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公号“静默溪水旁”,就可以关注了
微信号:zhaohewei
外面下雨了这两天,昨天淅淅沥沥下了一天,雨细细的,像银针一般,正赶上秋收,人们可以躺在家里听着雨睡个午觉,这是惬意的时光,我感谢神,使我们在忙碌之中可以有这样休息的美好时间。
我昨天晚上睡的很晚,听雨,因为这两天JL神学院的录取通知也下来了,一些同学也在微信上讨论了一下,所以也想着写一些东西,写一些关于上神学的东西吧,在写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需要去祷告一下,所以就暂停了一会。
我一直在想神学院是什么,上神学又是为了什么,每个人对它的定义都不一样,每个人去的动机也不一样。
我自己认为它应该是一群被呼召的人在那里学习谦卑,以便自己更好的回应神的呼召。
至于知识的积累,我不把它列为重中之重,相反,我把知识的积累列为其次。
南京已经不是第一次去了,也去的大概四五次了,以前是去那里办事,后来因着上神学的原因去,以前自己去玄武湖,后来在一位姐的带领下去夜游夫子庙,非常感恩,也参观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参观了丁光训前辈的故居。
我去的时候,天气还很好,南方,总有些潮湿,对于JL而言,校园还是挺安静的,一个幽静的环境对于学习知识的人而言是必要的,我去图书馆的时候,翻阅了一些民国时候的圣经,保存的还很好,我说不清楚当时的感受,现在想起来觉得沉重,我渴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接过这份从历史而来的使命。
这两天有考上的有没考上的,有为了考上而做出让我看不懂的牺牲的,有想为了达成父母的心愿继续考的,悲观者有,无所谓者也有,总之,情绪不一。
我和同学沟通的时候,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上神学,或者说为了考神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达成我们的愿望还是为了别人甚至亲人的愿望?还是为了逃避基层服侍的压力?让自己躲进小楼成一统?还是为了镀一层金?还是为了挣个面子?
抱有各种想法的人,总会在校园里相遇。
诚如信主的人总会抱着不同的想法在教会里相遇。
然而,基督总会用他的真理在时间的长河里来改变各人。
我不会对神学院做评价,因为我还没有在那里求学,就算求学了,也不会做评价,评价神学院,如同评价人一样,都是神不喜悦的,况且评价二字很难带来造就。
与关心神学院来说,我更在意的是在基层服侍的家人,对于现在的服侍者来说,我总感觉有力使不上,这种有力使不上其实是没有找到适合信徒的力,对于我是的,我总觉得我们缺少努力的心,更不要责怪信徒不努力。
神学生不应该有装模作样的敬虔,信徒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只去教堂。
与其说信徒脱离教会太深,不如说传道人脱离世界太深。
这话好像很矛盾,其实不矛盾,我们有时候劝信徒犹如隔岸观火,传道人能不能脱离世界呢?不能,我说的是学问方面,在神学院里,最害怕的就是一入神学,两耳不闻窗外事,失去了基本的人情味,反智主义占了上风,唯我为大,这很可悲。
一方面不谙世事,一方面脱离基层,所以害怕回到基层服侍,时间久了,又觉得讲道索然无味,所以当自己讲着冠冕堂皇的理论时,就不能怪信徒昏昏欲睡了。
说神学院怎么又讲服侍了呢?这是不是扯的有点远了,不远,神学院最终就是为了服侍,同时没有考上神学院的同工在家里的服侍也是在上神学,是基于乡村的身体力行的神学,这个神学院是需要耐得住寂寞,能够在孤独中喜乐,在贫穷中看到富足,在别人所不抱希望之处找到希望,在贫瘠中开垦,在空荡荡中挖掘。
耶稣基督在讲论福音的时候,或在船上或在山坡上,真理的信息一方面在传递,与此同时他又在和广大劳苦人民面对面,没有围墙,没有地位之分,没有头衔,没有所谓的镀金。
服侍之路,没有围墙。学习之路,也没有围墙。
我总是认为,基督徒是分别为圣的,传道人又是特别蒙呼召的,JL神学院处于市郊,我去的时候有些感触,至少在许多事情上是活泼的,礼堂很好,图书馆很好,操场很好,食堂很好,等我出门的时候,看到写着效法基督的石头,我觉得石头最好,没有效法基督这四个字,其他很好都没有意义了,不是吗?
所以,对于没有考上的我的同学,我只想说,天地之大,大有可为,在潮湿的农村,走在青草地上,走在秋风之下,还是打起精神,自己牧养自己吧,这是老师说的,学会自己牧养自己。
多读一些书,多思考一些东西,多写一些东西吧,认真写,多给自己一些安静的时间,持之以恒,即或做不出大事迹,自己也总不会堕落到泯然众人已!须知今日所作所写,爱我们的父神必事事知悉。
最后以我自己在很早之前抄写的几句劝勉与每一位服侍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