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6 1 月, 2025
spot_img

一起陪伴丨第四篇:是家




是家


睿欣│ 文  


编者语

2024年秋季用心生活父母群“一起陪伴”系列课程内容,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






1


罗莎莉(Rosaria Butterfield)过去是一名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和同性恋社群发言人,敌视基督教信仰。她撰写了一篇批评福音派对同性恋立场的文章,在骂她的信件如雪花飘来之际,收到了一封充满温暖和真诚关怀的信,写信人是个牧师,字里行间却挑不出批判和攻击,甚至还邀请她到家中共进晚餐。虽然感到意外和困惑,她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个邀约。她本以为只是一次的接触,还打算要展开一场观点辩论,没想到得到的是耐心的聆听、立场的尊重、一桌子特地为她预备的素食餐点,和一个真诚接纳拥抱自己的氛围。


她没想过自己会跟牧师产生任何连结,更没期待过认识一个人,会这么快就被拥入一个家庭的生活中。


当时,她完全预料不到,这对七十岁的牧师夫妇对自己打开的不单是家门,更是救恩的门。


之后两年多,牧师的家持续对她发出邀约。虽然当时她已经有固定的同志伴侣,等于在自己的世界里“已成家”,她却抵挡不住牧师家的吸引力,因为在那里,她感受到有人把自己看为家人,敞开、坦白、不客套。



在牧师家中,她像家人一样被接纳,并且渐渐走入了在牧师家举办聚会的群体中。


这些群体的活动多样化,除了真理的讨论,也有一般社交活动,比方晚餐和其他社群余兴节目:看电影,听音乐等等。她发现来的人当中不都是基督徒或像她一样的社会精英分子,也有学生,以及其他社会上中、下阶层的人。


过去对教会群体那种单一的,排拒差异的印象,在她参加牧师家的群体活动当中慢慢瓦解。她才了解过去以为的教会、基督徒,其实也是非常片面的认识。


是在这些群体中,她得以观察到基督徒的信仰如何落实在日常生活;是在这些人当中,她亲身经历到一种不同于世俗价值的尊重。


餐桌的聊天和开放的交谈,福音揉在友谊关系里,慢慢地改变了她的生命体质。原以为滴水不漏的思维,在两年多的碰撞中,真光从裂痕中透出,她自以为是的真相终于破裂,并照出一个更大国度的存在。


最终她放下对信仰的敌意,想要走入教会去看个清楚。在教会这个大群体里,她遇见了真神,生命被转换,彻底改造,不但离开了同性恋伴侣、群体、深以为傲的女性主义研究学术工作,还定意照着信仰的教导过敬畏上帝的生活。



在一些访谈中,她很坦白地说,拒绝过同性恋生活并不表示她没有这方面的欲望,她也相信所有人信了主之后,仍然会被各种欲望引诱,但可以在挣扎中,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合乎真理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亲密关系上也是如此。过去她没有选择,只能顺从自己的欲望,信主后她不但能够靠着神去管制这些欲望,也能透过群体生活的支持和陪伴,胜过引诱。


后来,她更在教会遇见了神为她预备的另一半,嫁给了一位牧师,成为师母。


这位女教授的故事公开时,我读了她第一本自传性的书,非常受震撼。读第一遍时,我深深被那位给她写信、邀请她到家里来,与她继续对话的牧师触动。当时我的感受是,没有多少人能像牧师做这样的事,因为要和这样一个知识精英对话,不避重就轻,又不让对方觉得被排拒,太不容易了。


后来几年,陆续关注这位女教授,再回去读那本自传时,我看到了当初以为的“背景”:比方牧师打开的是自己的家门,招呼她的还有师母,这个生命孕育的过程,牧师的家如同子宫,让一个因福音受孕的卵子有了着床、生长之处。当年激进女教授的心穿着盔甲进去,是一个家柔和的光线、平易的摆设、朴实的餐桌、亲切的笑脸,让她不知不觉地踢掉高跟鞋,换上家居服,斜靠在沙发上,想要成为当中的家人。


更重要的是,牧师很快地从两人群体的包围,把她转进了更大的群体,邀请她也参加其他日子在牧师家的定期聚会,让她有机会和更多基督徒连结。



罗莎莉信主加入教会之后,对群体,有着非常深刻的反省


她自己曾经在同性恋群体当中活跃过很多年,很了解同性恋者强烈的社群意识,和对建造社群的看重。她亲身体会到这些相关群体的组织者,因自身曾经面临歧视、排斥或误解的经历,当他们转过身来环绕另外一些在原来的家庭或邻舍当中只能活得像影子一样的人时,会对他们给予许多同理和支持,让他们渴望成为社群中的一员。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渴望社群的人,即使本来没有同性倾向,一踏入这些社群,会感受到自己被看见。在他们的社群里,如何彼此支持鼓励,舒服地同在,比争辩对错重要很多。


他们精心建造属于自己社群的独特文化,也透过活动,一起付出心血,让社群当中的人能够感受到他们拥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价值。


