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不可忽略的小事

 作者:张嵚


   一、常被忽略的使命

 

9月3日的主日崇拜,吴长老讲道,主题是常被忽略的使命,经文是篇96篇。吴长老说我们忽略了一个很大的使命:就是要在全地传扬神的福音,要在万民中宣教,好让神的名在全地得到尊崇,神的荣耀在万民中彰显,万邦万民都要敬拜神。
 

神拣选我们不只是让我们享受恩典,更是让我们向这个世界宣教,宣扬神的名。正如神拣选亚伯拉罕,并且赐福给亚伯拉罕,让他成为大国,目的是为了让地上的万族因着亚伯拉罕而蒙福。
  

神赐福给教会,不是让教会偏居一隅独自享受神的恩典,不是让教会成为属灵养老院,也不是让教会的会友在一起团契相交,不顾教会外的失丧灵魂,而是让教会领受使命,走出去参与宣教。然而让人痛惜的是,这个使命常被我们忽略。
  

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吴长老的讲章。接下来说说我对这堂讲道的回应,我认为我们除了常常忽略宣教这一重要的使命,也时常忽略与宣教有关的一些小事。

 

   二、我的回应

 

确实,我相信不只是本教会,国内其他一些教会也忽略了这一从神而来的神圣使命。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因着神的恩典及圣灵的感动,本教会正逐渐推动和开展宣教事工,且有不错的效果。
  

说到宣教,约翰·派博在《愿万国都快乐欢呼》一书中说,宣教不是教会的最终目标,敬拜才是其最终的目标,因为人不敬拜神,所以需要宣教。宣教的目的是让未曾听闻福音的人和不信主的人来认识神、跟从神、敬拜神。

 

敬拜是目的,宣教是手段,是执行神的心意,顺服从神而来的使命差派。神差派他的门徒去宣教,神自己也是一位宣教的神。
 

 在拉丁文中有一个字叫Missio Dei,其中Missio就是Mission,使命、宣教的意思;Dei就是神的意思。Missio Dei的意思就是神的宣教(The Mission of God),神就是一位宣教的神(注1)。其实全知全能的神并不需要人帮助,他自己就能完成宣教事工,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但是神主动邀请人参与他的大使命,让人有份于这项荣耀的服侍,对于人来说这也是恩典。
   

 由此可见,宣教是一项伟大且神圣的使命,充满神圣和荣耀。我们忽略了宣教这么重要且荣耀的使命,非常可惜。

 

三、不可忽略的小事


由于本人神学知识装备有限,不便进一步阐述宣教这一伟大使命的神学内涵,说不了宣教神学,就来谈谈和宣教有关的小事,也是不可忽略的小事。(为了教会安全,以下内容省略具体信息)
   


前段时间,我认识的一位物业工作人员对我说:“你们教会有些开车的人素质不是很好,星期日上午,广场停车位满了之后就不能停车了,但是有些人硬要把车子往广场开,物业保安不让他们开进来,他们就把车子堵在广场出入口,而且出言不逊,甚至说一些凶狠严厉的话,比如你不让我进,我就把车子堵在门口。他们的一些做法让我们物业保安很为难,不止一两次了。”

 

听到这里我很诧异,竟然有这等事,为了确认是不是我们教会的人所为,我追问了一句。

 

工作人员的脸色有一丝愤懑,显然被不听劝阻的车主给气得够呛。他非常肯定地说:“就是你们楼上教会的人,大都是40来岁的样子,不只是一两个车主,他们自称是楼上教会的,不听劝阻,硬要把车子往广场开,保安不准,他们便说些很难听的话,车上还坐着他们的家人呢!”

 

接着他又疑惑地问我:“你们基督徒不是善良谦和,乐于助人的吗?他们怎么这样没有素质。”

 

我向他解释了一下,就没有继续追问细节。我想,基督徒在停车这样的小事上没有好的见证,不尊重甚至冒犯不信主的人,确实不应该,这也会给教会的宣教(尤其是本地福音事工)带来负面影响,成为传福音的阻碍。

 

莱特博士在《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The Mission of God’s  People)这本书中说到,当代基督徒有个缺点,就是没有耐心花时间仔细研究福音在圣经中出现的完整内容。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华人福音派信徒的缺点,我们不认识全备的福音,以至于不能向别人传讲圣经所启示的全备福音,我们的生活出现诸多问题,没有过与蒙恩相称的生活,不能在世人面见证基督,也就不能很好地参与宣教。

 

