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4 11 月, 2024
spot_img

《中国古代文化通识二十讲》之第十三讲:空间的起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这是要开近一年的二十讲课程,任何想听的人,可随时可以加入进来听,会提供过往的录音与整理的文稿。要知如何参与和收听,请点击“阅读原文”便知。本讲今晚(10月5日)八点开始。



宇宙一经诞生,天地一经形成,所有的都铺排齐备了,人类才出现。于是对所居之地,人类便有一个认识与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里面包含着对时空观念的逐步建立与认知,以使人类的交流、生活以及信仰诸面,都带来一些不同的看法。



前面我们已经从日月星辰的转动、春夏秋冬的更替,四至八时的循环中,知道了时间的产生。那么空间是如何产生的呢?空间能脱离时间而产生么?事实上,人总是在一定时间内来认识空间的。比如四季的更替,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的空间变化。天空上的星辰空间变化自必说,在大地上,同一个空间因季节变化,而郁郁葱葱,或是草木凋零,这都给人带来外在观感与空间变化的不同。如此一来,物理的空间,也在物理的时间内展示出来。这好比说时间的物理化,与日月星辰的空间变化有关。这也就是古人所谓“宇中有宙,宙中有宇”,时空交错,彼此难以分开之因由。



物理上的时空,于人们来讲,是否就好认识呢?我们一般人特别是唯物主义者,大多会觉得只要那个东西在那里,认识起来便不难。即便难,也最终一定会认识,总有一种舍我其谁,人定胜天的傲娇在自己心里,持久回荡。但问题是,骄傲的人类,至今连自己都认识有限,对所谓客观的宇宙时空,认识又几何呢?可以直接地说,也是相当有限的。当人们不相信从至高者而来的启示,非得高看自己所知所求,于是关于宇宙诞生的起始,就只能处于奇点啊,宇宙大爆炸的各种猜想中。在这种猜想中,有很多难以自圆其说之处,但人们依旧愿意满足于此种不能自圆其说的看法,也不愿意接受宇宙乃至高者所创造的显明结论。因为这对过于高看自己智商的人类来说,所带来的挑战,从而造成的在心理和智力上对人类的否定,都让过于骄傲的人类无法接受。



虽然人类对时空宇宙的认知进步不大,但对时空的物理性和天文研究,还是使得人类用科学方法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得人类对此认知的稳定性有所增加。但问题在于,时空不只是有物理属性,而且有因人的心理与文化观念诸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不同认知。不同的时空观念及其重视角度的差异,使得古希腊在几何学上有极大的发展,而古代中国在这方面无法与古希腊相比,却在代数特别是算术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反过来,这不同的成就,也使得两种文化下的人们,对时空敏锐度呈现相应的差异。虽然几何的起源,或许来源于人们丈量土地的需要,而算术的运用,或许源于以物易物的交换之需。但依然不能因此否认各自所在的文化观念,对二者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人的观念固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时空观念,但是时空观念也会影响人之观念的形成。比如一个人所住的地方是不是中心,古时的人们是无法靠物理手段测量出来的。即便到后来能够绘制地图的时代,每个族群也都以自己所在位置为中心来绘制地图。这基本上可以说是亚当夏娃犯罪后,人类自我中心及其罪性发酵、膨胀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人观察世界,人认知上的方便与能力所及,以及在心理与罪性上来看,都难脱以自己为观察中心的角度来认知世界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墨经》里面的“宇,东西家南北”,连很多有名的学者如梁启超、胡适都没有注意,而解释错了的原因,因为他们似乎忘记人自我中心的特性。在这方面倒是出版了《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的方孝博先生之解释——他认为以家为中心来观察东西南北,所以东西家南北,其实就是东西中南北,也就是东西南北中——最惬人意。



上古之时,在未有现代科学实证,人不知地球为圆之前,人们都以自己为中心,其实这既是人之有限也是人之罪性的双重产物。若说这还可以理解的话——就像以前中国中心论的天下观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到如今,一切都表明以自己所在地理,所在族群,所在文化为中心,从而在心理及一系列事情上的排外,说其为愚不可及也是不为过的。但可惜的是,我们这个族群数千年来,依旧在重复这愚不可及的事,如今依旧以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相煽惑,来重复这古老戏码。其实这就与“茫茫禹迹”之丈量到哪里,哪里就被开化,哪里就成了有文化的地理之所在的观念,还是一样的。这也和地理上的等差与文化上的等差联合起来,形成了“甸侯绥要荒”的认知格局。今天国人的认知,好像已经不受文化地理的“五服”的影响,但以观念在时间长度的自傲所在皆有。以至于用举国家之力来将自己所在国的历史——很遗憾的是,有一些无根据的杜撰——人为延长,上古三代工程其荒诞之处,又岂是用不合学术一句话,就能完全遮掩过去的吗?




中国文化通识二十讲》第十三讲:中国文化中的空间观念



一:与“宇宙”一词有关的古代文献

1:“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文子.自然》)2:“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

3:“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

4:“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墨子.经上》);“久,古今旦莫”、“宇,东西家南北”(《墨子.经说上》)。5:“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屈原《天问》节选)

6:“《管子》曰宙合,谓宙合宇也。灼然宙轮转于宇,则宇中有宙,宙中有宇。春夏秋冬之旋转,即列于五方。方以智《物理小说》卷二)



二:中国人空间观念的来源

1:“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准南子.齐俗训》)

2:左右上下、东南西北

3:方圆与规矩概念:物理空间的发现



三:中国古代宇宙学说

1:盖天说

2:浑天说

3:宣夜说



四:器物与空间的关系

1:形与势:聚落与环境

2:中西建筑的空间差异

3:堪舆风水:阴阳五行及阴阳宅



五:中国古代时空的思维模式

1:茫茫禹迹成九州

2: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3:天下观之下的中国中心论

4:山川崇拜与昆仑模式及其它



六:本讲文献晋阶

1:必读书籍:武田雅哉《构造另一个宇宙:中国人的传统时空思维》、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修订版)

2:参考书籍:张杰《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修订本)、吴桂就《方位观念与中国文化》、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汉宝德、昊晓敏《风水与环境》



七:本讲之思考

1:古希腊几何学发达,古代中国算术取胜,这里面包含着一种什么样的时空差异?

2:时空观念具有其物理性,但时空观念的差异,却也因文化而不同,其道理何在?



2024105日下午匆匆草就于锦里


所属主题
冉云飞 小书卷的甘苦
冉云飞 小书卷的甘苦
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