来:

1 )融合 爱你在心口难开 (典型、非高功能自闭症的家长的反思)

2 )求学荆棘路 

3 )给刚从机构回来,准备上小学的孩子几点建议 

4 )求入学前大家是如何准备的 

(可以去以琳论坛用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查看)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第六坑:谱系远比nt好


这一坑说的是一些在谱系圈乱比、进而自以为谱系超越nt的家长。


新家长不能接受一个现实:谱系有缺陷、脑子有问题、先天就是比nt差。接着就自己给自己去找证据:在圈里比,比一些谱系好;既然比谱系好,就可以不顾基础,迅速与nt平起平坐;混进了nt"融合"去了,谱系问题还在,就开始给自己找台阶,谱系有某一方面偏门的优点,nt远不及。最后就发展成nt也有谱系的缺点,没有谱系的特长。


最容易进这个坑的新家长往往是中高功能的,在机构、在qq群里和典型、重度的谱系比完,就沾沾自喜:我儿还不错。


凡是这样的家长,第一个误区就是圈里乱比。首先就没搞清楚一个问题:系统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实际上,目的很明确:提高能力,少惹麻烦,缩小差距,让nt尽可能地接受谱系。


对于高功能和AS而言,要努力去上学,一旦进入普教系统,就只有nt制定的标准,没有"特殊"的空间,没有回旋余地,要向nt看齐。即然如此,还在谱系圈里比什么?学前在圈里天花乱坠比得越勤快,上学后越明白nt比谱系强多少。nt没空管谁比谱系好多少,只会说比nt平均差多少。谱系圈里胡乱攀比的"不错",可能在nt眼里连"达标"都不是。那这种比有什么意义?对于中低功能谱系而言,需要争分夺秒地补认知、减少情绪、行为问题,为将来完全自理、半自立做准备。比、哀叹进步慢就就是浪费时间。既然如此,新家长你们乱比什么?


新家长的第二个误区,就是不知道nt和谱系的系统差距。


有些新家长总拿nt发育中必然出现的问题比,以此证明nt问题也严重,谱系很不错。可是问题在于这些缺点,是人的本能。甚至部分谱系一辈子都长不出的、残缺的部分。比如,nt到了一定年龄一定会撒谎、贪玩,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谱系新家长得意自己的孩子"听话、老实、不会撒谎",就不想一想,这是因为谱系的自我意识没有发展,心智没达标。别人说什么,他干什么,不分是非、不会拒绝,将来怎么生存?


还有一部分新家长,总想说明nt在某个具体问题上和谱系一样落后,以此证明落后不是大问题。比如,有的新家长认为,认知落后不重要,nt学习不好的太多了,将来照样不错。就没有想一个问题:nt也许真是只有认知不好其他好,谱系仅仅是认知落后吗?是一切都落后!一个学习不好的nt,可以遵守纪律,会看老师的脸色,会讨好所有同学,仅仅是"笨"而已。谱系做得到这么"圆滑"吗?显然不能。结论就是nt虽然有弱项,可是可以扬长避短,谱系是没有最短、只有更短。想说nt弱,只能显示出谱系更弱,有什么意义?


新家长的第三个误区,是刻意抬高谱系的优点,忽视nt的整体思维能力。


有些新家长有这个想法:既然社会性比不过nt,比其他方面总可以了。比如比nt体育好,比nt认知好。可这些"好"的东西,恰恰反应的是谱系的"不动脑子"。


比如,有的新家长得意于谱系反应快、体育课跑得快。那怎么不想想,所有的谱系破坏东西的时候更快?甚至不想想过去绝大多数谱系转盘子的时候手指动的更快?


比如,新家长觉得谱系认国旗、车标、字母多是优势,就没有想想,谱系认了这些,会用吗?nt认了ABC,是为了去学习单词、是为了去学习句子,为了和别人交流,总而言之,为了泛化、应用。谱系是为了什么?谱系念着ABC,嘴里不知意义,是为了空洞,是为了纠结,是为了刻板,甚至是为了更自闭。


在学龄前,nt学习的东西相对少,是因为nt在努力泛化、应用,想把一切东西学到精炼、透彻,去和人交流。谱系学习的东西相对多,是因为谱系只是追求数量,去罗列。nt在学习中不断深入,形成了自己的框架、体系,一旦nt需要学习大量的东西,就会利用这个整体去运作,会从各个角度学习,思维框架差的谱系就没有任何效率。所以高智商的AS到了高年级也会跟不上。谱系还有什么优势?还是那句话:和nt比优点,比什么比?


