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2月,我和黄金莉老师(BCaBA)、苏晶老师(BCaBA)分别搭档带一个小组的教师培训,这两个小组的老师在2022年将派往以琳在青岛的西海岸中心。
上一篇培训总结:时刻准备好,为青岛西海岸中心打造一支能力强、高成长的团队,发出之后,后台收到了很多家长的留言,咨询西海岸中心的招生情况,谢谢大家对以琳的关心。西海岸中心预计在2022年7月开课,后续我们将会发文全面介绍西海岸中心,大家也可拨打以琳办公电话:0532-88781620和0532-88781621,详细咨询报名事宜。
今天的这篇文章是我和苏老师所带的小组,入职时间为一到六年的老师。可能大家会比较纳闷——在以琳都入职六年了,还要接受培训吗?是的,要!不管入职多少年都要持续接受培训,以琳践行终生学习。
先摘录几位老师在培训总结里的段落吧——
@温凌飞:我见证了自己的进步,在和小朋友的课程中有良好的关系,能持续获取小朋友的注意力。我也看到了其他多位老师的改变,操作娴熟,课题节奏好。每一个人都在进步,也督促着我不能掉队,保持学习的态度,保持初心,定时审视自己的个训课,从自己的上课内容找到课题调整的方向让小朋友变得更棒。
@张文静:作为一名特教老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应是课堂以后的自觉反思者……特教老师务必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资料的潜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个人上课都有不同的风格,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丁宪彬:经过培训,我认识到想要做好这份工作,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才可以不停地进步从而胜任这份工作。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肯努力用心地学习,就会不断地进步。
@刘晓凡:一直以来,我特别喜欢这种培训模式。每天有不一样的作业,大家可以相互讨论,有时候在讨论中就笑了,虽然有时候我们也会着急,但是确实能在作业中学习到很多知识;通过课题分享,有时候会碰到不太懂的课题,我们会查找各种资源,学习各种材料,咨询不同的老师,充实而忙碌。
@袁德隆:这4个月以来,每天过得都非常充实,真的是干货满满,学校就像汪洋大海,而我就像一块海绵,不停地汲取知识,希望我可以把理论知识都转化为实操能力,做一个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都很出众的老师。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在黄岛中心与大家并肩作战,在新校区做一名合格的以琳人!
@王友莉:专业的人还在努力更专业,我们怎么能停下脚步呢?
@于桂松: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只顾着往前走,就会像小猴子掰玉米,到最后手里什么都没有,这是万万不可的。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我需要学习反思,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李凯:这次培训中的视频分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学习了很多老师的课堂经验,拓展了自己的思路,打开了眼界,经常惊叹“这个课题还可以这样辅助”、“竟然还可以这样泛化”。
@崔毅泽:之前我上课时,大多时候是严肃且严厉的,虽然自己的初心是喜爱孩子,有些小朋友看到我严肃的样子,做课题的积极性不会太高。随着培训中看的录像越来越多,两位负责培训老师的分析和建议越来越多,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原先上课的状态,慢慢地我发现,孩子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效率是相当高的。
@姜文慧:这一阶段的培训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我们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改善,虽然学习的过程有点艰难,但也是收获最多的。
@薛健秀:我分享的题目是《社会故事》,为了能更好地了解社会故事,我翻阅了很多专业书籍,看了很多学习资料和视频,为了能为大家讲明白课题,我必须先要做足功课,这是最起码的尊重。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课题讲解的过程中,由于一个不严谨的例子激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大家逗趣我“以一敌百”,我不认为这是在出糗,反而很荣幸,因为大家都在很认真地听我的分享,在我有疑问的地方提出了意见帮我修正。
