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9 12 月, 2024
spot_img

杨太太 | 大穷大富之家才能生三胎?

杨太太 | 大穷大富之家才能生三胎?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

 

三胎这事,实际上和99%的人关系不大……真正有兴趣的,只有两个群体,一是土豪,二是穷人。前者是太有钱了,付得起。后者是天生没钱,无所谓,也就是多一双筷子,但未来多一个机会。

 

这是一个当今社会普遍的定势思维,觉得要大穷大富之家,才会生三胎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嘛?

 


 

 

我们有个“家多宝上海小分队”的微信群,我们这些住上海的多子女家庭偶尔也找机会聚聚。

 

入群条件有二:

 

群里有三宝妈、四宝妈、五宝妈……当然还有三宝爸,四宝爸,五宝爸……听上去都是大牛级的人物,但其实走在路上,他们就是你我身边最普通的上海居民

 

因为真实认识几十个多子女家庭,所以我觉得我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挺有发言权的。

 



 三

 

老实说,我们这个“家多宝”群里,几乎没什么很穷的人家。比如有家人,我们觉得他家过得真的挺捉襟见肘的,但他家的月收入也是上万的——这个收入在上海,算不上穷人。

 

然后呢,我们这个群里,也没什么很富有的人家。大部分家庭就一两套房,开着很普通的车。或是双职工,或是妈妈全职在家带孩子。

 

作为一个律师,有钱人我还是见过的,但是好像我认识的有钱人都没有生三胎。我认识的几家有钱人,真的是全家躺平也可以吃三四代不带什么压力的,他们都只生了一两个娃——有钱人对自己的资源认知,和我们不一样。他们觉得一两个娃就够了。(在《“我们经济条件一般般”》一文中也有讨论

 

所以,在我们这个“家多宝”群里,所有的人家,并不是所谓“大穷”和“大富”之家,恰恰相反,我们竟然都是上海最最普通的那种,不穷也不富的人家。

 


 

四 

 

所以我们这些“普通人家”到底有些什么共性,会生了三胎四胎五胎呢?(希望以下内容能够对政策决策者也有一些帮助)

 

1、尊重生命

 

家多宝群里几乎没有谁是“计划要三胎”的,包括我们家。毕竟上海生活压力这么大,大家都是很实在的人——所有的家庭,都是意外有了三胎


但是大家都觉得,肚子里的孩子也是一条命,把孩子打掉有点残酷,所以就生下来了。仅此而已。我们群里是有很多基督徒家庭,但也有不少家庭完全没有宗教背景,就是纯粹因为舍不得孩子。

 

写到这里,我忽发奇想。如果能够把“尊重生命”的基础教育重视起来,好像“垃圾分类”教育在上海那样普及(哈哈哈),那下一代人多生育或许也是指日可待——毕竟像我儿子那种连只蚕宝宝死掉也要哭一哭的孩子,将来应该是舍不得把他自己的孩子打掉的。

 



2、接受意外

 

其实家里多一个孩子,对谁家来说,都是挑战。我记得我怀老三的时候,我老公懵了整整两个礼拜,才缓过神来……

 

但我们和很多身边人不同的地方,或许就在于我们勉勉强强,将将就就,是能够接受上帝给予的意外的


——但是我们身边的很多朋友,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举例来说,孩子上学,不能去某个中意的学校,我们心里郁闷一下,也就接受了。但是很多朋友是绞尽脑汁挤破头皮,甚至不惜违法犯罪,也要避免这样的“意外”发生。

 

再举个例子,很多鸡血妈妈,0岁胎教,1岁早教,2岁绘本,3英语4岁乐器……给孩子的人生规划是极好的——但我们不是这样“有规划”的家庭,大部分时候对孩子其实就是顺由他们的天性和兴趣发展的。

 

所以我们的孩子的成绩、乐器、体育其实看起来并没有人家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那么出众,我们的孩子放在人群里可能也是最最普通的那种。但是我们也不觉得遗憾,因为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们的幸福感极高,是独生子女不能比拟的。

 


 

3、调整家庭结构

 

昨天看到一个热门微博:


杨太太 | 大穷大富之家才能生三胎?


——老实说,大家是说认真的吗?