确诊后,找平衡,费尽心机圈里横。

找谁比?找谱系,我儿要比重度强。

我得意,我陶醉,因为机构排第一。

圈里比,我进步,你要夸我是nt,是nt!

Nt说:是nt就和nt比!


我进步,我融合,基础训练懒得理。

我全面,我能干,赶紧飞奔比nt。

Nt说,你落后,我就不信我不行。

比认知,比游戏,nt还能不夸我?

Nt说,谱系无脑,比个p,比个p!

我着急,我生气,你们nt会个p!

Nt缺点数不清,谱系优点远超你,远超你!

Nt说:比吧,你随便。


NT不语只努力,谱系终于没心气,

逻辑推理跟不上,社交心智更没戏。

Nt开始尽全力,谱系瞪眼干着急。

你比nt好在哪儿?不知道!

你比nt差在哪儿?哪儿都差!

Nt说:那你比什么比?趁早拜拜!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第七坑:自闭天才不可挡


这一坑说的是妖魔化特长,为满足大人的虚荣而学习特长,迷信自闭天才论,甚至走火入魔以为nt都有病的家长。


更可怕的是,除了家长之外,一些媒体甚至个别学校也开始宣扬自闭天才论。什么会背日历、会记字典,记忆公交站。这种做法看似赋予了谱系什么神话,其实不可取。因为出发点就完全错位了:谱系的特长(比如大量记忆)不过是病态表现,病态的系统再好也是扭曲的。凡是迷信天才论的,根本不站在nt主流角度想,这是病态的,从长远来讲对谱系整体没好处。


这样的家长分几类,共同特点是不站在nt的立场想


第一类,在学龄前自得谱系认知好。比如:谱系能认识多少国旗,会写多少字,会背多少单词。无非想说明谱系机械运算好、机械记忆好,自我欺骗自己谱系比nt智商高。但是从nt的角度看,这些特长伴随的是社会理解力的低下,甚至是分析能力、阅读能力的缺陷,正说明了在nt眼里,谱系基础差。


第二类,在各个年龄段自得有某方面的偏门特长。比如,有的谱系其他都不好,就是音体美好,尤其是某一方面的"感觉"好。比如:弹钢琴不要谈手型、不要谈指法,不要谈节奏,我只要"乐感"。想说服世界谱系是多么"神秘"、高不可攀,有剑走偏锋的本事。实际上 nt眼里这就是不走阳关道,偏走独木桥。


第三类,是一些入了普小的谱系,能力较好,混在nt中。在圈内炫耀谱系的学习能力或者某一科的天赋,但是从来没有nt认可的奖项。既然入了普教系统,有没有学科的天赋是nt说了算,就要看nt的标准是什么。体制内nt选拔天才、超常的手段很简单明确:学科竞赛成绩。竞赛面前完全平等,以广东省的华附为例,只有有了nt公认的竞赛奖项,才可能有超常班的入门测试资格,否则别谈天赋。这是应试教育的一刀切,也是当下绝对不能绕过的现实:没有主流认可的奖项,在nt眼里就不是特长。


几乎所有谱系家长,都不愿意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Nt选拔、训练特长着重两方面,

1) 基础训练 

2 )举一反三的能力。

只要偏离了nt的标准,就会走偏。


第一个误区,不重基础。


谱系圈子很喜欢谈灵感, 比如,谱系没有经过训练就会做某道题,不用练习指法就乐感好,以此证明谱系聪明、nt笨。这就是不按科学规律来,和nt对着干。


在正常的世界里,一切训练从基本功开始,没有基础就没有灵活。正常的学习过程,内容就是循序渐进的,就是基础元素。NT学习一定是这样的:一个学习书法的人,一定练习过成千上万个横,一个学习钢琴的人,必须练习过大量的音阶、指法,一个学习美术的人,要经历枯燥的画线条,一个学习游泳的人,要陆上做分解动作。这些训练就是大楼的地基、砖块,为以后盖楼做准备。


