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7, 2024
spot_img

行走课堂 |十架君王系列#一起舞!舞!舞!

昨天的课程,主要以讨论起点和终点哪个更重要为线索。回到《十架君王》的结构安排,作者有意将全书18个章节分成两个有机组成部分。1-9章主要以君王的身份为核心,回应“他是谁”。10-18章以君王的工作为核心,回答“为何是他”的问题。

这本书一方面是循着马可福音的叙事脉络,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是向作者最为敬重的作家路易斯的《纯粹基督教》的致敬。在那本书的开篇,路易斯没有先讲现代人所遭遇的麻烦,更没有提战争所带来的恐惧如何以宗教的方式化解,他反而从三位一体的神开始,解说这个信仰核心。而他所用的方法,就是提摩太凯勒牧师在这本书中同样反复提及的一个核心隐喻:舞蹈。

课堂围绕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展开,以高晓松对汉民族没有舞蹈和音乐基因为例子,再结合一些华人的文化差异感受,连同鲁迅先生那篇《从孩子照相说起》,将对舞蹈的讨论从艺术领域转移到文化领域,最后我们一起查考了所有和“舞蹈”有关的词汇,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我们发现,在犹太人的世界观里,舞蹈不只是只属于人类特有的活动,甚至连大山小山、连公羊羚羊都会跳舞。跳舞不仅表达激烈的情绪,也是身体的全部投入,因此是动态的,是在群体中展示,需要人参与其中的一项活动。

同学们就此展开了丰富的思考:

汉族为什么不能歌善舞?首先,我是一个不喜欢跳舞的人,不过我渐渐发现,我是真的讨厌身边那种说话,说着说着就要舞足蹈的人。我会认为他们不是爱跳舞,而是为了引人注目,反正不是单纯喜欢舞蹈。现在很多自以为正常的事情,都会成为被别人讨论的主题,我们会被很多人的唾沫影响,会怀疑自己。从而打消在人们面前唱歌跳舞的想法。汉族因为这样的原因被磨灭了梦想的人太多了,即使到了这个时代其他竞争者对音乐生,舞蹈生的歧视还是很严重。
——火锅

要说到中国的音乐和艺术,曾经其实也是非常出名的,例如《摸鱼儿.并序》,被翻译成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但如今流行的歌几乎都是些卿卿我我的口水歌,从零零年代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到如今的“嘴巴嘟嘟嘟嘟嘟…”,从一零年的“烟花易冷,人事易分”,到现在的“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很明显能看出差距。
高晓松说过:“自古音乐在中国没有当过主菜,最开始音乐只是祭祀的小手段,从来就没有登堂入室”,从古至今,中国人最注重的是道理,春秋时期,大家都看《诗经》,中国是全世界文字保留最好的地方,唯独音乐似乎被冷落了,如今越来越多人喜欢音乐是因为喜欢他们的偶像,或许他们不是在欣赏歌曲的韵味,而是在欣赏偶像的“韵味”。
正如高晓松所说:“我们没有音乐,只有偶像崇拜”,那些不知为何火起来的小鲜肉所写的歌,通常是靠流量而不是靠实力,因此“华语乐坛”开始变得不如从前,比起痴迷的追求偶像,去深入的学习,了解偶像所创作的歌曲背后的含义,会更加有意义,最后再引用高晓松老师的话:“如果未来能有更多的平等的文化,有更多多元化的音乐,从人的迷变成音乐的迷,也会好得多。”
——碎枣

