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专题丨阅读与群体
01 寻找阅读与众悦 —— 我们都是大阅读家
阅读,需要救赎。
——莫非
01
寻找真阅读
谁是阅读人?就是指那些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和历史上有深厚涵养、学识渊博的人读书别无二致[ 1]。然而,在当下多媒体讯息发达的时代,微信的朋友圈与公共号、今日头条的多媒体窗台以及抖音的短视频为人群提供各种不同形式、载体的内容,很多开始在阅读文字之外获得讯息。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写于1940年)一书,在多媒体时代还未出现时就讲到提到:这些媒体(报纸、电视等)经过太多的设计,使得思想形同虚设没有需要了(虽然只是表象如此)[2]。作者当时所描述的危机感,在当下正在成为现实,因此魏尔斯说:“形塑文化的责任已经从文字使用者转到影像制造者的身上了。”[3]
尽管大众看似不在热衷阅读纸质书籍,但《大阅读家》的作者汉东尼仍尝试寻找真正的阅读,而且只要你稍加思想便会认同他的发现:视觉娱乐的即刻感染力与文学宝藏的逐步发掘,这两者是互相抵触的。享受娱乐被动且容易;书籍则需要主动的意念与勤奋的功夫。[4]
对基督徒而言阅读的变革,也在改变人的相信模式,人以可见的影像为真实(眼见为实),正在丧失对相信那些未曾看见却真实之事的能力。汉东尼说,这正使人失去耶稣宣告的没有看见却相信的福分[5]。
那么,基督徒该如何阅读呢?我喜欢汉东尼从圣经而来对阅读的洞见,他说阅读是一趟照亮(Lit)之旅,不仅发现文学的能力,更是寻见话语的本源:上帝的话语。圣经是基督徒阅读的开始,在阅读中让思想被福音浸泡,不断更新与重塑;在阅读中与上帝产生生命的互动,也与“基督荣耀福音的光”(林后四4)相遇。
所以,凯勒牧师说:“世上最好的礼物,除了道成肉身的耶稣本身之外,便是上帝书写而成的话语,如果你给它个机会,它将会点燃你的心。[6]”被福音点亮的阅读,是能够体会并珍惜字里行间的真实、良善与美好的。透过神照亮、启发的恩典,我们得以看见并明白[7]。
因此,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是一名阅读者。从读圣经操练阅读,并由此出发去分辨如何选择读什么,不读什么。
02
经历众阅悦
阅读有美好的画面,在一个适合阅读的时刻,持一杯茶或者咖啡,打开书本与生命相遇。但也是孤独的,像是一声灵魂的叹息,投射出我们灵魂需要伴侣的身影。独“阅”乐不如众“阅”乐,但与谁共读呢?在这个人群都是来去匆匆的时代里,又有谁愿意在灵魂的深处与你同行呢?
这样的无奈,似乎也发生在基督徒的群体生活中。在教会中,阅读确实容易落单,相较于其他的灵性操练,阅读似乎不太被重视。但这并不意味它是一个人的事,并且也不是一件不重要的事。我认为,从交流、展示和激励等方面来说,一群人的“共读”是很有必要的,借此被提醒自己(或者去邀请)在阅读中经历圣徒团契与分享的喜悦。
我在自己教会便经历这样的尝试,当去年夏天在教会会众层面推动共读活动,也是从几个人开始。我们选择约翰·派博牧师的《生如朝雾》,书籍短小精美,内容简练又深刻。在共读中,彼此督促、分享美好,真是一幅美好的画面。
但正如阅读需要坚持一样,群体阅读的喜悦有时也会走过窄路。有些人常常能够分享长长的心得,一旦没有收获便觉得沮丧;有些人则喜欢聆听他人的分享,被邀请分享时便觉得囊中羞涩;也有些人觉得自己因无法坚持而打算打退堂鼓。但这些真实的场景,也应该是美好的一部分。提醒我们彼此鼓励、等候,经历服侍的喜悦。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一位共读说,这是她第一次完整地读完一本属灵书籍,好似获得一项特大荣誉一般喜悦。她的分享也激励了所有参与的共读者。到如今,我们仍在教会推动每月的共读,最多一次已超70人参与共读报名。
虽然,看似阅读的人逐渐被人遗忘,看似拿起一本书越发的艰难。然而当我们一起来读时,便会发现这些艰难反而成为阅读者的动力,更深刻地体会阅读意义!并且,每当我们走过一段路径后,回头望见的是满满恩典的足迹。是的,可能我们都不是那些厉害的读者,但我们又都是被神拣选的大阅读家,阅读上帝赐下的宝贵话语,阅读那些激发我们称颂上帝的文字。
注解:
1. 莫提默·J. 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译 郝明义/朱衣(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3页。
2.同上,4页。
3.汉东尼,《大阅读家》,译申美倫,(台北:校园书房,2018-2),65页。
4.同上。
5. 同上,总结于72-73页。
6. 提摩太·凯勒,《耶稣之歌》,杨淑智(台北:希望之声,2018年3月),29页。
7.同上,31页。
推荐阅读
大阅读家Lit!: A Christian Guide to Reading Books
作者:汉东尼
原文作者:Tony Reinke
译者:申美伦
出版社:校园书房
出版日期:2018/02/01
语言: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