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文学作品 如何花钱才能应对“世界末日”,读《原则2》 By 小万工 2024年 3月 9日 485 【作者按】本文是“信系列”第五篇,该系列通过介绍一本书来回答读者问题。本来打算迎合三八妇女节写职场女性话题,但“如何花钱”呼声太高,再不写感觉要被打:)“如何花钱”是女性应该掌握的最基础技能,咱们这周先把作业交了。这篇文章很长,有4300字,但如果能认真读完并践行,很有可能会帮助你的家庭度过未来十年中最艰难的时期。 配图名 变化 来自 程远 先界定问题,如何“花钱”在现代人的概念上等同于“如何有效地使用我们的法定货币”? 问题似乎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如何消费”,二是“如何投资”?但我的心得是这两个问题本质是同一个问题,因为“消费”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的是我们理想中的生活。 “如何投资”是无法给出标准答案的,世界一直在变化。 翻译一下这个问题: 如何花钱?=如何有效使用我们的法定货币?=如何在变化的世界当中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我今天推荐的书来自瑞达利欧《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作者的人生是个传奇,从学渣到哈佛学霸,从破产到亿万富翁,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资本的创始人,也是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让我觉得他的投资建议很有价值的原因在于:他1984年就开始造访中国,1995年甚至把11岁的儿子送到北京史家胡同读书,同年他也开始将美国机构资金投资于中国企业,见证改革开放的历史。 我读他的书,感觉他比我更理解中国,也带领我从“货币”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本文有很多引用,我用灰体字表示)。 一 我是80后,有幸生活在中国最繁荣昌盛的时代,在我已过的人生里,我一度认为这个趋势是理所当然的——我的收入会一直增长,生活会越来越好,固定资产的价格会走高,和平和稳定是主旋律——直到最近。 从2019年开始,几乎每年我会听到这种声音:今年是过去十年内最差的一年,但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那未来十年到底会如何? 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历史的一小段当中,我们生活在历史的哪一段?我之前总是依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做出投资判断,现在看来是非常愚蠢的,就如作者说的: 我们就像蚂蚁一样,在短暂一生中全神贯注于搬运面包屑,却无暇拓宽视野,发现事物发展的宏观规律和周期及其背后的重要关联,我们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除非你开启上帝视角看这个世界和人类历史周期,而达利欧就是努力这么来做的人。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世界的经济变化遵循基本的大周期规律,要从大周期的角度来考虑投资。那从作者来看,我们目前处在什么阶段呢?我用一张图表说明书中的结论: 配图:世界秩序变化 好消息是:美国正在衰落,中国正在崛起,两个大国的实力日趋接近,而我们处在崛起中的国家最好的时代。 坏消息是:贸易战正在进行,军事战也有可能。 在过去500年里,当两个实力相当的大国之间出现不可调和的分歧时,16个案例里有12个爆发了军事战。中美冲突的规模比正常水平高出一个标准差,与历史上的国家间冲突相比,这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图展示了作者评估的1970年以来的中美冲突指数。 对美国来说,最大风险来自内部,未来十年有30%左右的可能性陷入第六阶段衰退(类似内战),这一风险已经高得危险。 对中国来说,最大风险来自中美之间的摩擦,核心是“台海局势”,未来十年里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概率是35%左右。 虽然作者说,这只是一个大略猜测,但无论如何,这都是非常危险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一个周期中,从一个极端到一个极端的变化是常态,而不是例外。 