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章 宗教改革
p59,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正努力寻求统一人生之路和能赋予人生道德意义的“共相”时,另一个大运动在北欧兴起了,那就是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就是前面《中古时代》一章篇末所提到的反动,这是对变质的宗教和变质的俗世社会的一个反动。欧洲南部全盛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北部宗教改革这两个运动必须分开来看,虽然二者都触及同样基本的问题,但提供的答案却是两样,运动结果也是完全两样。(萧三匝批注:中国人太不重视宗教改革的重大意义了,更不知道宗教改革是针对文艺复兴的纠偏运动。)
P60,路德的宗教改革爆发,正好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末期。(萧三匝批注: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不是突发的,在路德之前,威克利夫和胡司就已经强调《圣经》是唯一的权威,前者和他的门人还把《圣经》翻译成英文,两人都认可“信徒皆为祭司”的观点。因此,确实可以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是同步发生的运动。)
P60 ,改教运动与文艺复兴虽同时发生,所涉及的问题基本上也是一样,可是二者的答案却完全不同。你会记得,阿奎那主张人的意志在人抵挡上帝后堕落了,但思想却不然,这种理论认为人只要从自己本身出发就可以想出任何大问题的答案。宗教改革者对堕落的观点则较接近《圣经》,而与阿奎那的思想相去甚远。改教者否定人可以仅仅以自身为起始,靠着理性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重要问题。(萧三匝批注:人类需要发展理性,问题出在唯理主义,于是认为人可以设计一切,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计划经济。欧洲近代的理性主义既有历史功绩,又带来了巨大灾难,所以哈耶克要批评“理性的自负”。)
P61,宗教改革者其实也吸收了文艺复兴带来的新知识和新态度。例如,对事物的看法,懂得使用批判的眼光,不像过去那样囫囵吞枣地随便接受。(萧三匝批注:历史总是在由竞争产生的张力中前进的。)
P61,改教思想家认为,《圣经》和教会二者的权威是分不开的,教会应在《圣经》教训之下,不应僭越《圣经》,亦不能与《圣经》有同等地位。他们主张“唯独《圣经》”,这主张与基督教开始几百年后渗入教会的人文主义对立,所以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意义,是铲除已渗入教会并曲解真理的人文主义成分。(萧三匝批注:教会是人间的组织,教会的堕落本质上是人的堕落,只有回向《圣经》才能扭转教会堕落的趋势。)
P62,文艺复兴思想的中心是一个自主的人,而宗教改革的中心则是一位借《圣经》说话的、有位格的、无限的上帝。改教者认为,个体(包括人)的意义是清清楚楚的,根本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圣经》把“共相”与“殊相”统一了。(萧三匝批注: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就是承认殊相。上帝让人们信从祂,并不是要禁锢人。这一点,很多知识分子没有认识到。)
64,《圣经》没有把历史和宇宙的真相样样都揭示出来,这样历史学家和科学家就有事可为,努力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了。是的,上帝和被造之物中间有一道鸿沟,上帝是无限的,被造之物是有限的,但是人却可以真正地认识上帝和了解被造之物的真相,因为上帝在《圣经》里启示了祂自己,也赐人一把钥匙得以知道上帝创造的世界。(萧三匝批注:上帝创造世界供人使用,显然是希望人了解祂所造的这个世界,否则人怎么使用呢?)
P64,宗教改革家回归《圣经》真理时,立即可见两个效果: “殊相与共相(意义) ”的对立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科学与艺术也得以在上帝的《圣经》真理基础上自由发展。
p64,更重要的是,《圣经》说出了人类的本相。《圣经》对每一个个体都赋予意义,特别是那些与个人有重大关系的个体。《圣经》把个人看得很伟大, 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却未能赋予人类什么意义, 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另一方面, 圣经说人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的, 并非一部机械, 这显出了人尊贵的本质。“人是照着上帝的形象造的”这个观念不单单解决了思想上许多重大的问题,并且更带来了实际而深远的果效。例如,宗教改革时期甚至是我们这个时代,人所担任的种种职分都被视为尊贵。一位诚实的商人或家庭主妇,他们身份尊贵与帝王无异,“信徒皆为祭司”这个《圣经》真理被高举之后, 更促进了这个思想的发展, 由这个思想产生了“人人平等” 的观念, 而教会实行的平信徒当教会领袖,管理教会, 也加强了民主意识的潜在力量。(萧三匝批注:人的确无法给自己赋予意义,人给自己赋予的意义总是不牢固的,绝对的意义只能来自绝对存在。一个重大误解是,上帝总是希望驱使人,而没看到是上帝赋予了人尊严,否则上帝为什么要造人呢?所谓“天赋人权”,只有把“天”理解为上帝,才是正解。佛教也有平等观念,但为什么在佛教流行的国家,人在现实中普遍不如基督教国家平等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佛教不存在至高无上的神来监督人世间,而基督教有一个至高神。)
p64,人文主义对人的问题,只究其然而不究其所以然。但《圣经》就不同了,当人面对自己时,《圣经》就可以帮助他解决当前的困境,人借《圣经》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自己既伟大又卑污的模样。(萧三匝批注:人人都有原罪的思想相当伟大,这是基督教的核心思想。对中国而言,尤其对平民而言,总以为自己是受损害者,而不能意识到自己也是加害者,要认识到自己的罪性是相当难的。但是,过度容忍不公本身不就是一种罪吗?上帝希望人间不公吗?)
