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5 12 月, 2024
spot_img

家庭共读|第5篇:你的财富

家庭共读|第5篇:你的财富

家庭共读

第5篇:你的财富

关于财富


家庭共读|第5篇:你的财富


小编语:


原“用心不留白”栏目,现更名为“家庭共读”,文末设置了家庭讨论问题环节,方便家庭深入地思考和应用。欢迎家人们留言分享你们的感动或者建议。



片尾曲:以斯拉《求主充满我心》



01


在朋友那吃了块提拉米苏,直叹美味。回家用手机下单,半小时后,一个五英寸的提拉米苏送到家门口。整盒都归我。好满足,准备大快朵颐,入口——怎么不一样?按理说,同个品牌、配方,但这次,一尝,再尝,味道平平无奇。


于是,想起你。


家庭共读|第5篇:你的财富


不像现在,烘焙店林立。打开购物app、小程序,芝士、慕斯、抹茶、乳酪……口味眼花缭乱。九十年代,所谓的“烘焙”店,主要在卖生日奶油蛋糕。现场付钱提走——那不可能,至少要提前一周到店,商量尺寸,交钱,然后拿到张手写收据,按时来取。


接下来那周,边等待,边回味以往:


一年才能吃上一次的蛋糕,就是父母送的生日礼物。会想到白色奶油、黄色绵密的蛋糕胚。想到绑在包装盒侧面的纸盘、纸帽。妈妈准备好一桌菜,同学们陆续到了,拿出礼物,羞涩地塞你手里。


吃完饭,那个时刻终于到来。


撤下碗筷,蛋糕上场。


点蜡烛,关灯,唱生日歌。中文结束,英文再来一遍。闭眼,许愿。开灯,你小心翼翼切分,想让每位来宾都能分到一朵奶油玫瑰花。大家总那么善解人意,纷纷推搡:“先给阿姨!”


蛋糕从不会剩下。因为一周前,在店里,关于尺寸,家长、老板和你,三方已充分琢磨过。没有信用卡、分期免息的年代,过日子,真是精打细算的。


家庭共读|第5篇:你的财富


终于分两天吃完提拉米苏。什么蛋糕,似乎都比不上你那个年代里,简简单单的奶油味。拿起手机,果然,商家总是先人一步。“童年回忆:复古老奶油蛋糕”,点击几下,要么三四个小时,要么明天,马上又能送到家门口。但我确信,时过境迁,入口便知,它,已经不是它。


哪些东西,不知不觉,已经从我生活里消失了?


报刊亭、现金、绿皮火车,还有,吃自助餐的乐趣。


家庭共读|第5篇:你的财富



02


朋友下个月过生日,我在手机里找餐厅,看到“自助午市”,好陌生的词!回忆一点点冒出。


大学时,偶尔周末,宿舍的姑娘们会相约去吃自助餐。若去,必然会“扶墙进,扶墙出”:故意不吃早饭,饿得发虚,扶墙进餐厅。吃到撑爆,扶墙而出。


饥肠辘辘,中巴车里摇晃一小时,到达。交钱,领刀叉、垫纸,洗手,终于坐下。


大家不约而同,都没有立即起身取餐,而是会坐上片刻,先扫视一番:沙拉、冰淇淋、披萨、鸡米花、炒面……平日里,有的无法放开吃,有的没兴趣,此刻层层堆叠,魅力骤升,一个个无声邀你过去:“看。这些所有,全部,都是你的。”


烤鸡翅总是瞬间空盘,受欢迎到这个地步,偶尔,两三个餐夹在盘子上方会碰撞打架。有人直接等在出菜口,第一时间围堵。


现在想来,大收大放的吃法,多折腾肠胃。幸好,生活费有限,离学校也远,坐车去市中心吃自助,对平日吃食堂的我们来说,确实算比较隆重的一餐。


尽管顾客一思考,商家就发笑。但那些年,自助餐对于我,始终有种魅力:用有限的钱,买到了“无限供应”的美食。为了让钱花得值,边享受,还边盘算“回本了没”,仿佛吃到某个“损益点”,之后超过的部分,就是赚了。


家庭共读|第5篇:你的财富


大学后期,我和老乡去吃酒店自助餐。食物水准、环境档次和价钱都高了些。规定也更严格。


提示牌上写:超过200克,罚款。


我依旧眼大肚小。那顿自助,两个人可谓“笑脸进,苦脸出”。刚开始,兴奋聊天,雀跃取餐,牛扒,小火锅堆了一桌。


下半场,边苦苦嚼肉,边装作不经意打量,低声讨论:“要不要把实在无法咽下的肉块,切碎,放进小火锅。旁边盆景里,是不是也能藏一点?”