以下文字来自古雪老师: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从9月份开始的培训,对我而言不仅是从9月到12月这么简单,而是自己不断被打碎、不断重建然后继续被打碎、被重建的过程。
刚入职的时候,我是骄傲的,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大学期间在班级名次也还不错,每年都拿奖学金。一开始,我认为现在的工作对我而言简直是小菜一碟,可是随着更多的听课、上课,接触的孩子越来越多,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我的自信心不断被打击,我的自尊心又不允许自己认输,就这样一次次被打碎一次次把自己捡起来。在我慢慢地以为自己好像差不多可以胜任的时候,因为最近几个月上课自我感觉良好,甚至出现连续几次下课后家长都惊讶地说,感觉孩子和我配合得太好了。当时我感觉就像我对父母说的那样“我好像慢慢可以了”,但就在这个时候培训开始了,骄傲的我又被打碎了。
张老师和苏老师的言传身教向我灌输着职业操守的重要性。
培训每天发布的作业让我知道,原来我有这么多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补充,原来我所以为的差不多仅仅是错觉,理论知识真的很重要,它是老师们制定计划和方案的底气,理论知识并不是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教学的根基,要先学会看设计图再去砌房子,而不是只在意房子的外观是否好看,知道孩子在这个阶段需要什么比知道孩子不会什么更重要,而怎么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又如何在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后如何给予,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学习。
虽然我知道理论知识,理解理论知识,但是将知识讲出来、讲清楚并且让人听明白,是三件不同的事情,这三件事情一件比一件难。做PPT分享知识点这件事情我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担心,这些理论乍一眼看过去有好多都是在大学里学过、考过的,即使大学没有学习过,也从入职后大大小小的培训中听过或者在知识宝典里看过,更何况我还有厚厚的一摞专业书籍,但是当我真正站在电脑前面向老师们讲解我负责的课题时,一切和我以为的都不一样,捋顺好多遍的思路全乱了,精心准备的PPT,知识点完全没有讲出来,想一句说一句,逻辑完全不能连成一条线,那一刻我真的意识到,我可能还不够努力。
其他老师可以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幽默风趣,而我却好像开学第一天站在黑板前自我介绍的局促的小学生。他们比我想象的更认真,而我远没有我所以为的已经尽力了,把第一次课题分享作为一个基线,向其他老师学习,思考张老师和苏老师的建议,我慢慢地打磨自己的第二次课题分享。第一次课题分享起点太低 ,第二次课题分享我感觉比第一次好一些,但依然有很多的不足,其他老师也比第一次更加优秀,不存在要超过哪位老师,以琳的老师好像在热爱学习方面加满了能量,永远都有人比我努力比我厉害比我跑得快,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进步,不和任何人比只和以前的自己比,可以缓慢,但要长长久久地进步,“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理论知识很重要,实操也同样重要。两轮的视频分享,对于我而言,把自己的上课视频放在一群老师面前播放是一件比上公开课还要刺激的事情,公开课是别人看自己的操作,而视频分享是我和别人一起看自己,现在的我看曾经的我总是充满不足的,但好处是一些一直困扰我的课题和一些我没发现的不足,都得到了指出和调整,张老师和苏老师在指出我们优点的同时,也会指出我们的不足,告诉我们还可以有另一种更好的方法,让我发现自己不足的同时也开拓了自己的思维。
视频分享除了让我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也让我接触到了更多的孩子和不同的教学风格,这是一段很宝贵的经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集中密集的视频分享就好像每天都在上公开课,这种机会真的很难得,对我而言是一个极其难得学习的机会和进步的契机。
在张老师和苏老师的指导下,观看别人的视频时我越来越可以揣摩到视频中老师为孩子设计课题的用意,也能看到老师对问题行为处理的亮点,也能考虑到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这些变化不仅仅在看操作视频的培训时间,也在我自己上课的时候变化极其明显,我逐渐试着从第三者的角度审视我的课堂,在每个回合开始前后更加快速地根据孩子的反应的变化做出调整,在每节课结束时回顾课堂和自己对话,问自己孩子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回顾上课过程,自己分析哪里不足,哪里需要调整,哪里需要继续思考。
