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苦难》第十章“苦难各异”中提到,我们会面对“不同种类的苦难,而对策也多种多样,不尽相同”,而且因着不同的性情,受苦之人在苦难中也会有不同的内心体验。
作者帮助我们区分了苦难和受苦,并且借助西蒙娜·薇依的文章勾勒出受苦这种内心体验的不同侧面,对我们了解自己以及正在受苦之人都很有帮助。
苦难之所以多种多样,不仅受外在因素影响,也和内在因素有关,即受苦的人有不同的性情。
西蒙娜·薇依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叫作《 神 的爱与受苦》,她在文中从不同侧面剖析了人在苦难中的经验,值得一读。
这位法国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把苦难引发的内在痛苦称作malheur。这是个法语单词,在英语中没有确切的同义词。它包含了一种悲观绝望感。最接近的英文单词可能是affliction(受苦)。
薇依写道,受苦“是将一个人的生命连根拔起,虽不至死亡,却也相差无几……是一种灵魂被恐惧彻底淹没的经验”。
薇依把苦难和受苦区分开来,前者与外部环境有关,后者是痛苦和悲伤的内在体验。薇依试着勾勒受苦这种内心体验的不同侧面。
按照薇依的观察,受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孤立。
有一道障碍立在我们和最亲密的朋友中间。造成孤立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你在受苦,忽然间发现,在你和那些没有类似经验的人之间有一道鸿沟。以前,你觉得大家处境相同,现在这感觉消失了……
几乎每个遭遇重大苦难的人都是如此。沉重的苦难把你变成另一个人,有些人曾经与你关系亲密,现在却十分陌生。
但也有可能,孤立是朋友们远离你造成的。为什么我们总要躲避陷入受苦的人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感到无能为力——我们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也可能是出于深深的恐惧,害怕陷入对方的痛苦,害怕被痛苦淹没,无法应对处理。
还有人好像约伯的朋友们,他们相信人之所以受苦,多半是罪有应得或是缺乏智慧。若果真如此,那我们可以确信,这样的事永远不会临到自己头上。可是看到有人受苦,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很想否认的事——不论何人,不论何时,都会遇到如此严峻的困境。
受苦的第二个特征可以称为内爆(implosion)。
[内爆是指由于过度关注自我而导致内心崩溃。——编者注]
当你身体承受剧痛时,你无可避免地会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你的头脑里所能想到的,除了疼痛和想办法消除疼痛,再没有其他任何人或任何事了。同样道理,内心的折磨让我们只关注自己,对周遭熟视无睹。
《指环王》中那枚具有统御地位的戒指,它所起到的作用正是放大自我。当山姆卫斯(Samwise)戴上那枚戒指时,“周围的一切不是变得黑暗,而是变得模糊;世界一片昏蒙,他孤身一人,如同一枚小小的黑色硬石”。
苦难也有同样效果;除了你和你的需要是真实具体的,其他一切考量不过是朦胧模糊、无足轻重的。
这种自我关注让你无法给予爱、接受爱,或是感受到爱。你周身麻木,只在乎自己的遭遇。你无法“走出自我”,想不到别人,不会去服侍别人或关爱别人,也从不觉得任何人关爱自己……
受苦的第三个特征是觉得自己注定失败、毫无盼望以及被定罪。
这种感觉很难定义,是一种当事人几乎没有意识到的羞耻感。“受苦使我们麻木、沮丧,因为灵魂仿佛被炽热的烙铁烙下深深的印记,轻蔑、厌恶,甚至产生自我憎恨、罪疚感和羞辱感,从逻辑上说,犯罪应该让人产生这种感觉,但实际上并没有产生。”
换句话说,做错事应该感到内疚,但我们很少会因此而产生愧疚之情。直到遭遇沉重的苦难,我们才觉得自己恐怕受到惩罚了,有必要省察并且承认生命中的过失。我们身上的过失并不难找。虽然受苦和过失并非直接相关,但我们会借此机会,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缺点和软弱。
在西方文化里,这种被定罪的感觉尤其难以摆脱,因为这种文化致力于强调,受苦的人是受害者,不需要负任何责任。
受苦的第四个常见的特征是愤怒。
由于原因和处境不同,愤怒的对象或多或少也有差别。我们可能对自己感到愤怒,对亏待我们或是辜负我们的人积怨甚深,或者只想对那一位发怒,也可能很笼统地对人生的不公平和无意义怀有怒气。
薇依提到,受苦还有一种极度的毒效,就是诱惑——同谋的诱惑。
苦难“一点一点地向灵魂注入惰性的毒剂,诱惑灵魂成为它的同谋”。我们成为痛苦的同谋,对我们的不适感到舒适,对我们的不满感到满足。“这种同谋阻挠当事人竭力改变命运,阻止他设法寻求解脱,有时甚至扼杀他对解脱的渴望……”你身处其中,它可以使你觉得自己很高尚,自怜可以像蜜糖,让人欲罢不能。
受苦也能成为借口,你会趁机去做平时不可能做的事,过一种放纵的生活。或者你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要为所犯的罪付上代价,而苦难正是解决之道。
作为……一个经历过苦难的人,我认为西蒙娜·薇依的分析十分深刻。她的解释让我们看到,这种受苦处境如此复杂,如此多变。前面提到的特征——孤立、内爆、麻木、愤怒、被定罪的羞耻感、拥抱苦难的诱惑——仿佛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元素。
可以说,任何受苦的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这些特征,既受外部环境影响,也和个人性情有关。不同个性、性别和文化背景的人,处理情感的方式截然不同。他们也秉持不同的价值观和追求。
举个例子,一位父亲可能很爱他的孩子,但他其实更在意事业发展。他的妻子可能对工作很投入,但心里觉得孩子们的表现才决定她的价值。所以一旦事业受挫,那位父亲恐怕会更崩溃,更绝望;但如果孩子受了重伤,那位母亲则可能更忧心忡忡。困境相同,反应不同,因为内心各有归属。
所以,每个案例都会表现出薇依所说的这些特征。它们的比例不同,以截然不同的方式互相纠缠,极其复杂。
[本文作者提摩太·凯勒,摘编自《走过苦难》,标题另拟。]
提摩太·凯勒新书《走过苦难》
已经到货啦!
扫码添加客服 ↓ 防失联
↙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