对于舞蹈我没有什么太多的研究,但觉得舞蹈是一件可以表示多样性的东西,可以是表达快乐,伤心,愤怒等多种情绪的事情,也可以表示内心的自由。许多影片中在主人公重获自由的时候他们会以跳舞来表达。还可以是交际,在西方会跳交际舞来进行联谊或第一次会面。但汉族并没有过这种习惯,类似藏族以及苗族的民谣。传统舞蹈,甚至在汉族许多传统家庭认为跳舞是一件非常不入眼的事情。现在的社会在不停发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在思想上也可以得到自由,心灵更加开放。
——孜然
音乐和跳舞向来都被列为艺术之列,也是人对美所追求的一种方式。
美是一种抽象的词汇,是没有准确定位和描述的。而管仲在春秋时期提到过: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翻译过来就是:储存谷物的屋舍、粮仓殷实,人们就会懂得礼仪、礼貌;能吃饱饭,能有衣服穿,不愁饥饿寒冷,人们就有荣辱观,知道荣誉和耻辱。这就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态度。
中国人——至少从古代而言——一向是没有审美细胞的。对于大部分每天在工作岗位上苦苦挣扎的人来说,美是毫无价值的东西。过去是如此,今天更是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中国人向来都比较现实主义,凡事都要评估价值。这一代代的流传,使得中国人从来都没有正视过只是单纯的展现美但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
音乐和跳舞是比较普遍化的,门槛比较低的领域,同时今天中国较为开放的环境使得它们也有了发展的机会和土壤。但是即便如此,音乐和跳舞还是并不受重视。跳舞是非常惨的,它和音乐一样,一开始都是作为附属品出现的,它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今天音乐都有自己的平台了,舞蹈呢?
我们再来谈谈音乐。音乐现在已经发展较为成熟了,受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但是它也依旧没有独立起来。如今的音乐在较多的情况下也是作为一个附属品,作为人的附属品、节目的附属品。背景音乐这个词其实也是道出了现在音乐的地位和处境。在各大音乐平台的歌曲评论中,什么乱七八糟的评论都有,就是没有关于音乐本身的评价。
中国现在的音乐风气还没有那么良好,也是希望中国未来能在美上越来越注重。
——泰迦
在我看来,音乐和舞蹈相关的艺术在中国是有点缺失的。我们汉族没有像别的民族一样能歌善舞,汉族缺少音乐基因。现在的人听歌大概不是奔着音乐去的,而是奔着唱歌的人。都是去看偶像去的,真正有水平的人唱的歌就火不了。还有是中国的从小的教育,我们被学习和规矩约束,从小就告诉我们好好学习,不要做别的事。我们在这种教育和环境下就会失去艺术细胞。
——开心

