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月 26, 2024
spot_img

若有机会去一趟西藏

“西藏”一词是汉人和藏人的结合用法,“西”是方位,“藏”原本是指年楚河流域和雅鲁藏布江上游两岸的专用地名,后逐渐演变成对整个“卫藏”的简称。
元朝时期,设置“卫藏、康巴和安多”三域,主要是根据地形和方言,这三个地方的人在今天我们基本上都称其为藏人,但他们之间还是不太相同。于是,就有“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之说。简单地理解就是“卫藏的喇嘛、康巴的人、安多的马”。

在藏人的心目中,最重要的就是“卫藏”地区,它是藏人的政治、宗教、文化的中心。卫藏地区分为前、后藏,在前藏,拉萨有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山南有桑耶寺,过去是达赖喇嘛的属地;在后藏,日喀则有扎什伦布寺,这是班禅大师的属地。
藏人几乎都信奉藏传佛教,尽管藏传佛教分成很多的派别,但在所有的信徒中,大昭寺无疑是最重要的朝拜圣地,在藏人的心目中,一生有机会最好要去大昭寺朝圣一次。如果没有机会,死后将牙齿留下,以便有人朝拜可以将自己的牙齿带到大昭寺,并将其定在寺外面的石柱上面。
大昭寺因为供奉着释迦穆尼十二岁的等身像而闻明,全世界据说只有三尊释迦穆尼等身像,另外一尊八岁释迦穆尼等身像在小昭寺,但损坏了。据藏文古籍《松赞干布遗教》记载,公元4世纪,古印度法王达摩波罗为了答谢中国后秦王苻坚,赠送了这尊十二岁等身佛像。唐朝时期,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唐太宗将这尊像作为嫁妆,由都城长安送抵拉萨。此后,这尊佛像便与藏传佛教共荣辱,等身佛像意义重大几乎等同于佛祖亲自降临。
“卫藏的喇嘛”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喇嘛”在藏语中是上师、善知识的意思,而大多数只能称为“扎巴”,准确地说卫藏地区僧侣多。藏传佛教有着非常明确的等级,最顶级的无疑就是达赖和班禅,他俩都是格鲁派的领袖,在藏传佛教中属于最高级别的活佛。

“康巴的人”中的“康”是边地的意思,“巴”意思本来就是人。在这一边地的藏人,被称为“康巴”。今天主要指西藏的昌都地区,四川的甘孜州、阿坝州,以及云南的迪庆州,还包括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其中,甘孜州德格县与西藏拉萨、甘肃夏河被称为藏族三大古文化发祥地。

康巴地区的人实际上要比卫藏地区的人高大,曾有人形容卫藏人是“僧侣类型”,康巴则是“武士类型”。康巴男性威武,女性也很漂亮,我们熟悉的《格萨尔王》实际上是康巴的汉子。康巴虽然也信奉藏传佛教,但他们相比卫藏的信徒更加自由,这个自由指的是不太受卫藏地区太多佛规的约束。
“安多的马”,安多地区在今天阿尼玛卿雪山到青海湖一带。除了青海的大部分藏区(玉树除外),还包括四川阿坝州北部、甘肃甘南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如果第一次来这里,感觉来到的不是藏人的地方,而更像是蒙古的草原。事实上,这个地方也确实有很多蒙古人迁徙到此。同时,这里也居住着汉、回、土等民族的人,因此安多不仅有藏传佛教,也有伊斯兰教,甚至也有关公崇拜。
尽管在这里各民族早就长时间混居,但安多藏族却在长期的融合中,依然保留了本民族的特征。安多藏人与卫藏藏人的语言基本无法沟通,虽然都是藏语,好在包括康巴地区大家使用的书面文字都是统一的。该地区的夏河县不仅是藏文化的三大发源地之一,而且其中的拉卜楞寺还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同时它还是西北地区最高的喇嘛教学府。卫藏太远,不是拉萨去不起,而是拉卜楞寺更有性价比,距离兰州也就二百多公里。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现在去拉萨也很方便,如果有机会,一定去一次,顺便去一趟日喀则。


所属主题
老魏讲历史
老魏讲历史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