二 未来永远是我们无法精确预测的,作为个人,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中应该怎么做投资决策呢?作者给我提供了几个很有意义的原则。 第一步,做“自给自足+”人。拒绝借债消费,考虑延迟满足而非当下满足。 如果一个人能够使自己的收入超过支出,就拥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可以自给自足。我称之为“自给自足+”,这是所有个人、公司和国家都应该努力做到的,因为这会加强个人和集体的财务实力。 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建议,说白了就是国人熟悉的“量入为出”。 做到却并不容易,因为我们都有贪心。我原来在房地产行业,高歌猛进的时期也曾经有过错误的投资观念,觉得房贷不是借债是投资,房产肯定能跑赢通胀。在还没有还清自住房房贷的情况下,借贷投资新的房产,我们家的偿贷高峰期,月供几乎等于每月的家庭净收入,这在当时行业是普遍现象,现在想想很危险。 事实上,最近几年,我身边陷入经济困难的家庭,都是由于借贷消费或借贷投资造成的。 而其他的家庭,无论收入多低,只要他们能做到支出小于收入,就能进入良性循环。 我印象极深的是作者评价1989-2001年中国全球化时期的策略: 中国人以极低的成本生产消费品,同时借钱给美国,以便其购买中国消费品,对美国人来说,这是一笔极有利的“先买后付”交易,中国人也乐见这种交易,因为他们能借此积累美元外汇储备。 令作者奇怪的是,平均收入只有美国人1/40的中国人借钱给美国人,因为通常来讲是富人而非穷人会借钱给别人。这也让我想到,美国人为了支撑自己的过度消费是多么愿意借债,而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储蓄。 正是我们上一辈人“勒紧裤腰带”地量入为出为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中国崛起积累了大量财富。要“安静做工,吃自己的饭”,这是一切投资的前提。 第二步,危机意识,做最坏的打算,为“世界末日”做投资组合。 作者经历过痛苦的破产,自那之后,他计算了自身基本需求所需的花费,至今他仍经常计算,假如没有任何进项,我和我的家庭可以撑几周、几个月或者几年? 假如你失业了,而且你的投资资产下降到只有原来价值的一半,然后估算其他实体,把结果综合起来。 放到我自己的情境,就是我们两个人都失业,而且房产价值打五折,我们的家庭能撑多久? 如果是三年前,我做这个测试,我们家一个月都撑不过。 庆幸的是,这三年内我已经按照这个原则重新规划了家庭整体财务状况,亏损也处理掉低效资产,还清自住房的房贷,让投资型资产收益产生的现金流能覆盖家庭基础支出。 有些人会觉得这样太保守,会错过机会,但实际上这么操作具有解放和令人兴奋的作用,因为已经考虑到了最坏的情况,这就让我拥有了安全感、自由度和能力去追求最伟大的成果。 第三步,分散风险,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你已经是个“自给自足+”人,并对最糟糕的情况做好了储备,其实才到真正的投资这一步。 我读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很多我之前的投资都是“跟风”。 比如市面上教理财的书籍告诉你“定投指数基金”,复利是财富密码,我跟着定投大A的指数亏成狗,作者说: 如果你只考察美国和英国的回报,那么你只能看到异常幸运国家的异常和平与繁荣时期,这是整个大周期的最佳阶段,忽视其他国家和其他时期将失之偏颇。在1945年之前35年里,大多数国家的几乎所有财富都被摧毁或者没收。 比如,保守时期大家觉得国债总是稳赚不赔的,作者说: 西方历史表明,我们不应该依靠政府来保护钱财。当政府大量印钞和购债时,货币和债务的价值就会下降。这实质上是对货币和债券持有人征税,减轻债务人和借款人的负担。在长期债务周期的后期,未偿债务大量累计,濒临违约或贬值,持有债务的风险超过所得的利息。因此持有债务有点像手握一颗定时炸弹,它在嘀嗒作响时好比债务的积累,一旦停下来就会把你炸的粉碎。这种大爆炸每50-100年就发生一次。就如《旧约》描述的每50年为一个禧年,在这一年里,人们的债务被免除。每个人都应为债务周期做好准备。 比如,“现金为王”,但仅仅持有现金,同样是危险的。 因为现金是对于未来财富的承诺,法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现金存款、股票和债券(对未来付款的承诺)都不存在,那么你现在会拥有多少“财富”,结论是不会太多。