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 自闭症家长/教育者学习、成长和分享、互助的心灵家园。欢迎给我们投稿并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附上我们的二维码。
写在前面:
让孩子有朝一日能“泯然众人”,是每个星宝家长的梦想,梦想成真需要科学的干预方法保驾护航。老家长们常说,我们的孩子常不按理出牌、到处挖坑让我们防不胜防。技能不足和情绪行为问题,是每个谱系内的孩子都绕不过的两个大坑。
以琳的师资培训,就是把专业的理论和教学经验一并传授给学员们。本文作者晗妈与我们一起分享,她在师资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
通往“泯然众人”的道路,需要科学方法来铺就
文/晗晗妈妈
家有星宝,为母则刚。为了带好孩子,也为了孩子以后好带,我带着孩子和父母来到了以琳,参加了以琳为期三个月的师资培训班。在即将结束的第三个月末,头脑中经常闪现出诸多对于我而言是里程碑式的关键词,比如ABA、前备技能、辅助、行为功能ABC、区别强化、泛化、教具多用、自理、评估(目标/计划)……成体系、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讲策略、强化和辅助两手抓,自不用说这是收获满满的三个月。
整体、流畅的课程设计帮助我梳理、构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
学习自闭症干预知识的完整框架体系就像人的骨骼,支撑起整个身体,关系着身体的运作和功能。
在师资学习之前我对自闭症ABA训练体系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也陪伴孩子训练了两年,但要让我自己开口说一说、上手做一做训练目标、计划和训练内容,分解课题、把握课题走向等,恐怕还只会是哑口无言。所以强大的求知欲望、渴望可以独立操作的动机,让我下定决心为自己再学一个专业。
这三个月以琳师资培训的整体课程设计,老师讲座、结合讲座课程的实操、作业安排、听课安排,是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的。
1
从教学形式方面看
早上的讲座,加中午的实操指导,配上作业的再次实操,结合观摩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那些零错误教学、及时强化、高几率、不同区辨方式帮助辨识认知等等都实际运用在老师教学日常中,深刻体会到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能力很好的运用,多运用,多操作,多做视频回看反省,总结到位进步也将是显而易见。
2
从理论知识内容构架方面看
培训开始的第一天我问过李老师,为什么评估制定计划不安排在第一步呢?当时李老师做了简要的解释,但我真正理解这样的课程架构设计还是在接近结束的时候。我起初的逻辑思维是遵循了给孩子安排训练顺序的考虑,而实际上,要想能够按照顺序推进,前备技能不足尤其是最基础的ABA部分——DTT回合式教学也没有反复吃透、练透的话,设计课题困难,理解课题困难,推进课题就理所当然困难,又何谈理解、运用后续其他课程安排和泛化扩展。从基础知识逐步升级,从简单课题到复杂课题,从一对一桌面教学到集体课教学,从总体教学掌握要求到具体、普遍的单一问题的干预,从视听觉、感统、教具的多样使用……这些补充知识环环相扣,不觉得知识脱节,不觉得晋级苦难。
3
从各环节教师配备方面看
讲座老师均是讲座内容的精通者,同时他们也会摇身一变成了我们的实操老师。在课堂上看到老师的精彩教学操作,信服力、理论实操的即视感极强。这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动力,不断的学习、实践,反复的对自己的操作形成示范效应。
理论知识的意义在于指导实际教授过程、引导教授目标、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个月的学习从基础的DTT出发,途经简单到复杂的课题,详解以琳各个课程内容及要点、多种干预方法、生活自理和课题泛化等内容。知识框架清晰,想起来之前的情况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这些课题孩子应该会啊,自己怎么就是教不好、教不会呢?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教不会,我除了这样教还可以怎么教呢?我怎么能像老师那样能够很好的分析孩子的问题,针对问题设计教授方案,同时把自己变成孩子的强化物、理解孩子的畏难情绪呢?学会了课题里的内容,怎么能用到实际生活中可能不一样的情境、事情中去呢?……诸多问题,逃避解决不了,今天绕的开,终有一天这个问题会在我们生活中再次相遇,也很可能会再次尴尬。问题不止是孩子一个人的,他生活在我们为他营造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里,比如孩子如果生活自理能力弱,可能会是我们的保护过度没有给予孩子更多的体验、动手机会;比如孩子遇到困难或者遭到拒绝的时候会暴躁,除了本身对于困难任务和遭到拒绝的理解问题,还有可能是我们大人在遇到同样情况下,条件反射的暴躁情绪对孩子发难,让孩子无法面对独自解决的困难和遭到拒绝的时候淡定、有思考方向;又比如我们说孩子不看我们、叫了也不答或者反复叫才会答,反思一下,我们叫孩子过来之后通常伴随的是什么?大多数是要做任务,孩子将呼叫应答与任务(他不是都很喜欢)的两件事情联系起来。我们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控制、约束我们的行为,孩子会有感受。经常叫孩子——来,我们一起去玩或者去吃好吃的,没有孩子不喜欢压力适度的爱。
情绪也不止是孩子一个人的,除了每天机构训练的7-8个小时,孩子大多时间和我们在一起,我们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孩子的情绪也会反作用于我们。因为我儿子晗晗大概有一年的时间在梳理、稳定情绪,我对于情绪的理解尤其深刻,良好的情绪是课业配合的第一步。
