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5 11 月, 2024
spot_img

利用“5W1H”模式教导自闭症儿童描述事件的训练过程





摘要: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不能完整、精确地用口语描述事件。运用应用行为分析学中的任务分析法,从只呈现人物和事情经过的动作卡开始,到逐步添加时间和地点要素,再到添加事情的起因和结果要素,即把用新闻六要素描述事件的方法教给自闭症儿童,使他们掌握握精准地描述事件的方法。



利用“5W1H”模式教导自闭症儿童描述事件的训练过程 利用“5W1H”模式教导自闭症儿童描述事件的训练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口语与非口语的社交沟通障碍”是自闭症诊断标准之一。很多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与别人进行语言沟通时不流畅,不能完整精确地用口语描述事件。


特别是进入普通学校后,很多无人员陪读的自闭症儿童无法准确描述自己在学校的经历,尤其是被冤枉的情况下,不能正确的表达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可能受到不白之冤,打击孩子对人际交往的信心,处理不好甚至引起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因此,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口语描述事件的能力对于他们融入社会至关重要。


真实生活中的事情,往往发生在一个大环境中,而这个大环境中有非常多的无关因素会干扰孩子整合信息。要想让没有经过训练的自闭症儿童一下子能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准确把握和描述事件,几乎是天方夜谭。那么,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口语描述事件的能力呢?




二、教学措施和实施过程


第一、动作卡阶段(人物+结果+经过)


采用的动作卡图片,如图1 。



利用“5W1H”模式教导自闭症儿童描述事件的训练过程
图1



1、用动词回答“他在干什么?”


指令:她在干什么?

(问句类型:针对“结果”的特殊疑问句。)


正确反应:跳舞。

(回答的类型:只有谓语动词的不完整句。)


辅助方法:文字提示或第三者示范后要求孩子仿说(下同)。


2、反应的泛化


1)用最简单的主谓结构完整句回答

指令:她在干什么?

正确反应:她在跳舞。



2)用人物的称呼替换人称代词

指令:小朋友在干什么?

正确反应:小朋友在跳舞。(回答的类型:主谓结构完整句)


3、指令的泛化


1)针对“结果”的一般疑问句

指令:小朋友在跳舞吗?/小朋友在唱歌吗?

正确反应:是。/不是,小朋友在跳舞。

(重音要落在“跳舞”上)



2)针对“人物”的一般疑问句

指令:小朋友在跳舞吗?/阿姨在跳舞吗?

正确反应:是。/不是,小朋友在跳舞。

(重音要落在“小朋友”上)



3)针对“人物”的特殊疑问句

指令:谁在跳舞吗?/跳舞的是谁?

正确反应:小朋友(在跳舞)。/(跳舞的)是小朋友。

允许使用不完整句回答,如果用完整句回答,则使用示范的方法教孩子将重音落在“小朋友”上。



4、互动方式的泛化:从问答式对话到陈述式对话


教导者和孩子每人一张动作卡,如大人拿洗碗卡(图2),孩子拿跳舞卡(图3), 对话形式由一问一答转变为陈述对陈述。



利用“5W1H”模式教导自闭症儿童描述事件的训练过程
图2




具体教导过程(包含“经过”的要素):


指令:小女孩在跳舞。
正确反应:阿姨在洗碗。



指令:跳舞的是小女孩。
正确反应:洗碗的是阿姨。



指令:一个小女孩在跳舞。

(加入量词,修饰人物)

正确反应:一个阿姨在洗碗。



指令:一个穿着蓝裙子的小女孩在跳舞。

(加入量词和定语,修饰人物)

正确反应:一个戴着红手套的阿姨在洗碗。



指令:小女孩在开心地跳舞。

(加入状态状语,修饰动作)

正确反应:阿姨在辛苦地洗碗。



指令:一个穿着蓝裙子的小女孩在开心地跳舞。

(综合练习)

正确反应:一个系着红色围裙的阿姨在辛苦地洗碗。



陈述式对话比直接问要进了一步,是参照别人的句型转化到自己手上的卡片内容进行回应, 也是更接近自然情景的一种对话方式,对自闭症儿童的能力要求也更高。





第二、加地点和时间要素阶段(地点 + 时间)


1、添加“地点”要素


教具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图片本身含有地点信息(如图3),另一种是图片本身不含地点信息(如图1)。


含有地点信息的图片相当于一种视觉提示,相对简单,孩子只需要根据相关线索判断即可。对不含地点信息的图片提针对地点的问题,答案非常的开放,需要孩子开放性的思考,孩子必须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提取信息,如跑步一般会在操场、划船在湖里等等。所以做起来比前者难得多。建议先用前者开始训练。


利用“5W1H”模式教导自闭症儿童描述事件的训练过程
图3



具体教学过程(以含地点信息的图片为例)


1)针对“地点”的一般疑问句

指令:小女孩是在客厅跳舞吗?/小女孩是在公园跳舞吗?