遇到困难时,我会思考是不是可以尝试张老师和苏老师在培训时向大家分享的经验。慢慢地在这四个月里,我感觉自己在教学方面越来越流畅,孩子也越来越配合——在9月份上课时,还会碰倒摄像机的孩子,12月份时他已经可以配合又专注地让我拍摄操作视频;9月份上课时,我还需要给自己打气的课程,现在我已经可以轻松地走进教室了。
总而言之,通过四个月的培训,我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和突破,我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也收获很多新的知识,做出了很多的调整,也发现了自己一些可以继续保持的闪光点。
四个月说长不长,在这段时间中,我的心态毫不夸张地说,就像在坐过山。开始前,我以为它就是结束了繁忙的暑假班后的一个培训,是结束了两个月的高压后稍稍轻松和充电的机会。培训开始后,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我慢慢地到看到其他老师的优秀和自己的不足,我有点失落。然后是失落后的自我调整期,之后我慢慢体会了培训对自己的效果,开始认识到这个培训对我的意义,也慢慢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从接受自己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好到发现自己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差,这四个月是我心态的重建期。
除了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我也摆正了自己的心态,我是骄傲的所以我肯定也是较真的,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孩子的特殊性让我觉得时间和老师真的很重要,我总是害怕因为自己的不够专业而耽误孩子,所以我每天给自己压力希望自己可以进步得快一点,也许别人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自己的知识储备就好像瓶子没有装满水一样,所以我焦虑。这份焦虑在这次培训的前半段更加明显,因为我每天都会发现自己新的不足以及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这种发现让我有挫败感。然而随着培训的进展,自己不断地充实,结合张老师和苏老师全面温和又精准的评价,我逐渐放平心态,我的“瓶子”没有装满可能永远都不会装满,因为我会不断更换更大的“瓶子”装更多的“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也就越多。”我肯定不是最好的,但我可以肯定自己是一直进步的。
通过这四个月的培训,还有一件让我觉得很开心的事情。因为我平时上课、下班又比较宅的原因,我熟悉的同事真的不算多,主要是和自己同期加入以琳的,这次我接触到了更多的老师,有入职以琳好多年的,也有一两年的,虽然算不上多熟悉,但是路上见面会微笑点头,也会一起讨论作业,当作业被夸奖了也会和大家分享,还会帮出错的人分析如何写会更好,就像回到了学生时代,大家不是同事而是同学,每天写作业,分享交流,单纯又美好。
以上是我这四个月的培训总结,一开始看见三千字的时候我觉得好多,感觉除了毕业论文再也没写过这么多字,但真正写起来才发现并没有那么多,比起字数这四个月的收获更多,这大概就是总结的意义,它让我回顾并记录,真的很有意义。很喜欢一句话“如果偶尔经历一些难熬的瞬间,就能稍微抓住些时光的痕迹”,希望自己带着这四个月的收获继续前进,将孤独、迷茫和痛苦当养分,痛苦结束后可以当经历去成长,去升华。同时也感谢所有人,尤其感谢张老师和苏老师,感谢他们已经在山顶了还帮后来人指路。
写在后面——苏晶(BCaBA):
我和古雪老师搭档接近两年了,还记得古老师入行前是以“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为奋斗目标的。通过这么久的接触,我真的被古老师的刻苦勤奋所折服:许许多多的自制教具、全面的教学书籍和资料、每节课提前认真地备课、课后详细记录孩子上课的情况……每一点的辛苦与努力都是对这份职业的发自内心的热爱。
在以琳,古雪老师是很多年轻老师的缩影,他们带着爱心、耐心、恒心加入这个行业,并且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加油!
老家长都懂!
干预不放松,
“网校”是最佳选择!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喜欢我们,就设置为星标吧
在订阅号列表一眼就能找到我们
就能及时收到我们的精彩推送了
(方法见下图)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以琳官网报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