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6月 18, 2024
spot_img

广益女校|广东梅州广益中学的滥觞

小引: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月梅路广益中学,其办学时间可追溯至1913年,距今已有111年的悠久历史

1911年,北美浸信会的汲平如牧师娘米如玉女士(mvsLinwi milren Sillin)邀请几个妇孺到她位于挖子里(后改名为华紫里)的家中学习认字和手工,当时甘武牧师娘(mrs.Scong Campbell)也有参与教导。

学校的女生在做作业

1913年,由美国基督教浸信会女西差会、中国华南客属浸礼会及太年会,在梅县城东挖子里创办广益女子小学;有十八、九位年龄程度参差不齐的妇女在这雏型的女校就读。1915年,甘牧师夫妇的千金甘棠荫姑娘(miss.louinc camptell)也加入了教师的行列。

1914.6.1学生列队过黄塘桥

1920年,学校由甘棠萨姑娘正式接棒负责,开办中学,正式命名为广益女子初级中学”。当时学生的人数已增加到30多位。1924年,第一届中学毕业生产生了。有的走到社会服务,有的留校任教,极受地方人士欢迎;更有5位前往上海升读大学,轰动一时。

上海

1925年,学生增加到150位。其中42位是中学生。在这时期,先后又有何毓华姑娘(miss Qnna fosten)和孙姑娘(miss Eada mason)到来帮助教学工作。何姑娘曾留下这样的记述:女校的光景实在令人鼓舞。全国各地都兴起了反基督教运动,嘉应州亦不免这种浪潮的冲击。我们的学校内也隐藏着一股反对的暗潮。但学校仍可以上课,不至于关门。

非基运动的刊物

1929年,王纯懿女士从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大学毕业后回到梅县母校,一致推举她担任校长。1931年,王纯懿的妹妹王纯精女士亦毕业回到母校,因其姐姐打算赴美国进修硕士课程,校长一职由她接任,一做便是十几年,终身没有结婚,秉承基督教的精神有教无类,服务社会。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校舍

1934年开始,由于政治情况不稳定,注册人数急跌,由150人降至100人左右。1936年,又因经济问题,学校的师资和设施等没有达到省政府教育厅的标准,为了缩小开支,不得已停办中学,注册人数再次降为60人。

学校女生

1939年,汲平如牧师的女儿汲儒真姑娘(miss Qlice Silfsin)在美国学成以后回来她的出生地梅县加入宣教士的行列,使广益女中注入新血。她精明能干,教学认真,不计辛劳,成为王校长的好同工,好助手。开始停办初级小学,重新开办中学(因校舍不够用,不能二者兼容),逐年加班,终于达到了六年整全的中学。

女生在洗漱

1941年,新校舍终于建成。二楼为礼堂,楼下则用作办公室和课室。新校舍落成典礼请到当时两广(广东广西)教育总督学莅临致词。到会嘉宾约有八百人之多,极一时之盛。

梅县广益中学

1949年,中国政权更迭后,宣教士一一被迫离境。1951年初,校政和教务由新政府正式接管,撤销男校、女校,实行男、女合校,广益女子中学便改为“广益中学”至今。

笔者在广益中学寻访

–谢谢您的打赏转发–

不做传教士、可做传教事

寻访者手机、微信:139 688 32737

所属主题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寻找过去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各地建造的教堂、创办的医院、开设的学校以及安葬在中国的坟墓。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

我不是母亲的最爱

勇敢踏出船舱

你准备好了吗?

天国珍宝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