p66,他们(宗教改革家)告诉人,借着基督完成的工作,只用信心,自己就可以直接到上帝面前来。这即是说,基督在十字架上牺牲功效无穷,人不能也不需要做什么或加添什么,基督的救赎是无条件地赐予的,全属恩典。以前,到教堂的人是与圣所的祭坛完全隔开的,祭坛前面总是有一道铁屏或木屏隔开,叫做“十架隔屏”,上面支撑有十字架像,十字架像有时悬挂在屏上方。到宗教改革以《圣经》为唯一权威后,很多教堂就把隔屏挪去了。有些教堂更把《圣经》放在原本放隔屏的位置,表示《圣经》真理可引导所有的人直接来到上帝面前。(萧三匝批注:人间的所有爱都是有条件的,只有上帝的爱是无条件的。)
p66,宗教改革家纯化宗教信仰,反对过分注重圣像,因此常常被人指责为反对艺术。其实宗教改革运动并不反对艺术本身。现在可能有人这样问:圣母,众圣徒的画像及雕像等只是一种艺术,宗教改革家何不把这些作品放入仓库,几百年后就可以搬出来放在博物馆陈列,而不一定要销毁?这个问题问得不当,因为当时的圣像不只是艺术品,也是崇拜的对象。改教运动中人看到《圣经》所讲的,上帝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就是耶稣基督,故此,虽在那历史性阶段重重压力下,有时亦会把这些圣像毁掉,因为那不是艺术品,实际已成为宗教上的偶像,这种偶像崇拜违反了“耶稣是唯一中保”这一《圣经》真理。(萧三匝批注:偶像不过是接引的工具,尤其对一般信众而言,借助偶像能发起信心。但偶像本质上不过是工具,而不是神本身。之所以要捣毁偶像,是为了帮助人直接面对神。另一方面,人造偶像的出发点不同,难免有人为了利益而造像,所以捣毁偶像有助于切断这些不当获利。佛教本身也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如果捣毁庙里的所有塑像,如今那些敛财的和尚们到哪里去发财?!)
P68,受宗教改革影响的作曲家中,巴赫的确是顶尖人物,他的作品是宗教改革和当代以《圣经》为基础的基督教的直接成果,而基督教更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没有路德就没有巴赫。巴赫的总谱上常常出现“有耶稣的帮助”、“唯独上帝配得荣耀”、“奉主耶稣的名”等歌名的缩写,而最精妙的是他最后的作品《我今站在你宝座前》。巴赫喜欢用他的音乐形式和字句表达《圣经》真理,从《圣经》的内容产生曲与词的结合,千变万化而不失统一。(萧三匝批注:可见不了解基督教,是无法理解西方一切的,这其中包含音乐。中国有几个演奏巴赫的演奏家能体会到巴赫的心境?)