正如前面说的不听保安劝阻的几位车主,他们没有认识全备的福音,没有活出真理的样式,在停车这样的小事上没有好的见证,也会给宣教带来拦阻。与之相反的是,我以前在书上看到另一个见证,有个家庭教会在小区里聚会,教会在这个小区有着非常好的声誉,小区居民对教会很友善,每逢周日聚会时,小区居民主动让出停车位给来参加主日崇拜的基督徒停车,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这个教会在社区宣教方面有着很好的果效。

 

我们履行使命的大小,取决于我们理解的福音有多大。基督徒知道全备的福音并且活出圣经所教导的新生命样式,成为世上的光和盐是非常必需的,基督徒美好的见证很可能会使宣教事半功倍,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小善行(不是律法主义心态)都会给宣教事工带来积极影响。

 

  四、早期教会时期基督徒的美好见证

 

我们来看看早期教会时期基督徒们的见证。社会学家罗德尼·斯塔克(Rodney Stark)在《基督教的兴起》(The Rise of Christianity)一书中(注2),为我们描述了在罗马帝国的社会中,当第二场瘟疫的肆虐达到顶峰时,基督徒和异教徒之间的差异,他引述了亚历山大(Alexandria)主教迪奥尼修斯(Dionysius)于公元260年复活节所写的一封信中的内容:

 

我们的基督徒弟兄之中,绝大多数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心和无比的忠诚,他们从来没有只为自己打算,而是时刻想着别人。他们毫不考虑危险,担当下了照顾病人的任务,尽力满足病人的一切需要,并且还为之宣讲基督的救恩。他们与他们所照顾的人一道,满怀平安与喜乐地告别了地上的生命,因为他们从别人那里染上了瘟疫。他们担当了他们邻舍的疾病,快乐地接受了邻舍的苦痛。很多弟兄在照顾、医治别人的过程中,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他人的康复。我们最好的几位弟兄就是这样离开了我们。他们中间有长老,有执事,还有广受赞誉的平信徒。所以,这种形式的死亡,是出于极大的敬虔和极大的信心,从任何方面看都与殉教相当。


异教徒的表现与基督徒完全相反。瘟疫刚一传开,他们就把被传染上的人一脚踢出去,哪怕是至亲的家人,他们也是弃之不顾;在家人还没有死去的时候,就往路边一扔。那些无人掩埋的尸体,在他们的眼里像肮脏的泥土一般。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远离这一迅速传播的致命瘟疫,以使自己不被传染,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做,还是无法摆脱瘟疫的魔影。

  

斯塔克还记载了异教徒们对基督徒的反应:一个世纪以后,罗马皇帝朱里安(Julian)带领异教徒发起了一场慈善运动,其目的就是要盖过基督徒的慈善工作。公元362年,朱里安给加拉太的异教大祭司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抱怨说,异教徒实在需要在美德这方面赶上基督徒,因为近来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原因就是基督徒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即使这种高尚是做作的”,而且“对待陌生人也有仁爱之心,连逝者的坟墓也帮助看管”。他还写道:“我发现,当我们的祭司忽略了救济穷人的时候,那些不敬神祗的加利利人却看在眼里,然后就去全力照顾他们。”他还继续写道:“那些不敬神祗的加利利人不仅照顾他们自己的穷人,即使是我们的穷人,他们也一概帮扶。不过大家也都看到了,穷人从我们这里确实得不到足够的援助。”(注3)

 

透过这个真实的见证,不难看出早期教会的基督徒们勇敢地服侍感染瘟疫的病人,热切地向病人宣讲基督的救恩,乐意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他人的康复,慷慨地救济穷人等“好撒玛利亚人”式的善行在普遍缺乏社会服务的罗马帝国之内,几乎创造了一个小型的福利国家。基督徒透过这些肉眼可见的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服侍罗马人民,就是在宣教。我相信他们如此行绝不是出于做作(谁敢拿自己的生命来做作),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名声,而是他们所跟从的那一位主曾经教训他们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太25:34-36),而且还说“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不仅是这位主吩咐祂的跟随者要服事别人,更重要的是,这位主对跟随祂的人的服事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承担他们的罪责。


在此,我不是有意将早期教会时期的基督徒和我们教会的一些车主相比较。我只是表明在参与宣教这个伟大的使命过程中,我们不要忽略了一些小的事情,比如关爱邻舍,救济身边的穷苦人,为教会所在的城市代祷,给陌生人一个微笑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宣教的一部分,这些小事虽然不像使徒旅行布道带领成千上万人信主,并在欧洲各地建立众多教会那样轰轰烈烈,也不像近代时期西方宣教士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向中国人传福音,甚至不惜生命前仆后继那样伟大崇高,但是也会间接地推动宣教,润物细无声,无形中促进宣教使命的完成。