访谈中,罗莎莉特别提到同性恋社群中一个重要概念——“选择的家庭”。相对于原生家庭,无从选择的无奈,甚至因着无法接纳自己的性取向或行为而把自己排拒在外的痛苦,使得他们把对家的渴慕转移到社群,期待在那个可以真实做自己的地方,透过关系经营,能找到归属。


信主之后,她并不留恋过去,却常常思考基督徒是否懂得好好看重社群的家庭力量,去拥抱那些孤独流浪的灵魂。



2


小蕾上大学时成为基督徒,是因为她找房子的时候,“跌”入了一个群体。对,她喜欢用“跌”,而且强调那取自于英文形容堕入情网时的动词。


如同多数大学生,大一被规定要住校,大二有了选择,她就想搬去校外住,尝尝更靠近成人的自由。没想到时间逼近时,原本找到的两个室友都因故退出,就在她着急的时候,和某堂课上一位对她很亲切的同学聊到此事,那个同学说自己住的公寓还有一间房间,邀请她来共住。


就这样,小蕾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个基督徒的群体。后来,她才知道他们都属于一个对校园福音很有热情的教会,这群大学生被鼓励找室友时,不要只找基督徒,应该也邀请一两位非基督徒同住,成为一个生活群体,就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对他们彰显基督的爱。


信主之后的小蕾听到这样的心意非常感动。邀请人去参加聚会和让人进入自己生活中很不相同,前者再辛苦都可以“回家”,而后者,却是每一天的相处。谁不希望室友都是谈得来、个性投合的朋友呢?但回想那个生活群体,她自己虽被欢迎住进去成为室友,却不是就此进入天堂般完美。





无论是作息、卫生习惯、还是对声音的容忍度、光线……她们都经过了磨合适应的一段。基督徒不是天使,她就讨厌过刷个牙老是把浴室镜子喷得都是白点的莎莉;也在心里对那个超爱做菜、却对油渍不敏感的阿曼达有过叨念。而四人当中年纪最大的丽姐,老盯着小蕾忘关灯的毛病,也曾经坦白对她“不耐烦”。


在各样的差异、冲突、情绪中,每当小蕾想转身离开搬出去,室友们就会一次次地主动召开“掏心会议”,用最真诚的态度,去把问题聊开来,尝试调整,再尝试调整。


“没有完美的室友,只有不完美的家人,”丽姐每次都这样说,“家,不是因为住在一起的人有血缘,而是因为他们把彼此当成家人去爱。上帝把我们放在这里,这里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因着住在一起,室友的教会朋友常常来住处走动,小蕾也跟他们熟了起来,还认识了几位同系的学长,得到很多指引和帮助。渐渐地,她好奇这些到了周末就消失的人到底都干啥去了,决定接受他们的邀请去参加教会的活动。从生活群体,进入真理小组,终于,全面听见并接受了宝贵的福音。



这样的经历,让小蕾立志: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和几位主内朋友在一起,就形成一个群体向人打开,可以让人经历阿爸的爱。毕业后进入大公司工作,经济已经好到可以自己住一个单人公寓,但是之后好多年的单身岁月里,她没有离开大学旁边的学生公寓,像当年的丽姐,继续和大学生们住在一起,用生活传讲所信。


婚后,她继续开放自己的家,与住在附近的弟兄姐妹连结成一个社群,向他们认识的人打开。她很清楚自己的社群“还在整修中”,也知道自己有时候不那么可爱,更知道他们连“自己人”都会斗斗嘴,不开心。但是,这些都不会阻拦他们邀请人进到这个群体里面的热情。


她自己当初不是因为看到了完美的基督徒才被吸引去认识信仰,而是被不完美却仍然愿意向自己敞开的基督徒群体拥抱,邀请去接触那位完美的神。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跟随我的人了。第一次读那本永恒大书时,这句话让她恍然大悟,真的是这样,一个彼此相爱的群体,就是属神群体的最重要标志,不是那个群体的功能,不是那个群体有谁在,不是那个群体提供了什么节目。



3



这世界充满了有家的孤儿,在寻找着真正能够成为家人的地方。


我们常听说教会就是神的家,但其实从基督徒家庭这最小单位的群体,到一些基督徒组成的社群,只要在当中活出对祂的敬畏和对人的爱,让祂做头,这地方,就是祂的家。


有时候我们太在乎群体形象,想要用更美好的状态去吸引人来,美其名为“有好见证”,可以在策略上更有果效,因此越来越多的包装,越来越浓的粉妆,组织的功能强大了,家的味道却淡了;吸引了很多客人,却留不住家人。


也许信二代,三代,00后离开的只是一些排满了时间表的聚会,他们在外面流浪,心里想的,是去找那个“叫孤独的有家”的神到底在哪里?


让我们重新珍惜群体中“家”的味道,真实地彼此做家人,生活相伴,悲喜相扶吧!渴望回家的人,真的很多。



1

END

1




孩子的苦心,对家庭的细心,对配偶的耐心,对关系的存心——生活,其实就是一颗心。

公众号:结伴用心生活


所属主题
结伴用心生活
结伴用心生活
咱们跟睿欣老师一起聊成长,记录在这里。喜悦与你们分享,因为自己有需要时,总想揽着人一起得饱足。此账号下的文章转载自公号“结伴用心生活”(ID:Hearty_Life)。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