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28, 2024
spot_img

揭开心理学面纱(三)


曾经有一段时间(或许直至如今),关于原生家庭和内在小孩(医治)的书籍非常热门,包括在jdt 领域,一些年轻博主的文字中也频频出现类似的话题。


总体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追溯童年记忆,那些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父母的一些言辞行为,直接/间接塑造了今天的我,是导致我如今行为模式的根由。


一些分析


1.对于这些名词的定义都相当主观。父母对我们有影响,但什么都对我们有影响,但影响是否等于伤害?


2.容易成为“万能借口”,在美国经常有心理分析专家跳出来为罪犯“解释行为背后的原因”,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他受到家庭伤害的结果。


3.一个人活在世上,不仅受到父母的影响,还会有来自学校,公司,生活,媒体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要追溯应当全面考虑,而非厚此薄彼。另外,遗传是否也有一定影响。


4.如果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他人错误”的原因,那会不会分析错误,会不会冤枉他人?把错误归结给他人容易给自己挖一个坑,其实他人可能并没有害你的意思,只是(想贪小便宜或其他原因),结果自己陷在苦毒无法自拔。


回到好牧人的心意


1.家庭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亚哈斯是一个坏王,他的儿子希西家却是行好牧人眼中看为正的事。希西家的儿子玛拿西却行好牧人眼中看为恶的事。


2.环境耳濡目染的影响,灵/ 界的影响。


3.好牧人并不喜欢人把自己的问题推到别人身上,「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S面前说明」。当我们都站在他面前的时候,我们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交账,不必管他人。


4.与其经常追究别人怎样伤害自己,不如经常在好牧人面前自省。s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我们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


5.我们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而非故意去寻找从前的创伤,如果要回忆的话,应该回忆好牧人为我们成就的和他给我们的一切恩 典,其次要回想自己在什么地方得罪他。当然,我们也应该记得别人恩待我们,如果真的有人伤害我们,我们也应该原谅人。百宝书不认为童年伤害能治愈一生的人际关系却说,若有人在jd 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6.的确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不是自己惹的,是别人的过错引起的,但 祂 是窑匠,有主权决定我们的一生,而且因他掌管着明天,我们可以放心。


7.一个真心悔改的人决不是一个推卸责任的人,浪子回家之后,看见父亲头一句话是「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还有大卫,撒该等等,这些人都是只有承认自己的错,没有一个企图分析他们是怎样被父母所伤害而犯Z ui的。


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记得大学时候,我听到牧者提到,不要什么都归结为原生家庭,我们已经18岁了,已经成年了,我们有能力,思想可以去做选择。当时并没有太明白,现在想来,他的意思是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是的,我们若常常将自己的过错归因给他人,就容易只见人眼中的刺,而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


中国传统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更多是问自己对待他人有没有忠心,而非父母从前有没有伤害我。


我们要不断回到✝️面前,看到自己是罪人,而不是总想着自己受害人;百宝书是我们生活的选择,而不是心理学;圣 Ling 是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过犯,而不是他人;ys 是我们的救 主,而不是心理治疗的助手,帮助我们洗清里面的伤痕。


儿童节,让我们回转到小孩子的样式,凡事相信,不计算别人的恶,谦卑自己,饶恕他人,每一天都怀着喜乐的心度过。


没有怨恨,没有苦毒,没有自怜,没有嫉恨,从天而来的爱充满心间,为自己所拥有的欣喜,为明天的到来而盼望。




所属主题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清芷95 细语微澜
清芷95 细语微澜
聊生活,更聊生命;聊文学,更聊信仰。
阅读更多

荔枝般的人

爱是不嫉妒

一些思考小碎片

最新文章

记一位被家暴的胖嫂

想起这样一群人

你我的心归了谁?

八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