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1 11 月, 2024
spot_img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华山论剑

以琳

无风波自拍

有雨伞同吟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读卡夫卡总是莫名地想起李商隐,细想此二人真是有很多共同之处。两人的心灵都很隐幽且深邃,两人的文字都蒙着一层朦胧美的纱衣,两人的人生也都有着各自的一种坚守。虽然一个是小说家一个是人。


后来发现叶嘉莹先生也有同样的看法,便壮胆试着在现代小说的诗意与格律诗的故事之间拉根红线,看能否演绎一段诗意穿越的故事,看两座高峰如何连绵生趣,应该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May 2021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2021.5.2


别扯了,卡夫卡和李商隐,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方不同文化,一个小说家,一个诗人,穿越一千年?

 

是的,说的就是穿越。为啥偏偏是这样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彼此穿越?

 

先来看看这俩人的简单生平。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法律,后来做了保险业职员。1904年开始文学创作,生前只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重要的三部长篇《美国》、《审判》、《城堡》,都是死后其朋友布洛德整理出版的,朋友没有遵循他销毁书稿的强烈要求。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开成二年(837年)进士,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

 

俩人的生平都很简单,但内心世界却非同寻常。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穴鸟”卡夫卡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先说卡夫卡,这个名字的希伯来文含义指“穴鸟”,他也写了一部小说《地洞》,其中有一段很重要的自白:

 

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马上又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这段自白让我们看到一种极端内敛的性格,他名字的含义可以说是他对自己生存形态的一种自我体认和表述,卡夫卡就像《地洞》中的小动物,沉浸在与世俗化的外部世界相对抗的纯粹的个人写作状态中。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曾经这样评价卡夫卡:

 

卡夫卡的世界与任何人所经历的世界都不像,它是人的世界的一个极端的未实现的可能。当然这个可能是在我们的真实世界背后隐隐出现的,它好像预兆着我们的未来。因此,人们在谈卡夫卡的预言维度。

 

卡夫卡诸多的作品的确都体现了这种预言维度,它们隐藏在20世纪人类丰富到极致的想象力后面,其最后的一部小说《城堡》可谓是典型代表。

 

和其它两部长篇一样,它们都没有结尾,亦如一首话未说尽的诗,在开放性的余韵悠长里存在无穷的阐释性。故事很简单,主人公K半夜踏雪来到一个城堡下的村庄,自称是受聘于城堡的土地测量员,但村长却告诉他,当年村长否决聘用土地测量员的信函被阴差阳错地投错了部门,所谓聘用土地测量员就是个误会。但村长为了补偿这个失误,便安排K去小学看门,但那里并不缺看门人。K不甘心就这样成为城堡官僚主义的牺牲品,于是不懈地努力,但当局一直拒绝他,就连村民、学校、客栈都与他为敌,k最终也没能进入城堡。后面占主体地位的大量篇幅则是冗长的、众声喧哗的对话。故事情节被悬置,主人公也被淹没,而意义的呈现也被无限期的延缓了。真恰似“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什么感觉?像不像一首诗?故事情节被冲淡,如同迷宫一般的城堡,在以K为视角的限制性视点下亦实亦虚,它让读者基于不同的立场和文化背景读出非常丰富而不同的含义,但最终却无人真正知道城堡到底为何物,里面有什么,K又为什么要竭尽全力去追寻它。这种运用意象的隐喻与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一种迷茫的生存状态,不正是诗体文学的手法吗?

 

这种诗体般的手法也让我们面对了解释的困难,我们无法说清具象表面的形态,但却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在拒斥对作品的单一解释,它的本质在于问题的提出而非答案的获得。这是对生存境遇的无穷追问,其未完成性,不仅仅指作品没有结尾,更是指它最终无法获得总体上的意义图景和具有统一性的世界图式。卡夫卡所提供的,是关于人类生存境遇和生存方式的未来可能性的想像。

 

意象、隐喻、象征、开放、想像……这些都是诗体文学的鲜明特征,然而卡夫卡却将它们嫁接于小说,为其构筑起一座充满深刻预言维度的“城堡”,以一颗耽溺于纯粹个人思考与创作的孤独灵魂,看见人类的今天,或许还有未来,成就了二十世纪小说文学的公认高峰。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神秘吟者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再说李商隐。李商隐的诗是公认的晦涩难懂,后世对李商隐作品的研究解读远远多于其他伟大的诗人。他同样有一颗孤独的灵魂,并以其终生不得志的悲哀,行走在如卡夫卡一样梦幻般的内在生活里。

 

最有名的代表作当属《锦瑟》了,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千古名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诗名为《锦瑟》,其实与他的诸多无题诗无异,只是取了首二字为名而已。首联第一句就给读者布了个迷魂阵,锦瑟是一种乐器,有二十三弦的,有二十五弦的,常见的一般是二十五弦的,但李商隐却说有五十弦,是他搞错了吗?还是这种五十弦的锦瑟失传了?其实都不是,这里有一个典故。《汉书·郊祀志上》记载:“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无端二字用得极好!别的琴都是那么少的弦,你为什么无缘无故要拥有五十之众,招来这劈身之祸!而这每一根弦,每一根弦柱,弹出来的每一个音符,都勾起我对美好往事的回忆。这部作品是李商隐晚年回忆他一生的作品。