以上这些练习,需要基础的配合、模仿、执行力、注意力,正中了谱系整体的条条弱点,所以谱系很难坚持。问题是如果不坚持训练这些,谱系又学特长干什么。有个清华毕业的老家长说得好,(谱系往往是)不听指令的人,(在nt面前)谈什么特长?谱系逃避基础训练,难道是为了向nt证明世上可以有空中楼阁?那不过是谱系的自娱自乐,nt没功夫看这种自相矛盾的证明。Nt去做基础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找弱项。是在简单的阶段,去找出弱点、退回到最基础层面拆解,予以纠正,避免以后的漏洞。


可怕的是,谱系圈子普遍怕拆解。从小做dtt怕给辅助、怕给强化,怕破坏兴趣,大一些怕提前预习会破坏动机、破坏天赋。好像拆解了就堵住了谱系通往nt的路,不拆解谱系就一定可以学会,就比nt有天赋。本质是家长不想面对拆解暴露的问题。问题出来了:谱系本来就和nt有差距,不拆解,比如不dtt,你怎么知道他到底和nt差在哪儿,不知道差在哪儿又如何补差距?这种囫囵吞枣的学习方式,到底比nt强在哪儿了?在基础层面就不能比nt强。后面还有什么天赋可谈? 

   

第二个误区,不重泛化。


谱系圈子不仅喜欢谈莫名其妙的"灵感",还喜欢谈一些突兀的单个的能力,比如什么同一本书看十遍,背下来了,什么认识楼道的数字,什么速算、记忆单词超快,实际上这些都是变种的刻板,和nt说的天赋南辕北辙。


nt所谓的天赋,是迅速串联,是举一反三,是画龙点睛,或者说,泛化。这是nt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谱系的大漏洞。比如,nt会在看过书之后,自然地和自己的经验发生联系,再把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讲给别人,同时自觉地把这些东西运用到新的场景中去。


而谱系所谓的"天赋",与应用、泛化无关,无非是鹦鹉学舌、机械化模仿,照猫画虎,以nt标准看,和聪明实在不挂钩。泛化能力差在小时候可能还不明显,到了高年级就会突显:nt的组织、结构、框架优势发展,谱系停留在单个罗列学习。比如,学英语,谱系会记忆大量的单词,nt学的是语法、是句子的结构。比如阅读,nt学习的是内在的层次、逻辑,谱系有口无心。比如数学,nt学习的是抽象推理和规律,谱系注重的是单个数字。比如下棋,谱系记忆模仿步骤,nt思考的是策略。至于音体美,nt更是进入了新的境界:nt不仅仅在基本功上下功夫,同时越来越着重展现主题,把自然的情感、对事件、社会的理解揉在音乐、画面中。换言之,最终不过是讲故事的能力重现,换了载体。


而谱系整体,都是在模仿,何况是不是能模仿出框架还不一定。天生泛化能力有问题的谱系整体,在nt面前没有优势,只有nt越跑越远,留着谱系后面追。


有些人不重视泛化,还有的新家长,很重视泛化,却误以为泛化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是数量的罗列。比如,谱系心智差,那就多看动画片、多阅读,哪门课学的不好,就多报辅导班,误以为就是泛化到位了。实际上,泛化根本不是罗列,而是去搞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原理,进而把某一类项目做透。项目设置上,必须要考虑到目标,就是具体对应着哪一个能力,重要的是内容还要有层次、保证有难度梯度。这是所有人的学习规律。


所谓的有天赋的nt,也一定需要泛化的训练,也一定有梯度,只是他们需要的遍数相对少、时间相对短而已。比如,nt学习一个概念,会有对应的配套练习基础题、提高题、思考题。资质平平的nt需要反复基础练习,之后在有辅助下完成提高题,有天赋的nt则是一定先把基础题做得又快又稳,还能自发找出、讲出提高、思考题和基础题之间的本质联系。这个世界上从没有绕过梯度训练的nt。对于谱系总体而言,这个难度的梯子要搭得更密集,起点要更低,只有在这个层面上,谈遍数才有意义。


