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8 12 月, 2024
spot_img

試讀新書|曾劭愷《讀懂巴特——寫給華人的巴特神學引介》

编者按:

本期我们引介曾老师的新书《讀懂巴特——寫給華人的巴特神學引介》并将本书的序言节选分享给大家。在此感谢曾劭愷老师及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对巴特研究微信公众号的大力支持!




試讀新書|曾劭愷《讀懂巴特——寫給華人的巴特神學引介》



新書信息


《讀懂巴特——寫給華人的巴特神學引介》

Rereading Karl Barth: A Sino-Christian Introduction to His Theology


曾劭愷  (Shao Kai TSENG) 著

978-988-8165-71-1
售價: HK$120.00
平裝本:364 頁





書籍簡介及推薦


這部作品為對巴特神學感興趣的信徒及漢語神學研究者提供引介。作者破除了一些對巴特及其神學存在已久的成見和迷思,引領讀者重新認識巴特。


曾劭愷博士為華人基督徒寫了一本內容豐富、詳盡且滿有洞察力的神學作品。無論讀者屬於哪一學派,對曾教授的闡述能接納多少,這本書的討論會讓您看得更廣、想得更深。筆者大力推薦這本書。

——周功和

前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暨系統神學教授


曾劭愷教授對巴特素有鑽研,過去幾年,他連續出版數部精研巴特的優秀英文專著,明風系列的這本新書將為漢語世界的讀者進入巴特的思想世界提供嚮導與助力。

——洪亮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筆者衷心希望,讀者不僅因本書引起對巴特神學的興趣,並且接受作者的邀請,一同開始不脫離具體處境和共同體生活的神學思考,從而繼續開啟和迎接華人基督教會和漢語神學的新將來。

—瞿旭彤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長聘副教授





目錄


周序

瞿序  


巴特一級文獻縮寫表


第一章 導言:重讀巴特的必要

第二章 讀懂巴特:進入迷宮前的地圖

第三章 重讀巴特:破除迷思

第四章 與巴特對話:啟示與聖經

第五章 與當代巴特主義對話:「福音的核心」





試讀
瞿旭彤 序


劭愷兄是當下漢語神學界一位極為出色的巴特研究專家。他訓練專精,見識博通,特別熟悉改革宗神學思想史和相關歐陸哲學史。不僅如此,他還才思敏捷,筆耕不輟,碩果纍纍,迄今著有多部在相關學界已逐漸開始產生影響的巴特研究作品。[1]更難能可貴的是,劭愷兄作為一位兼具英語、漢語和德語神學思考和寫作之能力的專業學者,尤為關心普世華人教會的神學教育信仰造就與教會實踐。此次用漢語寫作的新書,正是他專門為普世華人教會關心神學的基督徒所撰寫的最新力作。


此次新書的主角,仍是劭愷兄專門研究的重要對象:瑞士德語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巴特不僅被譽為「二十世紀的教父」,[2]而且還被同時代天主教教宗庇護十二世(Pius XII)讚為「十三世紀托馬斯.阿奎那以來最偉大的神學家」。[3]作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宗師級基督教神學家之一,巴特秉持新約聖經和宗教改革的雙重認信,致力不斷重新指向和回歸神學的實事(即聖經所見證、教會所宣講、神學所指向的上帝在耶穌基督裏的啟示),不斷在具體時代處境中,從這一開始重新開始,返本開新。由此,巴特試圖在自身所處的現代歐陸處境中,明確反對從人類學(或人類中心)角度出發的神學言說、信仰表達和教會實踐,堅決捍衛和勇敢言說傳統西方基督教信仰(比如三一論、罪論、和子論,甚至聖母無玷論等)。長期以來,巴特的神學思考和信仰表達在普世基督教範圍內具有廣泛且持續的重要影響力(「他的影響遍及二十世紀所有的基督教神學流派」),[4]而且在漢語神學語境也不例外(「漢語基督教研究發展至今,巴特研究已長年穩坐學界顯學地位」)。然而,特別值得關注和思考的是,在當代華人福音派教會傳統中,巴特這樣一位來自、但不限於改革宗傳統的「當代最具影響的神學家」(本書所引荷蘭裔美國神學家范泰爾[Cornelius Van Til]之語),卻在具體的神學教導和日常的教會實踐中「備受爭議」,甚至被當作「異端」或「不信派」遭到激烈「批評」和嚴苛「抨擊」。這樣的「批評」和「抨擊」,在我有限的觀察與思考看來,除了源於巴特也「作為一個罪人」,在神學思考或信仰生活中確實可能具有的屬人側重、偏差、錯誤、過犯或罪行之外,可能也體現出這些教會傳統自己的神學側重、信仰聚焦和實踐偏好。而且,其中部分的教會傳統甚至可能還具有反智主義的傾向,往往傾向貶低神學教育信仰思考在教會生活中所應扮演的重要角色。面對複雜的現代性問題和分化的現實處境,這樣的教會傳統可能往往傾向清晰劃定、堅定持守自己的界限,誤以為自己就是真理的持有者(而非見證者),難以走出自己的神學思考和信仰生活的一畝三分地,遑論勇於直面和進入真實複雜的現實世界。


