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3 11 月, 2024
spot_img

肢体间该如何突破表面化的关系?

作者:李慕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教会里的关系,你最先想到的会是什么?

或许你会用圣经里的词语——肢体、被拣选的族类、天国的子民;

或许你会用神学词汇——圣约的团契;

或许你会觉得是家人、朋友。


从理论上来讲,这些词语所表达的都正确,但是实际上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俱乐部?社交场所?爱好者联盟?婚介所…我曾听过最难忘的一个词——公交车。

教会就像一辆公交车,车里挤满了人,但是彼此之间都很陌生,没有招呼,没有问候,没有交流,只有司机用电子合成的声音播放着报站和提醒,每个站点都有人上车、下车,但车里的人都不知道上车的人从哪里来,下车的人要到哪里去。

 

我们大多数人的谈话限于世俗范畴,也相当自我保护。我们花很多时间谈一切与切身没有关系的事,如天气、政治、运动、娱乐等。这种谈话本身没有错,却让我们隐藏真实的自己。一个人可能对他的婚姻极为心烦,然而当别人问他好吗?他会很快回答说:“我很好,你呢?”问的人并不真正想知道,答的人也不是真正想说。

我们会和他人大谈很多话题,一旦话题涉及到自身情况我们就变成哑巴。我们倾向于和他人维持普通朋友的关系,觉得了解他人的一些情况——名字、工作、年龄——就够了,如果能够知道他人身上所发生的某些事情那就十分了不起了。我们并不关心他人的原生家庭,不想知道他们的信仰实情,不想知道他们的挣扎,不想了解他们的婚姻实际,不想清楚他人独处时的状态,不想了解他们镇定的外表下藏着怎样的心。

 

保罗区普认为关系表面化的原因有四个:一是自我保护,在意自己的公众名声,担心让他人了解我们生命的实际后,我们外在的形象就坍塌了;

二是我们接受了谎言,认为自己的挣扎是独特的,他人不可能了解;

三是因为罪的缘故,我们都是瞎眼的,往往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觉得自己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也就没必要和人分享自己的秘密;

四是没有人真诚的询问我们的实情,所以就不会向人敞开自己的内心。


保罗区普的观察很是独到,我们可以针对这四大原因,回到圣经去学习如何突破这种表面化的关系。

 

保罗告诉提摩太,在末世的日子,人要专顾自己(提后3:2),在一连串的提醒之后,保罗接着说:“但你已经服从了我的教训、品行、志向、信心、宽容、爱心、忍耐,以及我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苦难。我所忍受是何等的逼迫!但从这一切苦难中,主都把我救出来了。”(提后3:10-11)


保罗这里的话语,实际上是告诉每一位真信徒该如何面对末后专顾自己的时代。此处所列的词语大致可以分为三组:一是信徒自身要具备的生命,即教训、品性、志向、信心。我们要“把所学习的、所确信的,存在心里”(提后3:14),要顺从所听见的教训,让这些教训塑造自己的品性,并且立下志向,不效法这个世界,乃是心意更新寻求神的旨意(罗12:2)。我们不能被外在的环境迷惑,被这世界弄得晕头转向,乃要持守信心,将道行出来(雅1:22)。

 

第二组是宽容、爱心、忍耐,这是信徒与他人接触时所要持有的品格。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处在各种关系中,但在这只求肤浅关系的时代里,每个人也无可避免的受到伤害,特别是用真心去与人相交的时候,往往会伤痕累累。


但是,基督徒应该要宽容别人,宽容是自身生命成熟的表现,也是对处于时代环境和罪中之人的怜悯。

单单宽容是不够的,我们要用爱心去温暖那些已经冷漠和封闭的心,在专顾自己的时代,更需要基督徒的爱心。有时候我们的付出不一定马上可以看到效果,你去主动爱人,不一定得到别人热情的拥抱,此时就需要我们忍耐。忍耐意味着我们将主权交到上帝手中,我们等候上帝亲自做奇妙的拯救工作。


第三组是逼迫和困难。“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1:5)基督徒往往是逆潮流而行,尽管所行的是美善之事,但因为与众人所喜欢的潮流、传统不一,或多或少会遭遇逼迫。保罗明确告诉提摩太,在这样的时代里,“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此时信徒需要的是忍耐,并且仰望基督的救赎(提后3:11),“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13)

 

有了以上的认识和装备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保罗区普提出的四个原因找出具体的突破方法:

第一,我们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这实质上是对自我的敬拜。我们希望在外人面前建立美好的形象,是因为我们想要从人身上得到认同和赞扬,久而久之我们会觉得自己已经够好而爱上自己,殊不知在人的赞美声中,咬死希律的虫子正在靠近(参徒12:20-23)。


