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3 12 月, 2024
spot_img

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

小引:高第丕在华宣教达半个世纪,在语音、写作等方面天赋特别凸显,虽然宣教理念有些与众不同,但其全然的摆上为许多人所效法,其坎坷的人生,有人用悲剧来形容。

1821年5月8日,高第丕(Tarlton Perry Crawford)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沃伦县的一个基督徒家庭,父亲约翰(John Crawford)是个勤勉节俭的农民,由于他受过教育,所以成为浸信会的一名小职员,母亲卢克丽霞(Lucretia Crawford)也受过些许教育,思想开放,他们夫妻二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高第丕是他们七子三女中的第四子。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红色为肯塔基州

1837年,16岁的高第丕受洗归主。那时他便立志传教,宣扬神的福音。19岁时,高第丕离乡去密西西比求学时,身上只带了2.5 美元,他在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的很多社区、农场干农活以赚取学费,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1年之久,后在当地教友每个礼拜天拿出自家的鸡蛋以及牛奶义卖,筹集资金让他进入田纳西州的联合大学读书,使他深受感动,更加坚定传教的决心。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高第丕

1850 年底,美南浸信会国外布道部准备把高第丕派往上海,由于当时不主张单身传教士去海外传教,高第丕就和阿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城的玛莎·福斯特(Martha Foster)在相识期间,了解她也有海外宣教的心志,3周后,于1851年3月21日结婚。 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高第丕夫妇

1851年,30岁的高第丕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大学毕业,获得了联合大学学位,他持之以恒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给师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创建于1823年的联合大学

1851年11月17日,高第丕夫妇从纽约启程前往中国,1852年3月30日到达上海。1853 年,高第丕已经能用当地方言布道了。1855年,高第丕著有《上海土音字写法》,发明了以注音字母学上海方言的方法,对新来华的传教士学习汉语特别是上海方言有所帮助。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上海话注音符号

1861年,美国内战,美国南浸信会总部中断了对国外差会的经费供应,高第丕靠教授英语课和从事房地产生意,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1863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开始萧条,高第丕夫妇也因不习惯上海的气候而生病,于1863年8月离开工作11年的上海,前往海雅西开辟2年的山东登州(蓬莱),1864年海雅西因资金短缺在上海租界工部局作译员,登州浸信会暂时由高第丕负责。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海雅西(1835-1912)

1865年,海雅西在得到了一位早期上海工作期间结识了美国医生的私人捐助后,返回登州重新主持登州浸信会,高第丕作为海雅西的助手,因传教策略等方面的问题,与海雅西之间产生了矛盾。1866年,高第丕从海雅西家里搬了出来,通过汉语教师赵鼎清在登州画河边租赁了一处有7个院落的共计34间大房子,当时所有人都承认“这是一处令人难忘的地方”。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如今的画河

1869年,高第丕与国人张儒珍合著出版了《文学书官话》,英文书名为“Mandarin Grammar”,这是最早研究北方口语语法的书。据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李无未的研究,日本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重要书籍《支那文典》就是以《文学书官话》为蓝本的。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文学书官话》研究

1871年,高第丕自己投资3000元,在登州(蓬莱)戚家牌坊对面建起了外国风格的浸信会“圣会堂”1872年落成的教堂有280个座位。1871年,海雅西因去年妻子难产去世,带着四个孩子返回美国。虽然第二年他又突然返回登州,但很快迁居烟台,1875年辞职再次返回美国,从此直至1893年,登州浸信会一直由高第丕负责。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笔者在圣会堂寻访

1884年,高第丕因自始即不支持花钱办学,也反对花钱办医疗事业,迫使妻子放弃医务工作,彻底关闭了浸信会在登州先后辛苦创办的三处男、女学校,一心一意投入到直接布道工作中,在传教士和当地人中间享有很高声誉。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1895年的登州女校

1893年,当美国南部浸信会总部派海雅西再回登州主持浸信会时,高第丕携妻子及鲍志培等十名追随者西迁泰安另起炉灶,创建脱离浸信会的“福音会”,期间一些认同他理念的宣教士也加入他的团队,有海林(D.W.Herring)、白泰理(T.L.Blalock)、金(W. D.King)和奈特(F.Knight)女士等六名传教士,他们全部穿中式服装,住在中国人家庭,得到不少当地居民的信赖,最多时福音教会有19所分会。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笔者在泰安寻访

1900年10月1日,因义和团运动,在中国生活了近50年的高第丕夫妇从上海出发,28日抵达旧金山,受到国内亲友的热情接待,他们在美国南部演讲一年半时间,讲述在中国的传教经历。19024月,高第丕因肺炎在阿拉巴马州妻子的亲戚家安息主怀,享年81岁。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阿拉巴马州区域图

1909年,高第丕的同工鲍志培(G.P.Bostick)为高第丕写的传记《在华五十年–高第丕传》出版发行,内容翔实,对高第丕的生平做了详细论述。高第丕|精通中文与上海话的传教士《在华五十年——高第丕传》

–谢谢您的打赏转发–

不做传教士、可做传教事

寻访者手机、微信:139 688 32737


所属主题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寻找过去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各地建造的教堂、创办的医院、开设的学校以及安葬在中国的坟墓。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