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在《如果给你站在雅典的讲台上》中提到雅典著名的两个学派,一个叫伊壁鸠鲁学派,另一个叫斯多葛学派。
当保罗到了雅典,便和这两个学派的人辩论。
那么,在今天的分享中,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像保罗一样去了雅典,我们也遇到了这两个学派。那么,我们怎么从真理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理论呢?他们的理论有什么缺陷,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后果?
今天我们来说说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生于公元前341年的萨摩斯岛,他的父母都是雅典人。
当他18岁时,他搬到雅典,然后去了小亚细亚。受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影响,他于公元前307年在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
后来他的弟子逐渐增多,此后他的学说被称为伊壁鸠鲁主义。
那么,这个学派的主流观点是什么呢?
其实相信你一定很熟悉,甚至在你了解真理之前,你也会认同他们的理论。
他们主张人生应该及时行乐。无论是身体上的幸福还是精神上的幸福,无论是动态的幸福还是静态的幸福,一个人如果及时行乐,那么他就会无比幸福。
据说,这所学校的院子门口有这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插图:伊比鸠鲁学派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不知道真理,你是否会觉得他们的理论非常有道理?
人生不追求快乐,难道要追求痛苦吗?是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天性,所以这个学派在雅典能够吸引这么多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我们这些接受了真理的人会心有疑惑,我们会问:“既然你们追求快乐,那么,你们的快乐受不受限制呢?你们的快乐能不能永恒地持续下去呢?”
如果一个人纯粹追求幸福,那么无限制地放纵性欲也是幸福。只是,这真的是幸福吗?
显然,这样的幸福不值得我们追求。就好像一个人吸毒很开心,对你而言这不开心,是吧?
所以,人不能追求不受限制的快乐。如果快乐是不受限制的,那么单纯追求快乐就会演变成享乐主义。
因此,伊壁鸠鲁主义的错误就在于他们追求快乐,然而却对快乐不加以任何限制,最后快乐就演变成堕落的享乐主义。
其实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相信生活就是要快乐。
去年,我们公司大领导到项目上检查。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们领导问项目上有多少未婚男人。
后来,他把自己的人生哲学分享给了这些未婚的年轻人。
他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太早结婚,最好在35岁结婚。
这是为什么呢?
他的理由很简单,没结婚你能先好好玩,玩够了才结婚。
从他的人生哲学中,你看到伊壁鸠鲁主义的影子了吗?那些有钱就喜欢包二奶的人,不就是伊壁鸠鲁主义的信徒吗?
人们追求幸福,但由于缺乏敬畏,这样的幸福逐渐变成了一种放纵的享乐主义。
他们在享受快乐之后,他们会面临人生的极大空虚,他们的快乐不是永恒的。
在箴言书里有这么一句话:“人在喜笑中也忧愁,快乐至极,就生愁苦。”
我想如果我们在雅典面对这群享乐主义者,这句话可能就是他们的福音。
幸福应该是有限制的,应该有所敬畏。
事实上,一颗敬虔的心不再以快乐来表达他的幸福,而是以喜乐来表达。
喜乐是发自内心的,喜乐不会陷入享乐主义,喜乐是永恒的。你看,喜乐和快乐,它们是不是完全不一样呢?
(本篇完,我的微信:493012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