Nt社会的天才标准,就是稳定、全面。1978年以来,我们国家超常班的选材方式在变化。第一届中科大少年班里,有几个类似谱系的人物,最终都因为他们的致命短板而被社会淘汰。而现在的超常班从选人的第一步开始,就要考察神经的稳定性、思维的全面性、集体中的表现和新环境中的学习能力。谱系所谓的快、灵就是虚假的花架子。NT会告诉你:不是nt,谈什么天赋,没有全面,谈什么特长。


写到最后,你会发现,NT学习的原理,又是ABA讲的那些东西。不走拆解、泛化路,就是给自己堵路,不给辅助、不给强化,就是自己和NT过不去。最终NT主流会告诉你,这种反着来,后果自负。


我要求求NT夸,说说谱系多天才。

背书认字样样好,你说我有多能耐!

NT们说:哦,好。


NT我要逼你夸,说说谱系多全面。

音乐美术全不漏,灵感火花多伟大!

NT们说:呦,悬乎!


NT不夸我我恨你,撒泼打滚要你夸。

不夸天才你黑心,不夸就是你疯狂!

NT们说:得,魔怔了!


NT我要痛斥你,你不夸我不NT。

谱系让你容万物,不夸天才我咒你。

又笨又慢搞基础,我看你才是谱系!

NT们说:逗,笑翻我了!


NT自有NT路,NT没空逗你玩,

你那一套是捷径,NT基础训练忙。

音阶指法无数遍,专注静心是唯一。

学过之后要练习,泛化彻底才叫会。

全面发展是正路,死盯偏门行不通。

谱系那些是无脑,傻快单线笑掉牙。

撕掉假皮静下心,赶紧补差是关键。

谱系说:NT攻击我!我和你没完!


NT竟敢歧视我,谱系天才要骄傲!

NT居然诋毁我,谱系天才比你强!

不信天才NT傻,不夸谱系NT疯!

NT什么也不会,谱系样样争第一!

NT们齐声说:谱系天才都有病!

傻楞直呆不听指令,爹妈得意全家有病!

啥病?裂了!

  

谱系必须要得意,有病也是我天才!

NT疯魔多管闲事,我自封天才我乐意!

NT齐声说:太好了!谱系自闭,我清净!

   

放眼NT主流看,NT天才一个样。

稳定踏实自理好,拆解泛化样样强。

主业副业一起抓,学啥都能像个样。

思维框架运转好,学习工作效率高。


想当年,中科大,急急忙忙抄近道,

要天才,忙推荐,神奇少年都涌进。

日后证明走错路,短板明显太制约。

当年一人最辉煌,早把微软总裁当。


十岁又二入科大,自己就把采访挡。

入学加试得第一,却不高估自己强。

纷纷向他求经验,平时练习记心上。

认真平和习惯好,照顾同学自理强。

只信自己太平常,勤劳稳健柔克刚。

这样的NT真天才,因为思维没死角。

没有基础没灵活,没有全面没特长。

   

要天才,信NT,路数不过ABA。

天下唯此一条路,绕过规律是虚幻。

NT们齐声说:哈哈,和我无关!我们选NT去了!

完!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第八坑:行为管理不重要


这一坑说的是不从nt角度看问题,自以为在做行为管理、走形式,甚至根本不做的家长。


这些家长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nt眼里的"行为问题"。


在谱系圈里,往往有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就是只有大喊大叫、大哭大闹、咬人打头才是行为问题。其他什么顶嘴、自我刺激、走神、自理差都与行为问题无关,一时间存在着大量的"无行为问题"的谱系。


这种看法毫无可取之处,只会让新家长将来追悔莫及。因为主流nt的判断(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大班制的小学老师)非常"尖刻":只要是跟不上、有别于集体的行为,都是潜在的行为问题。换言之,只要能力差,就一定会影响到别人,那最终就会发展为nt眼里的"行为问题"。