说起舞,我就会想看过的起原始人动画片或者纪录片,他们在吃食物的时候就很喜欢手舞足蹈,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表达自己的喜乐,而舞蹈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很少见到,一般只有去专门的地方才有舞蹈,可是外国唱歌跳舞很常见,街头歌手街头艺人屡见不鲜,或者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他们也能歌善舞,随随便便都能来几首淳朴的山歌。
我们老师也分享说,他小时候最怕老师说表演节目,我们也是,本来也没啥才艺,上去就是尴尬,能演出个啥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在一些材料上看到上面说这种现象是我们这个民族2000年来的毛病,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要做好了站好了,安分点。这么一说确实,不说别人,我小时候母亲就这么教育我。
除了这个,还有呢?毕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这样教育,我认为是我们的压力大,我们的时间都用去工作、学习或者玩去了,这些事让我们活得挺累,哪有时间去搞音乐和舞蹈呢。还有就是传承,中国古代留下这么多应该唱的诗歌为什么不知道怎么唱呢?
就是没有传承。而且现代也没有几个好的代领人,比如说中国的排行榜上,基本上都是明星或者小鲜肉,他们不论唱的好不好听,但从有出人意料的方式上榜,如当年买唱片,那个场面真的是,一人买200张!不止买唱片还有所谓的“脑残粉”或者水军无脑刷评论。这个偶像崇拜现象其实类似于迷信,无论对错就夸夸支持。所以咱们对于歌舞这些东西并不感冒,也没有这方面的储备或者天赋。
——萌萌
中国在古代最不缺的就是音乐和舞蹈,古代人发明的音乐有几千上万首词、曲,都是可以唱的,古代人所发明的舞蹈流传甚广,随便找个古代君王都是“且吩咐,歌宴红粉”或者“阿房舞殿翻罗袖”,舞女在古代的皇室里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到了现代,我们的舞蹈和歌曲都是被西方影响,大多是从美国、日本流传来的,很少有我们中国自己的曲调,说明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失去了古人所发明的词、曲和舞蹈。
古代中国音乐的开始是由祭祀开始的,因为古代当时没有法律,基本上没什么大事,最大的事就只有两个,祭祀和打仗,所以在古代音乐刚出来的时候音乐被称为“巫乐”,大部分都是占卜和祈求用的,是在祭祀的时候进行的活动,并且音乐、舞蹈和乐曲是一起进行的。
这个现象一直存在,在后来的春秋时期,礼乐开始融合,音乐和舞蹈成为了只有皇室才能拥有的东西,这就是古代人对皇帝的崇拜,偶像从神转到了皇帝,拜土地公公老不显灵,还是皇帝更有实权,要啥有啥,孔子也是对此有很大的推动,编订了《诗经》,收录了三百多首可以歌唱的诗词,在整个中国文化中,汇编的歌曲数量甚至破万,《诗经》、《楚辞》、《汉赋》、《宋词》、《元曲》都有收录的乐曲,舞蹈几乎没有流传,可见我们根本不缺曲子,但是,没有调咋唱?
1.没有曲调,流传了这么多可以歌唱的歌词有啥用?
2.在中国古代阶级分为士、农、工、商,艺人都排不上号,自然会被别人看不起,有钱人家是不会让自己的后代以此为业的,在古代王宫里的舞剧也是很难在民间流传的
3.因战乱、矛盾,群众丧失了对生活追求的美好愿望,常年被压迫,对于他们来说,生命大于生活。
因这三点,直到现在,流传下来的曲子能唱的只是屈指可数,就算有唱的,也是后来民国受西洋音乐的影响而编的曲调,中国从远古夏朝到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化流传戛然而止,受西洋音乐的影响,中国本来宫廷的歌舞音乐少数被民间继承,因此宫廷的歌舞音乐影响力远比不上西洋音乐的影响,有智慧的年轻人都是国外留学或受到新文化思想,对于被古老禁锢思想影响的乐曲、京剧完全不感兴趣,这样,本来就没有遗传很多曲调的诗词和京剧更加没人继承,古代音乐几乎被彻底代替。
现代中国音乐和舞蹈受西方影响巨深,现在随便找一个流行曲的和声都是欧洲古典音乐《卡农》的和弦,值得一提的是,华语音乐从00年到23年整个歌曲的形式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就是一些乐器的加入、节奏的多样性和旋律的改变使得内容变得丰富了一些,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在近几年,华语流行音乐的创作数量急剧增长,这仅仅是量的增长而非质,从2019年到2021年的华语音乐创作量从23.7万达到了114.5万,大概多了5倍,以上说明中国音乐并没有革命性创新,而是一味的复制,今天的一些清新的中国人已经发现了其中的无趣和无聊的复制,已经转去不听,大数据仍然将其推到首页。但古代的音乐不存在所谓的大数据,音乐不好听自然没人欣赏、汇集,但是却流传上万首,没被流传的可能有此数倍,如果我们能够复盘古代音乐,那影响对中国本土音乐一定是革命性对。
我们的音乐没有完全被西方音乐影响,中国人从一开始喜欢音乐和舞蹈的初衷还是一个,就是崇拜,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崇拜顺序从崇拜神、皇帝、将军、烈士,直到现在的明星、国内、外乐队直到崇拜自己,中国人的崇拜没有改变,可能有一天,中国人对人的崇拜直转到神,他的音乐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传承和质的改变。
——雷霆 


同学们对舞蹈的思考,有的是从材料自然引发出问题而来,有的是深入研究,把中国人的音乐按照上古、现代音乐的划分来进行说明。每一个人的参与都令课堂增色不少。

下节课,我们会进入山海经的神兽世界,这和《十架君王》有何关系?没关注的,赶紧关注吧!敬请期待!

更多行走课堂


所属主题
Wayfaring, 徒步客
Wayfaring, 徒步客
实践真教育,探索新道路!公号名: Walking Education 行走教育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