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9 12 月, 2024
spot_img

杨太太 | 由电子游戏而来的启发

杨太太 | 由电子游戏而来的启发

我是一个资深游戏玩家,过去也被游戏成瘾捆绑,现在算是出来了,曾经写过《聊一个好不容易终于从游戏成瘾里走出来的经历》一文。杨先生也是一个资深游戏玩家,前一阵子他在打复古游戏文明VI,最近开始重新打魔兽怀旧服了——看着这个游戏,我还想起了大学时代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因为沉溺于这个,最后还没有拿到学士学位,扎心哟。
我们放假去日本旅游,顺手买了个新出的SWITCH LITE假期的时候,两台SWITCH放一起,打星露谷传奇。两个人打起来就是比一个人打要爽。两个人一起挖矿,没几天就挖到85层了。
但是我现在真的没有游戏瘾了,偶尔打游戏,也能适度了。我现在手机里只有一个游戏,是“旅行青蛙”很火的时候装的,这个游戏每天花的时间大概不到1分钟,偶尔三四天都忘记那只青蛙居然还活着,于是我就不太忍心把它给弄死……

究其根本,我发现我对游戏的问题认识是越来越清楚。
现在回头再看,我觉得我过去喜欢打游戏,尤其是RPG和策略型的游戏,除了以前在《聊聊游戏成瘾》里总结的那些,还因为游戏有四个要素:
  1. 美好的远期愿景——简单来说就是以后会变得很牛很强。
  2. 清晰的眼前任务——当下要做的任务一二三。
  3. 提供(或提供线索让玩家探索)完成目标的步骤——比如要完成任务就要先去和某NPC谈话等等。
  4. 明确的奖励——肯定有奖励,有时是事先说的,有时是事后给的。

我为什么会忽然发现这个?我这一段时间一直陪伴孩子学习,我自己其乐无穷,快乐到游戏都不想打了。
杨太太 | 由电子游戏而来的启发
我能够看得到孩子成长的美好,我知道现在眼下要帮他们设立什么目标,我会帮他们列出每天要做的事,我也会给他们提供奖励。看着孩子一点点变强,成就感爆棚,就仿佛获得了过去从打游戏而来的快感一样。
但是这和打游戏能一样吗?孩子是现实生活里的真实的孩子啊!养成游戏里养一个再牛的孩子,游戏结束了,孩子也就没了。最后回到现实里,还会发现自己浪费了好多时间,工作家务好像也没做完。但是现实生活里的孩子是每天都能看到,这就是我真实的人生。
真是何等满足!
(在此再插一句,为什么大部分家长没有这种满足感反而觉得辛苦,我觉得是因为大部分家长缺少那个“自主设计任务”的乐趣。大家说是在陪伴孩子学习,实际上还是在完成学校老师交付的任务。家长白天完成老板的任务已经辛苦,晚上还要完成老师的任务,那肯定更辛苦了……

对于孩子来说,做作业其实也有打游戏的快乐。她自己也有一个远期的变得更强的目标,家长根据这个远期愿景,拆分提供每天的近期任务,也就是每日作业,每日课程教导孩子如何完成作业,最后获得奖励。
要提一句的是,其实孩子在完成“任务清单”的时候,本身那个“勾选”的动作其实也会有成就感。还有考试得100分,就算是父母什么也没给,孩子也有成就感,那个对孩子来说,其实也起到了奖励的作用——这就是为啥好学生到最后是自己越来越爱学习。
杨太太 | 由电子游戏而来的启发
这时候,想起过去老师说“打游戏都是逃避现实”的话,那时候觉得是狗屁,现在感慨,还是有一定道理。但是这话应该这么说:“爱打游戏,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成就感
回想起来,我也是做律师做得入门了以后,才真的对游戏渐渐失去了兴趣。以前做律师助理的时候,超爱打游戏,美其名曰:解压。
但后来真的做了律师,也开始自己接案子。一方面因为做律师真的超忙的,也没啥时间打游戏了;另一方面,是在“真实的事业”上获得了成就感,就越发意识到游戏是虚拟的。
——但扎心的是,如果当初没有戒游戏,时间都花在游戏上,做律师又如何能入门呢?

