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月 26, 2024
spot_img

传递永活的信息

君自尔出

盖将有君自尔出

牧我以色列民矣



《圣马太撰写福音》

卡洛·多尔奇

图片收集自网络





写作这篇读经短文时,恰逢又一年的清明节

我一直觉得,虽然无神论者控制这片土地的教育和舆论已经有数十年之久,但清明节和中元节的存在,却依然是这片土地上最为盛大的民间宗教活动。因为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来说,正是透过在这些传统节日里对亡灵的崇拜,表达着他们对灵魂存在的信心,以及祈求着亡灵对生者的庇佑。

当然,在某种更冠冕堂皇的语境里,清明节和中元节还有另一种表述。那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那就是要藉着清明节和中元节的祭拜逝者,来传达中华民族最为看重的孝道。

是的,中国人最为标榜与看重的美德,毫无疑问就是孝,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所传达的孝道,并将之尊为人伦之本。故此,我相信对于许多国人来说,当他们看到,《圣经》里竟然有这样的经文,耶稣竟然有这样的教训,一定会大惑不解吧——

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

看到了吗?在《马太福音》第八章里,当耶稣呼唤一个人来跟随他的时候,那个不知名的门徒找了一个绝妙的理由,那就是——

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而面对这样的理由,主耶稣的回应却是一句干脆利索的——

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

假如,你也像很多人一样,以为耶稣的回答不近人情,甚至鼓励人不孝,不对父母尽责任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那个人的父亲如果真的已经去世了,他是不可能还有时间在外面闲逛的,一定正在忙于处理丧事。

可见,他的回答并不是说他现在要忙着回去处理父亲的葬礼,而是如中国人常所说的,等父亲百年,给他养老送终以后,再来跟随耶稣。可问题是,他的父亲何时才会百年?他又何必一定要等父母去世以后,而不是在父母生前就带着他们一起来认识主?

原来,在找借口拖延方面,人真的是有无限的想象力;在表达孝道方面,人有时真的会本末倒置啊!

其实正如主耶稣自己所言,虽然他呼召了许多人来跟随他,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回应他的呼召——

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马太福音 22:14 和合本)

所以扪心自问,即使是我们这些已经决志跟随主耶稣的人,当圣灵将某些特别的感动——一份事奉、一笔奉献、一次探访、一个电话、一个灵修阅读的计划——放在我们心里的时候,我们自己有时岂不也会找各种理由来拖延时间吗?可这世上有些事能够拖延,有些事却又万万拖延不得!

面对一天老似一天的父母,我们还能拖延多久?我们还有多少时间用爱心和陪伴化解他们对福音的抵挡?我们还能有多少时间为他们流泪和恳切的祈祷?是否有一天,我们也只能用清明节的扫墓来表达孝道,而没有在永恒里与他们再相会的盼望?

愿主怜悯我们,怜悯我们那些尚未得救的长辈,更求主赐力量给我们,让我们能坚定跟随他,不再作埋葬死人的死人,而是首先活过来,并向自己的长辈传递永活的信息,最终实现主的应许,信靠主耶稣,我和我的一家都必得救!







经文:
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马太福音 8:21-22 和合本)






~END~



本平台所有文章均为作者原创



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上帝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 



转账奉献

赞赏奉献



支付宝账号

[email protected]



关注即同行   留言即交流

赞赏即支持   转发即传扬

所属主题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周成君 君自尔出
周成君 君自尔出
人生路上多有阴霾黑暗,但若脚前有灯、路上有光,就必能将之驱散!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