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自闭症、婚姻
暖星四阶:生活品质
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自闭症人士,真的会对他人有“爱情”吗?
最近,看了一部以大龄自闭症人士为主角的纪录片《经途》,记录了主人公——被人称为“钢琴王子”的秋实,和他“无疾而终”的爱情。
十年前的那段恋情,给了旁人“他能成家”的希望,但随着女孩的离开,这个希望也被狠狠掐灭了……
不过,事情似乎并没有结束……
1.
有特长,有工作,成为老师助理
他是圈中“佼佼者”
1987年出生的吴秋实是四川成都人。
7岁确诊自闭症,伴有轻微智力障碍,能够自理,但社交障碍很严重。
如今35岁,可以说是中国大陆最早一批确诊自闭症的人。
作为自闭症人士,他拥有相对“完美”的人生——有特长,有工作,还成为了一个老师助理。
2021年“豆苗计划”拍摄的纪录片《经途》
2岁多,秋实就显示出唱歌方面的天赋,四五岁时还得过少儿比赛的奖。
但除了唱歌以外,幼儿园的老师说他在其他方面“像个木头”,妈妈邱娅送他去声乐班,他也听不进去,在座位上不停地爬上爬下。
对于数字,他很敏感,幼儿园时就能做小学一二年级程度的数学题。但“1+1”他能算,“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有几个苹果”,他就不知道了。
秋实的父母都是那个年代名副其实的高材生,妈妈毕业于成都中医院,爸爸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
对于秋实的未来,父母报以了深切期待,夫妻俩都不愿相信老师说的“孩子有问题”。
幼儿园老师让妈妈邱娅和丈夫做好“心理准备”:“秋实将来上学会非常困难。”
秋实7岁时,父母把他送去了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做检查,确诊“儿童自闭症”。
幼年时期的秋实 来源:豆苗计划 纪录片
上小学没几天,老师把妈妈邱娅叫到学校,说秋实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老师在上课,他在讲台下乱跑,也不完成作业。有时用课桌来开他喜欢的小火车。两三个月,还不会写爸爸妈妈的名字。
“你们也太惯孩子了。”老师说。
邱娅没有说出孩子确诊自闭症的实情,怕老师不让儿子上学了。
看到他被同学欺负,妈妈帮他转学,但转学之后,在班级中的适应程度也没有好多少,秋实又再回到原来学校。
融合路上的“差强人意”,并没有影响秋实个人天赋之花的开放。
确诊后第二年,钢琴出现在秋实的生命里。
因为和丈夫两人要上班,妈妈邱娅为秋实请了一个川音的女大学生教他学电子琴。那个女生说:
“秋实的指法很好,不学琴可惜了!”
她强烈建议秋实学钢琴。邱娅咬牙为他买了一台7000多元的钢琴,经过不断的练习,4年后,秋实通过了钢琴业余9级考试,钢琴家朗朗成为了他的偶像。
中学开始,秋实在邱娅的陪同下去各地参加比赛。各种荣誉和奖项纷至沓来——
2003年,吴秋实获得全国首届少年儿童艺术节珠江钢琴比赛第二名。
2004年1月,以“普通孩子”身份参加全国少年儿童艺术节珠江钢琴比赛,获得全国总决赛B组第二名;
2005年8月,中日韩国际钢琴大赛和平大奖;
2007年,参加全国首届“挑战命运”特殊艺术大赛,获乐器组一等奖;
……
有一位评委说他:“他弹得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
2007年5月22日,吴秋实钢琴演奏会在西南民族大学琴韵楼举行,其后,西南民族大学的领导,破例让他作为进修生到钢琴专业学习。
长大后边弹边深情演唱的秋实
2008年,在新加坡参加“中新国际音乐大赛”载誉归来。
之后,他开始在成都的几家咖啡厅做钢琴师,每年有一两万收入。
他身兼数职,比爸爸妈妈还忙:
做成都锦江残联心爱星儿童能力训练中心的的老师,与另一位老师一起给自闭症孩子们上音乐课,受聘担任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特教助理,当义工给合唱团当伴奏,到处演出……
从自闭症人士,到成为自闭症人士的老师,他的故事激励人心。
2.
受到爱慕,谈过“恋爱”
但一年以后,那个女孩什么都没说
在一个早晨离开了
除了音乐,吴秋实还喜欢”转的东西“,像风扇,车轮,特别喜欢火车。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火车司机”。
金雁湖公园,是秋实每个月都要去的地方。铁路桥上每天都有十几列火车经过。他从小就喜欢看那些火车从巨大的铁路桥上一往无前地轰然驶过。
家中,多的是火车书籍,火车模型。旅游时喜欢坐火车。
秋实展示最喜欢的火车模型
小时候,父母带他出去玩,邱娅说:“玩着玩着,突然发现他不见了。结果他就是在河边上,远远地看见有铁路桥,有火车过来,然后就发现他在那下面看火车。”
“我们也搞不清楚,他为什么会对火车这么感兴趣。他只要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面,他就会很舒服,有一种安全感。”
沉浸于自己世界的他也像火车那样心无旁骛,不管不顾地前进着。
他忘我的样子也在无意中吸引着别人。
在咖啡馆弹琴工作的期间,沉浸在钢琴世界中的他成为了旁人眼中的“钢琴王子”,有一些女孩看到如此有魅力的他,给他递小纸条,“想和他交个朋友。”
在纪录片《经途》中,吴秋实自知当时那些女孩对他的好感:
“她们当时爱上我了。”
可下一句,他说:
“爱是什么意思?”