在公众场合保持适当的形象是应该的,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但是一旦被这种外在形象给辖制,导致了各种虚假、做作,那就变成了新时代的法利赛人,只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太23:25)。我们需要回转,将自己放下,在基督的真理里反视自己内里的污秽,承认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污秽不堪,无善可陈,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赛64:6)。我们不应该追求自己的形象,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罗13:14)。

 

第二,我们认为自己是独特的,他人不可能了解我们。这个想法每个人都会有,特别是处在患难中,我们都会觉得孤独,认为全世界只有自己遭受这样的苦楚,所以我们不愿意和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挣扎和苦楚。

但是,我们一旦将这种苦楚向人倾诉,往往会发现原来很多人和我们是一样的,我们所经历的别人也在经历,我们感受的苦楚别人也曾经拥有。


保罗在提到信徒的叹息时特意提到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参罗8:18-25),这是因为保罗希望我们知道不是只有自己被罪辖制,不单单自己有叹息。保罗要我们在叹息时把眼光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四围的受造物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受苦孤独感”和“无人了解我”的自艾自怜中走出来。


这点也提醒我们,在教会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表现的很属灵,每个人都给人以圣人的感觉,每个人都给人毫无苦楚的印象,那教会离“公交车”真的不远了。要突破这点,牧者在与信徒接触时应该让大家知道牧者在成圣过程中也有很多挣扎,牧者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难处,牧者也会遇到独自难以担当的困难,牧者要让信徒知道他们的难处、挣扎牧者都懂。作为信徒,与肢体相交时也要坦诚自己的内心,不但分享自己的喜悦也要分享自己的忧愁,因为“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7:12)

 

第三,我们因为罪的蒙蔽往往看不见自己的问题,自我感觉良好。这种情况挺常见,初信的人和生命成熟的人都会遇到。为了克服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在真理上有更深的认识,使我们可以更多的知道哪些情况不正常,然后努力追求改进;

其次要竭力追求亲近神,让圣灵来光照我们,圣灵的工作之一就是“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

最后,我们需要肢体间相互提醒。大卫在与拔示巴犯罪后,非但没有认罪,反而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杀了乌利亚,直到拿单责备他之后,大卫才知道悔改(参撒下11-12章)。人有时候犯罪了会去找借口加以掩盖,此时身边如果有人提醒,我们就容易及时回转。


教会中的关系不是表现在一起吃喝玩乐上,而是表现在走天路的过程中大家彼此扶持,为了肢体灵魂的益处相互守望。

 

第四,没有人真诚的询问他人的情况,这在快节奏的时代里非常常见。我们都太忙,以至于没空去与肢体深入的交谈;我们事务缠身,以至于彼此间的关心仅限于口头的问候。


巴克斯特在谈到探访的时候告诫牧者们,不要让被探访的人觉得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也不要让人觉得你对他的探访只是顺带性的工作,要花时间与他们相处,询问他们的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


人都是有感觉的,他人可以从我们的语气、神态中轻易的知道我们是否真诚以待,是否真正关心他们,是否愿意为他们牺牲时间、精力。


为要突破肤浅的关系,我们应当将别人看为宝贵,在询问他人状况时要带着充分的真诚;在关心他人时一定要关心到他们的内心;在个人牧养时,一定要让他人感受到他就是这一次谈话的中心,他会有足够的时间向牧者述说自己的真实情况,他可以卸下一切的重担在牧者前面倾心吐意。同时,我们要让别人感受到安全感,使他人在与你谈心时不必担心秘密会被泄露,不必担心会被人嘲笑、抛弃。

 

总之,教会要建立真正灵里相交的团契,就一定要落实基督的道成肉身精神。我们愿意为了他人而作出牺牲,愿意进入他人的苦难当中,愿意与他人共同前进,愿意与他人共同担当重担,愿意为了荣耀神而自己卑微。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支持拿细耳      祝福更多人

肢体间该如何突破表面化的关系?

小编声明:

1.拿细耳拒绝心灵鸡汤,旨在提供有营养的属灵干粮。

2.请为拿细耳祷告,多谢大家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愿主赐福每位读者。

3.拿细耳不愿开通赞赏功能,为了保持平台清洁也谢绝一切广告植入。

4.拿细耳以原创为主,希望有感动的肢体奉献稿费,鼓励创作。 (长按二维码,点识别二维码后即可输入金额转账)

所属主题
拿细耳
拿细耳
让真光驱散黑暗,让信仰点亮生活~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