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6 12 月, 2024
spot_img

将这个时代称为“世俗”时代意味着什么?


“世俗”的含义是什么?将这个时代称为“世俗”时代意味着什么?


泰勒的问题把他置于“世俗化理论”的领域——一个存在了很久的命题,其假设是宗教信仰会随着现代性的发展而逐渐衰落。这个预言未被证明为真,因此多数关于世俗化的讨论都纠结于宗教信仰率的经验数据这类问题。


而泰勒的关注并不在此,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种误导,而且错失问题的关键。这些讨论仍然聚焦于信仰本身,而泰勒则认为“世俗”的本质是关于可信度(believability)的问题。


世俗化理论家们(以及他们的对手)完全弄错了问题所在,因为他们专注于信仰的表达,而非信仰的条件。同样,世俗主义者们要求净化公共领域使其不受宗教影响,但却不愿意反思关于其自身信念的认识论问题。


因此,有关“世俗”的争论经常被相关术语的意义不明弄得混乱不堪。让我们采用泰勒关于“世俗”的三重分类学来澄清和辨析我们的分析:


1.在古典或中世纪的论述中,“世俗”一词意指某种“现世的”(the temporal)事物——例如“俗世的”政治领域,或“属世的”呼召领域。这就是所谓神圣与世俗二分的那种“世俗”。


比如说,神父追求一个“神圣的”(sacred)呼召,而屠户、面包师和烛台匠则从事“世俗的”(secular)事业。跟随泰勒,我们可以称其为世俗1(《世俗时代》,第1-2页)。


2.在现代性中,特别是在启蒙运动之后,“世俗”一词开始意指一种非宗派的、中立的和非宗教的空间或立场。公共领域是“世俗的”,因为它(号称)是非宗教的;学校是“世俗的”,因为它们不再隶属于宗教团体——所以“公立”学校被认为是“世俗”学校。


同样,20世纪晚期的人们形容自己是“世俗的”,意思是他们没有宗教归属,而且没有“宗教的”信念。我们会把这种含义称为世俗2(第2-3页)。


世俗化的命题和标准的世俗主义所采用的,正是这样一种世俗观念。根据世俗化理论,当文化经历了现代性和科技进步时,宗教信仰的(决定性)力量和参与便会在现代性对世界的祛魅面前萎缩。


而根据世俗主义,(由宪法所创造的)政治空间应该被塑造成这样一个领域:清除了宗教信仰的偶然性、特殊性和非理性,由普遍的、中立的理性所支配。世俗主义从来都是世俗主义2。


而世俗化理论通常是一种自信的预期,即社会终将变成世俗2的——也就是说,以日益衰弱的宗教信仰及参与为特征。自我认同为“世俗的”人,通常便认同自己是非宗教的。


3. 然而,泰勒有建设性地阐述了世俗的第三种含义(世俗3)——而这正是《世俗时代》一书标题所表达的观念。一个社会是世俗3的,意思是宗教信仰和信仰上帝被理解为诸多选项之一,因此是可竞争的(以及被竞争的)。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信仰条件”的转变。正如泰勒所注意到的,“在此意义上”向世俗性的转变,意味着“从一种社会转向另一种社会,在前者那里,对上帝的信仰是未受挑战,甚至是不成问题的;而在后者那里,信仰上帝被理解为多种选项之一,而且常常还是并非最容易被接受的那种选项”(第3页)。


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生活在一个“世俗时代”,即便宗教参与仍是可见的,甚至是狂热的。


而且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仍然能够容纳一种特定的“世俗化3命题”。但它会变成一种关于这些社会的可信性结构如何,以及为何会令宗教成为可竞争的(以及被竞争的)之说明,而不是关于宗教如何会在现代社会晚期萎缩的说明。


正是此种意义上的“世俗”之出现,令一种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exlusive humanism)的出现成为可能,后者是宗教市场中的一个全新选项,一种认为生命之中除了内在性之外,任何东西都已式微的观点。


“一种纯粹自足的人文主义,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一种广泛持有的选择。我是指这样一种人文主义:不接受任何超越人间福祉的最终目标,也不热爱这一福祉之外的任何事物。这样的社会史无前例。”(《世俗时代》,第18页)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世俗3时代。……一个世俗3的社会能够忍受宗教的复兴,在其中有很多人拥抱宗教信仰。然而这并不能放慢世俗化3的脚步;我们永远都知道我们曾经相信另外一些东西,它们能够提供可信的意义愿景。我们在世俗3的境况之中也能够信仰;事实上,皈依是对世俗性的一种回应,而非逃避。


泰勒主要关注的,是帮助我们理解我们如何到达此处:什么东西改变了?怎样改变的?在世俗时代中对信仰的影响是什么?对作为一种文化事业或政治理想的世俗主义2的影响又是什么?伴随着世俗3产生的“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有何特征?……




[本文摘编自詹姆斯·史密斯《如何(不)世俗》,标题另拟。]


术语表

世俗1(Secular 1)一种较“古典的”对世俗的定义,用来与神圣相区分——即日常生活的此世层次。神父负责神圣的事物;屠夫、面包师和烛台匠则从事“世俗的”工作。


世俗2(Secular 2)一种较“现代的”对世俗的定义,将世俗定义为非宗教的——中立的、公正的、“客观的”——例如一个“世俗的”公共领域。


世俗3(Secular 3)泰勒关于世俗作为一个竞争性信仰的时代之定义。在其中,宗教信仰不再是不言自明的。想象不信仰上帝是可能的。



世俗主义(Secularism)一种与世俗2相关联的学说,要求公共机构(包括学校、政府等)必须是非宗教的。大致等同于法国的世俗主义学说,并经常被表达为“政教分离”。


点击封面 ↓ 即可购买


扫码添加客服 ↓ 防失联




     ↙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购书——

所属主题
橡果阅读空间
橡果阅读空间
好书齐分享,生命共成长!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