吴秋实的事迹被频繁报道,媒体甚至称他为一个“奇迹”,频繁上电视。
许多咖啡厅弹琴的镜头也被报道,传到了许多观众眼中,也映入了一个女孩的心扉里,邱娅妈妈接到了她的电话,说想认识秋实。
邱娅觉得那个女孩很单纯。她不知两人未来会怎样,姑且同意让两个人试试。
妈妈邱娅见证了两人的“爱情”。
“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在一起,虽然他们沟通有障碍,他的情商也达不到,但是他们能够彼此有很单纯的那种喜欢。”
“那种你喜欢我,我喜欢你。”
但是在一年后的一天早上,女孩不见了,她把秋实的工资卡放在了玄关处,给邱娅发了短信:“我走了。”
这是邱娅完全没有想到的。
她原来以为他俩会结婚。
妈妈邱娅回忆那天女孩离开的那天早上
那个女孩离开后,周围的人害怕有刻板习惯的秋实会受不了。于是邱娅骗他,那个女孩“出差去了”,想先把他稳住。
演出回来的秋实知道女孩和他分手的消息已经是两个月后。
大家以为秋实会崩溃,结果并没有。
当时他显得不以为然,小孩子赌气般地说:“好,分手就分手,我也不会为你流泪。”
“失恋”的反而是妈妈。
秋实妈妈回忆,当时女孩说分手时,她比秋实还难过,好像是她在谈恋爱,差点抑郁,走不出来。
那个女孩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妈妈解释是秋实的爱情情商不够。
有观众看了秋实的“爱情故事”,质疑团队,认为都是团队在替他发声,秋实在自己的爱情故事中“失语”了:
“我听到了妈妈说的,团队想表达的,秋实想表达的只有一句话。这时我有一种很冒犯的感觉。好像是‘你在谈论我的爱情,但我又什么都没有说。’”
导演对这一尖锐问题,回答:
“这个片子我们没有介入主观的内容,我们问到了什么内容,拿出来的就是什么内容。秋实好像没有对自己的爱情表达看法,但这个就是他最核心的问题。”
“这就是自闭症人士为什么谈恋爱这么难的核心原因。因为他在爱情当中互相给予、表达自己的那个部分,有一点困难。”
秋实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差,能给别人即时反馈,不是不让他表达“爱情观”,而是他没法表达。
恋爱时,他的生理年龄二十几岁,但心理年龄只有十几岁。
当爱情出现时,他也没办法意识到,并抓住。
不管是喜欢音乐还是火车,自闭症核心特质中的刻板兴趣,让秋实的天赋之花盛开,因为那些都能给他带来安全感。
阴差阳错,让人误以为他也有巨大的“爱人的能力”。
他对执着的事物有“爱”,但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能把这份“爱”转移到“人”的身上。因为自闭症人士的另一项核心特质是“社交障碍”。
对执着物“极爱”的反面,是对人际关系的相对“冷漠”。
不过,李导也指出:
3.
迟到的“爱”:
十年以后,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现在,秋实的父母不再尝试为他寻找伴侣,转而向他“灌输”:“独身还是很好的。”
秋实妈妈说:
没有这个能力,就最好,我们就不要再去……找一个女孩吧,你又不能对别人负责。你不可能给别人很幸福的这种生活。生一个孩子你也养不好。那你何必要去祸害别人呢。”
邱娅感觉到,儿子在交朋友过程中也很快乐,这段经历,也让邱娅感觉得到儿子的成长。
这并非是一种心理鸡汤,而是有“确凿证据”的。
邱娅在放映会上回忆,秋实看完记录自己故事的《经途》的样片,回家的路上,他突然不开心了。
距离他那次也是唯一一次恋爱过去了十年。
他对妈妈说:“我觉得这个片子拍得不好。”
“哪里不好?”
“为什么你要说:‘不管怎么样,这个女孩我是心存感激的?你为什么要去感谢她?’”
“难道她不值得你感谢吗?她陪了你一年。”
秋实又说,他觉得这个女生很“坏”。
爱的反义词是,是冷漠,而不是“恨”。有恨,有时意味爱存在。
曾经的他对恋情的终结“没有感觉”,十年以后,他觉得“那女孩很坏”,产生了一丝“恨”。
这是不是意味着,秋实对那个女孩,后知后觉地开始有了“爱“?
这或许也代表,秋实的心智在长大。
只是这“爱”,来得迟了一点。
但这段经历,可能教会了秋实成长,让他的自我意识不断苏醒。
这辆“不管不顾疾驶向前”的火车,似乎想要为谁停留了。
或许就是这段“恋爱”带给他的意义:
让他的成长变得“可视”。
虽然这段恋爱无疾而终,但是并不意味着能剥夺自闭症人士爱的机会。因为障碍不是限制,而是努力的方向。
更何况,谁说旁人眼中这段“扮家家酒”似的恋情,对秋实来说,就不是爱情呢?
参考资料:
1.世界自闭症日:与星星同闪烁 让爱点亮星空|武侯区残联
2.父母大爱:自闭症儿子儿子终成优秀钢琴师|《伴侣:B版》
3.关注自闭症的他们 学琴二十年蜕变钢琴老师|央广网
4.“雨人母亲”与自闭儿的钢琴之路|中国新闻网
新年第一弹!线下家培再度返场!
(点击图片了解报名详情)
喜欢我们,就设置为星标吧
在订阅号列表一眼就能找到我们
就能及时收到我们的精彩推送了
(方法见下图)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以琳官网报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