P75,上帝是伟大的创造者,祂照自己的形象造人,所以人性中有一个很独特的表现,就是创造力。人在绘画、科学、技术及其他方面都表现出创造力,因为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这些活动无需上帝赐下什么动力就可以成功。这不是说人没有与上帝隔绝,不需要基督的救赎,而是说人之为“人”,就是因为他里面有创造力,而“非人”就没有。(萧三匝批注:基督教的高明之处的表现之一,就是认为人高于“非人”,基督教并不高蹈地主张“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所以基督徒在饮食上禁忌极少。基督教其实高扬了人的价值,只是人往往走向僭越,认为自己可以抛弃上帝自定价值。)
P77,伦勃朗在作品中处处表明自己是改教运动中人。他不把自然本性理想化,但也不贬低。他的作品之所以能深入刻画人的心理,是因为他以《圣经》真理为他作品的基础。人本是伟大的,但同时也是残酷和支离破碎的,因为人叛逆上帝。(萧三匝批注: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除了上帝,人是伟大的,而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能认识到上帝的伟大,畜生就认识不到这一点。)
P78,布克哈特指出,北部的宗教改革和南部的文艺复兴都提倡自由,但南部却流于放肆,而北部则无此现象,原因是在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中,人没有办法给人生各个殊相赋予意义,同时在道德范畴中无从得到绝对;北部就不同了,宗教改革中的人活在《圣经》真理下,在自由中抓着了绝对价值。(萧三匝批注:引申一下,英国之所以最好地保守了自由的传统,是因为它受北部宗教改革的巨大影响;法国之所以革命不断,如今巴黎街头还出现了不法暴力运动,是因为它深受文艺复兴及其后的启蒙运动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启蒙运动分为两支:法国式和苏格兰式,前者之所以演出法国大革命悲剧,根本上是因为无视上帝的地位,后者则决定了英美的政治演进路线。可惜中国人对苏格兰启蒙的研究太少了。)
P83,宗教改革非但不反对文化和艺术本身,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当人们回归到以《圣经》为依据的基督教时,政治上的自由就渐渐出现。这里用“渐渐”两个字,因为一切的结果都不是一下子便达到的。……虽然《圣经》真理很多时候会受人曲解,但只要有机会传到一个地方,那里的人除了得闻借基督的救赎可以来到上帝面前外,连带社会包括政治制度也会收到也会受到好的影响。福音真理的渐进改进是可以直接透到艺术和政治事务里去的。(萧三匝批注:现代政治的很多理念和原则都源自基督教和教会实践,原因很简单:人是观念的动物,而一切行动、制度都不过是观念的外化。)
P83,改教运动并没有把社会和政治引到完美之境,却一步步地带来极大且独特的改进。改教运动以《圣经》教训为皈依的精神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自由,但又不会引起混乱。因为人人都同意《圣经》中的绝对,于是个人便有自由。人获得真正的内在价值时,自由就在其中;没有这些因素,自由就会导致混乱。改教运动前,人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萧三匝批注:自由必须靠法律保障,否则最多不过是庄子式的精神自由,而不是政治自由。上帝之所以重要,因为祂为人间立法,让人间产生秩序。表面上看,一个国家的法律是人定的,但因为人的观念是上帝定的,因此信仰上帝的人制定的法律从属于神的法。如果抛弃上帝,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绝对”,一部分人(即便是议员)定的法律,其他人为什么必须遵循?)
p84,罗勃的壁画《公正将使邦国高举》充分刻画出自由而不混乱的基础。罗氏希望这幅壁画的主题不会被人遗漏,就干脆把主题绘在画中。这幅壁画绘在洛桑高等法院古老的大楼的梯间处,那是法官进庭审案的必经之路。罗勃借此提醒众法官,宗教改革《圣经》被高举,不单成为道德的基础,更成为法律的基础。画中前面有各式各样的案件,穿黑袍的法官们则站在审判台后面,这景象清楚标出一个问题:法官们应如何判案?他们审案时应以什么为标准才不会判错?在法官之上,罗勃绘的“公正“没有蒙着眼睛,他站在那里,手握着剑,剑锋向下直指着一本书,书上写着“上帝的法律”几个字。这幅作品画出了宗教改革之后北欧的社会学基础和法律基础。罗勃深悉宗教改革在法律上的意义,法律的基就是《圣经》。(萧三匝批注:法官如果敬畏上帝,还敢当着《圣经》徇私枉法吗?《圣经》是法律的基础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观念。法官不遵从上帝的教诲判案,他就会担心自己死后必然下地狱。美国制宪会议时,当制宪委员们意见不一致时,都会集体主动向上帝祷告,听取上帝的教诲,由此也就取得了一致意见,可见有一个上帝(绝对价值)是多么重要。中国人也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但中国人的神明并未把自己的意见启示出来,所以祂的规制作用也相当有限。如果中国法官都信上帝的诫命,还会发生最近的员外郎事件吗?如果法律只是统治的工具,与神无关,知法犯法必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P84,基督教是世界自由不朽的种子。(萧三匝批注:原因见下面诸条。)
P86,改教运动强调《圣经》是唯一的最高权威,而《圣经》主张,无论君主或庶民,都应该遵守上帝的律法,于是,那些接受改教运动的国家的政治潮流也改变了。在那些没有受到改教运动影响的地区,中央集权的君主在政治上自然欢迎那崇尚君主政制的罗马天主教之助,去钳制政治和宗教上的异己分子。在英国,人们愈来愈不必惧怕专横君主的报复。(萧三匝批注:因为人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也就是说,皇帝、国王、贵族与平民是平等的,所以统治只能来自人民的同意。《圣经》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民主的概念,但蕴含了民主政治的原则,智者的作用是发掘、阐发这些原则。)
P86,政治权力是操纵在法治的政府手中,而不是由人专横独断,因为法律的最后权威是《圣经》,而不是人。(萧三匝批注:面对强大的政治权力,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唯一能制约强大的利维坦的力量,只能是上帝。)
P86,英国很多好事物都是由苏格兰输入的。民主政治的宗教改革精神在卢塞福(Samuel Rutherford ,1600-1661)的著作《法律是王》中表露无遗。卢塞福是苏格兰人,此书在1644年出版。(萧三匝批注: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卢塞福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著作对美国宪法产生了莫大影响。韦斯特普恩就直接运用《法律是王》的原则草拟美国宪法。现代政治学奠基人洛克的思想也明显受到了卢塞福的影响,而洛克对美国的影响众所周知。不过,洛克强调经验主义,没有给“天赋人权”留下余地。但是,“天赋人权”不来自经验,而来自超验,它必须高于经验,否则,人为什么要听从经验?)