你会感觉穷困潦倒,你不会像现在这样消费。 分散风险的前提是意识到风险,你看无论是基金、国债甚至现金都有风险,没有万无一失的投资。要和最聪明的人在一起,投资是反人性的,不要跟风,我怎么没早点认识达利欧呢。 三 然后来说说“信心”,我是在迷茫中翻开这本书的,但读完后反而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第一是对中国有信心,我们常说80后啥难处都遇到了,但放眼历史,我们经历的恰好会是中国最好的一段时期。 1989年作者造访中国,作为顾问帮助中国建立证券市场,他看到的景象让我印象深刻: 当时的中国依然贫困,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的办公室设在一个脏兮兮的酒店里。但他们拥有最重要的东西:创造伟大变化的明确使命、品行良好的聪明人士、有利于快速学习的开放头脑和实现目标的坚定决心。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一项工作,而是改善国家的崇高使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我目睹他们以及许多其他人努力建立中国的金融市场,使之跻身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场行列。 ——对于国家、公司、个人来说什么是最宝贵的,不是那些有形资产,而是使命、人才、认知、和决心。只要还有这些,哪怕清零重新开始,都能创造奇迹,而我们恰好生活在这样的国度。 第二是要尽力使人和睦,中美的贸易摩擦导致网络也开始有许多针对性的声音,甚至是自己斗争自己,莫言、清华、农夫山泉都开始躺枪。但是无论内部冲突还是外部冲突,带给国家和个人的只有拆毁没有建造。 在真正的大规模战争中,输家会被彻底消灭,赢家也引起遭受严重影响,最终背负巨额债务。战争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每个人都应尽一切努力避免战争,战争是愚蠢的。 第三是,对人类的未来有信心。 历史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在大萧条时期还有工作,在热战中未受伤害,在天灾中幸存下来。经济毁灭时期和战争时代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般是两三年。虽然这些时期给人类带来很多苦难,但我们绝不应该忽视一个事实:我们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些困境,人类的适应力,迅速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远远大于我们面临的所有困难。 作者说,安全的投资是下注于正在变好的东西,如实际收入在变大、人均寿命在变长,可以说是基本稳妥的下注。 永远投资那些真正为了人类和平和福祉而奋斗的公司。 四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 最后回到“如何花钱”这个话题,这段话就是我是我最大的体会。 跟着作者重温了500年世界史,我的感受是个人在这地上能积攒什么呢?债券、股票、现金都在历史大周期中产生又灰飞烟灭。 即便是达利欧,也说自己未知的比已知的要多得多。大部分人的投资极其盲目,如同蝼蚁只看到自己经历的那一小段历史——大国崛起也必将衰落,公司诞生最后都会走向破产,家族兴起也将衰微,人赤身而来,也将赤身归回。 要真正应对“世界末日”,一切人的策略都会失效,在有限的历史中过好这一生,安静做工,吃自己的饭,预备那将来的日子,“积财于天”才是最好的答案。 |全文完| 更多关于如何投资的内容,欢迎大家去读原书: 分享 EmailCopy URLFacebookTwitterPinterestWhatsAppTelegram 所属主题文学作品 前一篇文章不要在世俗里苦苦挣扎 | 权玺下一篇文章一味逃避的人不配拥有未来 | 权玺 小万工有信有望有爱 公号名:小万工 (xwglovegod) 阅读更多 文学作品 【柬埔印象】 – – 回顾... 2025年 3月 3日 文学作品 【信心的海】(未发布)公众号小范围试听 2025年 3月 3日 文学作品 “猜猜我有多爱你?” 2025年 3月 3日 最新文章 关于罐车混用不清洗事件,GPT如此回应 2025年 3月 8日 特朗普的属灵导师是谁? 2025年 3月 8日 维基百科创始人拉里·桑格信主带给我们的四点思考 2025年 3月 8日 事工遇到困难怎么办? 2025年 3月 8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