 

如果熟知教会历史你就会知道,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合法地位。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从中可以看出基督教在当时罗马帝国的影响力是何等的大,要知道之前的300年间基督教一直被罗马政府、犹太教以及其他宗教群体逼迫,境遇卑微悲惨,正如希伯来书11章所说的,基督徒被逼迫,流离失所漂泊不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虽然我们强调政教分离(或者政教分立),但是从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这一历史事实可以看到当时基督徒的宣教有着非常好的果效。我相信这么好的果效与众多普通的信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上的美好见证有着很大的关联,正如上文所说的那些早期教会的基督徒,他们顺服耶稣的教导,在外邦群体中活出耶稣的教导,为耶稣基督做见证,以实际行动参与宣教,他们关爱邻舍,救济穷苦人,为了救治感染瘟疫的病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等等小小的善行在促成良好的宣教果效一事上功不可没。

 

五、被掳的以色列民给我的提醒

 

不只是新约时代的基督徒藉着日常生活的小事来参与宣教,旧约中的先知也教导神的子民要在生活中为信仰做见证,这样做不只是表明神子民的身份,而且也是在宣教。
 

耶利米书29章1-14节,耶利米写信给被掳到巴比伦的以色列民,劝他们在被掳之地安居乐业,并且要为巴比伦城这个外邦人的城市求平安,为城市中的外邦人求福祉,耐心等候70年,直到神的拯救的日子到来。平安(shalom)在这里的意思不只是外在的和平或者内在的安宁,在希伯来语中它表示一种“完满”的状态。也就是说,耶利米要被掳之民寻求的,是使他们所在的城市在经济上、文化上、属灵上以及社会和人心的各个层面都达致繁荣。并且告诉他们,当这座城“平安”(shalom)时,他们也会得到“平安”(注4)。

 神藉着巴比伦的军队将部分以色列民差派到巴比伦城,让他们在巴比伦城安居乐业,也为着巴比伦城市求平安,为巴比伦城的外邦人求福祉,这就是在宣教,而且不是短期的宣教,神让以色列民在巴比伦生活70年,这是长期宣教。

 

今天的我们也是如此,我们处于基督升天与基督再来之间的中间状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仿佛远离家乡的流民,我们寄居在这个世界,我们如同被掳到巴比伦的以色列民,生活在外邦人中间,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则是完全敌对的环境,我们的信仰无时不刻地都在被挑战。  我们今天也面对一个试探:就是认为我们不需要关心地上之城(巴比伦城)的命运,而一心只想着尽早地去到天上的城。如果说我们在去之前有什么可做的,就是顺服耶稣基督颁布的大使命尽量地邀请更多人可以跟我们一起去,我们在参与宣教的过程中小心翼翼地不让自己被他们同化。从根本上说,这仍然只是在利用地上的城,用它来达到我们自己的目的,可能打心眼里我们对它完全是厌恶至极的。

 

先知耶利米给被掳到巴比伦城的以色列民的那封信给我们一点提醒,也是给我们应对这个试探的一剂药方:今天活在世上的我们如同在巴比伦的以色列民,我们要在这个世界安居乐业,顺服圣经的教导过与蒙恩相称的生活,也要为这个世界带来和平和祝福,关心世上的外邦人,为他们祈求平安和福祉,我们这样行就是在宣教;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勇敢地活出自身的信仰,并且我们所做的不仅是为着基督徒的益处,也是为着整个社会的繁荣、公义、和平,世人就会看到我们信仰的价值与意义,我们也会给地上的城市带来平安;我们不只是给他们带来耶稣基督的救恩,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孤儿寡妇等弱势群体,在小事上关心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在服侍他们的过程中不沾染世俗,守住自己属天的尊贵身份,邀请他们共同盼望耶稣基督的再来。

 

六、小事很重要

 

 如果把宣教看成一个建筑工程,那么耶稣颁布的大使命(太28:18-20)就是这个工程的蓝图和施工方案。我们在参与大使命,建造宣教这座高塔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早期教会时期的使徒和历代伟大的宣教士这样的高级工程师,也需要众多平凡的基督徒在小事上忠心做工。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参与建造宣教这座高塔,不能忽视点滴小事的积累,再微小的服侍也是这座高塔不可或缺的只砖片瓦。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万丈高塔固然雄伟,然而我们参与建造宣教这座高塔,也不能忽视工程的质量,工程的每个细节都很重要。我们的工程不是草木禾秸,而是金银宝石,我们的建筑材料不可以偷工减料,这就要求每个基督徒在日常生活小事上做光做盐,效法基督。基督徒的每一小步都应该是佳美的脚踪,散发基督馨香之气。

