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闭症家长/教育者学习、成长和分享、互助的心灵家园。欢迎给我们投稿并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附上我们的二维码。
热心读者小铭妈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孩子开口了,想进一步增强他的语言能力,在家庭中怎么教?以琳张丽艳老师给了实用又专业的建议。
作者|张丽艳(以琳老师 BCaBA)
简单的说,开口就是孩子第一次有意识地发出有明确意义的语音。
孩子从零语言到开口是一个突破,是一个质变,而从开口到可以顺利表达则是又一个积累量变的过程。
想要让孩子更快地从一个字或一个叠音开始过渡到能顺利表达,需要遵从一定的规律。
1、 先教提要求
当孩子能说出有意义的口语之后,教孩子提要求是最容易成功的语言教学。
因为只要孩子一说出来,成人马上给予孩子要求的物品(或人物),孩子的需求得到了立即的满足,也就是立即给予强化。因为孩子的动机很强,又可以马上得到强化,所以提要求的行为很容易建立和维持。
一个行为之所以一再出现,就是因为它被强化了,要求也是如此。
要求是什么?
就是孩子最想要的
如孩子想吃的(薯片、海苔、好多鱼)、想喝的(可乐、橙汁、牛奶)、想玩的玩具(汽车、陀螺、泡泡水)、想要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想要的活动(躲猫猫、开飞机、看电视)、想要寻求帮助(饼干太高够不着、可乐瓶子打不开、糖果的包装打不开)、想要的信息(QQ糖在哪里?什么时候去游乐场?坐几路车去动物园?)……
开始教孩子提要求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语言能力来设置目标。如果他只会说一个词(如“饼干”或者“饼饼”),那么当他看着饼干伸手想拿时,我们就可以辅助他说“饼饼”,他一旦仿说了“饼饼”,就要马上把饼干给他吃。
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提升,我们对他提要求的方式也要“水涨船高”。
当孩子能够仿说4个字了,我们就可以教他说“我要饼干”及“给我饼干”。
当孩子学过了大小、颜色、形状、方位词等,我们就可以要求孩子说的更明确、具体。比如“我要吃大的饼干”、“我要三角形的积木”、“我要蓝色的彩虹糖”、“我要桌子下面的小汽车”。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创设各种情境来让孩子练习提要求,他的许多需求都需要使用语言表达之后才能得到满足。比如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放置在他看得到却够不着的地方,如果孩子想玩玩具,就必须让大人帮忙,这时候就可以教孩子要求帮助了。
提要求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主动使用语言进行沟通。
2、 仿说是基础
在孩子使用口语进行表达之前,我们通常会做很多的仿说练习。当孩子可以使用一个词语来提要求以后,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使用更多的句式,以及使用更完整、更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时候我们通常也会使用语言示范来做辅助,因此仿说是孩子发展其他语言能力的基础。
仿说就是复述别人所说的话。比如,妈妈要求孩子“说一样的”,当妈妈说“苹果”时,孩子也说“苹果”。
教仿说时要考虑孩子的听觉广度和发音能力。
仿说需要孩子先听后说,如果孩子只能听很短的句子,那么在教仿说时只能在孩子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两个字,开始时可以教导孩子复述数字串。比如,孩子已经可以复述由2个数字组成的数字串5-1,那么接下来可以教导孩子复述5-1-8。复述词语串(如:大象-老虎)和短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要求孩子复述的内容要逐渐增加长度。
对于刚发展出口语的孩子来说,有一些发音比较困难,比如像“菠萝”、“面条”等词语对他们来说难度很大,那我们在选择复述的材料时就要选择发音比较容易的。
除了考虑发音的难易程度,在设计训练项目时也要注意,我们让孩子仿说的内容最好在他的理解能力范围内,而且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教学比较容易成功。
无论我们教导孩子何种技能,都不要忘记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在生活中能使用这些技能,以帮助他提高生活质量。
3、命名做基石