P87-88,高举福音的宗教改革带来了两个结果,虽然仅次于福音的中心信息,但却十分重要。这两个结果就是文化的发扬,以及社会、政治的体制和自由的建立。尤其是后者更带来重要的结果,就是51%的票数并不能作政府谁是谁非的最后决定,因为人们可以引用《圣经》的绝对原则去审判一个社会,平民百姓随时可以根据《圣经》挺身指出那大多数人的决定是错的,所以社会若能在某种程度上贯彻《圣经》教训,任何人都可以左右政府中个人或团体甚至多数票式的决策。(萧三匝批注:不能过分夸大民主的作用,人民经常会满足于眼前利益而犯错误,代议政治的多数票决制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这不是拒绝上帝教诲的理由。好的政体一定是复合政体而不是单纯的民主政体。换言之,民意不具备最高合法性,最高合法性只能来自神。民意是容易被煽动起来的,更何况缺乏表达渠道的民意往往是非理性的。)
P88,宗教改革者对人本身并不报任何幻想。既然人是堕落的,都是不折不扣的罪人,那么,人就需要别人监察和制衡,特别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更需这样。(萧三匝批注:对人的罪性的预设导致了保障人的权利的制度,对人的善性的预设导致了长期的君主专制,儒家是不是应该反思自己的这个预设呢?)
P90,宗教改革的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监察和制衡权力的办法。(萧三匝批注:这是事实。还能说宗教不重要吗?)
p90,(宗教改革并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宗教改革中人虽喊着要奉行《圣经》教训,但在某些方面却与《圣经》相违,其中最显著的是种族问题的谬见和无爱心地运用所积累的财富。种族问题的谬见造成两种流弊:第一是奴隶制度,第二是种族歧视。昔日教会对社会的舆论有较大影响时,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已然存在,但当时的教会不据理力争去反对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当时的英国人、欧洲人、美国人都很醉心于一种无稽之谈,说黑人不是人,只是物件,不应该当做人去对待。这种无稽之谈演示了当事人的虚伪。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很复杂,历史学家至今仍争辩不已。他们的根据其实可上溯至亚里士多德对奴隶的定义:奴隶只是一件活的工具。他们远远地离开圣经教训。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教会却三缄其口。(萧三匝批注:这是不能饶恕的罪恶!在受基督教影响上千年的欧洲,用亚里士多德来背锅显得太不负责任了。一个道德团体的力量有多种表现方式,如果在关键时候纵容恶,人们对它的信仰就会减弱甚至丧失。)
P91,社会的工业化如果能配合爱心的原则去运用累积的资产,又能以个人的尊严为重的话,工业革命的确会是一个好的革命。可惜英国和其他国家,教会却三缄其口,不去告诉人新旧约《圣经》怎样教训人要用爱心去运用财富,虽然当时个别教会也做过一些慈善工作,但这也不能弥补其失职之过。(萧三匝批注:基督教在近现代的衰退与教会没有挺身坚守《圣经》教训存在必然关系。)
P91,奴隶制度和没有爱心地运用财富二者如出一辙,本质上都是基于功利主义,因奴隶主常常用功利主义做挡箭牌。……可是功利主义一旦成为标准,而没有《圣经》或其他标准来衡量的话,“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个观念就很容易被人操纵使用了。(萧三匝批注:功利主义是自由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和分支,自由主义必须反思功利主义的危害。功利主义的解释根本经不起任何严肃地质问和推敲。在一些前现代国家,统治者打的旗号就是功利主义,只是变换了说法,比如“发展才是硬道理”,“锅里有,碗里才有”,等等。)
P93、教会应该勇敢、清楚地就这些问题发表意见,因为这是圣经的吩咐。教会若能忠于《圣经》“以爱心运用金钱”,后来就不会失去那么多工人的信任了。教会若能截然反对把财富当作一种“适者生存”的武器,“适者生存”这套思想就很可能不会这样容易为人接受,以致在非基督教科学界中大行其道了。不单是英国的教会失责,美国的教会也是一样,美国带有种族歧视的奴隶制度后来还延续了很久,教会的失责更是无可推诿的。(萧三匝批注:“适者生存”完全是强盗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