正确反应:是,小女孩是在客厅跳舞。/不是,小女孩是在客厅跳舞。

(重音要落在“客厅”上。)




2)针对“地点”的特殊疑问句

指令:小女孩在哪里跳舞?
(问句类型:针对“地点”的特殊疑问句。)

正确反应1:在客厅。

(回答类型:只有地点状语的不完整句。)
正确反应2:小女孩在客厅跳舞。
(回答类型:含有主谓状的完整句,要求重音落在“客厅”上。)



3)针对地点的镜像对话

指令:小女孩在客厅跳舞。
反应:阿姨在厨房洗碗。



4)综合练习,加入量词,定语,地点状语和状态状语

指令:一个穿着绿裙子的小女孩在客厅开心地跳舞。
反应:一个戴着红手套的阿姨在厨房辛苦地洗碗。



2、添加“时间”要素

具体方法、步骤与添加“地点”要素类似。



第三、加前因和后果阶段(起因 + 结果)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练习,孩子基本上可以对当时发生的事情的各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人物的样子、动作、动作的状态)进行简单的描述了。这时候,就可逐步引导孩子认识,事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其前因和后果的。


通过最简单的看图说故事,就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如果孩子的能力弱,可以将前因和后果分开单独进行添加。如果孩子能力提升了,还可以只用一幅图,让他自己推测事情的起因和结果。


教材的选择同添加地点要素类似,如果选择没有视觉提示的,相对比较开放,需要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在训练的初期,建议选择有丰富信息提示的图片。


1一幅图片,推测原因和结果



利用“5W1H”模式教导自闭症儿童描述事件的训练过程
图4



(1) 问答式对话的具体教学过程(以图4为例):



指令:老爷爷为什么要浇花?

(针对”起因”的殊疑问句)


正确反应1:因为花渴了。

正确反应2:因为好久没下雨了,花盆里的土都干了,花都快蔫儿了。




指令:浇花的结果是什么呢?

(针对”结果”的特殊疑问句)


正确反应1:浇花以后,花就不渴了。

正确反应2:浇了花,花开得更鲜艳了。





(2)陈述式对话的综合练习,教材如图4和图5



利用“5W1H”模式教导自闭症儿童描述事件的训练过程

图5




指令:好几天不下雨了,爷爷就拿出洒水壶给花浇水。

反应:玻璃太脏了,阿姨拿出抹布擦玻璃。



指令:浇上水的花很漂亮。
反应:擦过的玻璃真干净。


指令:我也经常给花浇水,我很喜欢养花。
反应:妈妈经常擦玻璃,妈妈喜欢打扫卫生。


指令:我在家也会帮忙擦玻璃的,我喜欢家里干干净净的。
反应:我还帮妈妈洗过碗,我很喜欢做家务。


孩子如果能提取脑子里的相关信息进行应景对话,同时还能利用图片跟着对方随时调整谈话的内容,那么他已经是发散性的思维了,并具备了总结和概括的能力。这为他和别人聊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看图讲述3到4幅图的简单故事




利用“5W1H”模式教导自闭症儿童描述事件的训练过程
图6



每幅图用一到两句话描述,图与图之间要注意连接词的运用。刚开始可以一幅图一幅图的引导孩子观察并描述。


教学过程



指令:你说一下第一幅图。

反应:下雨了,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路上走。



指令:第二幅图。

反应:一不小心,他摔倒了。



指令:第三幅图说的什么?

反应:警察叔叔抱着他上救护车。



指令:最后一幅呢?

反应:这个人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护士来给他打针,警察要走了。



指令: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反应:下雨了,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路上走。一不小心,他摔倒了。警察叔叔抱着他上救护车。这个人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护士来给他打针,警察要走了。



指令: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连词(出示连词字卡,放在每一幅图的上面),我来示范一下(边讲边重点指一指连词字卡),“有一天下雨了。一个人骑车使劲往前蹬,他想早点回家。地太滑了,一不小心他摔了下来。好痛啊,车也摔坏了,太倒霉了。这时,警察叔叔来了,还叫来了救护车,把他抱到救护车上,送他到医院。警察叔叔把他交给护士,他就走了。护士为他打针,他对护士说谢谢。”下面你来讲一遍。

反应:略。






三、产生的结果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孩子们逐渐掌握了描述事件的思路和方法。逐渐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对呈现于眼前的静态的书面图片,进行六要素俱全的完整描述。慢慢就可以过渡到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将讲述的内容复杂化。


接着,会复述动画片里的故事,将静态的教材动态化,让孩子在变化中依然能把握事情的描述要素。然后,过渡到完整复述孩子自己参与的熟悉的故事表演活动


下一步就是教导者引导孩子讲出两人一起经历的事情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随时给事件过程拍照,为孩子提供视觉辅助,用类似看图说话的方式引导孩子讲述自己经历的事情。


最后,孩子才能真正做到完整讲述出教导者不在场时孩子自己经历的事情。孩子与别人的沟通和对话也随着这些训练的进展越来越顺畅。实际上,看图说话本身也是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中高年级写段、写篇的先期准备。


因此,从描述动作卡开始的这一系列系统的训练,也为孩子们进入小学后的阅读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广彩.新闻写作“5W+1H”模式意义的生在与再造——从概括新闻到叙述新闻[J].科技信息,2010(22).


[2][美]米尔滕伯格尔.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上)[M].胡佩诚,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完)





利用“5W1H”模式教导自闭症儿童描述事件的训练过程



群名称 适用 群号
以琳家园(低龄一群) 6岁以下儿童家长 259333477
(推荐)
以琳家园(低龄二群) 6岁以下儿童家长 276400783
(已满员)
以琳家园(学龄群) 适合6-12岁儿童家长 429752654

以琳家园(大龄群) 适合12岁以上孩子家长 283890653


请继续帮助许爸爸的小店,需要充值

请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进入他的店铺

所属主题
以琳星家园
以琳星家园
以琳,是青岛市自闭症研究会、青岛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和宁海县以琳康教展能中心的简称。 如何面对自闭?如何干预、教育自闭的孩子?如何与自闭同行?陪伴星星成长,更是成长自我,请你来到这里——自闭症家长/教育者学习、成长和分享、互助的心灵家园。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