大批的高功能家长不理解:我的孩子只是自理不好、自己乱放、乱扔东西,怎么可能干扰到nt呢?错!你们想过他乱扔东西时候,脑子里在干嘛吗?必须和连环追尾的十字路口是一样的。这种"小事"恰恰说明谱系比nt差、是nt眼里的缺根弦,不转弯,怎么会没行为问题?如果不经干预,一定越长大在nt眼里问题越严重。


比如我第一坑说的那个谱系,五六岁的时候只是乱扔作业本,一直放任,到了十四五岁,习惯性随手扔了化学课烧着的酒精灯。这种危害安全的事情不是行为问题又是什么?至于这种"缺根弦"的行为还能演变成什么版本?可能是随便撞倒同学、可能是看都不看就坐在放了锐器的凳子上,可能是突然抢了别人的东西,等等。到了十几岁,nt怎么会容忍?


部分新家长会觉得: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这是过去的事情,现在的多数谱系没那么差,就没那么多行为问题。但是现在的nt整体也比过去更强、更严。比如,有不少老家长描述过中学里的自习,几乎所有nt都坐在座位上,可不少谱系要么坐立不安要么没话找话。这样nt当然会以"影响集体"为理由采取措施,因为nt主流就是要竞争、要效率。既然如此,所有无脑的、突兀的就是nt眼中的行为问题。只要天生不是nt,就一定有行为问题。


这些家长第二个特点是谈"规矩"而变色,怕行为管理破坏兴趣、破坏自然发展、破坏特长。更有甚者,去强化行为问题。


跳出来看这不仅不合逻辑,而且根本就是nt的笑料。


首先,谱系整体的兴趣、自然都是什么,是不会说"人话"(说火星语)还是去给nt捣乱?


其次,nt眼里谱系整体的"特长"是什么?是复制、是沉迷,是主体不灵走旁枝,nt眼里的不走正道。那么这些兴趣又有什么好维护的?Nt之所以能自然,是因为天生能发育平衡、触类旁通,能遵守、理解规矩并灵活运用,能看透怎么在规矩中展示自己。谱系天生连听指令都不自然,都痛苦费劲,还有什么自然?


再退一步说,就算谱系有真的有符合nt主流认可的特长,比如某一方面的竞赛奖,也不是不做行为管理的借口。因为nt中很可能有人比你做得更好,也因为谱系的行为问题肯定会让优点打折。二三十年前的中科大就发生过这种事情:一个有谱系特质(比如社会性落后、到学前还不会正确使用你我他)的"未来诺奖得主",自视甚高,思维极端,到了二十岁,拔刀怒向自己的外国导师,后果可想而知。Nt的容忍终究是有底线的,就算你真是诺奖得主,也绝对不会接纳这种反人类行为。更何况,几个谱系能这么聪明?那那点天赋又有什么好自得的?只要是谱系,行为管理就得做到底,有什么值得商量的?


这些家长的第三个特点是侥幸、不看长远,只和nt比差不比好,甚至下意识抵制nt的规则。


很多新家长有个想法,某些行为nt也有,长长就会好,不用管。问题是谱系学坏的东西比好的快得多。比如小便,三岁随便脱裤子,六岁在街上就解决,新家长都认为nt也这样,来自我安慰。但是,谱系不是nt。nt是有界限的,会自觉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会逐渐改变。谱系社会情感差,没有羞耻感,这样放任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最后就青春期当众脱衣服。


从nt主流的角度看,谱系很多行为很荒唐,就难免评论两句。谱系家长就忍不住了,觉得nt老师、同学别有用心,歧视,你凭什么说我。实际上多数情况下,nt说谱系差是为你好,是看到了你孩子的行为太出格,在提示你要改变。越怕nt批评越陷到谱系分裂的世界,接着就幻化出nt都坏。以为这样疯狂,nt就会"包容"谱系的行为。谱系看似占了上风,其实对nt毫无损失,人家当然可以回避你、放任你,继续自己的正常生活。最终谱系行为问题越积越多,当然害的就是自己。出了大问题,说什么都没用。


行为问题我没有,那是重度娃专利。

一切都是小问题,总说将来唬自己。

随手扔垃圾我不怕,破坏东西我乐意。

反正将来总会好,这些小事没关系。

就算我儿行为差,天才必须有专利。

nt说我缺根弦,那是你们不懂谱系!

