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1 11 月, 2024
spot_img

圣经这本书4|圣经的独特性 & 我与圣经的故事

前面我们讲到圣经历史影响,那么圣经到底有什么样的力量?以至于时过境迁之后,在那个情境下产生的记录仍然有极深的说服力呢?


首先是圣经自身的内容直接涉及到人性最根本的问题,罪和死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任何时代认真地刨根问底的人来说,都是最根本的问题,而且它揭示人存在的关系,不单单是人和社会的关系,也不单单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也不单是人和自我的关系,而更重要的,它把生命放在更为核心的位置,就是人和永恒、无限、作为万物存在之基础和统治的主宰的上帝的关系,而这个关系是人存在的最基本的关系。清楚说明这个关系的圣经,并且清楚地专注于罪和死根本问题的圣经,自然有非凡的信息,并不断继续影响人。

其次,圣经是一个历史性文集,最早的记录是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旧约的最后一卷书记录在公元前400年,此后又过了400年,又开始有新约记录,最早的是公元50年,最晚的是大约是公元100年,而整个合起来是公元前1400多年到公元100年,在这1500多年的跨度中记录下来,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有两点,在这么广的时间跨度中记录下来的圣经是严丝合缝的,以非同寻常的深度和一贯性彼此连接、印证、吻合,这就是我一开始说的圣经虽然是一个文库,但却是被看为一本书,毫无疑问的是叫bible而不是books的原因。

还有呢,圣经中旧约,写于公元前1400多年到公元前400年,有很多关于将来要发生事情的预言,而这些事情在耶稣时代按照字面意义和根本的更深刻的灵性的意义,都成就在耶稣身上,很早就有的古老的预言一一具体成就在耶稣身上。假如,有人找到了一本明朝末年的书,书上记载在过多少多少年后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王会被社交平台禁言。哎,你们看过这本书吧?没有,事实上没有。要真有的话很吓人,是吧?他怎么知道将来400年后要发生的事,而事实上也没有。但圣经有众多各样的预言,都不断的预言和成就,尤其惊人的是那些预言中的一些在现代社会中在延伸着并且成就

旧约中有极为惊人的预言,预言以色列民族的未来,到一个时候,这个失丧了自己国家的以色列民要被神重新聚集并建立国家。实际上,犹太人在公元前1世纪就彻底丧失了自己的家园,成为一直寄居于外邦的民族。我有位朋友是满族,但他不会说满族话,也不认识满族字,他有很多的时候甚至可能都忘了自己是满族人。甚至我猜测他内心里会喜欢岳飞,这是满族人中普遍的情况,在不知不觉间,仅仅数代人之后可能把自己的身份认同为汉族人,所以在听说岳飞把自己的祖先打赢的时候也跟着高兴。我上学时有位同学也是满族人,他天天听岳飞传,一听岳飞打赢了他就跟着高兴,我就跟着嘲笑他说:打的是你的祖宗你跟着高兴什么?这个很正常,我是朝鲜族,我女儿不会说朝鲜语,当在外面有人问她说:你是朝鲜人吗?她说:我爸爸是。这个非常正常,因为离开了自己的民族,处于一个在文化和其它部分有很高的主体性的人群中,被同化是很正常的,按民族史来说,离开家园而散居的民族,会在200年内彻底消失。但2000年过去,以色列国家重新建立,这件事让人惊讶,但让人更为惊讶的是,这件事早在圣经里面就明确地预言。还有很多这样的事,如果研究现代的历史和圣经预言,还有许多惊人的事。

还有呢?圣经的要点是历史性,这些历史的考察有人会质疑圣经不科学,其实这个问题不科学。比如我们刚刚在读到上帝拣选亚伯拉罕,召唤他并让他出来,通过这个你得不出这样一个结论——上帝让所有人都离开本地、本族、父家。你得不出这样的结论,也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牛顿被苹果砸了,我不管是不是真的,砸了之后牛顿就想,树上的其它苹果肯定都像这个苹果一样往下落,所以刚刚砸中我的这个苹果是众多苹果中同类苹果的反应,它为什么不挂在那里,不飞到天上,不往旁边走,而只能往下落,这里有原因。据说他在研究这个之后,得出万有引力,假设你试图以这个方法或者同样的原则来看,上帝与大卫立约,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像大卫一样与神立约。都会应许你的家绝不会断绝后裔做王位等,那你就错了,历史记录的要点是独特的那件事,而不是那类事,而确认历史真实的要点也不是这件事今天还发生吗?这是没有意义的。而是问这件事当时真的发生了吗?

有的人说耶稣怎么可能复活呢,你见过死人复活吗?你真的相信耶稣复活?那好,谁谁(前两天我爷爷)死了,你给他复活一个看看。说这些话的人其实他错误地使用逻辑,历史独特性的要点不是这类事是否普遍发生,而是这件事是否发生过。而圣经的说服力也正在此,大量的历史和考古的考察,有力地支持圣经记录的真实性。任何一个人如果试图专注于圣经记录的历史和圣经记录的历史文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新约中耶稣事件的历史性和含义的话,都会产生一种信念说这件事是真的。不是说这种事情每天都发生,而是说这件事是真的。这也是现代考古学产生一些轰动效应的原因,因为时间关系我不想举很多的例子,但事实确是如此,现代考古学的发现在不断地把原先只有圣经文本记录的事件变成可以复原的某种历史遗迹,跟圣经非常吻合彼此印证。

