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17, 2024
spot_img

七夕节: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

以前我对节日多从民俗(生活、礼仪、宗教等)、节庆(娱乐、社交、身份认同等)诸方面看待节日,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其实从学术上来看,研究节庆比较呈系统的著述,在中国学者里并不多——其中的大端主要是研究岁时节庆,因为关于岁时节庆的传统记录及材料比较多,浅表泛泛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书就更多——仅有诸如刘晓峰、萧放、李心纯等少数几位。倒是国外还有卜德《古代中国的节日:汉代的新年和其他年庆活动》、葛兰言《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何乐益、裴丽珠《中国的风俗与岁时》等更为专业的系统研究。



但即便如此将节庆及时间与宗教信仰关联在一起的系统研究亦付诸阙如。节庆与时间之诞生,与天文、历法、农事以及相关之敬拜诸方面的关系,在中国至为紧密。因为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日月的东升西落,星辰的各种规律性运动,使人可以发现一些与生活有瓜葛的关联。但更深的是不明白其间的奥秘,从而产生了与时间有关的各种节庆,进而形成一种信仰与敬拜的关系,我择春节、元宵(上元)、清明、端午、七夕、七月半(盂兰盆、中元节、鬼节等)、中秋、重阳、下元、腊(八)祭等,来做一个“时间与敬拜”的系列讲座,此中当然要涉及到许多学科——民俗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乃至哲学等学科的交融与穿插性知识。



关于时间,西方人多有研究,如奥古斯丁《忏悔录》的第十至十三章都专门谈及此点。后来亦有路易.迪加《文化与时间》、勒高夫《谈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加菲尔德《时间观》、巴登《解码时间:时间哲学简史》、韩炳哲《时间的味道》等。当然近来中国亦有相应的著述出笼,如徐龙飞《永恒之路:奥古斯丁本体形上时间哲学研究》、薛梦潇《早期中国的月令与时间政治》、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近代中国时间制度与观念变迁研究》,尤其是最后一本对于中国今天时间观念与制度的形成,有比较好的研究。



当然遗憾的是,《时间的社会文化史:近代中国时间制度与观念变迁研究》一书由于缺少与古代时间制度比较深的对比,使得近代时间制度的改变,对中国人观念的转变与影响,缺乏整体性的洞见。因为中国早期时间制度的阴阳合历、天干地支纪年月日包括皇帝年号纪年与太岁纪年等、辰刻制以及时间的循环(如一周甲的观念)等,与公元之始的纪年,有相当大的不同。这里面不仅有文化诸方面的问题,更有信仰方面的问题深藏其间。这就像时间的来源是一个很深的哲学问题,更是一个信仰问题,值得各方面的人士深加注意与研究一样。



七夕节的节庆习俗,像中国其它所有节日一样,都是一个大杂烩的混合性传统。混合性乃至混沌性,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这涉及到知识论、本体论诸方面的问题,当然从本质上看更是一个信仰问题。七夕节的敬拜主体,一是天体,二是牛女传说的爱情,这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七夕节的诸种习俗,我同意学者杨琳认为的二者融合于晋代的看法。下面是我上个主日所讲主日学之提纲,是为“时间与敬拜”系列之四。因有不少朋友来询问关于七夕节诸问题,故草此短文以奉答。



“时间与敬拜”之四七夕节: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



一:引子: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二: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及其来史料来源

1:源起之时段:起于先秦(经《大东》等)

2:形成于两汉魏晋(《史记.秦本纪》、《迢迢牵牛星》、应劭《风俗通义》、周处《风土记》、宗懔《荆楚岁时记》)

3:发展于唐至明清(陈元靓《岁时广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等)

4:有名的牛女与七夕研究专家:西村真次、钟敬文、范宁、王孝廉、杨琳、施爱东、刘宗迪、洪淑玲、赵逵夫等


三:牛女神话与七夕的演变结合

1:独立发展以至晋代融合

2:互相衍生

3:外来宗教如祆教等的影响

四:神话传说类型剖分

1:天象说

2:天象转农耕说

3:天象加农耕说


五:神话叙事母题差异

1:仙女下嫁穷汉型

2:人鬼(仙)情未了型

3:天鹅处女故事


六:敬拜的对象、目的及应有之思索

1:上拜天体,下及爱情

2:乞子乞巧乞福气乞同心

1)乞子意在传宗接代:在神凡事都能

2)乞巧意在女红:以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

3)乞福意在肉身好处:一切好处都不在祢之外

4)乞同心意在婚姻美满: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

3:太阳还存,月亮还在:人要敬畏祢直到万代



2024年中国之七夕节上午草于成都


所属主题
冉云飞 小书卷的甘苦
冉云飞 小书卷的甘苦
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