 

接下来的颔联颈联,一句一个典故。“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记载:“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李商隐亦有梦蝶之诗:“怜我秋斋梦蝴蝶”,同庄周之梦一样美好,但也一样易碎。

 

“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杜宇化鹃的典故。《蜀王本纪》载:“望帝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弊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帝生卢保,亦号开明。望帝去时,子规呜。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望帝,杜宇也。” 一失足成千古恨,其恨其悔之深,即便死后亦化鸟哭诉。然却永无回转之可能。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博物志》卷二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如绩,其眼能泣珠。”《长安志》载:“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文赋》有言:“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如此这些都是当初华年之美好追求,但如今都只能是悲哀的回忆吗?其实当时我心就已充满惆怅和茫然了。

 

李商隐是用典故讲故事的高手,亦如一部小说,有众多的人物情节,但是,他究竟在说什么?似乎又是一个无法确切说明的东西,如卡夫卡笔下的城堡,亦真亦幻。但却有很多复杂的感受从我们心中生发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执着的追求而不可得的怅然与深深的悲情。一个惘然,就取得了如K先生在众声喧哗中被淹没的同等效果。

 

一首诗也有眼睛,如同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诗的眼睛便是诗意的窗口。这首《锦瑟》的诗眼不是那些浪漫的、亦真亦幻的典故,而是一个虚词“无端”,一个无端道出了多少幽怨、多少悲伤痛楚。在一句惘然中凝结又散去。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想象一点余韵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尘世间的追求似被劈的锦瑟,似半实半虚般存在的城堡,如梦如烟。卡夫卡与李商隐,两颗孤独的心,将他们真实的生活通过其梦靥般的心灵反映出来,为我们折射出多层次、多向度的审美感受与体验,让我们看到自己心灵处境的困难,从而成为跨越时空长河为世人耸立的文学之美与生命之思的高塔。


卡夫卡与李商隐,他俩虽然是两个不同文学体裁的书写者,但他们都有一种迥异于常人的禀赋,他们孤独的心理世界有着世人难以想象的丰富,而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表达都具有敏锐而独特的视角和感悟。所以,虽然是不同的文学体裁,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偕相生。

 

最后也想象一下他们的穿越相遇,也许卡夫卡能够打开他的地窖,请李商隐进屋喝一杯。李商隐可以看着卡夫卡的书稿说,原来诗也可以这样写!




参考书目:
1、《城堡》,卡夫卡著
2、《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吴晓东著
3、《美玉生烟——叶嘉莹细讲李商隐》,叶嘉莹著
4、《中华典故》,刘庆才主编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感谢

惠 阅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以琳,原名王湛,字文渊。1970年4月生人。居湖南岳阳洞庭湖畔,捉花间几个音符,翻湖上半页闲书。

华山论剑,原名孙超雄。1959年生人。乃旅居维也纳一介布衣。顶,在似谢非谢之际,诗,夹半文半白之间。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声明


本刊所发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已委托维权骑士全网维权。如未经授权用作它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精彩回顾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华山论剑:不绝,如何叫绝句 ——格律诗词基础知识

【Zi拍同吟】|| 华山论剑:好诗是如何写成的?
【Zi拍同吟】|| 匿名来稿:评华山论剑鹧鸪天之一

【Zi拍同吟】华山论剑:小说《诚聘老板娘》

【Zi拍同吟】|| 华山论剑:《重庆印象》

【Zi拍同吟】|| 以琳:母亲的回忆

【Zi拍同吟】|| 以琳:从《猫城记》看老舍悲天悯人的  文化启蒙思想

【Zi拍同吟】|| 以琳:井、女人、上帝  ——《圣经》的文学叙事管窥
【Zi拍同吟】《白玉兰的困惑》作者:以琳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八)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七)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六)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五)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四)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三)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二)

【Zi拍同吟】以琳:【鹧鸪天】历代佳作赏学(一)

【Zi拍同吟】华山抡斧以琳之借题红楼十二菊

【Zi拍同吟】|| 以琳:借题红楼十二菊

【Zi拍同吟】|| 唱和集:半巷诗风一树梅(三)

【Zi拍同吟】|| 唱和集:半巷诗风一树梅(二)

【Zi拍同吟】|| 唱和集:半巷诗风一树梅(一)

【Zi拍同吟】庚子说秋(三)

【Zi拍同吟】庚子说秋(二)

【Zi拍同吟】庚子说秋(一)

【自拍同吟】后疫情时代的唱和(三)

【自拍同吟】后疫情时代的唱和(二)

【Zi拍同吟】后疫情时代的唱和(一)

【Zi拍同吟】2021.4月作品集

【Zi拍同吟】2021.3月作品集

【Zi拍同吟】2021.2月作品集

【Zi拍同吟】迎新:二零二一年一月作品集

【Zi拍同吟】以琳十二月作品集

【自拍同吟】以琳十一月作品集

【自拍同吟】以琳十月作品集

【Zi拍同吟】|| 以琳九月格律作品集

【Zi拍同吟】九月现代诗及新旧体互解诗集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Zi拍同吟】|| 以琳:当卡夫卡遇上李商隐

阅读原文

所属主题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