不要和我提规矩,规矩越多越谱系。

行为问题伴天赋,约束天才你担不起!

nt冷眼说两句,可笑可笑太可笑。

没有规矩快远离,疯疯傻傻是谱系。

nt损我太恶毒,凭啥我要受管理?

规矩压人太无耻,横行天下我不怕,我不怕。

行为管理是个p,nt躲着我我得意。

NT说:OK,十年后再见!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第九坑:我生自闭我光荣


这一坑是前八坑的集大成者,说的是一些家长美化谱系,高看这种精神障碍,拒绝承认比nt差,甚至恨不得要谱系统治世界。


本坑涉及面广,请慢慢自行对号入座。简单直接,只放打油。


画饼充饥真是好     

自闭一词高大上,圈内幻境真美好。

大夫说谱系精神病,我恨医生太刻骨。

掉头qq群里混,乌托邦里吹泡泡。

自闭只是发育慢,将来一定会赶上。

高功能上学没问题,AS前景无限好。

有些谱系更牛X,早早就把天才当。

我家谱系虽一般,得瑟当然不可少!

念个字母认知强,写个汉字天赋好。

啥都不会就炫社会性,会做游戏人缘好。

再不会就炫投机,从不DTT却一切好。

圈内各个攀比长处,我如鱼得水真快乐!

NT说:你们不知NT有多好,自己骗自己!



多想现实会逼疯我,我自得其乐你怎么着!

NT真是太狭隘,人类多样你不知道?

谱系脑子没毛病,只是思维不寻常。

精神残疾不可能,那是NT搞歧视!

人有千面路千条,谁说NT就对了?

就算我要骗自己,那也是我自己你管不着。

NT齐声说:我才没功夫管。



关门忽悠我自己,高大上:

我家不用做分解,因为我觉得过关了。

过关没有我自己定,我说过关就过关。

我不用次次给辅助,因为我自信能做到。

就算项目通不过,我还是不要给辅助。

行为管理我不爱做,强调规矩不人道。

DTT实在太生硬,科学训练很残酷。

自理训练不高级,那是重度娃专利。



不抓基础真是好,乐趣多:

艺术游戏课外班,不用死板的ABA。

生活高雅自信多,我的努力圈里都夸。

我娃的进步不可挡,全面提高拼素质。

吹拉弹唱念诗文,琴棋书画做算术。

NT爹妈都自羞愧,得夸我家谱系赛他家娃。

我看NT都有病,这么简单都不会。

什么天分都没有,凭什么跟我们谱系比,趁早努力别拖我们后腿!



Nt一边悄议论,这位家长好可笑,看不懂NT懒得理你,看不懂别人假谦虚,难怪娃会有毛病,家长早就精神病。

精神障碍生怕人不知,到处求夸到处炫,光荣吗?炫个啥?



我是新人我痛苦 头脑不清炫嚎哭 

恨现实来恨大夫,尽我所能去叫唤。

北大六院没素质,草草十分钟就确诊。

大夫黑心没法信,非说谱系是先天,

瞎扯淡,我家没有这破基因。

nt冷眼一旁看,叫什么叫!这个家长太神经,

没有毛病你去嘛医院,查出结果你又推翻。

既然你赛过医院医生,为啥还在医院哭兮兮。

确诊是因为你儿差,谁看也得给你确诊,

不信科学就是你有病。



nt世界太残忍,非要把实话告诉我,

都叫我面对现实,老老实实,

凭什么,我就不干!

我就是不想、不愿、不能干预一辈子。

我进谱系圈找安慰,我要找人同情我,

论坛qq微信群,到处问了个遍,

苦苦哀求众大神,我家不是自闭症。

偏偏有人不开眼,让找大夫去诊断。

我怒、我怨、我恨你们,

我求你们就是为不看大夫!

