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佛教

我们从佛陀看到的四个景象说起,它们分别是人老、疾病、死亡和一个托钵的僧人。尤其是一看到死亡无法避免的时候,肉体上所有的欢乐就会马上失去迷人之处。于是,佛陀做出了人生大跃进式的选择,剃发后穿上僧衣走进林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在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佛陀是一个孤独的寻求着,据说他在此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他寻找当时印度教最主要的两位大师,认真学习修的瑜伽,以至于他被认为是虔诚的印度教徒。
第二阶段,他加入了苦行僧行列,据说他在某次斋戒期间,一天只吃六粒米,以至于你以为摸到的是他的肚皮,实际上则是他的脊椎骨。如果不是当时的同伴及时喂他粥喝,他很有可能就会死去。在此阶段,佛陀明白了极端苦行主义和放纵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否则道没修成,人就饿死了。
第三阶段,佛陀在现今大家都熟悉的菩提树下立誓,若不能悟道就不起身,死神对佛陀进行一番又一番的攻击,并最后攻击他额理性,如果佛陀所经验道的大彻大悟,而无法使用预言表达出来,那么又有什么意义呢?佛陀说:“总有一些人会明白。”从此,死亡之神不再缠绕他了,即我们常说的佛陀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大彻大悟。佛陀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之后,在地上传了大约四十五年道后涅槃。
佛教是从反抗印度教的堕落而出,亦可以说成是印度的新教,故它和印度教有很多的联系,也有很多的不同。佛陀悟道之后,第一次布道只有五位苦心僧前来听他宣讲,但由于他反对苦行修法,他们又不约而同的和佛陀决裂了。这几乎意味着佛陀六年的结晶还没有开始,就马上要结束了。
好在佛陀是一位兼具冷静头脑和炽热之心之人,以至于使他不至于因为眼下的挫折多情伤感,另一方面他又不会对人无动于衷。于是,佛陀开始从“苦”来剖析人生最重要的信念,他认为人生确实存在开心的时候,但他提出两个问题。第一,生命中有多少可以这样开心的时刻;第二,这种开心在我们的生命什么样的层次上进行的。
有了这样的思考,佛陀认为人就不能只满足于肤浅的开心,这种肤浅的开心不过是动物性质的开心,而人的灵魂依然会感到空虚。如果不能令灵魂开心,那么肤浅的开心就更是一种痛苦。佛陀并不满足只是停留在“苦”上,或者说人生在世,仅仅只是知道“苦”不够。他还要解释苦的根源,即四圣谛中的第二个“集”。
简单的说,造成苦的直接原因就是欲,这里的欲仅仅只是翻译原文的词,但表达的意思要比欲更宽泛。换句话说,就是佛教当中六根本烦恼,又称为十惑,这才是造成苦的直接原因。但就苦的根本原因则是业,业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不仅今生有因果报应,来生还会继续。
四圣谛的第三个“灭”就是消灭造成苦的原因,最高的境界就是涅槃。最后一个圣谛“道”乃是如何达到涅槃的方法,即常说的“八正道”,它们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关于涅槃,佛陀几乎拒绝正面描述,他说:“涅槃是不可理解,不可描述,不可想象,不可言说的。”正如风确实存在,但没有办法拿给人看。涅槃也是如此,存在却不可表明。佛陀称之为“妙乐,妙乐,我的朋友,就是涅槃。”
佛教自创立之后,很快就分裂为小乘和大乘,小乘以佛教最早的经典《巴利》为依据,而大乘则认为佛陀涅槃之后依然把生命贡献于人,大乘是以佛陀的生命和榜样为依据。
小乘并不喜欢被称之为小乘,他们称自己为长者之路,我们一般称之为原始佛教。他们认为:“罪恶是自己做的,所以我们必须自己走上正道,佛陀不过是指示了道路。”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小乘渡的就是自己本人。
大乘则认为:“只寻求自己得救是寻不到的,单独被拯救的其灵魂是失落的。”故大乘并不像小乘一定要出家为僧,大乘的和尚结婚是常有的事情。对于小乘来说,理想的人是罗汉,大乘则是救苦救难的慈悲之神,在中国叫观世音菩萨。
佛教虽然坚持生命之苦,但不能理解佛教属于悲观主义。今天普遍看来,生老病死不过是自然现象,但即便如此,人依然被它困扰,就是因为人不同于自然界中其它任何动物,动物不能思考。人只要活着,不论科技如何强大,都无法解决死亡本身的问题,但人内心深处却有一种强烈想永远活着的欲望,这种矛盾只在人的身上发生,佛教包括佛教的发展都是在尝试如何调和这一矛盾,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完全克服这一矛盾。


所属主题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大圐圙 人文圐圙
大圐圙 人文圐圙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