所以这几天我也在琢磨这件事儿,我发现大人工作也是这个套路。
我们做律师的,大部分都有一个日程表,每月的任务,每周的任务,每天的任务,都会排在上面。律协娘家怕我们养不成好习惯,还每年发两本本子给我们,让我们来记任务(当然,有的律师记性特别好,刑法条文都能背的,他们的日程表都在脑子里……比如我老大)。
做律师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就是“多任务处理”:如何列出任务,并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并且一一完成——基本上,一个律师能够日复一日地把手边的任务拆分步骤并完成,他/她做这行的未来可期。
但再深究下去,其实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因为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任务在哪里,却不知道完成任务的方法。例如知道要减肥,但是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减肥。还有时候,就算知道方法,却难以坚持。
杨太太 | 由电子游戏而来的启发
于是我们就放弃了。
在游戏里,游戏设计者会很注重这一点,绝对不会让一个5级的人,去打一个60级的怪。不然大部分的人练到5级就放弃这个游戏了。通常游戏级别,和怪物级别是一起提高的,始终打起来就是有滋有味。
我听说很多孩子沉溺游戏,不爱作业。我觉得这是正常的。我自己的经验是:因为老师布置作业并不是因人而异的(游戏分派任务是根据个人级别的),很多孩子苦就苦在了,他们的某个(甚至某几个)学科因为种种原因落后了以后,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已经超过了他们的级别。但他们自己不知道如何把这些落差补上去,于是就在其他地方寻找成就感了。而且这些落差也并不好补,真的要重头梳理起来,也真不是随便找个家教就能完事的,是需要父母亲力亲为用心补缺的。
所以,回到现实中,如何能够找到完成任务的步骤,如何能够将任务坚持完成,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事

回到那四点:
  1. 美好的远期愿景;
  2. 清晰的眼前任务;
  3. 拆分步骤并完成;
  4. 明确的奖励
我今天早晨在祷告的时候,发现我过去还忽略了一点:眼前的任务和手段固然重要,但若真要坚持,是需要一个更强大更宏伟的远期愿景,以及给自己在每个阶段任务时设立明确的奖励。
我过去多年的律师工作,基本就是明确任务,拆分步骤,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如此循环往复。完成一个案子肯定是有奖励的,因为那时候我就可以收律师费了啊。但是完成这样一个大任务,实际上中间是有很多小任务的。
  • 我发现我很少思考自己的远期愿景——所以就常常搞不清自己辛苦坚持的意义;

  • 也没有明确自己完成眼下小任务的奖励是什么——所以就常常觉得工作索然无味。

思索之下,我觉得“思考远期愿景”以及“设立奖励”,就和过去我常常练习的“明确任务”以及“拆分步骤”并“完成任务”是同样重要的事,而且也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的能力。
我过去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大部分时候都是由人家来给我设立远期愿景,由别人给我设立奖励,由别人给我明确任务,由别人给我拆分步骤——为啥有人觉得做学生轻松,因为学生只需要完成任务就好了。
我在给孩子设立远期愿景“以神为乐,为神所用”的时候,在我给孩子设立一小段时间的任务奖励的时候,结合过去游戏的经历,我自己好像摸到了门槛边——想到我们家庭好像没有什么远期愿景,我自己也没有,哎呀呀,为此担忧,所以我今天也为这件事祷告了。
再往深想,其实是可以讲很多,因为上帝的仇敌肯定也很希望我们模糊我们的远期愿景,魔鬼也在世界上为我们设立了其他的任务目标。
今天早晨和我女儿一起读言:
鼎为炼银,炉为炼金;
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
——箴言17:3
读到这个“惟有”的时候我忽然也有感动,虽然讲出来真是俗气得要命,但我深信:人若真的要改变,还是惟有回到耶和华面前。若只是每周日去去教会(甚至连这个也省了),信仰生活不健康,一个人自然就会有各种问题,打游戏也不过只是表现之一。
但我也不想煮浓鸡汤,我自己也在摸索中。就有这个启发,记录之。

杨太太 | 由电子游戏而来的启发
所属主题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基督徒,四宝妈妈,刑事律师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