我继续求,谁哄我谁就品德高尚。

总有善良的大姐频频夸我儿不谱系 

总有仁慈的家长热情告诉我谱系不是精神障碍

总有聪明的朋友告诉我有办法速成攻克核心

我终于不用再努力,医生都是骗我吓唬我,

我爱谱系共荣圈我爱自闭大和谐。



总有良知看不过,告诉你,nt的世界科学规律说了算:

干预就是淘汰赛,nt只信进化论,

nt是火眼金睛照妖镜,各种障碍一眼能分辨。

nt的标准很简单,跟不上他们就回家转。

nt说好才有用,信圈里好话后果你自担。

谱系认知就是差,行为问题就是多,

机构一组也不能全上学。

爱信不信随便你,头破血流且可见。

等着nt撕得血淋淋,看你还炫啥得意!



新人张嘴就要哭,你不哄我是你不仁义,

新人就不能听实话,你们得说谱系能飞跃,你们得谈康复率。

你们得说自己努力太痛苦,你们得说不耕耘就会有回报。

我生谱系我就有资格嚎,我生了谱系我也变娇贵。

一步一步太辛苦,只有捷径让我心痒痒。

老老实实太枯燥,我需要虚荣和夸耀。

你们说我嚎得对不对?

我是新人就要哄,不对也得说我对。



Nt终于忍不住笑:看不懂啊,看不懂,

这些家长真是闲的没事瞎折腾:

看病还要骂大夫,落后还要求表扬,

没路还要求投机,进步最好别付出,

改错不能有痛苦,成功就等人人哄。

时间紧还有空聊天求安慰,基础差还妄想变nt。

高高在上逼着nt说:你得同理我哭嚎炫,同理新家长最光荣!


Nt为啥要同理你?只因为你神志错乱不正常?

懒得动手,自己胡教,不去学习,学了不改,光说不练,自以为是。黑白颠倒乐呵呵。

NT怎么哄?谱系的世界真难懂,难怪大夫说是精神障碍先天!

No Zuo No Die!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欢迎来到第十坑


第十坑说的是一些把精神科药物当作救命稻草, 认为吃药就一定进步就必须解决所有问题, 甚至因此自觉高高在上的家长。


这些家长以高功能为主, 集中分布在两个区域 一是小学低年级阶段,二是青春期。都是往往因为被投诉行为问题太多或者学习成绩差而选择用精神科药物。


在入坑之前 这些家长已经长期浸泡在毁三观的幻觉中:


幻觉一:高功能或者AS程度好

我至今不知道这个"好"是怎么来的。和大批的nt比起来,谱系整体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有的家长说,我孩子语言好。其实那不过是死记硬背了一些书面语而已。有的家长说, 我孩子有心眼, 会如何如何。实际上这种会在nt看来是两三岁的水平。如此种种所谓的好,在nt堆里只能证明谱系能力落后,基础薄弱。

事实:程度好是在圈里自欺欺人。nt才是衡量程度的唯一指标。


幻觉二:我孩子没有行为问题 

老生常谈。谱系普遍认知落后,语言落后, 处理任何信息都有错漏,学习任何事情都有困难。怎么可能真的没有行为问题?有的家长说,我孩子只是上幼儿园不听,或者在那儿走神。怎么能叫行为问题?其实这就是问题。不听是因为听不懂,不知道怎么听,老老实实不吭声坐着是因为不知道该干嘛,不懂如何步调一致。任何人在听不懂的情况下一定会出格。到小学中学不用指望在听不懂的环境里连续坐几个四十分钟。

事实: 不存在没有行为问题的谱系。有能力缺陷就一定有行为问题。精神科也没有提升本质能力的药。


幻觉三:没规矩不重要 立规矩会毁了特长

谱系整体有拿的出手的特长吗?谱系的特长往往是神经有缺陷,精神不健全造成的异常态,是病的表现。nt的规矩是正常人或者正常生物的需要。不要规矩是自断和nt之间的路。这是自找的方针路线错误,吃什么药也还是错误。

