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以琳自闭症家园”关注我们哦!
☀ 自闭症家长/教育者学习、成长和分享、互助的心灵家园。欢迎给我们投稿并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上周我们刊发了《如果重新回到年幼时,我最需要知道什么》,引起不少家长的共鸣,感谢大家的参与。方静老师在转发微信文章的时候说:“ 倾听他们的心声,但不要以他们的声音作为家长的指南。” 此话耐人寻味。 今天摘登几篇老家长的心得体会。
方静(石头妈妈)
第一遍看《我小时候最需要知道的关于自闭症的十个道理》时,自责充满我的心,就等着晚上和石头视频的时候作深刻检讨。
视频前先把这篇文章发给大小石头看。不一会他们俩都找我,问我啥意思?是要赞同还是要反对?大石头说如果你为了这篇文章要做深刻检讨的话,那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石头说不能说我都不赞同,但是确实是不赞同反而多一些。
那天我们三人讨论了很多,结果是我释然了。不用做深刻检讨不说,反而是可以觉得继续坚持去做一些事情。
石头写的心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干预是必要的。对于自闭不能放任之,同时必须清楚有一些差异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只能和这些差异好好共处。
我还是想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做得更好。因为我会更清楚区分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我不遗余力,不能改变的我会坦然并且喜乐地去接受。
◆ ◆ ◆ ◆ ◆
黄花菜(小玄妈妈)
我仔细读了文章。作者是个情况很好的As,对自己、对周围环境都有很好的认识。他是小孩子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努力想合群和掩藏自己的异常。我没认识几个As,所以不知道他们是否都这么想。但像我的孩子小玄这类的,至今不会这么清晰地思考和感受这类问题。所以好像没有可比性,也没有共鸣。
如果再来一遍,我想我会叮嘱自己再耐心一点,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他。我最后悔的部分,其实还是对他的过于严格。我要他循规蹈矩,所有的出格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他今天性格的退缩和胆小怕事,和我的要求应该是有关联的。
作为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其实是在纠正或视而不见之间做加减。过于偏向一边都有问题,这当中的平衡点在哪儿,是个大学问。
以前,有一次我们一家开车带石头出门玩,在车上玄唱起了歌。石头非常紧张,一直制止玄,说他不应该唱歌。我问石头为什么,他说,在外面不能唱歌。我猜想是因为石头小时候在公共场合自言自语和唱歌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他泛化成在“家以外的地方,不是卡拉OK厅的地方都不能唱歌”。有多少这样的“不能做”被固化到我们孩子的脑子里了?
今年再遇到石头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很开心地在鼓山上和我们一起放声歌唱了。当然周围也没有旁人!
◆ ◆ ◆ ◆ ◆
何子(越越妈妈)
读到这篇小文,有些感慨。越越从小一直到高中,思考得并不似现在这样多。当然,现在也远没有文章的作者这般有条理,大约程度还是有差异的。但是,有一定认知能力的高功能自闭孩子,随着发展,是可能会关注到自身成长中的这些感受的。
越越昨天跟我说,放学了要去听一位台湾老师的人际交往课程。若是从前,我定然是欣喜:孩子终于可以关心到我们所关心的,是不是更接近NT?但是现在,我却有些担心和紧张。
越越对自己的弱点已然了解,也不时为之苦恼。这种对人际交往能力改善的追求,对不善交往的他,带来的可能并不是想要的结果。我于是答应开车陪他去,以便一起交流和讨论。其实我是不想他对自己有过度的期望,接纳和认同自己的弱点是他更重要的功课。
如果回到从前,我可以在哪些地方做得更符合孩子成长的需要呢?在社交上,我会不那么地紧张于他与同伴的差距,诸多的“不一样”。我自认接纳孩子,但却总是恐怕自己耽误了孩子,影响他的将来,为此定睛于不断努力,不断提高目标,紧张和压力感,也随之而来。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拥有一种更加放松喜乐的生活。
当然,这一点是要坚持的:对ASD人士来说教育训练是不可偏废的。没有教育训练,越越走不到今天,只是目标和期望都是要合适的。
文中说“……当你感到平静自如,说明你活出了自我。” 但愿有一天越越会说:确实如此!
◆ ◆ ◆ ◆ ◆
请点击收看:
群名称 | 适用 | 群号 |
---|---|---|
以琳家园(低龄一群) | 6岁以下儿童家长 | 259333477 (推荐) |
以琳家园(低龄二群) | 6岁以下儿童家长 | 276400783 (已满员) |
以琳家园(学龄群) | 适合6-12岁儿童家长 | 429752654 |
以琳家园(大龄群) | 适合12岁以上孩子家长 | 283890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