最后,我要说圣经的说服力在于圣经是活的书。我说圣经是活的,意思是说他不仅是记录活的历史,而且在人里面引起历史性的反应,开始我就说,圣经是能在人里面引发故事的故事。圣经的故事被讲述,圣经的故事被倾听时,事件会在人里面发动,以至于人开始通过这些故事经历活着的上帝通过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耶稣,向他发出的行动,这是一件稍稍可怕的事,书往往是记录的年代越久远,人们往往越难以隔得那么久远的时间来面对作者的思想并被作者改变。而圣经正好相反,因为他不是死去的文字记录而已,实际上上帝在通过文本活泼地向人行动,真正的基督徒不是经验到“我信上帝”,他实际经验到的是我通过圣经所见证的基督在与神交往,明白与神交往的意思。

如果你开始与一个人交往,你可能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要与我交往呢?他的用意是什么呢?善的呢?还是恶的呢?他这个人究竟是怎样的人呢?但正常的人都会产生一个判断,这个与我交往的是不是真实存在呢?当然你如果最近总是看《聊斋》,那是另外一种状态,我是说正常情况下,你不会怀疑他是不是存在,你只是会怀疑对方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所以有些人会深思熟虑地向你宣传为什么他坚信上帝的存在。

尽管有些人不能强有力地说明上帝的存在,但是如果你试图与他争辩上帝是否存在,在他看来会很好笑。如果你地无神论观点对的,一直与我交往的那一位是谁?在改变着我、使我从那样一个人变成这样一个人的他是谁?在我里面引起的比爱人更深更强烈的情感的,那是什么?我明明在与这一位非常具体的、活着永恒不变的位格者交往,你却试图向我谈他存不存在的问题,我正在被他改变,你却跟我谈关于他的设想的问题……

这时候问题的实质就实存意义上来说,圣经有客观的根据,也有极强的逻辑上的说服力,也有极深的智慧使我们认识神,开启我们对于世界的很多方面的认识,但这还不是圣经魅力的最重要的点,最重要的点是上帝在里头活着,并通过圣经对人说话与人交往。


我与圣经的故事

其实我也很想邀请你进入这样的交往,我一直到29岁都不相信有神,我相信人活着靠自己,我相信即使个人达不到永垂不朽,人类群体通过对知识的认识,对科学的认识,通过道德修养的素质和控制自身的力量增加,人总体的幸福会增加,虽然有些人会格外地受一些苦楚,但整个社会是进步的。另一方面,不管社会进不进步,我作为一个男子应该有自己的追求,而且我希望能有点钱,有点地位,能正常生活,与妻子好好过,能不亏负自己的父母和孩子,诸如此类,这是我过去的想法。
 
在这样的情况有一个人试图向我介绍这本书,他是一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在美国留过学,甚至参与过美国外太空能源开发的研究,在一个大学教工科,教电子工程的教授,比我大将近二十岁,在韩国、美国、中国、日本生活过,三个女儿的父亲。那时候我还没有孩子,二十多岁刚结婚两年,论什么都不可能是我绝对知道而他不知道的。可是他试图开始向我介绍这本书,我开始怀疑他的智商,他就是专业强、人品好、阅历丰富,但总体说他笨极了,因为他相信这本书。
 
但是在他的纠缠下我开始学习圣经,我至今也惊讶于他纠缠的“厚颜无耻”,就在这八九个月的时间内,对我而言,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时间,我必须重新面对圣经,重新面对自己一直到29岁期间,在初中、高中、大学、大学毕业之后自己的阅读等等,我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我读的那些哲学家、那些闲人们的书里面的智慧和圣经的区别,我需要面对。我发现我并不像我原以为的那样证据确凿,相反,圣经自身有我完全没有料到的说服力与合理性,即使那个时候我也没有接受,那个时候我突然产生了另一个意念就是:“他对,我就得信吗?太奇怪了!即使他对,我也不信,怎么着?!”因为我想要另一个生活。但是在更深的阅读中,我开始被带入与上帝的交往中,就是说被他爱,被他带领,被他细细地引导,上帝把我带入到原来的我完全无法涉入的爱的情形,带入到我原来没有的智慧,也把我带入到原来完全没有正直的意志。

那时,我不仅更深的认识到上帝是配得的,也在内心里面产生一种渴望和上帝交往,认识祂,不离开祂,让祂喜悦。直到今天,在那个转变的过程我意识到这本书太重要了,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书为什么中国长久以来得不到,我直到29岁才看见呢?为什么不深入读这本书?这是那时候我才开始有的心志,如果我有机会再教书的话,我就好好再教“书”(圣经)了。我至今也很感谢神,能够这样服侍,从那时起到现在已经22年了,期间也跟无数人分享圣经里的智慧,也经历了一些人竟然肯听从并且发现发生在我生命的故事和他的故事,而今日这些人说起这件事,他们既感谢我,也尤其感谢这本书,其中也有一些在我们当中,试图跟你们介绍这书,如同20多年前的我试图努力一样,他们也在这样努力,我跟他们一起努力,也谢谢你们。

(全文完)

本文根据作者证道音频整理
文字校对|雨木木
编辑排版|羊咩咩

所属主题
住帐篷的羊咩咩
住帐篷的羊咩咩
小羊在北京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