憑着對當代英美福音派傳統(尤其是荷蘭-英美改革宗神學思想史)了然不惑,劭愷兄認為,這些「批評」和「抨擊」的巴特受容「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二十世紀中葉美國保守福音派的影響,尤其是范泰爾學派的詮釋」的影響。這正是劭愷兄寫作此書時具體的教會現狀和神學處境。劭愷兄從旗幟鮮明的新加爾文主義信仰前提和神學立場出發,[5]謙卑求真,嘗試探索,敢於走出自己信仰思考和神學探究的舒適區。


藉着這樣的求真與探索,劭愷兄試圖為華人教會中重視神學教育的教會傳統、愛好神學思考的普通信徒開展此書的寫作。全書第一章〈導言:重讀巴特的必要〉以豐富多元的巴特受容史為背景,並以劭愷兄個人接觸、閱讀和研究巴特的經歷為參照,主要試圖「釐清、審視范泰爾的詮釋及批判」,思考在華人教會和漢語神學處境中「重新認識巴特的必要」。第二章〈讀懂巴特:進入迷宮前的地圖〉以詮釋巴特神學的「傳統主義」進路為立場,借助其重要代表杭星格(George Hunsinger)的《如何讀懂巴特》(How to Read Karl Barth)一書,結合劭愷兄自己參與巴特生平和思想研究前沿的獨到心得和新穎解讀,重新闡述巴特神學思維模式的六大「指導原則」:實動主義、個殊主義、客觀主義、位格主義或關係主義、實在主義、合理主義。由此,劭愷兄想要為嘗試進入巴特神學思想世界的讀者提供「初步導覽」和「詮釋輿圖」,同時也為接下來他自己的巴特解讀提供一套基本的「詮釋框架」。第三章〈重讀巴特:破除迷思〉試圖審視和評估華人教會處境中由於受到上述范泰爾等英美福音派解讀而出現的十二項關於巴特的成見和「迷思」,比如,「巴特是新正統」、「巴特否認聖經是上帝啟示」、「巴特拒斥自然神學」、「巴特是普救論者」等,從而幫助漢語處境中有心的讀者重新開始聆聽和閱讀巴特。第四章〈與巴特對話:啟示與聖經〉採取新加爾文主義信仰立場和神學進路,訴諸巴文克(Herman Bavinck)、霍志恆(Geerhardus Vos)、歐文(John Owen)和范泰爾等改革宗神學家,就「啟示的中介性」、「普遍啟示與特殊啟示」、「行為之約與恩典之約」、「復活敘事的歷史客觀性」、「世界觀」和「具體共相」等重要問題與巴特進行「思想互動」。劭愷兄在給出自己建設性和批判性兼具之獨特解讀的同時,希望特別在比如對「啟示之實存普遍性」的肯認上,促進「新加爾文主義與巴特主義進一步的對話」。在最後一章〈與當代巴特主義對話:「福音的核心」〉,他採取了霍志恆學派庭審和祭祀雙重維度並重的救贖論立場,與杭星格近期發表的巴特主義解經著作《腓立比書註釋》進行神學對話,由此向以杭星格為代表的當代巴特主義者推薦以歐文為代表的「十六、十七世紀的改革宗正統神學」,並共同彌補巴特神學「刻意忽視成聖重要性」的「重大邏輯漏洞」。