我儿子晗晗目前在以琳三5部,自我刺激行为、注意力问题严重,一堂课中连续地教授课题是很难进行的。他学不会和情绪的不稳定,对我频繁地正惩罚,我内心产生隐隐的无力感、无助感、愧疚感,信心不足,时常会觉得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也会有情绪波动,导致对孩子斥责等各种惩罚,除了会引起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这些恶性循环,不会产生更多的进步效用。因此,家长做好自我管理,张弛有度,做长久打算,尤为重要。
对于已有的问题和情绪行为的干预处理,师资培训的学习让人充满力量。如果过去我会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而无法自拔。经过三个月的培训,现在我会留心观察、记录,反思自己教授和老师教授过程中的异同,从不同的角度尝试寻找原因,对课题、任务进行分解,调整课题目标、任务量、课题教授形式、强化形式和层级。远离焦躁、理智思考,是我除了理论知识的意外收获,但却是我一直需要的心理建设。
训练开始后的两个好朋友:强化和辅助
左手辅助,可进可退,右手强化,常备不忘。
这两个好朋友,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是只闻其名,但是却是遥远的观望。以前的我,辅助要么没有,要么退得太快,要么退不出来一直辅助;强化的使用也是谈不上时点、时效;曾经认为孩子就应该会,现在我会认为孩子不是应该会的,学到的那部分就是我们赚到的。强化和辅助用得好,用得到位,孩子和家长在同一个频道上学习的感觉很好。
行为干预的前提和保障:
行为功能分析和持久的耐力坚持
作好观察、记录和行为功能ABC分析,选取重要的行为问题坚持干预。在这三个月里面听了两场很棒的讲座,一个是周老师关于服从性主题的讲座,另一个是朱璟老师关于行为干预主题的讲座,最大的收获就是行为功能分析可以解释我们对孩子诸多看不懂的行为、并可以根据功能制定干预方法、计划。我想说,以琳在国内自闭症领域的博大深厚令业界其他人望其项背而莫及,不断的学习新知、运用新知、追求新知,是恒久的主题。于我而言,干预我儿子晗晗的自我刺激行为问题也是一个恒久的事情,区别性强化结合削弱,弥补自身能力不足,是我的方向。干预的持久战考验了我们到底有多大的决心和耐力,目标要有,实现是迟早的事情,给自己加油,谢谢以琳!
贯穿课题的——眼神关注和服从性训练
这几个月的听课经历,赞叹老师们的教学里面都相当统一而重要的一点就是眼神关注和行为规范的服从性训练,没有良好的关注力和服从配合度,桌面教学会比较困难。
我儿子的服从性一般,目前的关注力情况很差,所以在教学上,配对、模仿、指令的教授过程很缓慢,准确率很低,如何训练眼神关注力一直以来是我的痛处,不同老师的方式值得借鉴尝试。在接受任务指令、完成任务指令的环节明确眼神对视、在游戏中的行为链中断引起主动的目光注视……这都为我今后的干预拓宽了思路,和上面提到的行为干预一样,关注力和服从性的建立没有捷径可走。
生活自理的重要性和认知教授同样重要,
低功能孩子尤其如此
正如吴晓伟老师所说,生活自理的问题大家都觉得重要,但是如果让你选择2小时的教学,你们大多会选择学业认知的教学主题。
于家长而言,大家都希望孩子有一天也能和NT孩子一起上学,享受同样的教学机会,我也曾幻想过晗晗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朗朗读书、积极回答问题,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上体育课……和我们一样走一条清晰的求学之路。
但是随着我对晗晗能力的清醒认识,尤其在这三个月里面我们探讨了那么多难易不同课题的前备技能、也学会了简单的测试和评估,晗晗的能力完成普校就读有较大难度。能够打理好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即便有一天我们不在了,孩子也能够遵循相对简单的规则和程序自理生活,活得有品质、有尊严。
上普校学习、升学,不是所有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也不会是ASD孩子的必经之路,结合孩子的能力,努力但不强求。
培训时间三个月,要深入学透理论、方法,除了讲座、实操,自己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反复思考、操作,同时补充扩展知识,这是我的预期计划。但期间生病、家庭原因的请假,让我在这个期间完成预期计划、交作业的时效上打了不小的折扣,也错过了一些和老师深入沟通、学习的时间,这是我尤其感到遗憾的事情。
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从当下做起,带上以琳这份重重的、宝贵的礼物,未来的某一天希望我也可以带着晗晗淹没在人群中,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希望还是要有的,先定一步步的小目标,相信一定会实现的!
以下以琳培训正在火热报名和进行中……
十场主题讲座,十一位BCaBA领衔,以琳最强讲师团队西南地区(成都站)开讲了!! 主题:回合式操作(DTT) (8月19-20日)
@沈阳及东北三省的家长,十场主题讲座,十一位BCaBA领衔,教你专业有效的干预方法 主题:行为分析与管理(上)(8月19-20日)
以琳对外家长培训2017.9.23-30 (2岁零-4岁11个月)
– END –
以琳自闭症家园
群名称 | 适应年龄 | 群号 |
大龄群 | 11岁以上孩子的家长 |
283890653 |
小学群 | 9岁—11岁孩子的家长 |
429752654 |
幼小衔接一群 | 5–8岁孩子的家长 |
399520778 |
幼小衔接二群 | 5–8岁孩子的家长 | 469169527 |
低龄一群 | 2—5岁孩子的家长 | 259333477 |
低龄二群 | 2—5岁孩子的家长 | 276400783 |
|
2—5岁孩子的家长 | 468530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