头顶水晶灯,亮闪闪。服务员西服笔挺,皮鞋泛光,随时准备过来添柠檬水。我们只好继续埋头苦嚼。


“行了没,剩不到200克了吧?”


“不知道,200克到底多少,没概念啊。”


“真的会来称重吗,是不是吓人的。”


宁可信其有。这次同甘共苦的经历,让友谊升了温。毕业后,只要回老家,我和老乡都会争取见上一面。这些年,不仅和她,与其他朋友见面相约吃饭,大家一个比一个吃得少:在控糖,在保持七分饱,在吃蔬菜沙拉和杂粮。


家庭共读|第5篇:你的财富


旅行途中的酒店自助餐,比那些年吃过的精致多了。然而,转一圈,发现没什么特别想吃,又转一圈,回座。家人说:“就拿这么点啊,小鸟胃。”


吃自助餐的乐趣,不复往昔。因为现在,只要人想,坐家里,动动手指,有什么吃不到、买不到呢?就连外出,意外尝到当地美味,蹲下挑选,准备带点回家,“没必要劳师动众搬回去。某宝上肯定有。便宜还包邮。”


确实。


我起身,有点意兴阑珊。如今日子,想要便有、想走便走。与此同时,也仿佛失去了什么。



03


高中作文课,你唯一犯过难的题目,叫《我的财富》。普通家庭的平凡高中生,能有什么财富呢?


下课要交,你匆匆写了篇微小说交上去。


近二十年过去,时不时这个题目依然会跑出来捣蛋:高中时的你,有什么财富?有答案了吗?


一直答不上来。


当下,连上网络,世界所有阶层的生活都展现在眼前:某电影演员早上人在香港,觉得无聊,中午飞到伦敦喂一下午鸽子,当晚又飞回家;有的高中生袜子,两千块一双……大学毕业那年,我认为,如果有张无限额度的银行卡,那叫财富。


最近,因为一盒提拉米苏,因为给朋友寻找过生日的餐厅,奶油蛋糕、自助餐趣事,还有那个意难平的作文题目,又来到了我面前。


家庭共读|第5篇:你的财富


我所处的这个年代,比起你那时,拥有的物质,多太多。选择,多太多。银行电话打来,App弹出提示:我们可以借贷给你,即刻满足,提前享受。不必再计算、衡量、取舍,不必再忍耐,等待,放弃。


近些年,断舍离开始流行。Less is more. 最初由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提出,意思是简单的东西,往往带给人更多享受。


终于,我找到了那个作文题目的答案:高中时代——你所拥有的少,你的缺乏,是你的财富。你年纪小,世界年纪也小,你们的有限,是一笔财富。


因为有限,因为不便,你尚存胃口,你珍惜所拥有。你内心常觉得空,常感到饥渴——也正因此,后来,你走向了让你灵魂真正满足的那一位。


有飞机、高铁和汽车自驾,你已经很久没去过火车站。这样的场景,也便不曾再有:


那年,妈妈去车站送你。德克士餐厅里,你取餐回来,妈妈让你留下找回的零钱。你认为自己是大人了,众目睽睽下,拒绝不要。


火车启动,窗外景物后退着,不舍,难过,翻涌上来,你努力把情绪摁下去,打开书包拿零食,发现夹层里挤着一叠零钱。皱巴巴的——趁你去洗手间,妈妈还是把它塞了进去。


看着那叠钱,你再也忍不住,埋头哭起来。


原来,世界上最宝贵的那种财富——爱,你早就拥有了。


家庭共读|第5篇:你的财富


家庭讨论:

1. 假如有很多很多钱,你的愿望清单是:

(1)                                  

(2)                                  

(3)                                  


注:纯分享,不评价或引导/纠正“你应该把钱用在……”


2. 聊聊你如何看待“免费”、“赠送”。


实践:

找出三样你早就看不顺眼的“鸡肋”物品,共同探讨怎样处置它们。


比如,送给有需要的人、改造另作他用、放入缓冲区继续观察……


家庭共读|第5篇:你的财富


作者简介

陈京,前媒体人。现学习写作散文和小说,兼职老师。

喜欢这十个词:日记、桌游、游泳、对话、咖啡、小狗、感动、旅行、剧组、信。


THE

END




孩子的苦心,对家庭的细心,对配偶的耐心,对关系的存心——生活,其实就是一颗心。

公众号:结伴用心生活



所属主题
结伴用心生活
结伴用心生活
咱们跟睿欣老师一起聊成长,记录在这里。喜悦与你们分享,因为自己有需要时,总想揽着人一起得饱足。此账号下的文章转载自公号“结伴用心生活”(ID:Hearty_Life)。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