   

我们也当知道,我们参与大使命,建造宣教这座高塔为的是宣扬基督,让基督的名在全地彰显。神已经将宣教这个建筑工程的根基立好,这个唯一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我们在基督根基上建造宣教工程的过程中不可忽视任何小的事情。在罗马帝国的瘟疫中舍命服侍的圣徒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没有说什么高言大智,没有高呼宣教口号,而是默默地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服侍身边的人;被掳到巴比伦城中的以色列民是我们的提醒,我们如今也是寄居在世上,活在外邦人群体中,我们在世上要做光做盐,也要为世上的人求平安和福祉,向他们传福音,照顾孤儿寡妇等弱势群体,在小事上服侍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在服侍他们的过程中守住自己属天的圣洁尊贵身份;不听保安指挥的车主们是我们的借鉴,我们如果在小事上没有活出基督徒新生命的样式,没有过与蒙恩相称的生活,那么我们不好的言行就会成为向外邦人传福音的阻碍,也会给普世教会的宣教带来亏损。

 

 一生在印度服侍穷苦群体的德蕾莎修女说:“我们当中极少数人能做伟大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崇高的爱去做平凡的事。不是每个人都是做大事的人,但我们可以把小事做得有大爱。”同样,不是每个基督徒都蒙召成为宣教士,不是每个基督徒都被差派到异国他乡去宣教,不是每个基督徒都被蒙召做轰轰烈烈的宣教大事,像历史上伟大的宣教士那样开荒植堂,所到之处福音兴旺,但是每个基督徒都是被呼召为主基督做见证,每个基督徒都会做与宣教有关的事情,不管大事还是小事,我们都要忠心去做。宣教是一个很大的使命托付,要我们尽心竭力完成;宣教也遍布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上,我们不可忽略这些小事,而是要忠心尽责去做,甚至给别人一杯水喝的这样小事也是得神称赞的。

 

耶稣在福音书中教导我们,在小事上要忠心,做一个忠心良善的仆人。早期教会时期的基督徒也是如此行的,他们顺服耶稣的教导,当恐怖的瘟疫在罗马帝国肆虐时,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服侍感染瘟疫的病人,热切地向病人宣讲基督的救恩,乐意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他人的康复,慷慨地救济穷人等等,这些在当时罗马人看来很卑贱的小事却在无形中给罗马社会带来恩典,基督徒们仆人般的服侍影响了罗马社会,促使基督教在罗马传扬,许多罗马人因此归信耶稣基督,神的名在罗马全地得到彰显。

   

最后以斯塔克在《基督教的兴起》这本书中的一段话做结束。斯塔克在分析了安提阿这个城市中基督徒的影响之后(注5),评论说:基督教为希腊─罗马城市制定了新的规范,提供了新型的社会关系模式,能够解决城市很紧迫的问题。充满无家可归者、穷困潦倒者的城市有福了,因为基督教带来了仁慈与希望。充满外来者和陌生者的城市有福了,因为基督教带来了归属感。充满孤儿寡妇的城市有福了,因为基督教是他们的家。暴力种族冲突肆虐的城市有福了,因为基督教带来了社会稳定的基石。瘟疫、火灾、地震横行的城市有福了,因为基督教带来了有效的服侍看顾。

 

参考资料:

注1:莱特(Christopher J.H.Wright).《宣教中的上帝》(The Mission of God),2011:XIII-XIV;或者庄祖鲲,《宣教神学》视频讲座,第一课

注2:罗德尼· 斯塔克(Rodney Stark)《基督教的兴起》(The Rise of Christianity),2005:100-101

注3:罗德尼· 斯塔克(Rodney Stark)《基督教的兴起》(The Rise of Christianity),2005:102-103

注4:《建造新城》讲稿,作者不详

注5:罗德尼· 斯塔克(Rodney Stark)《基督教的兴起》(The Rise of Christianity),2005:193-194 & 《建造新城》讲稿,作者不详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支持拿细耳      祝福更多人

不可忽略的小事

小编声明:

1.拿细耳拒绝心灵鸡汤,旨在提供有营养的属灵干粮。

2.请为拿细耳祷告,多谢大家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愿主赐福每位读者。

3.拿细耳不愿开通赞赏功能,为了保持平台清洁也谢绝一切广告植入。

4.拿细耳以原创为主,希望有感动的肢体奉献稿费,鼓励创作。 (长按二维码,点识别二维码后即可输入金额转账)

所属主题
拿细耳
拿细耳
让真光驱散黑暗,让信仰点亮生活~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