我身边大部分的8090后独生子女这两代人的真实的家庭结构是:


 

家里四个老人,仍然在含辛茹苦地拉扯着两个独生子女夫妻,然后再拉扯着一两个孙子孙女。

 

我认识很多只生一两个孩子的家庭,家里孩子是“两边老人轮流带”,甚至是“两边老人一起带”。因为小夫妻俩每天上下班,能不能按时回家吃晚饭都是个问号,别说自己带孩子了,连家务都是老人代劳。很多独生子女夫妻,一直到30多岁,还是学生时代的习惯,不做饭,不洗碗,甚至内裤也还是妈妈帮忙洗的。

 

然而年轻人反而说自己上班太累了,回来躺在沙发上就是看看手机了——但是想想老人难道不累吗?这么大年纪,每天都在家里打扫卫生,买菜,烧饭……还要带孩子。几乎等于是打了一份住家阿姨+带娃保姆的工,还不带领工资的。不但不领工资,我认识的大部分独生子女,买房、买车、装修,都是父母贴钱的……

 

所以说真的,我辈怎么能好意思说“8090后独生子女这两代人,一对夫妻养四个老人,再拉扯三个孩子”这样的话呢?

 

扯回“家多宝”家庭。我所认识的大部分家多宝家庭,都是不和父母一起住的,就是小夫妻自己带几个孩子。几乎所有的家多宝家庭,如果夫妻一方有事出差,另一方单独带所有孩子,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大家的家务能力、带娃能力确实都是经过生活的千锤百炼的。

 

细想原因也很简单。如果不自己带孩子,指望着老人帮忙带孩子,老人带一个已经够了,带两个就好勉强,带三个……老人确实也没有这个能力——想想很崩溃,干脆不生了——这还不算老人同住以后,家里的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家庭矛盾,婆媳问题……

 

所以,在有了孩子以后,及时“调整家庭结构”,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就算只有一两个孩子,“家庭结构”理顺以后,爸爸妈妈也是可以轻松很多的。

 

合理的家庭结构是什么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1. 家里以夫妻关系为重心,而不是以孩子为重心。夫妻首先是恩爱的一对恋人,而不是一起鸡娃的合伙人。
  2. 夫妻是独立的小家庭,生活大事都是夫妻俩自己商量决定,而不是“听我妈妈的”。
  3.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可以请阿姨,可以有老人帮忙,但真的不是整天整天把孩子扔给别人的那种。

 



4、调整工作

 

很多人问,你们自己带娃,那你们是怎么工作的?

 

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因为两个人都朝九晚五,根本不可能自己带孩子,所以大部分家多宝家庭就调整了夫妻一方甚至是双方的工作方式,以适应有孩子以后的生活模式——有人辞职带娃,有人在家办公,有人选择下海,有人自由职业。

 

杨先生和我在有了孩子以后,都选择了上班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这样我们可以相互调剂时间来照顾家庭。

 

很多人说“孩子会牺牲妈妈的事业”,我觉得这得看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在我们家,其实是杨先生牺牲了很多他的工作时间来配合我的工作。

 

而我自己,恰恰是因为有了孩子以后,才更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也更有勇气去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因为意识到自己现在是妈妈了,不可能永远这样加班下去,所以我毅然从过去所从事“商事非诉讼”方向,转到了自己喜欢的“刑事诉讼”方向。然后很惊喜很意外地发现,自己好像就是做这块的材料。就这样一步步从助理律师,到专业律师,到资深律师,到合伙人。

 

为了照顾孩子,我也很严格地控制自己的接案数量和会议活动,尽量不让自己太忙——因为忙了以后状态就不好,带娃容易发火,案子也难顾及——这样的做法各种损失都是难免,但是过日子嘛,总归是有得有失——看着孩子们茁长成长,我们家庭的幸福感还是很高的。

 



 

这样看下来,至少在上海,选择生三胎的家庭,和家里经济条件关系并不大,反而是和“父母心态”以及家庭生活方式”关系很大。


就把上述事实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以正视听吧。


最后贴个一直很鼓励我的经文: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

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

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

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

篇 127:3-5




杨太太 | 大穷大富之家才能生三胎?

所属主题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基督徒,四宝妈妈,刑事律师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