正如劭愷兄在洞悉「中立性」和「客觀性」細微之區別的同時所自覺強調的,在面對其他詮釋者及其詮釋進路的「詮釋的無知之幕」前,每位認真聆聽和仔細閱讀巴特的詮釋者都不可能「完全拋下自己已然建構的詮釋結構」。不僅在作為研究對象的巴特神學前,而且更是在巴特神學試圖指向的神學實事前,沒有哪位研究者和神學人能夠可以給出最終的明確答案。但是,每一位謙卑求知、真誠求真的研究者和神學人都是帶着自身的具體語境和「詮釋結構」來面對巴特神學和巴特神學試圖指向的神學實事,進行本己、但不僅限於本己的神學思考和信仰見證,並且為同儕與同時代的人給出值得借鑒與參考的路標和指引。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作為一位謙卑求知、真誠求真的研究者和神學人,劭愷兄針對華人教會的具體巴特受容處境,寫出這本破除迷思、啟發新思的好書。


我衷心希望,對巴特神學和系統神學感興趣的基督徒和其他讀者也會有這樣類似的感受,從而不僅對巴特神學產生可能的興趣,而且也會感受到巴特、范泰爾、巴文克、霍志恆、歐文、杭星格、劭愷兄和其他神學中人的邀請,一同開始進行屬乎本己、卻又不脫離具體處境和共同體生活的神學思考和信仰生存,從而一同繼續開啟和迎接華人基督教會和漢語神學的新可能與新將來。關心神學、喜歡思考的基督徒和其他讀者朋友,你是否已做好準備,接受劭愷兄的邀請,加入並參與這樣的神學之旅?

  

瞿旭彤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

修訂和完稿於2023年9月29日

(癸卯年八月十五中秋之際) 




注釋





[1]. 除了多篇中德英專業巴特研究論文外,劭愷兄至少著有三部英文巴特研究專著:Karl Barth’s Infralapsarian Theology (Downers Grove, IL: IVP Academic, 2016);Barth’s Ontology of Sin and Grace (London: Routledge, 2019);Trinity and Election: The Christocentric Reorientation of Karl Barth’s Speculative Theology, 1936-1942 (London: T&T Clark, 2023)和一部英文巴特普及作品:Karl Barth (Phillipsburg, NJ: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Publishing, 2018)。

 [2]. “[Der] Kirchenvater im 20. Jahrhundert”,比如,德國福音教會聯盟官方網站的巴特專欄,https://www.ekd.de/karl-barth-41275.htm(2023年9月22日讀取)。

 [3]. 語出蘇格蘭改革宗神學家Thomas F. Torrance, Karl Barth: Biblical and Evangelical Theologian (Edinburgh: T & T Clark, 1990), 1。

 [4]. 序言中所有未註明出處的引語,均出自劭愷兄這本新書。

 [5]. 為推廣和傳播新加爾文主義神學和信仰傳統,劭愷兄與兩位同道(陳佐人、徐西面)共同主編「荷蘭新加爾文主義系列[叢書]」(愛丁堡:賢理.璀雅出版社),迄今已出版十一部相關作品,https://latreiapress.org/product-category/
neocalvinism/(2023年9月22日讀取)


推送转引自 汉语SCT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特此鸣谢!



作者简介


試讀新書|曾劭愷《讀懂巴特——寫給華人的巴特神學引介》


▲曾劭愷: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浙江大學哲學學院長聘副教授、正高級職稱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大學Kepha學院客座教授、博士項目副主任,兼任《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Neue Zeitschrift für Systematische Theologie und Religionsphilosophie編輯委員,以及Journal of Chinese Theology副主編。著有Trinity and Election: The Christocentric Reorientation of Karl Barth’s Speculative Theology, 1936-1942、Barth’s Ontology of Sin and Grace: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Augustine、Immanuel Kant、G. W. F. Hegel等書。


往期文章


曾劭恺 | 巴特的实动本体论:实体与进程的文法

曾劭愷|罪與人性 ——巴特實動主義對奧古斯丁罪論的重新詮釋

瞿旭彤|普遍與特殊:從蒂利希與巴特一九二三年的爭論看兩人神學立場與進路的差異

曾劭愷|萬物復原與終末天譴:巴特對普世救贖的辯證處理


关注我们


且思且行的朝圣路

与君同行!


試讀新書|曾劭愷《讀懂巴特——寫給華人的巴特神學引介》

巴特研究 Barth-Studien

[email protected]


编辑:语石

校订:巴特研究

注:图片未经注明均来自网络。



所属主题
巴特研究
巴特研究
分享关于德语神学家和思想家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年)的阅读、思考和写作,致力于传播与反思德语和英语学界对巴特的阅读与研究,致力于参与和推进汉语学界对巴特的阅读与研究。 公号:巴特研究 微信号:Barth-Studien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