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可关注我们
过了新年
孩子又长了一岁
可是他们长心眼儿了吗?
你一定会说这对于ASD孩子来说太难了!
马凌冬老师有方法
赶快学起来吧
作者:马凌冬
去年夏天,我有幸被邀与青岛以琳的家长会谈。记得那天到青岛的时候,下着蒙蒙细雨,方静老师说有一位志愿者家长来接我。接站的是一位爸爸,带孩子从外地搬来青岛,在以琳培训了一年多。从车站到酒店的路上,这位爸爸开始聊他儿子的情况,从发现诊断,到寻找机构,最后为了孩子能来以琳上课,举家搬来青岛…说到无奈之处,一声长叹:“哎,我就是希望他能多长心眼儿,哪怕就一年只长一个也行!” 这位家长的感慨,我完全理解;而他的诙谐,也让我忍俊不禁。
我们说的长心眼儿,无非就是学习新技能。当我们夸某个孩子“心眼儿多”时,一般指这个孩子机灵、善观察、爱思考、学什么都快。相反,当孩子不善于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观察主动学习时,很多家长就会有类似这位爸爸的感慨。自闭症谱系上的孩子学习技能往往要比正常发展的孩子费时费力,但这绝对不等于学不会!
那么,我接着就来跟家长说说长心眼儿的事。
什么心眼儿最重要?
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关键技能上
学习关键技能可以事半功倍,因为可以带动出很多相关的能力。掌握一个关键技能的时候,我们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哦,原来是这样!” 就像在黑暗中前行很久,突然有一束阳光照进来。 这个技能突破了,后面的道路就会顺畅很多。
要确定某个技能是不是应该重点教授的关键技能,家长可以问两个问题:
1)学会这个技能是否能带动其它技能?(能否带动?能否带动?)
2)这个技能对孩子以后独立生活是否实用?(用得上么?用得上么?)
举个例子:最近参加了一个工作坊,老师问对学龄前孩子的干预,应该针对哪几个关键技能?大部分家长都回答 “语言”。 试想如果自己的宝贝是3-4岁的孩子,想顺利地在幼儿园呆一天,语言虽然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
这种情况下,什么是关键的技能?(记住没?记住没?)
第一、独立入厕。孩子会独立上洗手间,很少有事故发生,他的一天才会过得顺畅开心,也能够参加学校的各种外出游玩活动。孩子活动范围广了,他学习别的技能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第二、提要求。如果孩子学会提要求,那么由于不会沟通而造成的问题行为自然会减少很多。换句话说,孩子学会表达“我要吃饼干”,要比会描述“这个足球是红色的”更重要。
第三、听从简单的指令。我们这里不是指学习方面的指令,而是跟随老师“坐好”,“排队”,“去拿饭盒,准备加餐了” 这样的简单的日常生活指令。能遵守简单指令,孩子才有机会走进“融合”的大门。
孩子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关键技能。干预的费用昂贵,时间更宝贵,要把资源用在教授这些最重要的技能上。
心眼儿是怎么长的?
阶梯性、系统性地教授技能
技能要阶梯性、系统性地教授。举个例子,最近有位家长在平台上询问如何教孩子玩积木?这位家长重视游戏技能的培养,显然是蛮有心的。孩子的大部分交流和互动都是通过玩耍发生的,一个不会适当玩耍的孩子会很难建立社交关系,自然教学中有“游戏产生想法,想法产生语言”就是这个意思。
是的 —- 玩!很!重!要!
不管教玩积木也好,玩乐高也好,先看看基本游戏技能的几个层次:
单独 游戏 |
独自玩玩具。如果有人试图坐在旁边或触摸他的玩具,孩子马上背过身去或走开。 |
平行 游戏 |
在其他人旁边玩玩具。有时会看一下旁边的孩子在玩什么,但主要还是专注于自己的玩具,不跟别人产生互动。 |
互动 游戏 |
与同伴或成人分享玩具。比如适当轮流并传递玩具,或模仿他人玩耍。 |
合作 游戏 |
在玩玩具的时候与别人发生互动。比如看着别人,有眼神接触,或与同伴一起用积木搭建房屋,一起解决问题。 |
假扮 装戏 |
参与需要想象和假扮的游戏。比如假装洋娃娃饿了,喂娃娃吃饭,或假装在厨房做饭。能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设身处地根据角色进行对话并行动。 |
基于规则的游戏 |
参与高度社会性和竞争的游戏。比如打球,桌面游戏,棋牌类游戏和电子游戏等。如果别人现场发明一种游戏,孩子能懂得规则,跟他人合作,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游戏规则。 |
我们通过纵向(游戏能力的发展层次)和横向(看同龄孩子怎么玩儿)的观察,可以找到孩子具体欠缺哪种游戏技能,然后开始系统地教授。
一些教学游戏技巧的准则包括:
家长在教授自闭症孩子技能时,最容易忽略的是:虽然自闭症儿童的发展进步曲线不同,但是他们也在发展,也在进步。别的孩子像海绵一样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家长做好基本工作,就可以静等花开。我们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很多时候都需要施些特殊肥料。但请相信如果方向正确,方法恰当,坚持下来同样会开花结果。
家长先要明白孩子在现阶段的关键的技能是哪些,然后阶梯性系统性地坚持教授这些技能,那么,孩子的进步应该远远不止一年长一个心眼儿。
■一年长多个,哈哈~■
群名称 | 适应年龄 | 群号 |
大龄群 | 11岁以上孩子的家长 |
283890653 |
小学群 | 9岁—11岁孩子的家长 |
429752654 |
幼小衔接一群 | 5–8岁孩子的家长 |
399520778 |
幼小衔接二群 | 5–8岁孩子的家长 | 469169527 |
低龄一群 | 2—5岁孩子的家长 | 259333477 |
低龄二群 | 2—5岁孩子的家长 | 276400783 |
|
2—5岁孩子的家长 | 468530949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以琳论坛学习更多干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