事实: nt会接纳有规矩没特长的人,全世界都一样。


幻觉四:我试了所有方法  但是没用

很多家长是试所有能试的方法。但是哪个也不老实不踏实做。今天感统,明天做游戏,后天做个评估。反正有钱有时间,所有的方法都试过了。试过了之后孩子能力没有突破。于是就找精神科医生开药,希望有新的灵丹妙药一劳永逸。

事实:根本不用试所有的方法,就试一个方法:承认自己比操作过成千上万遍的差,承认孩子基础差。亲自退回到能力起始原点DTT 。


幻觉五:我惩罚就见效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有的家长下意识以为多动也好,不听课也罢就是靠惩罚解决的。实际上完全不可能解决,还会加重行为问题。行为问题多,又哭没有办法,只好求吃药。

事实:谱系能力不到,罚十年二十年也没用。家长不改变自己,药也白吃。


幻觉六:吃药就会脱胎换骨

很多家长听说某一个例子吃药之后变好,就一窝蜂地涌上去求,甚至想早点开药。实际上不考虑吃药的那个个体的情况,是自闭症或者多动症或者根本是遗传性精神疾病。以为自家的完全能复制。这种一窝蜂追求,背后是想自己早点摆脱日复一日努力的局面。

事实::吃了药也还得努力,而且有可能是得更努力。


幻觉七:医生说的都对

这一条不完全是家长的问题,是医疗环境的问题。在国内的医疗环境下,有些二三线城市的医生技术有限,胆量很大。比如随便就给边缘的、五六岁才确诊的谱系开维思通 (精神分裂症药物)。毫无逻辑可言。如果家长随便就信了处方,那后果当然自己承担。

事实 :药不是随便吃的,家长得有脑子。


如果说以上都是幻觉,那么最终已经入十坑的很多就是自说自话地分裂。请看打油:


上学前

我要告诉所有人,我儿就是高功能。

我要告诉所有人,我儿圈内是第一。

我要告诉所有人,我儿其实没问题。

你们踏实是有病,我多快好省处处强。

我蜻蜓点水瞎忙活,就是从来不亲自做ABA.

走上正路多痛苦,幻觉泡沫我得意。


上学后 

我要告诉所有人,学校不对我才对。

学校不听我的话,就要和我谈问题。

问题出在学校里,凭啥让我去确诊?

行为问题太严重,    nt眼里得退学。

退学我太没脸面,那么就得开药吃。

终于在学校混下来,我又开始高调唱:

我儿吃药进步快,行为问题一扫光,

学习成绩大提高,我儿就是智商高,

你们做什么都没用,就得学我找捷径,

科学干预大慢笨,去精神科开药最简单。

我儿就算吃精神科药,也比所有谱系强。


NT 一旁直迷糊,  这个家长真不一般。

自从去了精神科,TA为何越来越精神?

强,强,强,强什么强?精神障碍有什么强?

不知这个家长在求啥?求虚荣?求得意?

不知这个家长到底精神啥?因为去精神科开处方?

不懂不懂真不懂,这些家长真分裂。

一边得意吃精神科药,一边不许说有精神病。

到底是要占哪头?看不懂,拜拜!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 END –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

您的心灵家园|学习 分享 交流

微信ID:yilin20150105




各QQ群列表
群名称 适应年龄 群号
大龄群 11岁以上,即05年前的孩子家长 283890653
小学群 11岁—9岁,即05年—-07年的孩子家长 429752654
幼小衔接群 8—5岁,即08年—–11年的孩子家长 399520778
低龄一群 5—2岁,即12年后的孩子家长 259333477
低龄二群 5—2岁,即12年后的孩子家长 276400783


一位老家长的肺腑之言:新家长警惕这十步连环坑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以琳论坛,学习更多干预知识


所属主题
以琳星家园
以琳星家园
以琳,是青岛市自闭症研究会、青岛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和宁海县以琳康教展能中心的简称。 如何面对自闭?如何干预、教育自闭的孩子?如何与自闭同行?陪伴星星成长,更是成长自我,请你来到这里——自闭症家长/教育者学习、成长和分享、互助的心灵家园。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