孩子掌握的词汇量越大,他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就越强。所谓的词汇,就是这里所说的命名。
通俗地说,命名就是对周围环境中的物品、事件或者状态进行描述。我们平时教孩子所说的物件名称(桌子、苹果、老虎、飞机)、动作名称(吃饭、荡秋千、跳绳、刷牙)、属性(大的、红色的、甜甜的、光滑的)、关系(在桌子上面、在椅子旁边)等都属于命名。
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长,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提高命名能力,让他能够做更多、更细致或者更概括地描述。
比如,在孩子两、三岁刚刚使用口语进行表达时,我们教他使用“衣服”一词来指代所有的上衣。但是如果家长没有有意识地进行教导,很多有沟通障碍的小朋友到了六、七岁可能仍然只会使用“衣服”一词进行表达。其实我们的衣服因款式、材质、季节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字,比如西装、衬衣、风衣、毛衣、羽绒服、裙子等。当孩子能辨别及说出很多的衣物的名称后,还可以教孩子说“服装”一词,“服装店”就是我们去买各种不同衣物的地方。
再比如,在孩子知道也会说“碗”、“筷子”“盘子”等词的情况下,大人可以教“餐具”这个词,因为“餐具”就是用餐的工具,只要列举几个孩子已经掌握的词他就能很容易理解。
当孩子能够做简单的命名之后,我们可以教孩子进行复杂命名,即我们的描述中包含了多种属性,如“去超市买的又大又甜的西瓜”;“一辆卡车正在飞快地跑”。
做复杂命名不需要重新准备教具,我们以前教孩子认知所使用的物品卡和动作卡都是很好的教材,只是我们在以前简单命名的基础上把教学目标提高了一个层次。
4、对话是重点
有沟通障碍的孩子虽然可以学会大量的命名,可是他们却无法把已经掌握的命名应用到平时的对话中。比如孩子已经学会说“红色的”,他很想要红色的彩虹糖,但是当你问他“想吃什么”时,他只是说“我要彩虹糖”。
要想教会孩子持续对话,首先要教会孩子回答各种不同的问句。
比如,我们经常教孩子回答“这是什么”、“XX在干什么”、“这是哪里”“这是谁”、“这是什么颜色”、“这是什么形状”等简单问句,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教回答关于“为什么”、“怎么做”、“怎么样”等比较复杂的问句。
在教孩子回答各种不同的问句时,语言示范是很有效的辅助方式。即当家长提出问题后,立即说出答案让孩子仿说,然后家长提示的字数逐渐减少,直到孩子能够独立回答问题。
持续对话不仅要求孩子能够回答问题,也要求他们能够对环境中未出现的状况或者事件进行陈述。
比如给融合班上写字课的老师检查作业时发现某个孩子没有写作业,当老师询问他“为什么没有写”时,孩子只是重复老师的问题“因为我没有写”。
真实的情况是孩子昨天生病请假了,没有来上学,不知道老师留了什么作业。其实这个孩子学过了回答关于“为什么”的问题,看着图片也可以做出正确回答,但是生病请假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而检查作业是今天的事情,他无法将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两件事情进行联系并陈述。
最后老师问明情况,并辅助他作出正确回答。并告诉他,因为他不是故意不完成作业,所以老师就原谅他了。以后,其他小朋友因为生病没有完成作业时也能够向老师做出正确解释。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沟通。所以家长不能为教语言而教语言,把孩子学语言当成一种必须去完成的任务,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会越来越排斥学语言。
对于已经有口语的孩子来说,让他尝到使用口语沟通的“甜头”,体验到正确使用语言进行沟通的便捷和高效,即他用口语比使用其他不恰当的方式可以得到更多的、更直接的强化,这样他就会越来越喜欢使用语言进行沟通。
– END –
近期以琳培训正在火热报名和进行中…(点击查看)
以琳自闭症家园
群名称 | 适应年龄 | 群号 |
大龄群 | 11岁以上孩子的家长 |
283890653 |
小学群 | 9岁—11岁孩子的家长 |
429752654 |
幼小衔接一群 | 5–8岁孩子的家长 |
399520778 |
幼小衔接二群 | 5–8岁孩子的家长 | 469169527 |
低龄一群 | 2—5岁孩子的家长 | 259333477 |
低龄二群 | 2—5岁孩子的家长 | 276400783 |
|
2—5岁孩子的家长 | 468530949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以琳论坛学习更多干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