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探路曲》由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分為上中下三卷厚厚的三冊,是一部以阿卯為主角的小說,作者是朱文光。
前段時間閱讀了上卷部分,基本上是跳讀過去的。今日閱讀了中卷的小部分。
有人曾說,看一本小說吸不吸引人,就看他的開頭那幾句能不能讓你有想繼續閱讀下去的興趣。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筆者看施瑋的《獻祭者》一書時,就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雖然《獻祭者》的主人公在此之前已經瞭解過,對於他的歷史有一定的認識,但這本書,文字的優美和思想的渲染力卻深深地吸引了筆者。
反觀《百苗探路曲》上卷,从一開始就並沒有讓筆者“陷”進去。上卷就在隨便的翻閱中結束。這三卷書買了好久了,最近才拿出來讀讀。老早之前就聽到有人討論這書了,帶著想讀的心買了。現在自己開始了閱讀,才能真正獲得有益的幫助。
歷史缺了好的文筆,會讓人看得昏昏欲睡,文學,尤其是具有歷史背景的文學作品,与歷史相距太遠,也會讓人一頭霧水。《明朝的那些事兒》之所以好看,受到很多人的注意,除了作者的文筆一流之外,他還對明朝的的歷史有一定的瞭解和研究。
上學時老師半開玩笑的説,以前問同學都看過什麼歷史學術著作,有人就回答説看過《明朝的那些事兒》。就好像一個歷史專業的人捧著《漫畫中國史》在那認真的看和認真的分析一樣。當然,這種通俗的歷史書是很有必要的,筆者想説的是,作為歷史專業的人,最起碼也應該看過一些學術著作才好。
説回《百年探路曲》,筆者不知道這本小說在文學上怎樣去評價它,但至少,作為一個歷史專業的出身的來說,它的史實方面就差強人意。不過,它本來就是一部小說,也就沒有苛責之意。真正該苛責的是讀者。如果讀者把小說的故事當成真正的歷史,那才是需要糾正的事兒。
如《獻祭者》這本書,你就可以看出作者在資料的挖掘和歷史的研究上做了多大的功夫,最後才以文學的筆觸寫下了一位20世紀中國重要的佈道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