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孩子,因为社会学的统计数字显示,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不想要孩子。
需要,但是不要。这成了一个问题。
然而现实中的“不要孩子”,并不是孩子没有出现,而是不要孩子出生。每年一千多万的孩子出生,同时就有一千多万的孩子在出生之前被抛弃。
如果你问人们“为什么不留下孩子”,你会得到很多答案,或是经济的,或是精力的,或是伦理的。
“不要孩子”成了一个强势结论。过去是不要第二、第三个,现在甚至一个也不要了。
或许我们可以多一些角度来追问“为什么不留下孩子”,好让不要孩子的结论不那么强势。或许经此一问,便让更多的孩子能够留下来。
至少,在儿童节这一天,我们不说“孩子不要了”。
***
据说“来都来了”和“大过年的”一样,是中文世界有魔力的四字咒语,它能让心生放弃的游客再走五公里,让立志减肥的姑娘再吃一份本地特产。类似的话,孔夫子也说过,叫“既来之,则安之”。
有人说这话是妥协的态度,其实不是妥协,而是顺势而为,或是为自己最初的选择负责,或是回想自己的初心。
同样,一个孩子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他若没来,也就罢了,既然来了,那就顺其自然,留下吧。
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似乎非常脆弱,就算发誓缔结的关系,也有大约50%的可能性分道扬镳。那个曾陪你第二杯半价的人,或许不总能陪你第二杯半价。
但你的孩子不一样。你们的关系铭刻在你们的骨肉里,不可改变,不可磨灭。相对那些需要从0建立的关系,你们一开始就有100分,若不是胡乱做些扣分的行为,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永远是最坚固的。
有孩子的人,有机会不错过每一个“第二杯半价”。
在经济思维下的生育决策,把人的价值、孩子的价值粗暴地简化为“人力资源”,是可替代、可再生、可抛弃的。如果我们的家人这样看我们,恐怕没有人会觉得好受,但我们却实实在在这样看待我们的孩子,并且也是这样做的。似乎这就是生育决策的唯一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让父母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竞争者,有限的资源给了他,我就没有了。
还有一种方式,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继承者。除了皇帝家需要继承王位,所有的孩子都会继承父母的DNA、遗产、姓名,还有知识、气质、口音,甚至是特定的表情。
每个孩子都是属于你的私人订制,不要轻易就不要。
中国人把生活叫做“过日子”,而日子里面的重要日子,大都是以家庭为核心展开的节日。有了孩子,就有了母亲节的康乃馨,儿童节的演出,中秋节的月饼,还有生日的蛋糕,才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没有这些重要的日子,日子得多单调呀。
为了日子,留下孩子。
普通装的乐事薯片,一袋8块钱,但如果大包装的,重量要多出一倍,价格却只多了2块钱。
许多人不要孩子是因为觉得,养两个孩子的付出,是一个孩子的两倍,三个孩子就是三倍,但实际上就像普通装和家庭装的区别,很多时候是我们的算法不对。
多个孩子,付出不一定加倍,温情一定会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